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文鬥正式開始
嫂子是女帝,我還考狀元幹嘛! 作者:太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亦如詩中寫的那般,此刻正值六月中旬,西湖之上除了畫舫之外,還有連片的荷葉,和綻放的荷花。
與這首詩,可謂相得益彰。
人群中都不禁傳來一陣喝彩聲,這詩雖然隻寥寥四句,但朗朗上口,乃是難得的佳作。
關鍵用時之短。
雖然在此之前,也有部分人登船,但作品質量先不說,是否現作還有疑問,極大概率,是之前恰好寫過,此刻拿出來的。
可這首詩明顯不一樣,寫的就是當下,就是西湖盛夏的景色。
毫無疑問就是新作,如此短的時間,還是如此佳作,可想而知……
最起碼人群是這麽想的。
顧長安也怔住了,眼中浮現不可思議,原本準備登船的他,一時間都僵在了那裏,或許是覺得自己的詩有些不夠看,最起碼在這首詩麵前是這樣。
張書梅同樣明眸璀璨,微微閃爍著。
而林墨的一眾粉絲就更不用說了,偌大的現場一片沸騰之聲。
可相比這熱鬧的場景,儒雅中年和方書禮卻僵在了那裏。
“越州林墨!他竟然就是林墨?”
現場的人群太多,之前林墨被眾人簇擁著,人頭攢動,兩人根本看不清,直到此刻,林墨登上畫舫道出自己的姓名,二人才恍然大悟。
臉上也不禁露出了詫異神色。
很明顯,兩人很意外。
之前,他們還曾拿他們口中的小兄弟和所謂的桃花仙人比較,結果沒曾想,竟然是同一個人。
尤其是方書禮,他對林墨的印象並不算太好,雖然連麵都沒有見過,甚至還有老友給他寫信推薦,但他都沒有當一回事。
因為他是真正的讀書人,不喜歡這種過分高調的學子。
各種傳聞沸沸揚揚,讓他十分不喜。
反倒是他口中的小友,一句西湖歌舞幾時休,深得他心,結果沒成想,兩者竟是同一人。
“奇哉奇哉!”
他口中忍不住嘖嘖稱奇,“還有這首詩,也是難得的佳作,尤其是和那首西湖歌舞幾時休放在一起,竟然有著不同的意味。”
方書禮臉上浮現讚賞,神情也像是在仔細品味這首詩。
相較之下,儒雅中年的麵色卻變得有些耐人尋味。
“我就說這小子不了得。”
另一艘畫舫,劉鬆咬牙切齒,眼神犀利,仇人相見分外眼明,看到林墨登上畫舫他明顯很不爽。
蔡如流倒是沒有太大反應,道:“登上畫舫是必然的,今天這麽大的陣仗,可是特意為他準備的,要是連畫舫都上不了,那豈不是白忙活了。”
劉鬆沒再說話,他自然也知道不可能攔得住對方登船。
如果真是那樣,也就不會有今天了。
“還行,馬馬虎虎吧!”
相比人群的喝彩,蘇小小卻是一副不過如此的樣子。
她是真的覺得馬馬虎虎,不是裝的。
開玩笑,哪有‘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來的瀟灑,更沒有‘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來的霸氣了,至於‘天不生我蘇小小,萬古劍道如長夜’‘手握日月摘星辰,世上無我這般人’這個就太臭屁了一些,蘇小小表示有些難為情。
反正怎麽都好,一首登畫舫的詩而已,太簡單了,想難倒書呆子,怎麽可能!
蘇小小雪白的下巴揚起,頗有一些傲嬌模樣。
“林墨?你就是林墨!”
王文通此刻眼中也閃過一抹詫異,旋即點了點頭,“不錯!這首詩寫的很好。”
說著他轉頭看向韓國昌和另外兩名夫子。
韓國昌眼眸微微閃爍,隨即笑了笑道:“屬實不錯,這麽短的時間,能夠寫出這麽好的詩,看來是有備而來。”
大庭廣眾之下,詩如何,大家都不是傻子,反駁不了。
不過這一句有備而來,看似像是在暗示什麽。
說林墨早就已經寫好了這首詩?
林墨笑笑,也沒有理會。
另外兩名夫子自然也不會有問題,還紛紛誇讚了幾句,而後一行人便成功登船。
下方也隨之傳來了一片沸騰的聲音。
陸大少可嘚瑟了,畢竟這麽拉風的時刻,還不忘向著顧長安等人投去一個挑釁的目光。
“豈有此理,簡直小人得誌,顧兄,我們登船吧!”顧長安身邊頓時有些人不爽,叫囂著。
但顧長安卻有些猶豫了,好歹是臨安四大才子,麵子還是要的。
林墨珠玉在前,他總覺得自己的詩還是差了一些,還需要再打磨打磨。
受影響的顯然不止是他,不少臨安有名的才子都一樣。
反正時間還早,還可以再打磨打磨。
林墨哪知道這些人想什麽,也沒興趣理會,登上畫舫之後他便打量起四周來。
站在畫舫上,可以看到岸邊密密麻麻的人群,好不熱鬧。
而在畫舫之內,幾名歌女舞姬正在載歌載舞。
至於四周的畫舫上,則有不少鶯鶯燕燕正在嬉戲,並朝著這邊呼喊,不時指指點點,不時掩嘴輕笑。
很明顯,這些大多都是富家千金,把附近的畫舫都包了,登船觀看這次文鬥,或尋找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林墨就感受到不少目光投向了他,甚至有大膽的更是在向他揮手、示意。
秋菊頓時有些急了,連忙擋在姑爺身前,阻斷這些人的視線。
可四周都是畫舫,都是鶯鶯燕燕,哪阻擋得了。
好在,還有更直接的。
張書梅道:“別站在這影響其它人登船,找個地方先坐下。”
林墨點點頭,“也好!”
其它人留在甲板是想出風頭,順便看看其它登船者的詩作,但林墨顯然沒興趣,直接進了畫舫,並找了位置坐下。
秋菊見狀這才鬆下一口氣。
張書梅瞄了一眼四周,隱隱也鬆了口氣,但四周畫舫卻是一片喧囂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登船的人越來越多,不過,真正成功登上畫舫的卻並不多,很快,一炷香時間到了,畫舫之上,此刻成功登上的不過區區幾十人。
別看幾十人不少,但相比岸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卻不值一提。
“好了!時間到,還未能寫出詩作的隻能等待下次了。”
“本次文會現在正式開始。”
……
與這首詩,可謂相得益彰。
人群中都不禁傳來一陣喝彩聲,這詩雖然隻寥寥四句,但朗朗上口,乃是難得的佳作。
關鍵用時之短。
雖然在此之前,也有部分人登船,但作品質量先不說,是否現作還有疑問,極大概率,是之前恰好寫過,此刻拿出來的。
可這首詩明顯不一樣,寫的就是當下,就是西湖盛夏的景色。
毫無疑問就是新作,如此短的時間,還是如此佳作,可想而知……
最起碼人群是這麽想的。
顧長安也怔住了,眼中浮現不可思議,原本準備登船的他,一時間都僵在了那裏,或許是覺得自己的詩有些不夠看,最起碼在這首詩麵前是這樣。
張書梅同樣明眸璀璨,微微閃爍著。
而林墨的一眾粉絲就更不用說了,偌大的現場一片沸騰之聲。
可相比這熱鬧的場景,儒雅中年和方書禮卻僵在了那裏。
“越州林墨!他竟然就是林墨?”
現場的人群太多,之前林墨被眾人簇擁著,人頭攢動,兩人根本看不清,直到此刻,林墨登上畫舫道出自己的姓名,二人才恍然大悟。
臉上也不禁露出了詫異神色。
很明顯,兩人很意外。
之前,他們還曾拿他們口中的小兄弟和所謂的桃花仙人比較,結果沒曾想,竟然是同一個人。
尤其是方書禮,他對林墨的印象並不算太好,雖然連麵都沒有見過,甚至還有老友給他寫信推薦,但他都沒有當一回事。
因為他是真正的讀書人,不喜歡這種過分高調的學子。
各種傳聞沸沸揚揚,讓他十分不喜。
反倒是他口中的小友,一句西湖歌舞幾時休,深得他心,結果沒成想,兩者竟是同一人。
“奇哉奇哉!”
他口中忍不住嘖嘖稱奇,“還有這首詩,也是難得的佳作,尤其是和那首西湖歌舞幾時休放在一起,竟然有著不同的意味。”
方書禮臉上浮現讚賞,神情也像是在仔細品味這首詩。
相較之下,儒雅中年的麵色卻變得有些耐人尋味。
“我就說這小子不了得。”
另一艘畫舫,劉鬆咬牙切齒,眼神犀利,仇人相見分外眼明,看到林墨登上畫舫他明顯很不爽。
蔡如流倒是沒有太大反應,道:“登上畫舫是必然的,今天這麽大的陣仗,可是特意為他準備的,要是連畫舫都上不了,那豈不是白忙活了。”
劉鬆沒再說話,他自然也知道不可能攔得住對方登船。
如果真是那樣,也就不會有今天了。
“還行,馬馬虎虎吧!”
相比人群的喝彩,蘇小小卻是一副不過如此的樣子。
她是真的覺得馬馬虎虎,不是裝的。
開玩笑,哪有‘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來的瀟灑,更沒有‘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來的霸氣了,至於‘天不生我蘇小小,萬古劍道如長夜’‘手握日月摘星辰,世上無我這般人’這個就太臭屁了一些,蘇小小表示有些難為情。
反正怎麽都好,一首登畫舫的詩而已,太簡單了,想難倒書呆子,怎麽可能!
蘇小小雪白的下巴揚起,頗有一些傲嬌模樣。
“林墨?你就是林墨!”
王文通此刻眼中也閃過一抹詫異,旋即點了點頭,“不錯!這首詩寫的很好。”
說著他轉頭看向韓國昌和另外兩名夫子。
韓國昌眼眸微微閃爍,隨即笑了笑道:“屬實不錯,這麽短的時間,能夠寫出這麽好的詩,看來是有備而來。”
大庭廣眾之下,詩如何,大家都不是傻子,反駁不了。
不過這一句有備而來,看似像是在暗示什麽。
說林墨早就已經寫好了這首詩?
林墨笑笑,也沒有理會。
另外兩名夫子自然也不會有問題,還紛紛誇讚了幾句,而後一行人便成功登船。
下方也隨之傳來了一片沸騰的聲音。
陸大少可嘚瑟了,畢竟這麽拉風的時刻,還不忘向著顧長安等人投去一個挑釁的目光。
“豈有此理,簡直小人得誌,顧兄,我們登船吧!”顧長安身邊頓時有些人不爽,叫囂著。
但顧長安卻有些猶豫了,好歹是臨安四大才子,麵子還是要的。
林墨珠玉在前,他總覺得自己的詩還是差了一些,還需要再打磨打磨。
受影響的顯然不止是他,不少臨安有名的才子都一樣。
反正時間還早,還可以再打磨打磨。
林墨哪知道這些人想什麽,也沒興趣理會,登上畫舫之後他便打量起四周來。
站在畫舫上,可以看到岸邊密密麻麻的人群,好不熱鬧。
而在畫舫之內,幾名歌女舞姬正在載歌載舞。
至於四周的畫舫上,則有不少鶯鶯燕燕正在嬉戲,並朝著這邊呼喊,不時指指點點,不時掩嘴輕笑。
很明顯,這些大多都是富家千金,把附近的畫舫都包了,登船觀看這次文鬥,或尋找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林墨就感受到不少目光投向了他,甚至有大膽的更是在向他揮手、示意。
秋菊頓時有些急了,連忙擋在姑爺身前,阻斷這些人的視線。
可四周都是畫舫,都是鶯鶯燕燕,哪阻擋得了。
好在,還有更直接的。
張書梅道:“別站在這影響其它人登船,找個地方先坐下。”
林墨點點頭,“也好!”
其它人留在甲板是想出風頭,順便看看其它登船者的詩作,但林墨顯然沒興趣,直接進了畫舫,並找了位置坐下。
秋菊見狀這才鬆下一口氣。
張書梅瞄了一眼四周,隱隱也鬆了口氣,但四周畫舫卻是一片喧囂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登船的人越來越多,不過,真正成功登上畫舫的卻並不多,很快,一炷香時間到了,畫舫之上,此刻成功登上的不過區區幾十人。
別看幾十人不少,但相比岸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卻不值一提。
“好了!時間到,還未能寫出詩作的隻能等待下次了。”
“本次文會現在正式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