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糧食競爭
嫂子是女帝,我還考狀元幹嘛! 作者:太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福伯,怎麽樣?夫人這算是認可姑爺了嘛?”
離開內堂,秋菊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因為她也拿捏不定,夫人看似有些不開心,語氣也有些不善,但好在禮物算是收下了。
福伯笑著看了她一眼,“鬼丫頭,你倒是挺關心,不過,是關心小姐還是自己?”
語氣有些玩味,小妮子臉頰頓時羞紅。
福伯哈哈笑了笑,道:“放心吧!小姐有主見,夫人不會幹涉小姐的決定,不過,夫人自然希望小姐過的更好。”
說著他還看了林墨一眼。
林墨豈能不明白,剛剛老丈母娘雖然語氣不善,但是並沒有太過分,還特意提到鄉試,林墨估摸著,隻要這次鄉試表現好一點,應該就沒啥問題了。
說起來,自己這老丈母娘也算挺好,起碼比想象中的好多了,沒有特意刁難。
可憐天下父母心,想女兒以後有保障,有點要求合情合理,何況這也是林墨自己需要做的,畢竟嫂子還在等著。
就是不知,這鄉試究竟怎麽樣,但願新黨不會搞鬼。
林墨暗自祈禱。
福伯又道:“其實,夫人態度已經很好,大概對姑爺還是滿意的,對了!夫人很喜歡看姑爺的話本。”
“隻不過,最近鋪子有些煩心事,夫人心情不是很好。”
秋菊連忙道:“福伯,什麽煩心事?”
福伯歎了口氣,道:“還不是收糧的事,因為越州和明州兩地改稻為桑……”
按福伯的說法,因為兩地改稻為桑,不少糧商都想著趁機賺一筆,糧食收購價格也隨著水漲船高。
不得已,老丈母娘才親自下鄉,這樣能稍微便宜些,可不曾想,下麵也相差不大,而且還有人針對。
福伯道:“是劉家,劉家上次吃了大虧,這次還想從上麵賺回來,處處和米行作對,米行剛談成生意,他們就會出來搗亂,加價。”
又是劉家,還真是陰魂不散。
不對!兩家本就有競爭,隻是經過上次的事必然更加忌恨。
林墨問道:“上次虧了一大筆,還惡意抬高價格,劉家哪來這麽多現銀。”
福伯道:“姑爺有所不知,這才是最頭疼的,他們把蔡家拉了進來,說越州明州兩地改稻為桑,糧價必定大漲。”
“蔡家本不涉獵這行,但覺得有道理,便和劉家一同出資囤糧,而因為蔡家的加入,之前不少和我們合作的糧商,如今都改賣糧食給他們的。”
臨安蔡家雖不是蔡家嫡係,但名頭擺在那,而且在臨安官場的勢力不小,價格一樣的情況下,這些糧商自然緊著蔡家和劉家。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老丈母娘才下鄉,因為下麵的百姓可不認什麽蔡家還是劉家。
可偏偏,劉家也這麽幹,價格還比老丈母娘出的高,所以……
林墨微微擰眉,這確實很難辦,對方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同等情況下,老丈母娘根本討不到便宜。
而一味地抬高價格,顯然有些得不償失。
自家娘子那邊的現銀本就不充足,若不是上次坑了劉家一筆,根本沒有多餘的現銀,而且改稻為桑後續還要投入。
當然,張齊泰授意自家娘子幫忙收購糧食,提供了部分低息貸款,正常收購糧食運作問題不大。
可如果惡意競爭,這麽抬高價格肯定不行。
“姑爺,有沒有辦法?”
回去的路上,秋菊忍不住問道。
啊?
林墨正在想心事,聞言怔了一下,“什麽有沒有辦法?”
秋菊道:“當然是糧食的事,要是姑爺能把糧食的問題解決了,說不定夫人就認可姑爺了。”
林墨嗬了一聲,給了這妮子一個腦瓜崩,道:“想什麽呢!真把姑爺當萬能的了,這問題可沒那麽好解決。”
其實,他剛剛就在想糧食的問題,當然不是為了討好老丈母娘,而是為了自家娘子。
不對!為了娘子不就是討好老丈母娘嘛!好像沒區別。
除此之外,也是因為越州的糧食安全。
一旦糧食得不到保障,後麵的問題可就大了,像劉家這樣的商人,必然坐地起價,何況有了蔡家這個後盾,真要坐地起價,到時張齊泰都沒辦法。
人家要說進價就這麽高,總不能讓人虧本吧!
秋菊道:“不會的,姑爺肯定有辦法,姑爺是文曲星下凡。”
“少給姑爺戴高帽。”
林墨嗬嗬道,“先回去再說吧!”
糧食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好在之前補償,各大布莊都給了不少糧食,加上陸續有糧食進入,暫時不會有問題。
回到書屋後,林墨便找來了江遠山,口中問道:“江老,我想知道臨安,和周邊各州的糧食大概情況,有辦法嘛?”
江遠山是江家老人,來書屋前,也在米行幫忙,對這些情況並不陌生。
當即問道:“姑爺要知道的是哪方麵?”
林墨道:“大概就是各地糧產情況。”
江遠山想了想道:“眼下第一季還沒有上岸,不過根據稻穗情況,大概也能判斷出個七八,至於具體情況,恐怕還要等第一季上岸才能知曉。”
林墨道:“無妨,有個大概就差不多。”
他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不局限於兩浙路,更遠一些的也可以。”
江遠山微微擰眉,雖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提醒道:“姑爺!太遠的話運輸成本太高,恐怕不劃算。”
這年頭運輸損耗太大,價格自然要高出不少。
林墨道:“無妨,附近的江南二路,淮南路都可以,並不算太遠。”
“對了!江南東路的安慶府和徽州府乃是糧食之鄉,可以著重看看這兩地的情況。”
江遠山有些詫異,姑爺一個讀書人,做書屋生意,怎麽對糧食產地這麽熟悉,而且,姑爺好端端的怎麽問糧食?
雖然心中有懷疑,但江遠山並沒有多問,這幾天相處下來,姑爺做事他都看在眼裏,當即領命退了下去。
秋菊則滿臉喜悅,道:“姑爺果然有辦法。”
林墨嗬了一聲道:“哪有這麽快,隻是先了解情況。”
“不說這些了,該去學院了。”
秋菊提醒道:“姑爺,明天就是文鬥了,不用準備準備嘛?”
……
離開內堂,秋菊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因為她也拿捏不定,夫人看似有些不開心,語氣也有些不善,但好在禮物算是收下了。
福伯笑著看了她一眼,“鬼丫頭,你倒是挺關心,不過,是關心小姐還是自己?”
語氣有些玩味,小妮子臉頰頓時羞紅。
福伯哈哈笑了笑,道:“放心吧!小姐有主見,夫人不會幹涉小姐的決定,不過,夫人自然希望小姐過的更好。”
說著他還看了林墨一眼。
林墨豈能不明白,剛剛老丈母娘雖然語氣不善,但是並沒有太過分,還特意提到鄉試,林墨估摸著,隻要這次鄉試表現好一點,應該就沒啥問題了。
說起來,自己這老丈母娘也算挺好,起碼比想象中的好多了,沒有特意刁難。
可憐天下父母心,想女兒以後有保障,有點要求合情合理,何況這也是林墨自己需要做的,畢竟嫂子還在等著。
就是不知,這鄉試究竟怎麽樣,但願新黨不會搞鬼。
林墨暗自祈禱。
福伯又道:“其實,夫人態度已經很好,大概對姑爺還是滿意的,對了!夫人很喜歡看姑爺的話本。”
“隻不過,最近鋪子有些煩心事,夫人心情不是很好。”
秋菊連忙道:“福伯,什麽煩心事?”
福伯歎了口氣,道:“還不是收糧的事,因為越州和明州兩地改稻為桑……”
按福伯的說法,因為兩地改稻為桑,不少糧商都想著趁機賺一筆,糧食收購價格也隨著水漲船高。
不得已,老丈母娘才親自下鄉,這樣能稍微便宜些,可不曾想,下麵也相差不大,而且還有人針對。
福伯道:“是劉家,劉家上次吃了大虧,這次還想從上麵賺回來,處處和米行作對,米行剛談成生意,他們就會出來搗亂,加價。”
又是劉家,還真是陰魂不散。
不對!兩家本就有競爭,隻是經過上次的事必然更加忌恨。
林墨問道:“上次虧了一大筆,還惡意抬高價格,劉家哪來這麽多現銀。”
福伯道:“姑爺有所不知,這才是最頭疼的,他們把蔡家拉了進來,說越州明州兩地改稻為桑,糧價必定大漲。”
“蔡家本不涉獵這行,但覺得有道理,便和劉家一同出資囤糧,而因為蔡家的加入,之前不少和我們合作的糧商,如今都改賣糧食給他們的。”
臨安蔡家雖不是蔡家嫡係,但名頭擺在那,而且在臨安官場的勢力不小,價格一樣的情況下,這些糧商自然緊著蔡家和劉家。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老丈母娘才下鄉,因為下麵的百姓可不認什麽蔡家還是劉家。
可偏偏,劉家也這麽幹,價格還比老丈母娘出的高,所以……
林墨微微擰眉,這確實很難辦,對方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同等情況下,老丈母娘根本討不到便宜。
而一味地抬高價格,顯然有些得不償失。
自家娘子那邊的現銀本就不充足,若不是上次坑了劉家一筆,根本沒有多餘的現銀,而且改稻為桑後續還要投入。
當然,張齊泰授意自家娘子幫忙收購糧食,提供了部分低息貸款,正常收購糧食運作問題不大。
可如果惡意競爭,這麽抬高價格肯定不行。
“姑爺,有沒有辦法?”
回去的路上,秋菊忍不住問道。
啊?
林墨正在想心事,聞言怔了一下,“什麽有沒有辦法?”
秋菊道:“當然是糧食的事,要是姑爺能把糧食的問題解決了,說不定夫人就認可姑爺了。”
林墨嗬了一聲,給了這妮子一個腦瓜崩,道:“想什麽呢!真把姑爺當萬能的了,這問題可沒那麽好解決。”
其實,他剛剛就在想糧食的問題,當然不是為了討好老丈母娘,而是為了自家娘子。
不對!為了娘子不就是討好老丈母娘嘛!好像沒區別。
除此之外,也是因為越州的糧食安全。
一旦糧食得不到保障,後麵的問題可就大了,像劉家這樣的商人,必然坐地起價,何況有了蔡家這個後盾,真要坐地起價,到時張齊泰都沒辦法。
人家要說進價就這麽高,總不能讓人虧本吧!
秋菊道:“不會的,姑爺肯定有辦法,姑爺是文曲星下凡。”
“少給姑爺戴高帽。”
林墨嗬嗬道,“先回去再說吧!”
糧食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好在之前補償,各大布莊都給了不少糧食,加上陸續有糧食進入,暫時不會有問題。
回到書屋後,林墨便找來了江遠山,口中問道:“江老,我想知道臨安,和周邊各州的糧食大概情況,有辦法嘛?”
江遠山是江家老人,來書屋前,也在米行幫忙,對這些情況並不陌生。
當即問道:“姑爺要知道的是哪方麵?”
林墨道:“大概就是各地糧產情況。”
江遠山想了想道:“眼下第一季還沒有上岸,不過根據稻穗情況,大概也能判斷出個七八,至於具體情況,恐怕還要等第一季上岸才能知曉。”
林墨道:“無妨,有個大概就差不多。”
他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不局限於兩浙路,更遠一些的也可以。”
江遠山微微擰眉,雖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提醒道:“姑爺!太遠的話運輸成本太高,恐怕不劃算。”
這年頭運輸損耗太大,價格自然要高出不少。
林墨道:“無妨,附近的江南二路,淮南路都可以,並不算太遠。”
“對了!江南東路的安慶府和徽州府乃是糧食之鄉,可以著重看看這兩地的情況。”
江遠山有些詫異,姑爺一個讀書人,做書屋生意,怎麽對糧食產地這麽熟悉,而且,姑爺好端端的怎麽問糧食?
雖然心中有懷疑,但江遠山並沒有多問,這幾天相處下來,姑爺做事他都看在眼裏,當即領命退了下去。
秋菊則滿臉喜悅,道:“姑爺果然有辦法。”
林墨嗬了一聲道:“哪有這麽快,隻是先了解情況。”
“不說這些了,該去學院了。”
秋菊提醒道:“姑爺,明天就是文鬥了,不用準備準備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