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楚國麵臨蜀國的進攻岌岌可危,又麵臨著鄭國的進攻。
於是楚國派遣使者到許昌,說道:“我王希望大王能夠出兵幫助我王,我王願意將汝南郡獻給大王。”
陳武道:“既然如此我願意幫助楚國驅逐侵略者。”
陳武道:“任將軍你帶五萬大軍護送使者去楚國吧。”
任逍道:“好的陛下。”
任逍帶著大軍和使者到了隨縣,向楚王問好,並表示與楚國聯合作戰。
蜀國大軍準備通過漢江攻打襄陽,可是楚國與鄭國在大洪山駐軍,如果不消滅他們,將無法取得勝利。
於是隻能退到江陵與兩個大軍對峙,雙方都在準備著大戰。
散落在各地的士卒以及分布在各縣的衙役都在大洪山聚集。
蜀國看見這種情況,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否則敵軍越來越多,蜀軍更加沒有勝算。
兩國大軍占據高處,而蜀國大軍在低處,其中鄭國和楚國各五萬大軍,蜀國十萬大軍,雙方兵力並不懸殊。
蜀國將軍向信使說道:“我們需要援軍。”
信使道:“不知道需要多少了。”
將軍道:“最少五萬,當然越多越好。”
信使道:“我一定將消息送到蜀王那裏。”
將軍道:“拜托你了,路上注意安全。”
此時每天都有來大洪山的楚國人,他們表示對楚王的效忠,表示願意為楚王而戰。
蜀王得到消息很快做了部署,派遣了五萬大軍,並且乘船向楚國而來。
蜀國包圍了大洪山,希望逼迫兩國大軍投降。
可是楚國大軍因為蜀國導致國都被淹,十分憤慨叫囂要滅了蜀國,為死難者報仇雪恨。
而任逍為了能夠得到汝南郡也堅決不肯撤軍,表示要殊死一搏。
他們砍伐樹木,開采石頭,消滅向山上爬來的蜀國士卒,蜀國士兵被迎頭痛擊無法前進,大軍陷入困境。
最後是兩國聯軍打散了蜀國大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在蜀國大軍後退的時候,兩個國家的大軍從大洪山下來追擊蜀國大軍。
蜀國大軍逃到江陵,江陵城百姓不打開城門,而兩國聯盟又緊追不舍,隻能繼續逃跑。
蜀國大軍向夷陵的方向跑去,兩國大軍追至夷陵城外。
此時蜀國大軍不再逃跑,他們進入夷陵然後據城而守。
任逍帶領大軍攻打夷陵,城頭射出無數的箭雨,任逍躲閃不及被一箭射中眼睛,然後跌下馬來。
任逍忍著劇痛爬上馬背,然後拔出帶著眼珠的箭,鮮血一湧而出,他將帶著鮮血的眼珠一口吞下,然後指揮大軍進攻。
蜀國大軍被這駭人的情景所驚到,紛紛嚇得麵目慘白不敢上前。
任逍拿起武器殺入陣中如狼入羊群,四周士卒紛紛後退,躲避著任逍的鋒芒。
楚國大軍也很佩服和忌憚任逍,覺得他會是楚國的心腹大患,可是現在是盟友也就聽之任之了。
在任逍的帶領下攻破夷陵,蜀軍在城還沒有被攻破的時候就逃出城去,任逍帶領士卒繼續追趕。
鄭王陳武聽說這件事在信中說道:“你受了這麽重的傷,不如回來休養一段時間吧。”
任逍道:“多謝大王,但是我一定要殲滅這群蜀國大軍。”
陳武得到回信道:“那好吧,你注意安全,如果不行不要逞強。”
蜀軍逃跑到了巫郡,此地山高林密,恰逢夏日天氣炎熱,鄭楚兩國大軍於是鑽進樹林中避暑。
他們在樹林中取水,燒火做飯等待涼爽的時候攻打蜀國。
可是他們不知道危險正在慢慢逼近,蜀軍拿著火把向他們走來,樹林中燃起熊熊烈火,在手下的拚死保護下任逍逃出生天。
可是楚國大將就沒有這麽好運了,看見他的時候隻能依稀發現他的鎧甲,人已經被燒成木炭了,臉上麵目全非。
任逍和楚軍副將將將軍的屍體安葬好後,向楚王請示。
楚王表示由副將擔任主將的位置指揮全軍,消滅敵人。
可是如今已經損失慘重,隻能退至夷陵,蜀軍雖然取得勝利,但是兵力損失嚴重,也不敢攻擊楚國和鄭國的駐地。
齊國將軍帶著幾萬大軍返回齊國,遇到燕國大軍攻打齊國。
此時泰山以北都被燕國攻破,隻有兩個縣還在死守。
武華容來到琅琊郡麵見了齊王,發現齊王還很安全,將提起的心放了下來。
齊王派出使者出使鄭國請求支援,使者來到許昌向鄭王求援。
鄭王陳武接見了使者,問道:“你有沒有什麽事情嗎?”
使者道:“我王想要你們借兵給我們。”
陳武道:“不知道想要借多少啊。”
使者道:“最少五萬,當然越多越好。”
陳武道:“你能給我什麽呢?”
使者道:“我王願意將薛郡獻給大王。”
陳武道:“齊王爽快。”
使者道:“鄭王這是答應了。”
陳武道:“對,來人宣許建安上殿。”
許建安來到殿上道:“大王叫我來有什麽事情嗎?”
陳武道:“今日使者來到我們這裏請求援軍,你帶著五萬大軍跟著他們去吧,順便拿下齊國答應我們的薛郡。”
許建安道:“好的大王,我一定不負你的期望。”
陳武道:“你去吧,早去早回。”他揮了揮手。
許建安武庫中取得武器鎧甲和糧食後,就到了軍營領五萬士卒,然後開始出發。
在定陶休養幾日,向使者打聽情況,使者道:“如今我齊國大部分已經淪陷,而南部還有兩個城池在抵抗,我們需要快一點,否則的話我答應你們的恐怕要到燕國去取了。”
許建安道:“區區燕賊,膽怯如鼠之輩,還不手到擒來。”於是帶著大軍來到了薛郡,休養了一個時辰就到了琅琊郡。
在城內麵見了齊王,向齊王道:“拜見齊王。”
齊王道:“請起,多謝鄭王出手相助,解我之圍,否則非得亡國不可。”
許建安道:“你也出了報酬,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齊王道:“把我們齊國的將軍叫上來。”
柳東平道:“大王有什麽事嗎?”
齊王道:“援軍到了,你們一起去收複失地吧。”
柳東平道:“好的。”
柳東平和許建安帶著各自的大軍到了莒縣,城內有幾千燕國士卒。
柳東平主張強攻,可是許建安覺得應該招降,兩人產生分歧,最後不歡而散。
許建安帶著大軍向城內百姓寫信,城內百姓得知城外有十萬大軍,於是決定投降,入夜之後百姓打開城門。
大軍入城之後,就開始安營紮寨,並且邀請齊國將軍道入城。
齊國將軍在乎麵子沒有進城,在鄭國將軍的多次勸說下才放下顏麵進城。
許建安道:“如果不是有你的幾萬大軍威懾我怎麽可能如此輕易的進入城池,我向你們致謝。”
柳東平也解開心結道:“多謝你了。”
許建安和柳東平在城內休養了幾日,然後就帶著大軍攻打即墨,百姓聽說他們攻城不殺降卒,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
許建安道:“我們還是要少造殺孽,如此才能使天下人心悅誠服,如果隨意殺人隻會失去民心。”
柳東平謙遜道:“受教了。”
在城內又休養幾日,繼續攻打東萊郡,城內百姓想要投降,可是被守將發現,砍了幾個鬧事的頭目,投降的人已經偃旗息鼓了。
許建安見沒了動靜,也就知道出現了變故,於是開始整軍備戰了。
為了避免一方士卒損失慘重,於是一陣用齊國人,一陣用鄭國人,雙方沒有什麽矛盾。
經過大軍輪番進攻,城池支撐不住開城投降,在得知城內百姓本來準備投降,可是被守將殺死,於是下令將幾千士卒全部殺死,為百姓報仇。
燕國為了避免齊國收複失地,於是又招募壯丁派遣到戰場。
雙方在北海展開對峙,城內有燕國五萬大軍,城外五十裏是鄭國和齊國的十萬大軍。
許建安知道強攻傷亡很大,可是如果不攻破城池就無法收複臨淄。
就在陷入兩難之地的時候,想到可以將他們引出來,然後圍而殲之。
他派遣幾千士卒在城外叫陣,可是沒想到他們不為所動,就在他們以為計劃將要失敗的時候。
一個小將軍打開城門一躍而出,隨行有三千人,城內校尉擔心小將軍的安危,於是帶著幾千人跟了過去。
小將軍看見了他,說道:“你回去吧,這裏有我就行了。”
校尉道:“我怕你中了敵人的埋伏。”
小將軍道:“沒事的,你回去吧。”於是帶著大軍加速進軍。
校尉依然不放心,但是也沒有緊隨其後,而是遠遠的跟著。
在城外跑了數十裏,前方的士卒停了下來。
小將軍道:“跑啊,怎麽不跑了。”
那群士卒道:“你們的死期到了。”
此時從四周冒出十萬人,他們將這五千人團團包圍,此時他們陷入困境,但是他們依然鬥誌昂揚。
這五千人人人戴著頭盔,披著戰甲,踩著鐵靴,騎著寶馬,看起來十分精銳。
他們騎馬一個衝鋒大軍紛紛倒下,大軍進攻的無人可擋。
幾萬大軍於是決定撤退,小將軍帶兵追擊。
大軍將小將軍引入山穀,後方傳來一陣轟鳴聲,無數石頭從天而降,阻斷了他們的後路。
馬匹開始不安的走動著,士兵也開始有些慌張,但是在小將軍的安撫下,漸漸平靜了下來。
後方的校尉擔心小將軍的安全,於是命令手下趕緊趕快將落石清理幹淨。
柳東平和許建安眼見著埋伏沒有效果,隻能命令強攻,他們向著敵人的馬匹而去,砍斷敵人的馬腿,騎兵紛紛跌了下來。
騎兵沒有馬之後,也就沒有了絕對的優勢,勝利的太平開始向鄭齊聯軍傾斜。
他們將近十萬大軍將他們包圍,然後十幾個人包圍一個騎兵。
雖然騎兵武器優良,但是耐不住人多,人數在漸漸減少。
眼見著就要消滅這群敵人的時候,校尉及時打通路上的石頭,命令士卒將小將軍救出來。
校尉用幾千人斷後,然後帶著小將軍逃回城內。
將軍看見他們道:“孽子,你可知道錯了。”
小將軍道:“孩兒知道錯了,請父親原諒。”
將軍道:“你不應該向我道歉,而是應該向死去的士兵道歉,如果不是你的擅自出戰,他們也不會死,會有一個美滿的家庭。”
小將軍道:“我知道錯了。”
校尉在一邊道:“人誰沒有犯錯誤的人時候了,原諒小將軍這次吧。”
將軍道:“看在校尉求情就饒過你了,不允許有下一次了。”
小將軍道:“好的父親。”
將軍道:“軍營之中沒有父子,隻有將軍。”
小將軍道:“好的將軍。”
此時城內有四萬士卒,他們嚴守城池拒不出戰,柳東平和許建安也沒有辦法不,隻能包圍城池不讓城內百姓出城。
四麵都被大軍圍得水泄不通,百姓苦不堪言。
將軍竇正寧於是帶著大軍想要突圍,他帶著三萬餘人從東城門而出,兩國大軍於是向東城門而去。
此時校尉帶著幾百個騎兵和竇雲陽從西城門逃跑,原來是將軍為了掩護自己的兒子而吸引敵人的大軍,好讓自己的兒子逃跑。
他們騎馬飛快的跑著,竇雲陽時不時的回頭望著他父親離去的方向,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此時竇正寧帶著大軍在前麵跑,兩國大軍在後麵追著,在跑了數個時辰後,竇正寧估計兒子已經逃出去了,於是停下腳步。
竇正寧道:“今日我要與你們決一死戰。”然後向後方的大軍殺去。
柳東平和許建安也指揮大軍向竇正寧殺去,他們一前一後將竇正寧圍在中間,導致竇正寧腹背受敵敗下陣來。
許建安道:“將軍神勇,不如投靠我們,也可以盡享榮華富貴。”
竇正寧道:“榮華富貴哪個不想,但是要我靠出賣自己的國家換來的,我不屑一顧。”
許建安聽到他說的話,心中不禁生出敬仰之情,於是命令手下將他厚葬。
於是楚國派遣使者到許昌,說道:“我王希望大王能夠出兵幫助我王,我王願意將汝南郡獻給大王。”
陳武道:“既然如此我願意幫助楚國驅逐侵略者。”
陳武道:“任將軍你帶五萬大軍護送使者去楚國吧。”
任逍道:“好的陛下。”
任逍帶著大軍和使者到了隨縣,向楚王問好,並表示與楚國聯合作戰。
蜀國大軍準備通過漢江攻打襄陽,可是楚國與鄭國在大洪山駐軍,如果不消滅他們,將無法取得勝利。
於是隻能退到江陵與兩個大軍對峙,雙方都在準備著大戰。
散落在各地的士卒以及分布在各縣的衙役都在大洪山聚集。
蜀國看見這種情況,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否則敵軍越來越多,蜀軍更加沒有勝算。
兩國大軍占據高處,而蜀國大軍在低處,其中鄭國和楚國各五萬大軍,蜀國十萬大軍,雙方兵力並不懸殊。
蜀國將軍向信使說道:“我們需要援軍。”
信使道:“不知道需要多少了。”
將軍道:“最少五萬,當然越多越好。”
信使道:“我一定將消息送到蜀王那裏。”
將軍道:“拜托你了,路上注意安全。”
此時每天都有來大洪山的楚國人,他們表示對楚王的效忠,表示願意為楚王而戰。
蜀王得到消息很快做了部署,派遣了五萬大軍,並且乘船向楚國而來。
蜀國包圍了大洪山,希望逼迫兩國大軍投降。
可是楚國大軍因為蜀國導致國都被淹,十分憤慨叫囂要滅了蜀國,為死難者報仇雪恨。
而任逍為了能夠得到汝南郡也堅決不肯撤軍,表示要殊死一搏。
他們砍伐樹木,開采石頭,消滅向山上爬來的蜀國士卒,蜀國士兵被迎頭痛擊無法前進,大軍陷入困境。
最後是兩國聯軍打散了蜀國大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在蜀國大軍後退的時候,兩個國家的大軍從大洪山下來追擊蜀國大軍。
蜀國大軍逃到江陵,江陵城百姓不打開城門,而兩國聯盟又緊追不舍,隻能繼續逃跑。
蜀國大軍向夷陵的方向跑去,兩國大軍追至夷陵城外。
此時蜀國大軍不再逃跑,他們進入夷陵然後據城而守。
任逍帶領大軍攻打夷陵,城頭射出無數的箭雨,任逍躲閃不及被一箭射中眼睛,然後跌下馬來。
任逍忍著劇痛爬上馬背,然後拔出帶著眼珠的箭,鮮血一湧而出,他將帶著鮮血的眼珠一口吞下,然後指揮大軍進攻。
蜀國大軍被這駭人的情景所驚到,紛紛嚇得麵目慘白不敢上前。
任逍拿起武器殺入陣中如狼入羊群,四周士卒紛紛後退,躲避著任逍的鋒芒。
楚國大軍也很佩服和忌憚任逍,覺得他會是楚國的心腹大患,可是現在是盟友也就聽之任之了。
在任逍的帶領下攻破夷陵,蜀軍在城還沒有被攻破的時候就逃出城去,任逍帶領士卒繼續追趕。
鄭王陳武聽說這件事在信中說道:“你受了這麽重的傷,不如回來休養一段時間吧。”
任逍道:“多謝大王,但是我一定要殲滅這群蜀國大軍。”
陳武得到回信道:“那好吧,你注意安全,如果不行不要逞強。”
蜀軍逃跑到了巫郡,此地山高林密,恰逢夏日天氣炎熱,鄭楚兩國大軍於是鑽進樹林中避暑。
他們在樹林中取水,燒火做飯等待涼爽的時候攻打蜀國。
可是他們不知道危險正在慢慢逼近,蜀軍拿著火把向他們走來,樹林中燃起熊熊烈火,在手下的拚死保護下任逍逃出生天。
可是楚國大將就沒有這麽好運了,看見他的時候隻能依稀發現他的鎧甲,人已經被燒成木炭了,臉上麵目全非。
任逍和楚軍副將將將軍的屍體安葬好後,向楚王請示。
楚王表示由副將擔任主將的位置指揮全軍,消滅敵人。
可是如今已經損失慘重,隻能退至夷陵,蜀軍雖然取得勝利,但是兵力損失嚴重,也不敢攻擊楚國和鄭國的駐地。
齊國將軍帶著幾萬大軍返回齊國,遇到燕國大軍攻打齊國。
此時泰山以北都被燕國攻破,隻有兩個縣還在死守。
武華容來到琅琊郡麵見了齊王,發現齊王還很安全,將提起的心放了下來。
齊王派出使者出使鄭國請求支援,使者來到許昌向鄭王求援。
鄭王陳武接見了使者,問道:“你有沒有什麽事情嗎?”
使者道:“我王想要你們借兵給我們。”
陳武道:“不知道想要借多少啊。”
使者道:“最少五萬,當然越多越好。”
陳武道:“你能給我什麽呢?”
使者道:“我王願意將薛郡獻給大王。”
陳武道:“齊王爽快。”
使者道:“鄭王這是答應了。”
陳武道:“對,來人宣許建安上殿。”
許建安來到殿上道:“大王叫我來有什麽事情嗎?”
陳武道:“今日使者來到我們這裏請求援軍,你帶著五萬大軍跟著他們去吧,順便拿下齊國答應我們的薛郡。”
許建安道:“好的大王,我一定不負你的期望。”
陳武道:“你去吧,早去早回。”他揮了揮手。
許建安武庫中取得武器鎧甲和糧食後,就到了軍營領五萬士卒,然後開始出發。
在定陶休養幾日,向使者打聽情況,使者道:“如今我齊國大部分已經淪陷,而南部還有兩個城池在抵抗,我們需要快一點,否則的話我答應你們的恐怕要到燕國去取了。”
許建安道:“區區燕賊,膽怯如鼠之輩,還不手到擒來。”於是帶著大軍來到了薛郡,休養了一個時辰就到了琅琊郡。
在城內麵見了齊王,向齊王道:“拜見齊王。”
齊王道:“請起,多謝鄭王出手相助,解我之圍,否則非得亡國不可。”
許建安道:“你也出了報酬,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齊王道:“把我們齊國的將軍叫上來。”
柳東平道:“大王有什麽事嗎?”
齊王道:“援軍到了,你們一起去收複失地吧。”
柳東平道:“好的。”
柳東平和許建安帶著各自的大軍到了莒縣,城內有幾千燕國士卒。
柳東平主張強攻,可是許建安覺得應該招降,兩人產生分歧,最後不歡而散。
許建安帶著大軍向城內百姓寫信,城內百姓得知城外有十萬大軍,於是決定投降,入夜之後百姓打開城門。
大軍入城之後,就開始安營紮寨,並且邀請齊國將軍道入城。
齊國將軍在乎麵子沒有進城,在鄭國將軍的多次勸說下才放下顏麵進城。
許建安道:“如果不是有你的幾萬大軍威懾我怎麽可能如此輕易的進入城池,我向你們致謝。”
柳東平也解開心結道:“多謝你了。”
許建安和柳東平在城內休養了幾日,然後就帶著大軍攻打即墨,百姓聽說他們攻城不殺降卒,就打開城門放大軍入城。
許建安道:“我們還是要少造殺孽,如此才能使天下人心悅誠服,如果隨意殺人隻會失去民心。”
柳東平謙遜道:“受教了。”
在城內又休養幾日,繼續攻打東萊郡,城內百姓想要投降,可是被守將發現,砍了幾個鬧事的頭目,投降的人已經偃旗息鼓了。
許建安見沒了動靜,也就知道出現了變故,於是開始整軍備戰了。
為了避免一方士卒損失慘重,於是一陣用齊國人,一陣用鄭國人,雙方沒有什麽矛盾。
經過大軍輪番進攻,城池支撐不住開城投降,在得知城內百姓本來準備投降,可是被守將殺死,於是下令將幾千士卒全部殺死,為百姓報仇。
燕國為了避免齊國收複失地,於是又招募壯丁派遣到戰場。
雙方在北海展開對峙,城內有燕國五萬大軍,城外五十裏是鄭國和齊國的十萬大軍。
許建安知道強攻傷亡很大,可是如果不攻破城池就無法收複臨淄。
就在陷入兩難之地的時候,想到可以將他們引出來,然後圍而殲之。
他派遣幾千士卒在城外叫陣,可是沒想到他們不為所動,就在他們以為計劃將要失敗的時候。
一個小將軍打開城門一躍而出,隨行有三千人,城內校尉擔心小將軍的安危,於是帶著幾千人跟了過去。
小將軍看見了他,說道:“你回去吧,這裏有我就行了。”
校尉道:“我怕你中了敵人的埋伏。”
小將軍道:“沒事的,你回去吧。”於是帶著大軍加速進軍。
校尉依然不放心,但是也沒有緊隨其後,而是遠遠的跟著。
在城外跑了數十裏,前方的士卒停了下來。
小將軍道:“跑啊,怎麽不跑了。”
那群士卒道:“你們的死期到了。”
此時從四周冒出十萬人,他們將這五千人團團包圍,此時他們陷入困境,但是他們依然鬥誌昂揚。
這五千人人人戴著頭盔,披著戰甲,踩著鐵靴,騎著寶馬,看起來十分精銳。
他們騎馬一個衝鋒大軍紛紛倒下,大軍進攻的無人可擋。
幾萬大軍於是決定撤退,小將軍帶兵追擊。
大軍將小將軍引入山穀,後方傳來一陣轟鳴聲,無數石頭從天而降,阻斷了他們的後路。
馬匹開始不安的走動著,士兵也開始有些慌張,但是在小將軍的安撫下,漸漸平靜了下來。
後方的校尉擔心小將軍的安全,於是命令手下趕緊趕快將落石清理幹淨。
柳東平和許建安眼見著埋伏沒有效果,隻能命令強攻,他們向著敵人的馬匹而去,砍斷敵人的馬腿,騎兵紛紛跌了下來。
騎兵沒有馬之後,也就沒有了絕對的優勢,勝利的太平開始向鄭齊聯軍傾斜。
他們將近十萬大軍將他們包圍,然後十幾個人包圍一個騎兵。
雖然騎兵武器優良,但是耐不住人多,人數在漸漸減少。
眼見著就要消滅這群敵人的時候,校尉及時打通路上的石頭,命令士卒將小將軍救出來。
校尉用幾千人斷後,然後帶著小將軍逃回城內。
將軍看見他們道:“孽子,你可知道錯了。”
小將軍道:“孩兒知道錯了,請父親原諒。”
將軍道:“你不應該向我道歉,而是應該向死去的士兵道歉,如果不是你的擅自出戰,他們也不會死,會有一個美滿的家庭。”
小將軍道:“我知道錯了。”
校尉在一邊道:“人誰沒有犯錯誤的人時候了,原諒小將軍這次吧。”
將軍道:“看在校尉求情就饒過你了,不允許有下一次了。”
小將軍道:“好的父親。”
將軍道:“軍營之中沒有父子,隻有將軍。”
小將軍道:“好的將軍。”
此時城內有四萬士卒,他們嚴守城池拒不出戰,柳東平和許建安也沒有辦法不,隻能包圍城池不讓城內百姓出城。
四麵都被大軍圍得水泄不通,百姓苦不堪言。
將軍竇正寧於是帶著大軍想要突圍,他帶著三萬餘人從東城門而出,兩國大軍於是向東城門而去。
此時校尉帶著幾百個騎兵和竇雲陽從西城門逃跑,原來是將軍為了掩護自己的兒子而吸引敵人的大軍,好讓自己的兒子逃跑。
他們騎馬飛快的跑著,竇雲陽時不時的回頭望著他父親離去的方向,久久不能回過神來。
此時竇正寧帶著大軍在前麵跑,兩國大軍在後麵追著,在跑了數個時辰後,竇正寧估計兒子已經逃出去了,於是停下腳步。
竇正寧道:“今日我要與你們決一死戰。”然後向後方的大軍殺去。
柳東平和許建安也指揮大軍向竇正寧殺去,他們一前一後將竇正寧圍在中間,導致竇正寧腹背受敵敗下陣來。
許建安道:“將軍神勇,不如投靠我們,也可以盡享榮華富貴。”
竇正寧道:“榮華富貴哪個不想,但是要我靠出賣自己的國家換來的,我不屑一顧。”
許建安聽到他說的話,心中不禁生出敬仰之情,於是命令手下將他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