崇禎十七年秋,在朱由檢團隊的不懈努力之下,大明北方終於迎來了十七年以來的第一個豐收年。這個豐收不是指糧食意義上的豐收,而是指這一年,無病,無災,無戰亂,而且在中央大力推行以工代賑,大量興建基礎設施如修築直道,植樹,清理黃河及大運河河道,加固堤壩,引水開渠等等,再加上高產農作物玉米,番薯,馬鈴薯等等的推廣,使百姓手中有了餘糧和餘錢,生活得到極大改善。
同一年,洪承疇在湖廣地區開始清查田畝,推行攤丁入畝。對此,朱由檢給予了足夠的支持,不但抽調大量的皇莊骨幹前往湖廣地區,同時也將內衛派駐湖廣,實時監控轄區內各大中小地主的動向。
新政自然是遭到了大量地主的士紳的反對,對於這個情況,洪承疇授意內衛收集資料,並以宴請為名將反對新政的大小地主官紳集中之後,悉數緝拿,送往京師候審。並指使部下在中途設伏,利用孫應元清除長江以北匪盜之機,將一眾囚犯悉數坑殺…
與朝鮮,日本的海貿,以及朱由檢推行的工商皆本的國策,使得商業蓬勃發展。各種新興的產業,如紡織作坊,繅絲作坊,棉衣作坊,養雞場,燒磚廠等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攤丁入畝等新政的推行,使得大量流民獲得了土地,百姓們害怕土地再次被兼並,再加上皇莊內部的優惠政策,比如莊戶免費入學,畢業包分配,平價糧店,平價鹽店,平價農具,平價糧種等等,讓百姓們趨之若鶩,紛紛帶田加入皇莊,使得皇莊規模不斷擴大。
對於老百姓來說,一來,田地放在自己手裏麵,早晚會被黑心的地主老爺想辦法弄走,加入皇莊雖然把土地給了皇帝老子,但土地的使用權還在,天大地大,皇帝老子最大,誰敢動皇帝的地?
二來,雖然現在皇莊內外的百姓享受同一政策,但不患寡而患不均啊,該死的從眾心理,也成為了皇莊加速擴張的原因之一…
為了應對皇莊的極速擴張,更好的統一管理,朱由檢在內廷二十四監的基礎上增設司田監,同時抽選內衛,暗衛對其進行監管。高宇順任司田監秉筆,由侯恂統一管理。
崇禎十七年九月,隨著各地秋糧陸續入庫,農部大臣為減輕農民負擔,上書朱由檢,請求改糧稅為三十稅一。
對此朱由檢的批複是:
“出糧救濟的是朕,出種子的是朕,出錢的是朕,出地的還是朕,降什麽降?不但不降,今後還要力行士紳一體納稅,誰不交稅,朕就抄誰的家…”
批複完之後,朱由檢轉頭又下旨給毛文龍,命令廉政公署開展反腐倡廉行動,務必將整個北方官員全部篩查一遍,同時指使吏部李長庚,從九月開始對官員政績進行考核,凡弄虛作假,懶政怠政者一律罪加一等:當然,朱大典除外…
於是這一年下半年,大明北方官員除了處理政務以外,全都在忙著應付檢查,那叫一個苦不堪言…更壞的是,在廉政公署的清查下,當年就爆出了一百起貪腐案,各地共計兩百多名官員涉案落馬。
朱由檢聞訊氣的直跳腳,因為很多涉案官員都是畢業於皇莊學院的學生。朱由檢當即批複,追繳髒款,主犯斬立決!
緊接著就是各地官員被押赴京師,由三法司逐一核準案件之後,眾多貪腐官員在菜市口排排站,殺的人頭滾滾,一時間官員噤若寒蟬,百姓則是拍手稱快…
…
而就在同年十月,一隊數十人的日本使團由大沽口抵達北京。
養心殿。
李信,宋獻策,施鳯來等人正在商議政務,順便討論南下之事。正在這時,禮部尚書梁廷棟入殿覲見。
“陛下,日本使團入京朝拜,臣已經將他們安置在驛館之中,何日接見,請陛下定奪…”
宋獻策眉頭微微皺起,質疑道:
“陛下,現在方才十月,這一不逢年,二不過節的,日本使團怎會突然來我大明?怪哉怪哉…梁大人,使團成員可確認是倭人?可有遞交國書?”
梁廷棟聞言有些尷尬道:
“一行十五人,確認是日本人無誤。但是…但是沒有國書,他們說在海上遭遇風浪,國書隨貨物沉入大海之中了…”
宋獻策和李信二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繼續的說道:
“陛下,自倭寇犯我大明沿海以來,日本使團已經多年未曾來京師朝貢,事出反常必有妖…”
梁廷棟聽著也感覺出了不對勁,主要是這幾年他禮部的業務多在紅白喜事上麵,這猛不丁來了個外交使團,業務難免生疏了…
“陛下,臣有罪…”
朱由檢也聽出了點門道了,不過他心裏有自己的想法。於是出聲道:
“梁廷棟,你這麽多的禮部尚書算是白當了啊。朕再問你一遍,確認都是日本人?沒有其他什麽奇奇怪怪的人混在裏麵?”
朱由檢這一問,把本來確認了的梁廷棟給整的不自信了,於是改口說道:
“陛下,這群人說的都是日本語…老臣…老臣這就回去再確認一番…”
朱由檢再問:
“那你知道該怎麽確認嗎?”
梁廷棟俯身道:“老臣知曉,老臣這就回去按流程再查一遍,身份證明,通關文牒,倚仗文書,國書敕令等等…”
朱由檢又問道:
“那你之前是不是這麽查的?”
梁廷棟回道:
“是的,陛下…”
朱由檢反問道:
“那你現在回去再查一遍,還不是一樣?”
梁廷棟:“…”
李信等人見狀也不由得看向朱由檢,心中奇怪,不這麽查,還能怎麽查?
朱由檢見眾人都看著他,也不賣關子,壞壞的說道:
“梁愛卿啊,你一會兒回去之後,帶他們去湯池泡澡去,真聽說真正的日本人都是兜止尿褲的,你到時看,若是其中有人沒有穿止尿褲,那人必定不是日本人…”
眾人:“…”
好家夥…這麽草率的嗎…
梁廷棟:“陛下聖明,老臣這就去辦…”
朱由檢提醒道:
“嗯…對了,記得洗澡的錢讓他們自己付,堂堂使者,總不能不帶錢就來吧…”
剛準備離開的梁廷棟差點沒閃到老腰,心中吐槽道:陛下,你要不要這麽摳…嘴上卻是說道:
“老臣遵旨…”
…
待梁廷棟離開,朱由檢神色嚴肅道:
“施閣老,你去安排下,在沒有確認這波人身份之前,不要讓他們與任何朝廷官員接觸。”
施鳯來:“是,陛下…”
“李若璉,馬上安排內衛,嚴密監視這波日本人,一絲一毫都不要放過。”
李若璉:“臣遵旨!”
“魏忠賢,安排暗衛,給朕將他們來時的行跡一五一十的查清楚,特別是來大明之前的。”
魏忠賢:“是,皇爺。”
“傳旨給秦柱國,馬上調兵加強兵仗局等重要設施的防禦。李信馬上回營,城外大軍戒嚴。傳訊給鄭芝豹,讓他注意沿海,謹防倭寇來犯…”
眾人:“臣等遵旨。”
朱由檢揮揮手道:
“倭人畏威而不懷德,有備無患,在情報沒有明確之前,諸卿切勿大意。好了,都散了吧…”
“謹遵陛下禦旨,臣等告退…”
同一年,洪承疇在湖廣地區開始清查田畝,推行攤丁入畝。對此,朱由檢給予了足夠的支持,不但抽調大量的皇莊骨幹前往湖廣地區,同時也將內衛派駐湖廣,實時監控轄區內各大中小地主的動向。
新政自然是遭到了大量地主的士紳的反對,對於這個情況,洪承疇授意內衛收集資料,並以宴請為名將反對新政的大小地主官紳集中之後,悉數緝拿,送往京師候審。並指使部下在中途設伏,利用孫應元清除長江以北匪盜之機,將一眾囚犯悉數坑殺…
與朝鮮,日本的海貿,以及朱由檢推行的工商皆本的國策,使得商業蓬勃發展。各種新興的產業,如紡織作坊,繅絲作坊,棉衣作坊,養雞場,燒磚廠等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攤丁入畝等新政的推行,使得大量流民獲得了土地,百姓們害怕土地再次被兼並,再加上皇莊內部的優惠政策,比如莊戶免費入學,畢業包分配,平價糧店,平價鹽店,平價農具,平價糧種等等,讓百姓們趨之若鶩,紛紛帶田加入皇莊,使得皇莊規模不斷擴大。
對於老百姓來說,一來,田地放在自己手裏麵,早晚會被黑心的地主老爺想辦法弄走,加入皇莊雖然把土地給了皇帝老子,但土地的使用權還在,天大地大,皇帝老子最大,誰敢動皇帝的地?
二來,雖然現在皇莊內外的百姓享受同一政策,但不患寡而患不均啊,該死的從眾心理,也成為了皇莊加速擴張的原因之一…
為了應對皇莊的極速擴張,更好的統一管理,朱由檢在內廷二十四監的基礎上增設司田監,同時抽選內衛,暗衛對其進行監管。高宇順任司田監秉筆,由侯恂統一管理。
崇禎十七年九月,隨著各地秋糧陸續入庫,農部大臣為減輕農民負擔,上書朱由檢,請求改糧稅為三十稅一。
對此朱由檢的批複是:
“出糧救濟的是朕,出種子的是朕,出錢的是朕,出地的還是朕,降什麽降?不但不降,今後還要力行士紳一體納稅,誰不交稅,朕就抄誰的家…”
批複完之後,朱由檢轉頭又下旨給毛文龍,命令廉政公署開展反腐倡廉行動,務必將整個北方官員全部篩查一遍,同時指使吏部李長庚,從九月開始對官員政績進行考核,凡弄虛作假,懶政怠政者一律罪加一等:當然,朱大典除外…
於是這一年下半年,大明北方官員除了處理政務以外,全都在忙著應付檢查,那叫一個苦不堪言…更壞的是,在廉政公署的清查下,當年就爆出了一百起貪腐案,各地共計兩百多名官員涉案落馬。
朱由檢聞訊氣的直跳腳,因為很多涉案官員都是畢業於皇莊學院的學生。朱由檢當即批複,追繳髒款,主犯斬立決!
緊接著就是各地官員被押赴京師,由三法司逐一核準案件之後,眾多貪腐官員在菜市口排排站,殺的人頭滾滾,一時間官員噤若寒蟬,百姓則是拍手稱快…
…
而就在同年十月,一隊數十人的日本使團由大沽口抵達北京。
養心殿。
李信,宋獻策,施鳯來等人正在商議政務,順便討論南下之事。正在這時,禮部尚書梁廷棟入殿覲見。
“陛下,日本使團入京朝拜,臣已經將他們安置在驛館之中,何日接見,請陛下定奪…”
宋獻策眉頭微微皺起,質疑道:
“陛下,現在方才十月,這一不逢年,二不過節的,日本使團怎會突然來我大明?怪哉怪哉…梁大人,使團成員可確認是倭人?可有遞交國書?”
梁廷棟聞言有些尷尬道:
“一行十五人,確認是日本人無誤。但是…但是沒有國書,他們說在海上遭遇風浪,國書隨貨物沉入大海之中了…”
宋獻策和李信二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眼,繼續的說道:
“陛下,自倭寇犯我大明沿海以來,日本使團已經多年未曾來京師朝貢,事出反常必有妖…”
梁廷棟聽著也感覺出了不對勁,主要是這幾年他禮部的業務多在紅白喜事上麵,這猛不丁來了個外交使團,業務難免生疏了…
“陛下,臣有罪…”
朱由檢也聽出了點門道了,不過他心裏有自己的想法。於是出聲道:
“梁廷棟,你這麽多的禮部尚書算是白當了啊。朕再問你一遍,確認都是日本人?沒有其他什麽奇奇怪怪的人混在裏麵?”
朱由檢這一問,把本來確認了的梁廷棟給整的不自信了,於是改口說道:
“陛下,這群人說的都是日本語…老臣…老臣這就回去再確認一番…”
朱由檢再問:
“那你知道該怎麽確認嗎?”
梁廷棟俯身道:“老臣知曉,老臣這就回去按流程再查一遍,身份證明,通關文牒,倚仗文書,國書敕令等等…”
朱由檢又問道:
“那你之前是不是這麽查的?”
梁廷棟回道:
“是的,陛下…”
朱由檢反問道:
“那你現在回去再查一遍,還不是一樣?”
梁廷棟:“…”
李信等人見狀也不由得看向朱由檢,心中奇怪,不這麽查,還能怎麽查?
朱由檢見眾人都看著他,也不賣關子,壞壞的說道:
“梁愛卿啊,你一會兒回去之後,帶他們去湯池泡澡去,真聽說真正的日本人都是兜止尿褲的,你到時看,若是其中有人沒有穿止尿褲,那人必定不是日本人…”
眾人:“…”
好家夥…這麽草率的嗎…
梁廷棟:“陛下聖明,老臣這就去辦…”
朱由檢提醒道:
“嗯…對了,記得洗澡的錢讓他們自己付,堂堂使者,總不能不帶錢就來吧…”
剛準備離開的梁廷棟差點沒閃到老腰,心中吐槽道:陛下,你要不要這麽摳…嘴上卻是說道:
“老臣遵旨…”
…
待梁廷棟離開,朱由檢神色嚴肅道:
“施閣老,你去安排下,在沒有確認這波人身份之前,不要讓他們與任何朝廷官員接觸。”
施鳯來:“是,陛下…”
“李若璉,馬上安排內衛,嚴密監視這波日本人,一絲一毫都不要放過。”
李若璉:“臣遵旨!”
“魏忠賢,安排暗衛,給朕將他們來時的行跡一五一十的查清楚,特別是來大明之前的。”
魏忠賢:“是,皇爺。”
“傳旨給秦柱國,馬上調兵加強兵仗局等重要設施的防禦。李信馬上回營,城外大軍戒嚴。傳訊給鄭芝豹,讓他注意沿海,謹防倭寇來犯…”
眾人:“臣等遵旨。”
朱由檢揮揮手道:
“倭人畏威而不懷德,有備無患,在情報沒有明確之前,諸卿切勿大意。好了,都散了吧…”
“謹遵陛下禦旨,臣等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