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向那同學投去憎惡的目光,那孩子卻仿若未聞。
何肆將此情此景淨收眼底,曾經坐在靠窗角落自己,偷偷翻看誌怪閑書,又何嚐沒有遭人檢舉過呢?
雖說“人不學,不知義”,但從嬰孩從呱呱墜地之時起,便身處天地這座熔爐,哪能不受陶融?
父母長輩身上的一言一行,無知稚子眼中的看樣學樣。
數十蒙學小童也足以反映其身後的人世百態。
他們知道何肆是賤民。
是王夫子口中的非良善之後。
知道別人犯錯,夫子不一定笞教,可能隻是斥責一番,而何肆犯錯,手掌就一定就會被打腫打厚起來。
所以他們欺負起何肆來就愈加的肆無忌憚。
何肆清楚記得有一次自己隻是一個見到他們不曾閃躲無措的眼神,便招惹了他們。
下學堂後他被三個大一些的孩子堵在小巷子裏打,是真下死手啊,一口一個小劊子叫他。
其實那時候的何肆已經學刀兩年了,師爺剛死一年,他袖子裏也藏著師爺送他的小刀。
但何肆不敢還手,怕被夫子知道,怕沒有學上,怕沒學上這事再被父親知道。
反正都是他的錯。
鼻青臉腫地回家後,何肆一言不發。
母親看不見,兩個姐姐關心他卻不敢多問,因為父親那會兒正盯著他,也是一言不發。
但是第二天上學,何三水叫何肆別去了,在家休息一天,然後自己出了門。
過了很久之後,何肆才知道,那一天父親挑了個大早,花了不少錢去人家家裏買了一頭半大的年豬,堵在私塾門口。
學童紛紛朝著私塾趕,還有些喜好出風頭的,不知怎麽說服家裏,定製了遠遊求學才用的竹笈背在身上,在同窗羨慕的眼神中昂首挺胸,大搖大擺地走入學堂。
等人差不多齊了,何三水解開背後刀匣,取出那鬼頭大刀,幹脆利落地手起刀落,一刀砍下豬頭。
鴉雀無聲!
熱血和屎尿灑了一地,又腥又臭。
然後就是那姍姍來遲的王思高王夫子,看見何三水拎著豬頭,朝他笑笑。
王夫子的外貌不差,年輕時也是意氣風發的文生,老了依舊身材高大,隻可惜臉龐皺紋交錯,越老越凶相。
不過這樣也好,他身子骨不算結實,全靠一張凶神惡煞的臉皮還有手中的戒尺駭住頑皮的孩子。
王夫子的衣著簡樸而整潔。總是穿著一件灰色深衣,大的有些不合身,因為是年輕時的衣服了,老了身材難免幹癟萎縮。
他腳下穿著一雙破舊的布鞋,鞋麵磨損不堪,此刻也沾上了血汙。
本就年事已高的老秀才、王夫子哪裏見過這等血腥場麵,在家都是遠庖廚的好嗎?
何三水卻是一臉憨厚道:“聽說讀書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上冷豬頭肉,王夫子,我這有個熱的豬頭,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您一定收下,就當是束修了。”
難為何三水了,要不是何肆要上學,他可能這輩子連“束修六禮”是什麽都不知道。
王夫子當時麵色一陣青一陣白,好不滑稽。
之後何肆再去上學,欺負他的人就變少了,冷落他的人卻多了。
何肆不怪父親,本來他是有些怨懟王夫子的,現在嘛,也早沒有這份心了。
那小童一開口指認舞弊之人,其餘學童紛紛轉頭,將目光看向何肆。
何肆一時有些不知如何自處。
當然不可能是觸景傷情,隻是心裏覺得可能會牽連那名叫“朱穎”的孩子。
怕他被王夫子笞教,課後被人攛掇起哄,再與那位告發的同學起了矛盾。
之後嘛,因為夫子這一頓笞教在,誰有理誰無理一眼便知。
這個歲數的孩子會得不多,但盲從是不需學的。
然後這朱穎可能就要被同窗排擠冷眼許久了,若他是個膽小儒懦的性子,估計也不敢向家裏說,久而久之,就又成了一個沉默寡言、性子孤僻的“何肆”。
這是何肆親身經曆過的事情,絕非小題大做、盲人把燭。
畢竟小孩子的惡,從來是沒道理的,是最純粹的惡。
慶幸每個人都曾是孩子。
所以大人常對孩童抱有寬容之心,才能說出那句“他還是個孩子啊”的驚世駭俗之言。
何肆走到學堂門口,王思高王夫子的眼神也看向了他。
沒有四目相對,何肆低垂著頭。
“學生何肆,見過王夫子。”
何肆雙手抱拳,低頭彎腰,是學生麵對夫子常用的打躬作揖。
多年未執如此禮儀了,卻是比王夫子課堂中這群蒙學小童要像模像樣多了。
王思高微微愣神,眼前這人是何四?
怎麽變成這副鬼樣子了?
這麽多年,吃阿芙蓉去了?
王思高不動聲色,也不回禮,語氣中帶著淡淡的疏離,“原來是何四啊,多年未見了,差點沒認出你來。”
何肆說道:“三年了……夫子近來可好?”
王思高點點頭,“有勞你掛念了,都挺好的。”
似乎覺得無話可說,王思高又多此一舉問道:“這些年可有繼續讀書?”
何肆搖搖頭,“沒再讀書了。”
王思高歎息一聲,“學不可以已。”
何肆點頭,“夫子教誨的是。”
王思高麵色好看許多,心道,比小時候懂些禮數。
何肆隻說夫子教誨的是,沒說謹遵夫子教誨,因為他也知道要繼續讀書,但不是因為王夫子的一句有口無心的勸學。
其實何肆啊,也是個不爽利、愛計較的人。
王思高注意到何肆腰間佩著的龍雀大環,眼裏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忌憚。
“現在做什麽活計呢?”
何肆愣了愣,然後如實說道:“慚愧,無業、流氓。”
王思高歎了口氣,心道,劊子手的兒子,終究還是隻能做劊子手。
好在他家並不缺錢,可比自己這個窮酸秀才富多了。
王思高不知繼續說些什麽,語氣艱澀道:“學生都小,可頑賊了,我還要繼續上課。”
何肆點點頭,“那便不叨擾夫子了。”
王思高也是點點頭。
何肆再次行禮離去。
何肆心想,王夫子精神矍鑠,老當益壯,應該還能再教學許多年學生。
王思高則是看著何肆離去的背影,心頭也是有些不是滋味。
這孩子的確是按照他的猜想成長起來了,沒有例外,未來子承父業,賤業劊子,能得小富,卻未必安……
但如果可以,還是希望他能變得更好。
如是想著,王思高視線裏的何肆忽然停住腳步,轉身,再次行禮道:“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蹊綠漸稠,何肆祝願夫子春風化雨,桃李滿門。”
王思高愣住了,不知怎的扯出的笑臉,有些結結巴巴道:“嗯…有心了,謝…借你吉言。”
何肆轉身離去,同時心想,有自己如此一言,應該不至於叫那朱穎再受笞教了吧。
希望他以後不要像自己一樣,而是可以好好讀書……
時隔三年,何肆再次經過曾經上學的私塾。
不算刻意的故地重遊,卻有一種刻舟求劍之感。
何肆將此情此景淨收眼底,曾經坐在靠窗角落自己,偷偷翻看誌怪閑書,又何嚐沒有遭人檢舉過呢?
雖說“人不學,不知義”,但從嬰孩從呱呱墜地之時起,便身處天地這座熔爐,哪能不受陶融?
父母長輩身上的一言一行,無知稚子眼中的看樣學樣。
數十蒙學小童也足以反映其身後的人世百態。
他們知道何肆是賤民。
是王夫子口中的非良善之後。
知道別人犯錯,夫子不一定笞教,可能隻是斥責一番,而何肆犯錯,手掌就一定就會被打腫打厚起來。
所以他們欺負起何肆來就愈加的肆無忌憚。
何肆清楚記得有一次自己隻是一個見到他們不曾閃躲無措的眼神,便招惹了他們。
下學堂後他被三個大一些的孩子堵在小巷子裏打,是真下死手啊,一口一個小劊子叫他。
其實那時候的何肆已經學刀兩年了,師爺剛死一年,他袖子裏也藏著師爺送他的小刀。
但何肆不敢還手,怕被夫子知道,怕沒有學上,怕沒學上這事再被父親知道。
反正都是他的錯。
鼻青臉腫地回家後,何肆一言不發。
母親看不見,兩個姐姐關心他卻不敢多問,因為父親那會兒正盯著他,也是一言不發。
但是第二天上學,何三水叫何肆別去了,在家休息一天,然後自己出了門。
過了很久之後,何肆才知道,那一天父親挑了個大早,花了不少錢去人家家裏買了一頭半大的年豬,堵在私塾門口。
學童紛紛朝著私塾趕,還有些喜好出風頭的,不知怎麽說服家裏,定製了遠遊求學才用的竹笈背在身上,在同窗羨慕的眼神中昂首挺胸,大搖大擺地走入學堂。
等人差不多齊了,何三水解開背後刀匣,取出那鬼頭大刀,幹脆利落地手起刀落,一刀砍下豬頭。
鴉雀無聲!
熱血和屎尿灑了一地,又腥又臭。
然後就是那姍姍來遲的王思高王夫子,看見何三水拎著豬頭,朝他笑笑。
王夫子的外貌不差,年輕時也是意氣風發的文生,老了依舊身材高大,隻可惜臉龐皺紋交錯,越老越凶相。
不過這樣也好,他身子骨不算結實,全靠一張凶神惡煞的臉皮還有手中的戒尺駭住頑皮的孩子。
王夫子的衣著簡樸而整潔。總是穿著一件灰色深衣,大的有些不合身,因為是年輕時的衣服了,老了身材難免幹癟萎縮。
他腳下穿著一雙破舊的布鞋,鞋麵磨損不堪,此刻也沾上了血汙。
本就年事已高的老秀才、王夫子哪裏見過這等血腥場麵,在家都是遠庖廚的好嗎?
何三水卻是一臉憨厚道:“聽說讀書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上冷豬頭肉,王夫子,我這有個熱的豬頭,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您一定收下,就當是束修了。”
難為何三水了,要不是何肆要上學,他可能這輩子連“束修六禮”是什麽都不知道。
王夫子當時麵色一陣青一陣白,好不滑稽。
之後何肆再去上學,欺負他的人就變少了,冷落他的人卻多了。
何肆不怪父親,本來他是有些怨懟王夫子的,現在嘛,也早沒有這份心了。
那小童一開口指認舞弊之人,其餘學童紛紛轉頭,將目光看向何肆。
何肆一時有些不知如何自處。
當然不可能是觸景傷情,隻是心裏覺得可能會牽連那名叫“朱穎”的孩子。
怕他被王夫子笞教,課後被人攛掇起哄,再與那位告發的同學起了矛盾。
之後嘛,因為夫子這一頓笞教在,誰有理誰無理一眼便知。
這個歲數的孩子會得不多,但盲從是不需學的。
然後這朱穎可能就要被同窗排擠冷眼許久了,若他是個膽小儒懦的性子,估計也不敢向家裏說,久而久之,就又成了一個沉默寡言、性子孤僻的“何肆”。
這是何肆親身經曆過的事情,絕非小題大做、盲人把燭。
畢竟小孩子的惡,從來是沒道理的,是最純粹的惡。
慶幸每個人都曾是孩子。
所以大人常對孩童抱有寬容之心,才能說出那句“他還是個孩子啊”的驚世駭俗之言。
何肆走到學堂門口,王思高王夫子的眼神也看向了他。
沒有四目相對,何肆低垂著頭。
“學生何肆,見過王夫子。”
何肆雙手抱拳,低頭彎腰,是學生麵對夫子常用的打躬作揖。
多年未執如此禮儀了,卻是比王夫子課堂中這群蒙學小童要像模像樣多了。
王思高微微愣神,眼前這人是何四?
怎麽變成這副鬼樣子了?
這麽多年,吃阿芙蓉去了?
王思高不動聲色,也不回禮,語氣中帶著淡淡的疏離,“原來是何四啊,多年未見了,差點沒認出你來。”
何肆說道:“三年了……夫子近來可好?”
王思高點點頭,“有勞你掛念了,都挺好的。”
似乎覺得無話可說,王思高又多此一舉問道:“這些年可有繼續讀書?”
何肆搖搖頭,“沒再讀書了。”
王思高歎息一聲,“學不可以已。”
何肆點頭,“夫子教誨的是。”
王思高麵色好看許多,心道,比小時候懂些禮數。
何肆隻說夫子教誨的是,沒說謹遵夫子教誨,因為他也知道要繼續讀書,但不是因為王夫子的一句有口無心的勸學。
其實何肆啊,也是個不爽利、愛計較的人。
王思高注意到何肆腰間佩著的龍雀大環,眼裏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忌憚。
“現在做什麽活計呢?”
何肆愣了愣,然後如實說道:“慚愧,無業、流氓。”
王思高歎了口氣,心道,劊子手的兒子,終究還是隻能做劊子手。
好在他家並不缺錢,可比自己這個窮酸秀才富多了。
王思高不知繼續說些什麽,語氣艱澀道:“學生都小,可頑賊了,我還要繼續上課。”
何肆點點頭,“那便不叨擾夫子了。”
王思高也是點點頭。
何肆再次行禮離去。
何肆心想,王夫子精神矍鑠,老當益壯,應該還能再教學許多年學生。
王思高則是看著何肆離去的背影,心頭也是有些不是滋味。
這孩子的確是按照他的猜想成長起來了,沒有例外,未來子承父業,賤業劊子,能得小富,卻未必安……
但如果可以,還是希望他能變得更好。
如是想著,王思高視線裏的何肆忽然停住腳步,轉身,再次行禮道:“遲日惠風柔,桃李成蹊綠漸稠,何肆祝願夫子春風化雨,桃李滿門。”
王思高愣住了,不知怎的扯出的笑臉,有些結結巴巴道:“嗯…有心了,謝…借你吉言。”
何肆轉身離去,同時心想,有自己如此一言,應該不至於叫那朱穎再受笞教了吧。
希望他以後不要像自己一樣,而是可以好好讀書……
時隔三年,何肆再次經過曾經上學的私塾。
不算刻意的故地重遊,卻有一種刻舟求劍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