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喜來到鮮卑族族長,也就是他的嶽父的軍帳,李國喜道:“嶽父,我請你幫我一件事。”
族長道:“你我翁婿之間何必整這些沒用的禮節,有什麽事情就直說。”
李國喜道:“嶽父,那我就開門見山了。”
族長道:“就應該這樣嘛。”
李國喜道:“我本來是趙國趙王之子,可是被黃立貴打敗,有幸被嶽父你收留,並且將你心愛的女兒嫁給我,對此我感激不盡,這次我回到趙國看到百姓民不聊生,我心中感到痛心不已,所以希望嶽父能夠出兵相助。”
族長道:“我家女婿不忘曾經的子民,我感到很滿意,我又怎麽會讓你失望了,我的要求我答應了,我鮮卑族如今人口達到百萬,可戰之兵也有二十萬,我撥給你十萬人可夠?”
李國喜道:“夠了夠了,多謝嶽父大恩大德。”
族長道:“這是我的王令,你帶著它去調兵遣將吧,不要讓我失望。”
李國喜道:“我一定不負你的期望,收複趙國的地盤。”
族長道:“去吧。”
李國喜帶著王令來到了軍營,然後帶著十萬大軍離開了鮮卑族,然後南下來到了代郡。
代郡是公孫策的地盤,但是卻由代郡郡守實際管轄,公孫策隻有一個名頭罷了。
李國喜帶著十萬大軍來到城外,對士卒道:“我要見你們的將軍。”
士卒道道:“我們將軍是你想見就能見到。”
李國喜道:“如果不讓我見你們的將軍,那我就率領十萬大軍攻城。”
身邊的士卒拉了拉說話的士卒,那個士卒領會了他的意思,說道:“你在城外等著,我們這就去叫我們將軍。”
士卒往內城走去,他來到將軍的府邸,對將軍道:“城外有十萬大軍,他們的領軍將領說要見將軍。”
將軍道:“你問了他們為什麽要見我嗎?”
士卒道:“當時情況緊急我沒有問。”
將軍道:“看來隻能見一見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將軍來到城頭,向城下俯視遠處的十萬大軍,李國喜道:“舅舅,是你嗎?”
將軍不可置信道:“你是我國喜外甥?你還活著。”
李國喜道:“正是,我在兵敗以後逃到草原,被鮮卑族族長接納,並且將自己的掌上明珠許配給我,這十萬大軍就是他讓我複國的資本。”
將軍道:“外甥,你這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了啊。”
李國喜道:“舅舅,我想要光複趙國,希望舅舅能夠成全我。”
將軍道:“你是舅舅的親外甥,舅舅不幫你幫誰?你們快快打開城門,放我的外甥入城。”
士卒打開了城門,李國喜帶著十萬大軍緩緩的進入城內,將軍道:“你啊你,長高了,也長壯了。”
李國喜道:“多謝舅舅。”
將軍道:“我的代郡有三萬大軍,這是我代郡抵抗公孫策的根本,我今天將這三萬人全部交給你,當做我的見麵禮,希望外甥你能夠得償所願重建趙國。”
李國喜道:“舅舅,這太貴重了,這三萬人還是由你率領吧。”
將軍道:“我是你的親舅舅,如果你還當我是你的舅舅,那就收下這三萬大軍。”
李國喜哽咽的說道:“謝謝舅舅。”
將軍道:“你來到我這裏,我沒有什麽準備,我現在讓廚子準備飯菜,你去我的府邸咱們開懷暢飲。”
李國喜道:“好的舅舅。”
經過廚子一番折騰,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就做好了,將軍道:“我也不知道你喜歡吃什麽,就每樣都讓廚子做了一點,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李國喜道:“舅舅費心了,這已經很不錯了。”
將軍道:“那就好。”
兩人開始吃了起來,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討論趙國和草原的事情,然後雙雙醉倒在桌子旁。
家奴將他們扛在身上,然後背到了臥房,將他們的衣服脫了,之後平放在床上了。
第二天兩人蘇醒總感覺頭痛欲裂,說道:“昨天喝多了,頭好痛。”說著拍了拍腦袋。
李國喜帶著舅舅交給的三萬大軍,在將軍的依依不舍中離開了代郡。
李國喜帶著十三萬大軍向著太原郡而去,他們來到了陽曲縣,然後對陽曲縣發動了進攻。
陽曲縣是晉陽城的門戶,一旦拿下曲陽縣晉陽城就是李國喜的囊中之物。
陽曲縣守將知道憑借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城池,所以命令手下將陽曲縣被圍的消息傳到公孫策那裏去。
士卒經過千辛萬苦來到了黃河北岸,對公孫策道:“將軍不好了,敵人攻下了代郡,此時正在圍攻我們的太原郡。”
公孫策大吃一驚道:“什麽,敵軍有多少人?”
士卒道:“大約有十幾萬大軍。”
公孫策立刻召集手下士卒,準備回到太原郡,在此之前為了避免被司馬洪追擊,他讓三千士卒在馬尾上綁上樹枝,然後讓他們在路上奔馳,讓司馬洪以為大軍蓄勢待發。
司馬洪看到前麵塵煙滾滾,為了避免公孫策狗急跳牆,於是命令手下結陣防守。
司馬洪看到前麵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大軍始終沒有過河,心中升起一絲猜疑,他們命令手下斥候前去查探。
斥候來到黃河北岸沒有看到敵軍,隻有一根根樹枝放在那裏,他們向司馬洪匯報了這個消息。
司馬洪勃然大怒他知道自己是被公孫策給騙了,公孫策此時肯定因為什麽事情逃跑了。
司馬洪帶著十五萬大軍渡過黃河,然後來到溫縣,看見淪為一片廢墟的溫縣,他知道這是公孫策做的好事。
司馬洪心中還有一絲僥幸心理,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夠平安無事,可是當他看到縣衙也是斷壁殘垣後,司馬洪徹底死了心。
司馬洪仰天長嘯,說道:“公孫策你該死,如果不殺了你我誓不為人。”
司馬洪命令五萬大軍重建溫縣,然後帶著十萬大軍準備追殺公孫策。
公孫策帶著五萬殘軍與駐守河東郡的五萬大軍匯合,然後向北準備支援太原郡。
公孫策從河東郡出發來到了太原郡,而司馬洪也帶著十萬大軍來到了太原郡。
公孫策與李國喜的十二萬大軍交戰在一起,公孫策準備斬殺李國喜,然後平定這十二萬大軍。
公孫策一馬當先衝到最前麵,然後舉起狼牙棒向前麵的士卒砸去,一個個士卒被砸的頭破血流,然後倒地不起。
公孫策身邊的敵人都被他殺死,他的前麵被殺出一條血路,他朝著李國喜的方向而去。
司馬洪為了避免公孫策在消滅李國喜後,趁勢將自己消滅,於是帶著十萬大軍對公孫策發動進攻。
李國喜和司馬洪雙方超過二十萬大軍對公孫策的十萬大軍進行夾擊,公孫策很快就露出敗象。
公孫策知道繼續留在這裏必定死路一條,唯有突圍才能保住性命。
公孫策帶著七萬大軍向東準備逃到上黨郡,可是對於甕中捉鱉的公孫策,兩人怎麽可能輕易放過。
他們對公孫策發動猛烈攻擊,公孫策再次損兵折將,兵力隻剩下不到五萬。
公孫策知道如果沒有人抵擋追兵,他們是不可能逃出去的,但是誰斷後是個難題,因為現在隻要誰選擇斷後,那必定是十死無生的。
這時趙明自告奮勇道:“將軍,我願意斷後。”
公孫策並沒有直接答應,他問道:“你難道不知道如果你斷後,你就必死無疑,哪怕這樣你還願意嗎?”
趙明道:“為將軍而死我無怨無悔,將軍能夠活著,就能帶著我們幾萬兄弟回到安全的地方,而如果將軍死了,哪怕我活著也沒有用,既然如此我為何不能舍棄我一個人的性命,而救幾萬人的性命。”
公孫策道:“你的大恩大德我銘記在心,你的家人我一定會安排人去照顧的,你就放心去吧。”
趙明道:“謝謝將軍了。”說完帶著五千士卒來到二十餘萬大軍麵前,看到這麽多士卒趙明並沒有害怕,而是對他們發動了進攻。
公孫策在趙明抵抗司馬洪和李國喜的時候,帶著四萬餘人離開了戰場。
兩人看見公孫策想逃,立刻向著公孫策而去,可是被趙明擋住去路。
兩人知道如果不殺了趙明,他們是殺不了公孫策的,為了避免公孫策跑遠,兩人帶著二十餘萬大軍對趙明發動進攻。
在二十餘萬大軍的猛烈進攻下哪怕趙明十分勇猛,帶著五千士卒殺向敵軍,也依然沒有挽回敗局。
司馬洪和李國喜並不一路人,所以他們並不齊心,他們都想要將趙明向對方的軍陣中驅趕。
畢竟誰都不想麵對一群不要命的士卒,如果能夠消滅對方的士卒,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趙明來說,雙方都是他的敵人殺誰不是殺了,根本就沒有區別,所以也樂的如此。
趙明在二十餘萬大軍之中,殺敵一萬可謂驍勇善戰,如果不是他們擔心公孫策東山再起,然後合力圍攻這幾千士卒,趙明可能會殺更多。
族長道:“你我翁婿之間何必整這些沒用的禮節,有什麽事情就直說。”
李國喜道:“嶽父,那我就開門見山了。”
族長道:“就應該這樣嘛。”
李國喜道:“我本來是趙國趙王之子,可是被黃立貴打敗,有幸被嶽父你收留,並且將你心愛的女兒嫁給我,對此我感激不盡,這次我回到趙國看到百姓民不聊生,我心中感到痛心不已,所以希望嶽父能夠出兵相助。”
族長道:“我家女婿不忘曾經的子民,我感到很滿意,我又怎麽會讓你失望了,我的要求我答應了,我鮮卑族如今人口達到百萬,可戰之兵也有二十萬,我撥給你十萬人可夠?”
李國喜道:“夠了夠了,多謝嶽父大恩大德。”
族長道:“這是我的王令,你帶著它去調兵遣將吧,不要讓我失望。”
李國喜道:“我一定不負你的期望,收複趙國的地盤。”
族長道:“去吧。”
李國喜帶著王令來到了軍營,然後帶著十萬大軍離開了鮮卑族,然後南下來到了代郡。
代郡是公孫策的地盤,但是卻由代郡郡守實際管轄,公孫策隻有一個名頭罷了。
李國喜帶著十萬大軍來到城外,對士卒道:“我要見你們的將軍。”
士卒道道:“我們將軍是你想見就能見到。”
李國喜道:“如果不讓我見你們的將軍,那我就率領十萬大軍攻城。”
身邊的士卒拉了拉說話的士卒,那個士卒領會了他的意思,說道:“你在城外等著,我們這就去叫我們將軍。”
士卒往內城走去,他來到將軍的府邸,對將軍道:“城外有十萬大軍,他們的領軍將領說要見將軍。”
將軍道:“你問了他們為什麽要見我嗎?”
士卒道:“當時情況緊急我沒有問。”
將軍道:“看來隻能見一見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將軍來到城頭,向城下俯視遠處的十萬大軍,李國喜道:“舅舅,是你嗎?”
將軍不可置信道:“你是我國喜外甥?你還活著。”
李國喜道:“正是,我在兵敗以後逃到草原,被鮮卑族族長接納,並且將自己的掌上明珠許配給我,這十萬大軍就是他讓我複國的資本。”
將軍道:“外甥,你這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了啊。”
李國喜道:“舅舅,我想要光複趙國,希望舅舅能夠成全我。”
將軍道:“你是舅舅的親外甥,舅舅不幫你幫誰?你們快快打開城門,放我的外甥入城。”
士卒打開了城門,李國喜帶著十萬大軍緩緩的進入城內,將軍道:“你啊你,長高了,也長壯了。”
李國喜道:“多謝舅舅。”
將軍道:“我的代郡有三萬大軍,這是我代郡抵抗公孫策的根本,我今天將這三萬人全部交給你,當做我的見麵禮,希望外甥你能夠得償所願重建趙國。”
李國喜道:“舅舅,這太貴重了,這三萬人還是由你率領吧。”
將軍道:“我是你的親舅舅,如果你還當我是你的舅舅,那就收下這三萬大軍。”
李國喜哽咽的說道:“謝謝舅舅。”
將軍道:“你來到我這裏,我沒有什麽準備,我現在讓廚子準備飯菜,你去我的府邸咱們開懷暢飲。”
李國喜道:“好的舅舅。”
經過廚子一番折騰,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就做好了,將軍道:“我也不知道你喜歡吃什麽,就每樣都讓廚子做了一點,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李國喜道:“舅舅費心了,這已經很不錯了。”
將軍道:“那就好。”
兩人開始吃了起來,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討論趙國和草原的事情,然後雙雙醉倒在桌子旁。
家奴將他們扛在身上,然後背到了臥房,將他們的衣服脫了,之後平放在床上了。
第二天兩人蘇醒總感覺頭痛欲裂,說道:“昨天喝多了,頭好痛。”說著拍了拍腦袋。
李國喜帶著舅舅交給的三萬大軍,在將軍的依依不舍中離開了代郡。
李國喜帶著十三萬大軍向著太原郡而去,他們來到了陽曲縣,然後對陽曲縣發動了進攻。
陽曲縣是晉陽城的門戶,一旦拿下曲陽縣晉陽城就是李國喜的囊中之物。
陽曲縣守將知道憑借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城池,所以命令手下將陽曲縣被圍的消息傳到公孫策那裏去。
士卒經過千辛萬苦來到了黃河北岸,對公孫策道:“將軍不好了,敵人攻下了代郡,此時正在圍攻我們的太原郡。”
公孫策大吃一驚道:“什麽,敵軍有多少人?”
士卒道:“大約有十幾萬大軍。”
公孫策立刻召集手下士卒,準備回到太原郡,在此之前為了避免被司馬洪追擊,他讓三千士卒在馬尾上綁上樹枝,然後讓他們在路上奔馳,讓司馬洪以為大軍蓄勢待發。
司馬洪看到前麵塵煙滾滾,為了避免公孫策狗急跳牆,於是命令手下結陣防守。
司馬洪看到前麵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大軍始終沒有過河,心中升起一絲猜疑,他們命令手下斥候前去查探。
斥候來到黃河北岸沒有看到敵軍,隻有一根根樹枝放在那裏,他們向司馬洪匯報了這個消息。
司馬洪勃然大怒他知道自己是被公孫策給騙了,公孫策此時肯定因為什麽事情逃跑了。
司馬洪帶著十五萬大軍渡過黃河,然後來到溫縣,看見淪為一片廢墟的溫縣,他知道這是公孫策做的好事。
司馬洪心中還有一絲僥幸心理,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夠平安無事,可是當他看到縣衙也是斷壁殘垣後,司馬洪徹底死了心。
司馬洪仰天長嘯,說道:“公孫策你該死,如果不殺了你我誓不為人。”
司馬洪命令五萬大軍重建溫縣,然後帶著十萬大軍準備追殺公孫策。
公孫策帶著五萬殘軍與駐守河東郡的五萬大軍匯合,然後向北準備支援太原郡。
公孫策從河東郡出發來到了太原郡,而司馬洪也帶著十萬大軍來到了太原郡。
公孫策與李國喜的十二萬大軍交戰在一起,公孫策準備斬殺李國喜,然後平定這十二萬大軍。
公孫策一馬當先衝到最前麵,然後舉起狼牙棒向前麵的士卒砸去,一個個士卒被砸的頭破血流,然後倒地不起。
公孫策身邊的敵人都被他殺死,他的前麵被殺出一條血路,他朝著李國喜的方向而去。
司馬洪為了避免公孫策在消滅李國喜後,趁勢將自己消滅,於是帶著十萬大軍對公孫策發動進攻。
李國喜和司馬洪雙方超過二十萬大軍對公孫策的十萬大軍進行夾擊,公孫策很快就露出敗象。
公孫策知道繼續留在這裏必定死路一條,唯有突圍才能保住性命。
公孫策帶著七萬大軍向東準備逃到上黨郡,可是對於甕中捉鱉的公孫策,兩人怎麽可能輕易放過。
他們對公孫策發動猛烈攻擊,公孫策再次損兵折將,兵力隻剩下不到五萬。
公孫策知道如果沒有人抵擋追兵,他們是不可能逃出去的,但是誰斷後是個難題,因為現在隻要誰選擇斷後,那必定是十死無生的。
這時趙明自告奮勇道:“將軍,我願意斷後。”
公孫策並沒有直接答應,他問道:“你難道不知道如果你斷後,你就必死無疑,哪怕這樣你還願意嗎?”
趙明道:“為將軍而死我無怨無悔,將軍能夠活著,就能帶著我們幾萬兄弟回到安全的地方,而如果將軍死了,哪怕我活著也沒有用,既然如此我為何不能舍棄我一個人的性命,而救幾萬人的性命。”
公孫策道:“你的大恩大德我銘記在心,你的家人我一定會安排人去照顧的,你就放心去吧。”
趙明道:“謝謝將軍了。”說完帶著五千士卒來到二十餘萬大軍麵前,看到這麽多士卒趙明並沒有害怕,而是對他們發動了進攻。
公孫策在趙明抵抗司馬洪和李國喜的時候,帶著四萬餘人離開了戰場。
兩人看見公孫策想逃,立刻向著公孫策而去,可是被趙明擋住去路。
兩人知道如果不殺了趙明,他們是殺不了公孫策的,為了避免公孫策跑遠,兩人帶著二十餘萬大軍對趙明發動進攻。
在二十餘萬大軍的猛烈進攻下哪怕趙明十分勇猛,帶著五千士卒殺向敵軍,也依然沒有挽回敗局。
司馬洪和李國喜並不一路人,所以他們並不齊心,他們都想要將趙明向對方的軍陣中驅趕。
畢竟誰都不想麵對一群不要命的士卒,如果能夠消滅對方的士卒,他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趙明來說,雙方都是他的敵人殺誰不是殺了,根本就沒有區別,所以也樂的如此。
趙明在二十餘萬大軍之中,殺敵一萬可謂驍勇善戰,如果不是他們擔心公孫策東山再起,然後合力圍攻這幾千士卒,趙明可能會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