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到當下麵臨的困難,高宇順又結巴起來…
這幾年高宇順一直在跑皇莊,從京畿到順天再到薊州再到山東再到山西、台灣,整個人皮膚都曬成了古銅色,哪裏還有半分身為太監該有的陰柔…
這會兒朱由檢又安排他去河南組建新的皇莊,高宇順雖然知道事關重大,但他手下真的沒有多餘的人手可用了…
“隻是…皇爺,這幾年皇莊擴張速度太快,單單是往台灣那邊增派人手,就已經將薊州,北直隸地區的人手抽調的差不多了,奴婢這裏還要顧著山西,山東,薊州,順天,去河南的話…奴婢手裏實在是無人可用了…”
朱由檢聽著高宇順叫苦,思慮了一下說道:
“這幾年皇莊擴張的速度的確比較快,人手緊張也在情理之中。這樣吧,你把這幾年軍中因作戰傷殘退下來的軍官都收攏一下,進行培訓,然後合格的都派出去填補空缺。”
李信聞言點點頭讚同道:
“用外麵人還不如用自己人,這些將士皆是忠心可靠之輩,用起來咱也放心,還能解決士卒退役後的生計問題,陛下此舉大善!”
高宇順聽完臉又苦了起來。那些退下來的軍士,都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驕兵悍卒,大多不識字不說,還都已經過了學習的年紀,教起困難重重…
抱著有人用總比無人可用強,高宇順勉強道:
“是,皇爺。奴婢會盡快安排好人手,趕去河南…”
朱由檢大手一揮:
“此事宜早不宜遲,現在就去吧!”
高宇順:“…”
…
就在高宇順黑著臉離開的前後腳功夫,內侍匆匆來報:
“皇爺…大學士宋應星求見…”
朱由檢聞言頓時來了興趣。這個宋應星可是個傳奇人物,科考連掛六次,好不容易考上了又特別不喜歡做官,但他的名氣在中國曆史上卻大到沒邊。但凡懂點曆史的就沒不知道他的,典型的科學狂人一個…
如今他的《天工開物》雖然還沒有刊印成書,但其中的很多篇幅已經被當作了皇莊學院的教材在使用了…
“宣…”
“是,皇爺…”
內侍聞聲退下,很快便引著宋應星進了養心殿。
“臣宋應星,拜見陛下,吾皇聖躬金安…”
“宋卿平身,不知大學士今日來尋朕有何要事?”
見禮完畢,朱由檢直接開門見山問道。宋應星也是直來直去的回答:
“回陛下,您讓臣用草木灰和螞蟻窩為材料研製水泥配方的方法…失敗了…”
朱由檢:“…”
朱由檢聞言大為詫異,不應該啊…前世網絡上阿三哥經常這麽幹,那都是一套一套的,水泥怎麽會研製失敗呢?
“宋閣老,具體什麽情況,給朕說說…”
宋應星躬身領命,徐徐解釋起來。
“陛下,臣收集了各種螞蟻窩,經過多次試驗,發現所有的螞蟻窩中,隻有白蟻窩可行。老臣帶人將其全部打碎後混合,加入少量沙土捏成塊,混合物會逐漸變硬,經過煆燒後硬度會大大增加…”
朱由檢聽的有些疑惑…
“這不是成功了嗎?怎麽說失敗了?”
宋應星道:
“陛下,問題就出現在這裏,首先,想要製作這種水泥材料,就必須要大量的養殖白蟻,而白蟻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大規模養殖會釀成災禍…”
“其次,這種水泥材料需要高溫煆燒硬度才會增加,用來建房來可以,用作鋪路,可行性不大…”
“第三,製作成本太高,這等材料鋪路還不如用磚石鋪路來的實在…”
“第四,硬度不夠…”
“因此,綜合來看,臣以為這種水泥製作之法完全不適宜築路所用…”
所謂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朱由檢聽著宋應星直言不諱的爆出蟻窩製作水泥的種種缺陷,心中一陣的失落。心道,這個宋應星,說話就不能婉轉一些嗎,太打擊人了…
“罷了,既然不實用,那就算了吧。築路的材料這一塊,你再研究研究…”
朱由檢話還沒說完,宋應星又一臉興奮的搶著說道:
“陛下,雖然您那個配方不行,但是臣在古籍中找到了秦人的築路材料,再加上您給出的思路,臣稍作改良之後,總結出了新的水泥配方…”
“新的配方以黏土、廢棄的磚塊、生石灰、陶瓷碎片以及礦渣、煉鐵爐裏的廢渣、爐渣灰等為材料,將其洗淨、烘幹,碾碎磨細成粉末狀,然後按比例加入草木灰和沙石用水混合攪拌成泥狀,便可以製作成水泥…”
“臣實驗過了,這種水泥製作方法的優點是,它自然風幹後會自動變硬,且耐腐蝕性能好,不需要燒製,在高溫養護下強度會慢慢增加,且成本低,硬度高,承載能力強…”
“但缺點是早期強度低,養護時間需要超過二十天,要2至3個月才能達到標準強度,而且不能在下雨天施工…”
朱由檢聞言大喜,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隻要能做出來水泥就行…不過話說回來,這草木灰,聽說這可是神賜之物啊…
“宋卿家大才,哈哈…賞!重重的賞!來人,賞宋卿家白銀一百兩!”
“對了,聽說宋閣老與你之兄長宋應升形影不離,這樣吧,就讓其入內廷任職,在朕近聽用,如何?”
眾人:“…”
場中眾人聞言紛紛想要以手掩麵,一百兩…太特麽丟人了…
宋應星反倒是開心的緊,他家境頗豐,不然也不可能搞的起科研,一百兩和一千兩對他來說沒什麽區別。他在意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而且,他又可以和哥哥在一起了…
(宋應升字元孔,奉新北鄉人,身材高大,儀表堂堂。
自幼穎異絕倫,又兼力學勤苦,故得博極群書,淹貫經史,諸子百家之學以及地理、方言、山農播種之書,原原本本,洞徹無遺。
明萬曆四十三年,江西全省一萬多名鄉試考生中,宋應星排名第三,其弟宋應升排名第六,人稱“奉新二宋”。
之後的十五年中,兩兄弟形影不離,屢試不中,從此兄弟二人絕意科舉。。
崇禎四年,迫於生計,宋應升被選授浙江桐鄉縣令,五年,辭官回家守製丁憂。
崇禎八年改任廣東肇慶府恩平縣令,於當地扞禦寇盜,賑濟災民,修繕城池,興修學校,修葺廨宇,將恩平治理的井井有條,崇禎九年編纂成《恩平縣誌》,為恩平縣百年來第一部縣誌。
崇禎十年,因功被誥封文林郎。
崇禎十二年,擢升廣東高涼府同知,任職期間,身無俗言,政無紕漏,著廉幹聲。
崇禎十六年,擢升廣州知府。《奉新府誌》記載:“廣州故羶地,升獨以廉著,邑墨吏望風解綬。所至多惠政,有乃祖莊靖風。”
崇禎十七年,甲申之變,明朝滅亡。宋應升驚聞國變,把妻兒首飾悉數捐出以助軍餉。
次年,宋應升辭官歸奉新,覺得自己是個亡國之臣,無臉見人,於是“足跡不入城市”。
之後宋應升又與幾位好友相約跳崖,奈何被好友放了鴿子…
此後幾天,宋應升早晚跪在祖宗牌位前自言自語,最終,不願做亡國奴的宋應升服毒自盡,享年68歲。其後世子嗣,皆不於清代科舉入士。
宋應升家族雖沒有顯赫功績,但單論死忠大明這一塊兒,不得不說,他家做的比官撫極家要更決絕一些…)
“謝陛下…臣一定繼續努力,為陛下研製出更加完備的水泥配方!”
朱由檢對宋應星的表現非常滿意,不自覺的就笑了起來。
“好好好!朕得愛卿一人,可抵十萬軍啊!今後百姓再也不用住茅草房了…
“嗯,對了…聖人雲,想要富先修路,有了這個廉價的水泥,朕的築路計劃終於可以提上日程了!”
懵逼的眾人:哪個聖人說的?富和修路有什麽關係?
黑臉的侯恂:修路?那特麽不是又要動用儲備金了?
這幾年高宇順一直在跑皇莊,從京畿到順天再到薊州再到山東再到山西、台灣,整個人皮膚都曬成了古銅色,哪裏還有半分身為太監該有的陰柔…
這會兒朱由檢又安排他去河南組建新的皇莊,高宇順雖然知道事關重大,但他手下真的沒有多餘的人手可用了…
“隻是…皇爺,這幾年皇莊擴張速度太快,單單是往台灣那邊增派人手,就已經將薊州,北直隸地區的人手抽調的差不多了,奴婢這裏還要顧著山西,山東,薊州,順天,去河南的話…奴婢手裏實在是無人可用了…”
朱由檢聽著高宇順叫苦,思慮了一下說道:
“這幾年皇莊擴張的速度的確比較快,人手緊張也在情理之中。這樣吧,你把這幾年軍中因作戰傷殘退下來的軍官都收攏一下,進行培訓,然後合格的都派出去填補空缺。”
李信聞言點點頭讚同道:
“用外麵人還不如用自己人,這些將士皆是忠心可靠之輩,用起來咱也放心,還能解決士卒退役後的生計問題,陛下此舉大善!”
高宇順聽完臉又苦了起來。那些退下來的軍士,都是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驕兵悍卒,大多不識字不說,還都已經過了學習的年紀,教起困難重重…
抱著有人用總比無人可用強,高宇順勉強道:
“是,皇爺。奴婢會盡快安排好人手,趕去河南…”
朱由檢大手一揮:
“此事宜早不宜遲,現在就去吧!”
高宇順:“…”
…
就在高宇順黑著臉離開的前後腳功夫,內侍匆匆來報:
“皇爺…大學士宋應星求見…”
朱由檢聞言頓時來了興趣。這個宋應星可是個傳奇人物,科考連掛六次,好不容易考上了又特別不喜歡做官,但他的名氣在中國曆史上卻大到沒邊。但凡懂點曆史的就沒不知道他的,典型的科學狂人一個…
如今他的《天工開物》雖然還沒有刊印成書,但其中的很多篇幅已經被當作了皇莊學院的教材在使用了…
“宣…”
“是,皇爺…”
內侍聞聲退下,很快便引著宋應星進了養心殿。
“臣宋應星,拜見陛下,吾皇聖躬金安…”
“宋卿平身,不知大學士今日來尋朕有何要事?”
見禮完畢,朱由檢直接開門見山問道。宋應星也是直來直去的回答:
“回陛下,您讓臣用草木灰和螞蟻窩為材料研製水泥配方的方法…失敗了…”
朱由檢:“…”
朱由檢聞言大為詫異,不應該啊…前世網絡上阿三哥經常這麽幹,那都是一套一套的,水泥怎麽會研製失敗呢?
“宋閣老,具體什麽情況,給朕說說…”
宋應星躬身領命,徐徐解釋起來。
“陛下,臣收集了各種螞蟻窩,經過多次試驗,發現所有的螞蟻窩中,隻有白蟻窩可行。老臣帶人將其全部打碎後混合,加入少量沙土捏成塊,混合物會逐漸變硬,經過煆燒後硬度會大大增加…”
朱由檢聽的有些疑惑…
“這不是成功了嗎?怎麽說失敗了?”
宋應星道:
“陛下,問題就出現在這裏,首先,想要製作這種水泥材料,就必須要大量的養殖白蟻,而白蟻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大規模養殖會釀成災禍…”
“其次,這種水泥材料需要高溫煆燒硬度才會增加,用來建房來可以,用作鋪路,可行性不大…”
“第三,製作成本太高,這等材料鋪路還不如用磚石鋪路來的實在…”
“第四,硬度不夠…”
“因此,綜合來看,臣以為這種水泥製作之法完全不適宜築路所用…”
所謂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朱由檢聽著宋應星直言不諱的爆出蟻窩製作水泥的種種缺陷,心中一陣的失落。心道,這個宋應星,說話就不能婉轉一些嗎,太打擊人了…
“罷了,既然不實用,那就算了吧。築路的材料這一塊,你再研究研究…”
朱由檢話還沒說完,宋應星又一臉興奮的搶著說道:
“陛下,雖然您那個配方不行,但是臣在古籍中找到了秦人的築路材料,再加上您給出的思路,臣稍作改良之後,總結出了新的水泥配方…”
“新的配方以黏土、廢棄的磚塊、生石灰、陶瓷碎片以及礦渣、煉鐵爐裏的廢渣、爐渣灰等為材料,將其洗淨、烘幹,碾碎磨細成粉末狀,然後按比例加入草木灰和沙石用水混合攪拌成泥狀,便可以製作成水泥…”
“臣實驗過了,這種水泥製作方法的優點是,它自然風幹後會自動變硬,且耐腐蝕性能好,不需要燒製,在高溫養護下強度會慢慢增加,且成本低,硬度高,承載能力強…”
“但缺點是早期強度低,養護時間需要超過二十天,要2至3個月才能達到標準強度,而且不能在下雨天施工…”
朱由檢聞言大喜,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隻要能做出來水泥就行…不過話說回來,這草木灰,聽說這可是神賜之物啊…
“宋卿家大才,哈哈…賞!重重的賞!來人,賞宋卿家白銀一百兩!”
“對了,聽說宋閣老與你之兄長宋應升形影不離,這樣吧,就讓其入內廷任職,在朕近聽用,如何?”
眾人:“…”
場中眾人聞言紛紛想要以手掩麵,一百兩…太特麽丟人了…
宋應星反倒是開心的緊,他家境頗豐,不然也不可能搞的起科研,一百兩和一千兩對他來說沒什麽區別。他在意的是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而且,他又可以和哥哥在一起了…
(宋應升字元孔,奉新北鄉人,身材高大,儀表堂堂。
自幼穎異絕倫,又兼力學勤苦,故得博極群書,淹貫經史,諸子百家之學以及地理、方言、山農播種之書,原原本本,洞徹無遺。
明萬曆四十三年,江西全省一萬多名鄉試考生中,宋應星排名第三,其弟宋應升排名第六,人稱“奉新二宋”。
之後的十五年中,兩兄弟形影不離,屢試不中,從此兄弟二人絕意科舉。。
崇禎四年,迫於生計,宋應升被選授浙江桐鄉縣令,五年,辭官回家守製丁憂。
崇禎八年改任廣東肇慶府恩平縣令,於當地扞禦寇盜,賑濟災民,修繕城池,興修學校,修葺廨宇,將恩平治理的井井有條,崇禎九年編纂成《恩平縣誌》,為恩平縣百年來第一部縣誌。
崇禎十年,因功被誥封文林郎。
崇禎十二年,擢升廣東高涼府同知,任職期間,身無俗言,政無紕漏,著廉幹聲。
崇禎十六年,擢升廣州知府。《奉新府誌》記載:“廣州故羶地,升獨以廉著,邑墨吏望風解綬。所至多惠政,有乃祖莊靖風。”
崇禎十七年,甲申之變,明朝滅亡。宋應升驚聞國變,把妻兒首飾悉數捐出以助軍餉。
次年,宋應升辭官歸奉新,覺得自己是個亡國之臣,無臉見人,於是“足跡不入城市”。
之後宋應升又與幾位好友相約跳崖,奈何被好友放了鴿子…
此後幾天,宋應升早晚跪在祖宗牌位前自言自語,最終,不願做亡國奴的宋應升服毒自盡,享年68歲。其後世子嗣,皆不於清代科舉入士。
宋應升家族雖沒有顯赫功績,但單論死忠大明這一塊兒,不得不說,他家做的比官撫極家要更決絕一些…)
“謝陛下…臣一定繼續努力,為陛下研製出更加完備的水泥配方!”
朱由檢對宋應星的表現非常滿意,不自覺的就笑了起來。
“好好好!朕得愛卿一人,可抵十萬軍啊!今後百姓再也不用住茅草房了…
“嗯,對了…聖人雲,想要富先修路,有了這個廉價的水泥,朕的築路計劃終於可以提上日程了!”
懵逼的眾人:哪個聖人說的?富和修路有什麽關係?
黑臉的侯恂:修路?那特麽不是又要動用儲備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