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龍城前身乃是仿照中原紫禁城建造的避暑離宮。
不因為息長川這個二品武人的到來而有所波瀾,一切如常,毫無歡慶之舉。
欽天監一如既往的冷清,五品欽天監監正侯元之站在觀象台前。
他是中原人,也是南人,不過祖籍不是江南,而是蜀地。
本來天下文士南遷北徙並不奇怪,無非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天佑元年,大開恩科,他是殿試三等同進士出身第一,授正八品。
同進士並不是真進士,意思是不是進士出身而按進士出身對待。
不過是美其名曰罷了。
就像男子妾室也可以被稱呼為如夫人。
不過好歹是改元之後的第一次恩客,隻有一百三十人榜上有名。
侯元之滿懷抱負,卻隻在京城之中當了一個小小的欽天監靈台郎。
負責觀測天象變化,凡晴雨、風雷、雲霓、暈珥、流星、異星,匯錄冊簿,應奏者送監,密疏上聞。
當時的天佑皇帝陳斧正崇佛。
天佑以降,禪風浸盛。
天子尚且如此,臣民自然近乎於佞,故而出現了“士夫無不談禪”的局麵,廟堂之上屍位素餐、遁世參禪大有人在。
當然這一切的“萬方有罪,罪當朕躬”,如今都已蓋棺定論。
權且算作那權閹鞠玉盛的蠱惑天心,以大奸、大惡以亂政,《劾閹首鞠玉盛二十四大罪疏》之中,此罪赫然位列第一。
須知逃禪一詞原指逃離禪佛,如亞聖有言,“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還是要遵從前朝,黜百家而尊儒術,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並非誇誇其談。
侯元之卻是當了三年的五官靈台郎。
天佑三年,天下大旱,禾草皆枯,絕糶米市,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饑死,餓殍載道,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
皇帝因為那莫須有的天人感應,不得不下罪己詔,他們這些掌管天象,書雲物祥的欽天監官員一整年不曾呈報喜訊,自然奉職無效,久竊祿位。
侯元之算幸運的,隻被革職而已。
無非被打發回沃野千裏、物產豐富的天府之當個田舍郎罷了。
須知朝廷之上的老臣乞骸骨的比比皆是,還真有幾個不要臉的,在儀鑾司查處之前,妄想抽身,縱然是土生土長的北人,也要往上翻出個三代之內的南邊祖籍來,告老還鄉去南邊。
無他,南邊還有幾處富庶之地,算是受旱災影響最小的了。
可自嘲空有一身天經地緯之才卻是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侯元之卻是膽大包天,明明是真南人,卻不願南歸故裏,而是將北徙變成了北逃。
時值北狄朔北部主君射摩蠕蠕求賢若渴,儒、道、釋、醫、卜筮,凡占其中一藝者,當即奉為上賓。
侯元之一個沒見過幾場大雪的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便是有些玄奇的成功跋涉數千裏,翻過兩道長城,投身北狄眾部之中的朔北部。
便是將來大端成了正統,為其撰史,怕是都要離奇地一筆帶過,隻能歸結天命使然。
六年時間,侯元之養在射摩蠕蠕帳下,起初名不見經傳,還是和草原的巫覡一樣祈禱、卜筮、星占。
侯元之還有所不及,因為他不會醫理。不知道如何並兼用藥物為人求福、卻災、治病。
後來開始為射摩蠕蠕講述儒家傳統的帝王之學、治國之道。
待在王帳之中久了,侯元之也漸漸展露出謀士手段,射摩蠕蠕發現他觀兵書戰策多矣,並且絕非紙上談兵,堪稱用兵詭譎。
雖然並非用兵者,身居帳中,卻往往能對戰局一針見血,辭如珠玉,被國師銅山細海稱為不習武而曉文者也。
這六年來,射摩蠕蠕對其愈加器重。
北狄攻入關外道前,他的地位已經僅在國師銅山細海之下。
射摩蠕蠕能從白羽大汗王成為如今的北狄大君,有他一份深藏不露的苦功。
可眾部還未建國大端之前,射摩蠕蠕已經先許以名不正言不順的國師之位給銅山細海,頗有些空手套白狼的嫌疑。
而對於侯先生卻是不曾許下任何承諾。
曾經問過銅山細海,該如何封賞此人。
銅山細海笑道,讀書人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侯元之而言,不過是因循墨守而已。
直接平天下有何不可?
這天下誌大才疏之人常有,誌大才大之人卻不常有。
玄龍城如今的二聖局麵,稱呼陳含玉為兒皇帝,也是侯元之的殺人誅心的毒策。
學士以大君射摩蠕蠕之命傳書離朝天奉府,道道聖旨不過內長城,卻有武人在長城之外運氣宣讀,響遏行雲,起始一句便是:“報兒皇帝雲……”
如今建元玄龍,侯元之少說也該官拜左右丞之一。
可北狄大軍入主玄龍城後,侯元之聽聞大君三年內大端並無撻伐中原的謀劃,當即闖入萬安宮,向射摩蠕蠕說明其中利害關係。
就算秣馬厲兵,從長計議,也不是這個長法,豈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最後射摩蠕蠕笑著被他罵了個狗血淋頭,卻依舊寬慰他,十年之內,定然越過長城,手握神器,叫萬國來朝。
侯元之卻自知勸說不動這位大君,這些年來他所有天馬行空的詐謀奇計都是這位君主點頭之後才會推行開來,雖然屢建奇功,成效卓著,但現在是謀國,需要的是金石之計、不拔之策。
大君看重的是腳踏實地、徐徐圖之,跳脫不了一點。
他這個毒士若是還不知收斂,繼續居功自傲,怕是禍來神昧,就要到了狡兔死了,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時候了。
從萬安宮出來,這個半死不活的老家夥也就徹底失了心氣,五十知天命,他的身體早被北地的星霜荏苒給摧垮了,哪裏還能再活十年?
別說是他,射摩蠕蠕的身體,能活十年?
聽說新帝陳含玉登基之後,想起侯元之這一位賣國巨賊,倒也幹脆利落,直接將其在國內的親族連根拔起。
誅九族那一日,沒曾想還有三百餘人。
窮在鬧市無人問的侯元之從來都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冒出這麽多親戚,現在都已株連,心中自然毫無波瀾,就算誅他十族又如何?
他的腦袋不還是安穩地放在脖子上嗎?
唯一有些惋惜的是聽說連自家在江南道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四龕祠堂如今都已燔喪。
侯元之對此卻不以為意,等他死後向列祖列宗賠罪去吧。
至於罵名,他什麽時候在乎過?
天下人的口誅筆伐是真能殺人,但也隻能殺青史留名之書上人,於現實的他不痛不癢,被戳脊梁骨又如何?
就像朔風吹不過長城,關內的積毀銷骨又怎麽傳到關外呢?
甚至不如經年的風霜更磨人。
本就沒有封侯拜將,自然也談不上急流勇退的侯元之暫時回到欽天監中。
不過正已經不是那七品的五官靈台郎,而是當了個執牛耳的五品監正。
觀象台上,已經老眼昏花的侯元之抬頭望天,白天也有懸象,隻是那些星鬥太黯淡了,被太陽的光芒遮掩了。
不是他能透過纖雲去搜羅那看不見的嘒彼星子,他的眼睛早看書看壞了,即便在星夜,也已經看不清楚星象。
還好懸象著明,莫大於日月,這兩個更迭不停地大懸象,他還是能看見的。
如今才算名正言順的國師銅山細海來到欽天監中,屏退眾人。
他抬頭看著高台上張目對日的老朋友,好意提醒道:“侯希白,對著太陽看什麽?眼睛不要啦?”
侯元之字希白,號白禿。
人如其號,年過五十,已經是個華發稀疏的半禿小老兒了。
之前天符帝被俘的時候,大君閼氏為陳符生取了個汙名,喚作禿小廝,這位可是有過跳腳,總覺得是被指桑罵槐了。
侯元之頭也不回,語氣疏離道:“國師大人,您怎麽來了?”
銅山細海笑道:“沒什麽大事,就來看看你這小心眼的家夥氣死了沒。”
侯元之沒好氣道:“還有氣呢,死不了,看過就回吧。”
心中同樣納悶今天可是息侯進城的大日子,這個心思玲瓏的國師怎麽還有心思來找他這個閑人?
“那我就放心了。”銅山細海點點頭,卻是沒有離去。
侯元之一癟嘴,說道:“我的身體我自己心裏有數,沒你能活,但也不會這麽快死。”
銅山細海並不說些虛情假意的寬慰話,而是說道:“這是真話,你說你,才五十幾吧?身子比我這年過古稀的還單薄。”
侯元之卻是直白問道:“那你還能活十年嗎?”
銅山細海搖搖頭,“我都七十八了,再活十年,老而不死,那不就成賊了?”
侯元之嗬嗬一笑,“咱不就是賊嗎?隻不過我們所圖甚大,窺竊中土神器而已,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銅山細海微微一笑,糾正道:“我們不是賊,是強盜。”
侯元之自然知道其中的機趣。
離朝入主中原之後,也是背負了上百年的“入室盜”之名。
史家據事直書,一字不改。
有臣下獻策不妨來一記燔書坑史,結果被諫臣譏笑一句,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侯元之聞言這才有些笑意,說道:“你倒是想得通透。”
銅山細海搖頭道:“哪什麽萬世之基?什麽身前生後名?都是假的,人活一世,隻爭朝夕,世上沒有百代的王朝,也沒有風評一邊好的人物,史家有筆如刀,咱們死後,不過是任其刻畫的泥塑木雕了,若能毀譽參半已經是饒天之幸了。”
侯元之歎息道:“你可不能早死啊,你死了,大君或者未來的大君還能指望誰去?”
銅山細海不覺得自己是什麽股肱之臣,隻是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我們算什麽?不過是過客而已,投石逝水濺起的微末水花罷了。”
侯元之這才回頭,剛想再說些什麽,卻見這個國師大人模樣甚是滑稽,他雙腳挽起褲腿,手裏提著一個竹簍,衣衫都是沾水。
侯元之微微錯愕,問道:“你這是幹什麽去了?”
銅山細海提了提手中竹簍,笑道:“渾水摸魚啊。”
侯希白並不遂他心意追問,不屑道:“神神叨叨。”
銅山細海卻是問道:“你那個隨母姓的兒子王匪呢?”
侯元之的兒子王匪,如今就咱欽天監中,擔任一個小小的未入流從九品漏刻博士,掌定時、換時、報更、警晨昏。大朝賀時,充報唱官之責。
侯元之搖搖頭,“不知道。”
談及老友獨子,銅山細海也是不能免俗地客套誇讚道:“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倒是個好名字。”
隻是這父子倆的關係並不好,談不上什麽父慈子孝,自己與侯元之相識多年,卻也不過見過他兒子兩次。
王翡不知從何處笑著走出,對著銅山細海說道:“國師大人,您弄錯了,我這個翡是珍珠翡翠的翡,可不是匪石匪席的匪。”(見第一卷,第一百六十三章節 祭劍千裏)
侯元之聞言眉頭微皺,更正道:“是文采斐然的斐。”
王翡不以為意,拱手作揖道:“爹您說什麽就是什麽。”
反正他不改就是了。
王翡又是對著銅山細海隨意行禮,“見過國師。”
銅山細海盯著王翡細看,沒有說話,許久,他忽然鄭重地作揖行禮,說道:“銅山細海真是有眼不識真仙。”
早一月前,也就在此處欽天監,銅山細海陪同大君射摩蠕蠕將一枚金貴的神仙錢“瞻雲錢”投入那口黃金大甕中。
當時以水神敕令,叫大甕渾濁暫時退去,如同撥雲見日。
並非隻是叫射摩蠕蠕開眼,也叫自己開眼。
其中一尾灰黃交織的鯽魚,身形好似虛幻,隻有鱗片是淡淡的魄力金色。
銅山細海稱呼它為變數。
而那條懨懨的鯽魚其實並不自由,被一條手腕粗的暗金色似蛇似鱔之物盤踞其中,隻能懸停水中,不得遊弋。
那條蛇鱔,好像似曾相識,銅山細海也是因為侯希白置氣之下來了欽天監當監正才誤打誤撞,茅塞頓開。
他想起自己隻有數麵之緣的侯希白的兒子王翡。
原來他就是那位深藏不露的謫仙人。
侯元之自然也知道這世上有謫仙人,更是親眼見過,他看著和自己並不相熟的兒子,他是自己年輕之時和折江一條江山船上的奴籍女子所生。
當初自己剛剛得了孝廉之位,便與那賤戶女子斷了聯係,連她肚裏的孩子也未曾在意。
想來這麽多年,自己似乎和他無甚交集,得知自己兒子喜歡星象,就將他安排進來欽天監,
想著四時更代謝,懸象迭卷舒。
就讓他看個夠,看他個三年五載,想來也就膩了。
侯元之卻不知道,這甕天一切都是假的,就這穹廬天象是真的。
對於宿慧轉世,好似夢遊來此的謫仙人,那才是屬於他們的真實。
侯元之聞言,孱弱的身軀一顫,扭頭看向銅山細海,一雙渾濁爬滿白翳的眼睛泛出陰沉,質問道:“國師,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銅山細海笑道:“字麵意思。”
他對著王翡說道:“大君今日沒有接見息侯,而是邀請仙家去萬安宮一聚,算是誠心敬意,還望仙家能撥冗一敘。”
王翡對此並不驚訝,況且他本就沒有刻意隱瞞身份。
隻是看著一臉驚愕的後侯元之,這才無奈笑笑,輕聲說道:“爹,別這麽看我,我的確是謫仙人,但也還是你兒子。”
侯元之一雙渾濁的眼睛盯著自己陌生的兒子。
“王斐……”
王翡掀唇一笑,“您若是覺得不自在,或者難以自處,咱們以後就各論各的,我管你叫爹,你管我叫仙人?”
“仙人?”
侯元之凝眉。
王翡笑容燦爛。
侯元之忽然破口大罵,“我日你娘個仙人板板仙人!”
常被嘲笑鄉音難改的侯元之漲紅了臉,難以想象他那病殃殃的身子能支撐處他吼出如此如雷貫耳的響動。
王翡如聞驚雷,一時之間麵色變得不可名狀,頗為精彩。
他看著侯元之又要發作,他有些頭疼,對著銅山細海使眼色,催促道:“國師,既然是大君相召,可別叫他久等了,咱們快動身吧。”
銅山細海點點頭,轉身走在前頭。
王翡也是快步跟上。
兩人無話。
王翡知道銅山細海竹簍路裝著從黃金大釜中打撈出來的影射之物,不過這大甕本就是甕天蠡海,井中窺月罷了。
又不能施展什麽巫祝咒殺之術,撈來何用?
若是真能以投影影響到本尊,就憑地下幽都暗河隻用數百條魚殃,有李且來坐鎮其中,怕是叫天上仙人不敢下界。
王翡並不好奇,隻是沒話找話問道:“國師,您這竹簍裏裝著什麽好漁獲啊?”
銅山細海也不瞞他,大大方方遞過竹簍。
王翡並不接手,隻是探頭一看。
一條灰黃交織的土鯽張開兩片魚鰓艱難呼吸,鱗片倒是好看頗梨色,隻是也黯淡下來,沒有了沃潤生輝的光澤。
王翡頓時笑了,心道,“喲,這不是何肆嗎?”
不因為息長川這個二品武人的到來而有所波瀾,一切如常,毫無歡慶之舉。
欽天監一如既往的冷清,五品欽天監監正侯元之站在觀象台前。
他是中原人,也是南人,不過祖籍不是江南,而是蜀地。
本來天下文士南遷北徙並不奇怪,無非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天佑元年,大開恩科,他是殿試三等同進士出身第一,授正八品。
同進士並不是真進士,意思是不是進士出身而按進士出身對待。
不過是美其名曰罷了。
就像男子妾室也可以被稱呼為如夫人。
不過好歹是改元之後的第一次恩客,隻有一百三十人榜上有名。
侯元之滿懷抱負,卻隻在京城之中當了一個小小的欽天監靈台郎。
負責觀測天象變化,凡晴雨、風雷、雲霓、暈珥、流星、異星,匯錄冊簿,應奏者送監,密疏上聞。
當時的天佑皇帝陳斧正崇佛。
天佑以降,禪風浸盛。
天子尚且如此,臣民自然近乎於佞,故而出現了“士夫無不談禪”的局麵,廟堂之上屍位素餐、遁世參禪大有人在。
當然這一切的“萬方有罪,罪當朕躬”,如今都已蓋棺定論。
權且算作那權閹鞠玉盛的蠱惑天心,以大奸、大惡以亂政,《劾閹首鞠玉盛二十四大罪疏》之中,此罪赫然位列第一。
須知逃禪一詞原指逃離禪佛,如亞聖有言,“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還是要遵從前朝,黜百家而尊儒術,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並非誇誇其談。
侯元之卻是當了三年的五官靈台郎。
天佑三年,天下大旱,禾草皆枯,絕糶米市,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饑死,餓殍載道,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
皇帝因為那莫須有的天人感應,不得不下罪己詔,他們這些掌管天象,書雲物祥的欽天監官員一整年不曾呈報喜訊,自然奉職無效,久竊祿位。
侯元之算幸運的,隻被革職而已。
無非被打發回沃野千裏、物產豐富的天府之當個田舍郎罷了。
須知朝廷之上的老臣乞骸骨的比比皆是,還真有幾個不要臉的,在儀鑾司查處之前,妄想抽身,縱然是土生土長的北人,也要往上翻出個三代之內的南邊祖籍來,告老還鄉去南邊。
無他,南邊還有幾處富庶之地,算是受旱災影響最小的了。
可自嘲空有一身天經地緯之才卻是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侯元之卻是膽大包天,明明是真南人,卻不願南歸故裏,而是將北徙變成了北逃。
時值北狄朔北部主君射摩蠕蠕求賢若渴,儒、道、釋、醫、卜筮,凡占其中一藝者,當即奉為上賓。
侯元之一個沒見過幾場大雪的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便是有些玄奇的成功跋涉數千裏,翻過兩道長城,投身北狄眾部之中的朔北部。
便是將來大端成了正統,為其撰史,怕是都要離奇地一筆帶過,隻能歸結天命使然。
六年時間,侯元之養在射摩蠕蠕帳下,起初名不見經傳,還是和草原的巫覡一樣祈禱、卜筮、星占。
侯元之還有所不及,因為他不會醫理。不知道如何並兼用藥物為人求福、卻災、治病。
後來開始為射摩蠕蠕講述儒家傳統的帝王之學、治國之道。
待在王帳之中久了,侯元之也漸漸展露出謀士手段,射摩蠕蠕發現他觀兵書戰策多矣,並且絕非紙上談兵,堪稱用兵詭譎。
雖然並非用兵者,身居帳中,卻往往能對戰局一針見血,辭如珠玉,被國師銅山細海稱為不習武而曉文者也。
這六年來,射摩蠕蠕對其愈加器重。
北狄攻入關外道前,他的地位已經僅在國師銅山細海之下。
射摩蠕蠕能從白羽大汗王成為如今的北狄大君,有他一份深藏不露的苦功。
可眾部還未建國大端之前,射摩蠕蠕已經先許以名不正言不順的國師之位給銅山細海,頗有些空手套白狼的嫌疑。
而對於侯先生卻是不曾許下任何承諾。
曾經問過銅山細海,該如何封賞此人。
銅山細海笑道,讀書人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侯元之而言,不過是因循墨守而已。
直接平天下有何不可?
這天下誌大才疏之人常有,誌大才大之人卻不常有。
玄龍城如今的二聖局麵,稱呼陳含玉為兒皇帝,也是侯元之的殺人誅心的毒策。
學士以大君射摩蠕蠕之命傳書離朝天奉府,道道聖旨不過內長城,卻有武人在長城之外運氣宣讀,響遏行雲,起始一句便是:“報兒皇帝雲……”
如今建元玄龍,侯元之少說也該官拜左右丞之一。
可北狄大軍入主玄龍城後,侯元之聽聞大君三年內大端並無撻伐中原的謀劃,當即闖入萬安宮,向射摩蠕蠕說明其中利害關係。
就算秣馬厲兵,從長計議,也不是這個長法,豈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最後射摩蠕蠕笑著被他罵了個狗血淋頭,卻依舊寬慰他,十年之內,定然越過長城,手握神器,叫萬國來朝。
侯元之卻自知勸說不動這位大君,這些年來他所有天馬行空的詐謀奇計都是這位君主點頭之後才會推行開來,雖然屢建奇功,成效卓著,但現在是謀國,需要的是金石之計、不拔之策。
大君看重的是腳踏實地、徐徐圖之,跳脫不了一點。
他這個毒士若是還不知收斂,繼續居功自傲,怕是禍來神昧,就要到了狡兔死了,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時候了。
從萬安宮出來,這個半死不活的老家夥也就徹底失了心氣,五十知天命,他的身體早被北地的星霜荏苒給摧垮了,哪裏還能再活十年?
別說是他,射摩蠕蠕的身體,能活十年?
聽說新帝陳含玉登基之後,想起侯元之這一位賣國巨賊,倒也幹脆利落,直接將其在國內的親族連根拔起。
誅九族那一日,沒曾想還有三百餘人。
窮在鬧市無人問的侯元之從來都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冒出這麽多親戚,現在都已株連,心中自然毫無波瀾,就算誅他十族又如何?
他的腦袋不還是安穩地放在脖子上嗎?
唯一有些惋惜的是聽說連自家在江南道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四龕祠堂如今都已燔喪。
侯元之對此卻不以為意,等他死後向列祖列宗賠罪去吧。
至於罵名,他什麽時候在乎過?
天下人的口誅筆伐是真能殺人,但也隻能殺青史留名之書上人,於現實的他不痛不癢,被戳脊梁骨又如何?
就像朔風吹不過長城,關內的積毀銷骨又怎麽傳到關外呢?
甚至不如經年的風霜更磨人。
本就沒有封侯拜將,自然也談不上急流勇退的侯元之暫時回到欽天監中。
不過正已經不是那七品的五官靈台郎,而是當了個執牛耳的五品監正。
觀象台上,已經老眼昏花的侯元之抬頭望天,白天也有懸象,隻是那些星鬥太黯淡了,被太陽的光芒遮掩了。
不是他能透過纖雲去搜羅那看不見的嘒彼星子,他的眼睛早看書看壞了,即便在星夜,也已經看不清楚星象。
還好懸象著明,莫大於日月,這兩個更迭不停地大懸象,他還是能看見的。
如今才算名正言順的國師銅山細海來到欽天監中,屏退眾人。
他抬頭看著高台上張目對日的老朋友,好意提醒道:“侯希白,對著太陽看什麽?眼睛不要啦?”
侯元之字希白,號白禿。
人如其號,年過五十,已經是個華發稀疏的半禿小老兒了。
之前天符帝被俘的時候,大君閼氏為陳符生取了個汙名,喚作禿小廝,這位可是有過跳腳,總覺得是被指桑罵槐了。
侯元之頭也不回,語氣疏離道:“國師大人,您怎麽來了?”
銅山細海笑道:“沒什麽大事,就來看看你這小心眼的家夥氣死了沒。”
侯元之沒好氣道:“還有氣呢,死不了,看過就回吧。”
心中同樣納悶今天可是息侯進城的大日子,這個心思玲瓏的國師怎麽還有心思來找他這個閑人?
“那我就放心了。”銅山細海點點頭,卻是沒有離去。
侯元之一癟嘴,說道:“我的身體我自己心裏有數,沒你能活,但也不會這麽快死。”
銅山細海並不說些虛情假意的寬慰話,而是說道:“這是真話,你說你,才五十幾吧?身子比我這年過古稀的還單薄。”
侯元之卻是直白問道:“那你還能活十年嗎?”
銅山細海搖搖頭,“我都七十八了,再活十年,老而不死,那不就成賊了?”
侯元之嗬嗬一笑,“咱不就是賊嗎?隻不過我們所圖甚大,窺竊中土神器而已,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銅山細海微微一笑,糾正道:“我們不是賊,是強盜。”
侯元之自然知道其中的機趣。
離朝入主中原之後,也是背負了上百年的“入室盜”之名。
史家據事直書,一字不改。
有臣下獻策不妨來一記燔書坑史,結果被諫臣譏笑一句,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侯元之聞言這才有些笑意,說道:“你倒是想得通透。”
銅山細海搖頭道:“哪什麽萬世之基?什麽身前生後名?都是假的,人活一世,隻爭朝夕,世上沒有百代的王朝,也沒有風評一邊好的人物,史家有筆如刀,咱們死後,不過是任其刻畫的泥塑木雕了,若能毀譽參半已經是饒天之幸了。”
侯元之歎息道:“你可不能早死啊,你死了,大君或者未來的大君還能指望誰去?”
銅山細海不覺得自己是什麽股肱之臣,隻是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我們算什麽?不過是過客而已,投石逝水濺起的微末水花罷了。”
侯元之這才回頭,剛想再說些什麽,卻見這個國師大人模樣甚是滑稽,他雙腳挽起褲腿,手裏提著一個竹簍,衣衫都是沾水。
侯元之微微錯愕,問道:“你這是幹什麽去了?”
銅山細海提了提手中竹簍,笑道:“渾水摸魚啊。”
侯希白並不遂他心意追問,不屑道:“神神叨叨。”
銅山細海卻是問道:“你那個隨母姓的兒子王匪呢?”
侯元之的兒子王匪,如今就咱欽天監中,擔任一個小小的未入流從九品漏刻博士,掌定時、換時、報更、警晨昏。大朝賀時,充報唱官之責。
侯元之搖搖頭,“不知道。”
談及老友獨子,銅山細海也是不能免俗地客套誇讚道:“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倒是個好名字。”
隻是這父子倆的關係並不好,談不上什麽父慈子孝,自己與侯元之相識多年,卻也不過見過他兒子兩次。
王翡不知從何處笑著走出,對著銅山細海說道:“國師大人,您弄錯了,我這個翡是珍珠翡翠的翡,可不是匪石匪席的匪。”(見第一卷,第一百六十三章節 祭劍千裏)
侯元之聞言眉頭微皺,更正道:“是文采斐然的斐。”
王翡不以為意,拱手作揖道:“爹您說什麽就是什麽。”
反正他不改就是了。
王翡又是對著銅山細海隨意行禮,“見過國師。”
銅山細海盯著王翡細看,沒有說話,許久,他忽然鄭重地作揖行禮,說道:“銅山細海真是有眼不識真仙。”
早一月前,也就在此處欽天監,銅山細海陪同大君射摩蠕蠕將一枚金貴的神仙錢“瞻雲錢”投入那口黃金大甕中。
當時以水神敕令,叫大甕渾濁暫時退去,如同撥雲見日。
並非隻是叫射摩蠕蠕開眼,也叫自己開眼。
其中一尾灰黃交織的鯽魚,身形好似虛幻,隻有鱗片是淡淡的魄力金色。
銅山細海稱呼它為變數。
而那條懨懨的鯽魚其實並不自由,被一條手腕粗的暗金色似蛇似鱔之物盤踞其中,隻能懸停水中,不得遊弋。
那條蛇鱔,好像似曾相識,銅山細海也是因為侯希白置氣之下來了欽天監當監正才誤打誤撞,茅塞頓開。
他想起自己隻有數麵之緣的侯希白的兒子王翡。
原來他就是那位深藏不露的謫仙人。
侯元之自然也知道這世上有謫仙人,更是親眼見過,他看著和自己並不相熟的兒子,他是自己年輕之時和折江一條江山船上的奴籍女子所生。
當初自己剛剛得了孝廉之位,便與那賤戶女子斷了聯係,連她肚裏的孩子也未曾在意。
想來這麽多年,自己似乎和他無甚交集,得知自己兒子喜歡星象,就將他安排進來欽天監,
想著四時更代謝,懸象迭卷舒。
就讓他看個夠,看他個三年五載,想來也就膩了。
侯元之卻不知道,這甕天一切都是假的,就這穹廬天象是真的。
對於宿慧轉世,好似夢遊來此的謫仙人,那才是屬於他們的真實。
侯元之聞言,孱弱的身軀一顫,扭頭看向銅山細海,一雙渾濁爬滿白翳的眼睛泛出陰沉,質問道:“國師,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銅山細海笑道:“字麵意思。”
他對著王翡說道:“大君今日沒有接見息侯,而是邀請仙家去萬安宮一聚,算是誠心敬意,還望仙家能撥冗一敘。”
王翡對此並不驚訝,況且他本就沒有刻意隱瞞身份。
隻是看著一臉驚愕的後侯元之,這才無奈笑笑,輕聲說道:“爹,別這麽看我,我的確是謫仙人,但也還是你兒子。”
侯元之一雙渾濁的眼睛盯著自己陌生的兒子。
“王斐……”
王翡掀唇一笑,“您若是覺得不自在,或者難以自處,咱們以後就各論各的,我管你叫爹,你管我叫仙人?”
“仙人?”
侯元之凝眉。
王翡笑容燦爛。
侯元之忽然破口大罵,“我日你娘個仙人板板仙人!”
常被嘲笑鄉音難改的侯元之漲紅了臉,難以想象他那病殃殃的身子能支撐處他吼出如此如雷貫耳的響動。
王翡如聞驚雷,一時之間麵色變得不可名狀,頗為精彩。
他看著侯元之又要發作,他有些頭疼,對著銅山細海使眼色,催促道:“國師,既然是大君相召,可別叫他久等了,咱們快動身吧。”
銅山細海點點頭,轉身走在前頭。
王翡也是快步跟上。
兩人無話。
王翡知道銅山細海竹簍路裝著從黃金大釜中打撈出來的影射之物,不過這大甕本就是甕天蠡海,井中窺月罷了。
又不能施展什麽巫祝咒殺之術,撈來何用?
若是真能以投影影響到本尊,就憑地下幽都暗河隻用數百條魚殃,有李且來坐鎮其中,怕是叫天上仙人不敢下界。
王翡並不好奇,隻是沒話找話問道:“國師,您這竹簍裏裝著什麽好漁獲啊?”
銅山細海也不瞞他,大大方方遞過竹簍。
王翡並不接手,隻是探頭一看。
一條灰黃交織的土鯽張開兩片魚鰓艱難呼吸,鱗片倒是好看頗梨色,隻是也黯淡下來,沒有了沃潤生輝的光澤。
王翡頓時笑了,心道,“喲,這不是何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