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圓修法門分三:戊一、至心發願;戊二、從心出發;戊三、自他不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麵,我們看丁二的“圓修法門”。


    我們上一堂課講到淨土宗的感應道交,從淺到深有兩種的差別:


    一種是平時的感應道交。平時的感應道交要求的標準是比較低的,它不需要怖畏生死,也不需要放棄主宰,它隻要從痛苦當中激發想要追求快樂的心態,而啟動皈依就好了。從離苦得樂的念想而啟動皈依,它就能夠從這個感應裏麵去突破業障。當然,突破業障,對我們來說,我們生命的本質並沒有徹底改變,因為你的輪回沒有改變,你的痛苦就依然存在。所以,平時的感應道交絕對不是淨土宗的主要訴求,頂多也隻能夠作修行的配套。


    所以,一個有誌氣的修行人,一定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臨終的感應道交重點在於突破生死關,就是你必須在生死的關卡能夠突破出來。


    突破生死關,當然這個心態的水平就比較高了。按照善導大師的說法,三種心態:怖畏生死、放棄主宰、一心歸命。這種心態我們理解起來不難,但是實際操作非常不容易。我想,我們一般人很少因為害怕生死,就會把生死給放棄,很少。為什麽呢?因為你心中的妄想。它怎麽來的呢?它是你長時間生命的一種美好記憶。人生本來是很單純的,它就是一個業力的釋放。你的善業在釋放,所以你今生快樂;有些人是罪業在釋放,就痛苦。人生本來隻有兩件事情,快樂跟痛苦,如此而已。


    但是為什麽人生搞這麽複雜呢?因為在釋放痛苦、快樂的時候,激發我們的感受,激發我們的想象,激發我們的執著,就讓人生變成錯綜複雜。就是說,人生如果隻有業力的釋放,它是非常單純的,你要麽快樂,要麽痛苦,隻有兩件事情。但是當妄想加進來的時候,這個事情就沒完沒了,人生無解。因為內有妄想,外有業力,就搞得人生錯綜複雜。


    其實妄想的可怕在哪裏呢?因為它曾經都是你親身經曆過的生命所留下的美好回憶。曾幾何時,這都是你美好的快樂的時光,但是到了你要臨命終的時候,它變成障礙。以前對我們來說,這些妄想是一個美好的時光,等到臨終的時候,它變成綁住你往生的一種業障。


    妄想為什麽難處理?因為你親身經曆過。你沒有經曆過,不可能留下妄想。按照唯識的說法,你走過的路一定會留下痕跡。什麽叫留下痕跡?你說,欸,我有些妄想今生沒有經曆。今生沒有經曆,但是前生經曆了。按照佛法的道理,你沒有經曆過,你不可能打這個妄想,不可能的,事出必有因。這個名言種子,肯定是有身口意的造作,才會留下業種子跟名言種子。所以妄想雖然不真實,但是它充滿了你曾經感受過的快樂,它曾經有你美好的想象,還加上你現在的執著,所以你千萬不要忽略它的力量。


    所以蕅益大師說,你可別小看了《觀經》下品的這些人。他造了罪業,內心起了業力的逼迫,產生極度的痛苦,而且百感交集的時候,他在極度的業障要現前、地獄火要現前的時候,能夠聽到佛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心態能夠產生這麽大的反轉,善根深厚!大善根人!


    所以善導大師的說法是,因為我害怕生死,所以我放棄妄想。其實這種人是少數。我舉一個例子好了。比方說,你現在打一個妄想,然後你想要去做一個錯誤的事情。我告訴你一件事,說,你這樣子做不順從本願。你會打消這個念頭嗎?你會嗎?你不會呀!你沒那個本事。就是說,我們沒辦法站在妄想的角度來處理妄想。所以善導大師這個法……善導大師畢竟是唐朝人,諸位!唐朝是什麽時代?那是像法時代,煩惱輕薄,善根深厚。所以,淨土宗善導大師提出這個思考(怖畏生死、放棄主宰、一心歸命)的時候,唐朝都沒有人提出任何意見。


    但是,到宋朝就有變化,永明大師就已經提出禪淨雙修的概念,到了明末的時候,蕅益大師把禪淨雙修落實。他認為,處理妄想,不能隻是因為害怕生死。一般人不可能害怕生死就把妄想放掉,必須要先把妄想歸零,叫正念真如。就是你要先遠離妄想,你才有辦法放下妄想。我們不可能住在一個水泡裏麵,去把這個水泡戳破,你沒有那個本事。你一進入水泡,你就享受水泡了。你必須要先遠離水泡,你才能夠把它看破。所以,蕅益大師在放下主宰之前,加了一個“正念真如”,就是把心帶回家。就是說,你要放棄主宰,首先你要先做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先歸零,然後你才容易放下主宰。


    我想,祖師會對前麵的祖師做修正,這一定有原因,因為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人心也在變。善導大師的法在那個時候恰到好處,把這個法放到末法時代,藥太輕,病太重。因為時代變化了,完全靠一種皈依的心就能夠放下妄想的畢竟是少數。因為我們現在受的環境的刺激比以前增加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多一道程序,叫作正念真如,必須要理觀的智慧。蕅益大師看到這個時代不斷地變化,所以他把善導大師的法門加以修正。


    諸位!蕅益大師的圓修法門跟善導大師的專修法門,你不能解釋成兩個平行線,這是不對的。他們是一條線的,隻是他把它更新了,把它加強了。就是說,蕅益大師基本上是承認善導大師的皈依的思想。他認為,一心歸命的確是要放下主宰,但是直接放下主宰是有困難的,有現實上的困難。我們必須要先超越妄想,才有辦法放下主宰。所以他等於是有所傳承,但是有所改良。


    我們來看看,蕅益大師是怎麽把善導大師的思想做一些改良。這地方有三段:一,至心發願;二,從心出發;三,自他不二。


    戊一、至心發願——臨終接引願(十九)


    我們看第一段的“至心發願——臨終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臨終的接引,主要地來自於十八跟十九。我們來看看十九願的特色有哪些。


    它的根機也是“十方眾生”,當然這個十方眾生也是一個生死凡夫,但是這個凡夫他做了兩件事情: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第一個,他能夠有一種成佛的願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雖然他現在業障深重,但是他對未來是有願景的。第二個,修諸功德。按照菩薩道的規劃,凡位的菩薩重智慧,聖位的菩薩重福德。他這個凡位菩薩,應該是偏重在以大乘的空性智慧來自調。以空正見跟菩提心的結合,他“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前麵的思想“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他的至心信樂的啟動點是什麽?是來自於對生死的怖畏,來自於覺得我沒辦法處理我的生死問題,而生死問題對我來說是如此的急迫,所以我必須要依靠阿彌陀佛。所以,十八願的啟動點來自於解決生死問題。


    十九願的啟動點來自於成佛之道。就是說,這個菩薩是一種長線的成佛的規劃,但是他考慮到,在成佛的過程當中,如果留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充滿了變數,充滿了退轉的可能,所以他必須要怎麽樣呢?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把往生當作成佛的過渡。所以他是站在一種成就佛道的心態而求生淨土。


    一個是為了怖畏生死而求生淨土,一個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當然這兩個心態的啟動點就不同了。


    這樣的不同,還有就是這個人“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會現前,這一點也跟十八願不同。十八願,我們看不出來阿彌陀佛有承諾要親自現前。我們看《觀經》的中品以後就是觀世音菩薩來,到了下品是蓮花來。當然,有來就好了,但是阿彌陀佛會現前的,一般品位都不低。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十九願,阿彌陀佛是與蓮池海會的諸菩薩親自現前,可以看得出來,阿彌陀佛對這個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往生的人,是有某種程度的尊重。


    圓修的思想就有一點不太一樣了。當然這兩個也可以整合,就是圓修的思想也吸取了善導大師的皈依心。皈依的心如果能夠把成佛之道也規劃下去,這兩個就相得益彰了。


    圓修思想最重要的根本,它的出發點是從心性出發。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在學佛,一定要看你的因地發心。同樣布施,為什麽有些人布施變成善業,變成人天可樂的有漏的福報?為什麽有些人布施變成波羅蜜,能夠到彼岸?因為他的心跟布施接觸的時候,他們兩個靈動,這個啟動點是不一樣。有些人是為了快樂,為來生的快樂而布施,有些人為了成佛而布施,這兩個因地心決定你的果地覺。所以,當我們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兩個都想往生,但是你是怎麽想的就很關鍵了。


    按照蕅益大師的這種理觀思想,他是超越妄想,站在心性的角度來啟動佛號,他是站在一個非常高的“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啟動佛號。而善導大師的思想是站在內憂外患——外有生死業力,內有顛倒妄想,實在是逼迫了,所以我趕快放棄,一心投靠佛號。當然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從妄想出發,一個從心性出發。


    戊二、從心出發


    那我們來看看,什麽叫作從心性出發來啟動佛號。我們看蕅益大師的這段開示,就能夠略知一二了。我們來看這段開示。


    現前一念之心,無性緣生,緣生無性者也。惟其無性緣生,故念名滿腔是名,念利滿腔是利,乃至晝所為、夜所夢,無不趨歸於一念之專注,而十界升沉從此出矣。惟其緣生無性,故熾然造集善惡之時,驀地放下,則一切法了不可得。然設向此了不可得處坐定,則墮無為深坑,不能證法界無障礙體,不能起法界無障礙用。故須念佛求生淨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議圓頓法門。夫念佛者,豈有他哉,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佛名耳。佛名既是無性緣生,則緣生亦仍無性。是故念一聲,有一聲佛名顯現,念十百千萬聲,有十百千萬佛名顯現,而不念時便寂然矣。念性既是緣生無性,則無性不礙緣生。儻不念佛,正恐又生種種雜念,縱不生雜念,亦恐墮在無生窠臼。故必以佛號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離佛號。此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我們把蕅益大師這段的開示做一個簡要的說明。


    首先我們看第一段,先看這個佛號的立足點。就是什麽東西的立足點都很重要。因地發心,就是你這個佛號是從什麽地方啟動的。


    蕅益大師的思想是,啟動佛號必須從現前一念心性。現前一念心性有什麽特點呢?無性緣生,緣生無性。緣生無性是指它的空性的本體,它是離一切相的;無性緣生指它隨緣所顯現的作用,叫作即一切法。這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當然,這種心性是經過修證過的,經過修行過的。其實我們一般人沒有經過正常的佛法的訓練,我們不可能安住一念心性,正常人是安住在一念的顛倒妄想。就是說,我們隨時隨地都在享受過去的回憶。你可能飄了一個妄想起來,這個妄想帶有你過去的快樂的感受,有你過去的想象力,然後加上你現在的執著。你這個妄想像一個水泡,你受用過以後,沒多久又飄來一個妄想,你又住在一個妄想。就像猴子一樣,抓了一個妄想,丟掉前麵的妄想。所以我們凡夫是隨時在享受、自得其樂於心中的妄想。這樣子,我們就失去了本來很多的功能,失去本來麵目了。當然我們也願意這樣做。


    現在是時候該試著改變了!就是說,我們應該要從妄想回歸到我們的一念心性。那怎麽做呢?看第二段。第二段有空性跟緣起。


    我們先看第二小段,“惟其緣生無性”這一段,就是佛法一定先求放下,才有資格談提起。我們看緣生無性,什麽叫緣生無性?怎麽樣放下妄想呢?就是當我們“熾然”,就是這個妄想活動很熾烈的時候,這個妄想一方麵造作,一方麵又不斷地累積善惡念頭的時候,“驀地放下,則一切法了不可得”。


    佛陀的大智慧,他的高明在哪裏呢?他沒有要你馬上處理妄想。如果說佛陀要我們馬上跟妄想挑戰,那每一個人必敗無疑,全部犧牲掉。佛陀高明,告訴我們,你先不要跟妄想挑戰,你先把它放下。這是佛陀高明的地方,先放下它,再來處理它。因為你現在處理它,你沒那個本事。我說過,它是你親身經驗,它會讓你百感交集。


    我們一個人經不起感受刺激的。為什麽親人走了以後我們會悲傷?為什麽陌生人走了以後我們沒有悲傷?因為親人跟我們有實際的接觸,陌生人跟我們沒有實際的互動。所以,我們人生的經驗會給我們很強烈的感受,這是現實問題了。諸位!我告訴你,今天這個妄想敢在你的內心裏麵不斷地活動,一定跟你有很深的因緣,它才會到現在還留在你的心中,所以,你處理它,變成不明智了,因為你沒辦法處理它。所以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你先放下它。


    這個怎麽放下呢?我們來說一個概念,它的概念在於無住。你不要去執著、去主宰這個妄想。其實妄想不是那麽可怕。為什麽妄想會變得這麽可怕呢?因為你要執著,它就變得可怕了。我再講一次,妄想本來就是一個過去的回憶。一個那麽單純的東西,它怎麽就會障礙你往生呢?是因為你執著它了,你的心住在上麵,所以妄想變成可怕了。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你隻要把妄想放下,其實它自己會消失掉,所以它不要處理。


    無住來自於無所求,你不要去渴望妄想會給你好處,所以無住來自於無求。那麽無求來自於什麽?無所得!這個觀念很重要。諸位!臨終你是不是能夠超越所有的妄想,這個無所得的概念至關重要。我們一個人要處理兩件事情:處理生死業力,第二個,處理顛倒妄想。


    什麽叫無所得?我們解釋一下。人生是怎麽來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人生的生滅是因緣的開合。你從什麽地方來?你說,欸,我從前生而來。不對!你的生命現象跟前生沒有關係。你要看到前生的相片,看到你前生的video(錄像),你不認識的。你不可能把前生的相貌帶來今生,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個體。


    其實人生是什麽樣?“因緣和合,虛妄有生。”這什麽意思?簡單地說,人生沒有開始,那是因緣和合才有。所以人生是什麽樣?無中生有。就是,你怎麽有今生呢?因為你過去生的某一個業力成熟了,它現出來了,啪!在空性裏麵,你是從空性而來。你從空性而來的,你隻是假借前生的業力,你可沒有繼承前生的果報。我們每一期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


    比方說做夢,做夢最簡單了。你這一個晚上做五個夢,第一個夢做轉輪聖王,保險櫃很多的七寶,你的福報享盡了,第二個夢變成一隻螞蟻。你說我上一個夢裏麵的七寶跑哪裏去呢?沒了,因為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人生第一件事情,你要了解人生沒有開始。沒有開始你怎麽來呢?你從空性而來,就是在空性當中因緣和合,然後,啪!現出你的身心世界。好,你將往哪裏而去?“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也是由因緣主宰。


    所以人生沒有結果,這個很關鍵!我們所有的人,不管你活得快不快樂,你滿不滿意,我們隻有一個結果,就是沒有結果。所以人生沒有結果這件事情至關重要。我們為什麽會不斷地去攀緣妄想、去追求妄想?因為我們要主導人生,我們試著從妄想裏麵去得到東西。我們因為有有所得的概念,所以我們跟妄想就糾結不清。我們認為人生不管痛苦快樂,好歹有個結果。其實事實不然,沒有一個人有結果的。當因緣別離的時候,我們又回到空性了。


    所以我們看到,人生沒頭沒尾,隻有中間的因緣業力的過程。所以,見到“無所得”的時候你就知道,你今生不可能帶走任何東西,包括你的業力,包括你的妄想,你自然就放下了。就像你做夢,你的夢這裏生起、這裏消失,你不可能從夢境帶走什麽東西,不可能!這個就是從因緣的角度來看人生,它就是一種生滅相,“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這樣子,你就建立一個無所得的人生觀。


    無所得的人生觀建立起來以後,你就容易不隨妄轉了,因為你以前願意去控製妄想,去攀緣妄想,因為你希望這個妄想會給你一個結果,一個美好的結果,其實你根本沒有結果,我們每一次都被妄想騙。你哪有結果呢?你如果有結果,你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你說我們無量劫來在娑婆世界打滾到現在,結果呢?結果就是這樣子,就變成業障深重了。


    所以我們應該怎麽樣?放棄結果的概念,重視過程。就是說,諸位!臨終的正念,你不能夠等到臨終的時候。到臨命終的時候我再來開始怖畏生死、放棄主宰、一心歸命,來不及了。你要建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其實你平常就要為臨終的正念做好準備。所以蕅益大師講,沒有平時的正念,你絕無臨終的正念。什麽叫平時的正念?就是知道其實人生沒有結果。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破裏麵,我們知道其實妄想本來就沒有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從“本來無一物”裏麵,我們開始把心帶回到生命的原點,就是放下。那麽從這個地方——一切法不可得,安住下來。


    當然,不能完全安住,就墮無為深坑,必須要生起妙用才能夠證得法界無障礙體,生起法界無障礙用。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當我們在麵對妄想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先放下妄想,因為妄想本來就沒有結果,人生也沒有結果。當你放下以後,你再來提起,從無性緣生,再重新地生起憶念。你念名當然滿腔是名,念利滿腔是利,憶念佛陀,滿腔是佛陀,所以這個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就出現了。


    這個正念真如的概念就是說,我們現在很多妄想,你不能去對治妄想。很多人為什麽修行會失敗?不是你不努力,是你觀念錯了,因為你試圖要對治妄想。什麽叫對治妄想,你知道嗎?就是你試圖用一天兩個小時用功的正念,去麵對你一天打二十二小時的妄想,你連晚上睡覺都打妄想。所以,跟妄想宣戰,你的後果隻有一個,你被妄想吃掉了。諸位!你在佛堂時間多少?兩個小時。你打妄想多久?打二十二個小時。結果你竟敢跟妄想宣戰!你想想看,你這不是不自量力嘛?而且你不是天天這樣,你生生世世如此。這個妄想一路打來,六道輪回裏麵你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妄想,所以你不能對治妄想。


    對待妄想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我想,這個觀念,如果佛陀不出世,沒有人知道。就是先把心帶回家,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麵對妄想,這個時候妄想就好處理了,叫“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所以,心態一換,你的人生化被動為主動。你如果站在妄想的角度來對治妄想,你被妄想牽著走。你能夠看到本來沒有妄想,你就能利用妄想,借假修真,不隨妄轉。所以我們講,念頭一轉,人生就能夠化被動為主動,那麽念佛求生淨土就容易多了。


    我們再往下看。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佛名耳”。這個很關鍵,就是念佛的啟動點這一念是怎麽樣呢?必須從空性的真如裏麵去啟動一念的佛號。成敗就在這句話而已。千萬不要站在妄想的角度來啟動佛號,再來對治妄想,你這樣子就不是第一義諦了。先把心歸零,然後再啟動佛號,站在緣生無性的空性的清淨一念裏麵去啟動佛號。這個“佛名既是無性緣生,則緣生亦仍無性”。佛號雖然是緣起,但是它本質是空的,所以就以空印空。


    為什麽我們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容易感應呢?因為佛陀的心也是無相,你的心也是無相,“能念所念性空寂”,自然“感應道交難思議”,所以念一聲有一聲的佛名,念十百千萬聲,有十百千萬佛名的因緣顯現。但是你要不念,那你就落入偏空了,所以念性是緣生無性,雖然念性是空性,但是空性也不礙佛號的功德的緣起。所以,你不念佛,又落入空性了。


    這個概念我們解釋一下。善導大師的皈依,他啟動佛號的啟動點來自於“業障深重,求出無門”。我是業障深重,彌陀您老人家是萬德莊嚴,那沒關係,我來投靠您。他站在一種對立的思考:我是業障深重,彌陀萬德莊嚴。他是站在一種業感的角度來提起佛號。他的好處,心力強;但他的缺點,就是這個人百感交集。一旦一個人落入業緣的時候,那業力都帶有你的感覺,這個人是百感交集。


    蕅益大師的思考不是這樣。他站在一種自他平等: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的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心內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簡單地講就是說,我雖然妄想深重,但是妄想可不是我本來的麵目啊,我也可以把心帶回家。我的心歸零的時候,我把妄想撥開來,我的心是如。佛陀的心有無量的波羅蜜,但是這個波羅蜜也不是他原來的東西,他是長時間修行來的。如果把佛陀的心也歸零,他的心也是如。所以,當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同時歸零的時候,我們找到了生命的共同點,叫作一如無二如。這個地方是你啟動佛號的時候了!所以你是站在自他不二的平等的角度來提起佛號,來祈求皈依,概念不一樣。


    一個是自他的對立,我是業障深重,彌陀萬德莊嚴。一個是自他平等,是一如無二如,從我們是一家人的角度提起佛號。


    所以我們總結:“必以佛號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離佛號,此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這個地方是在訶責禪宗的偏空。禪宗隻能夠透過禪觀把心帶回家,離一切妄想,但沒有提佛號,失去了佛力的加持。凡夫安住妄想,結果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結。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先把心調整好,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最後“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而提起佛號。這個時候,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叫作“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蕅益大師的思想,就是說,他也承認皈依心的重要,但是他要你皈依之前先把心歸零,多了這個動作。但多了這個動作以後,生命產生絕大的變化了,本來是業障深重,變成心性平等。


    處理問題有很多方法,不同的方法會有不同的效果。佛陀說乘,佛陀講很多法叫作乘,為什麽?就是說,你今天去臺北車站,當然你可以開車過去。你說我用跑的可不可以?跑的也可以,但是這個的確快慢不同。就是說,有些法門的確是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的,的確是這樣子,但是你要掌握它的關鍵的操作原則。


    我想生死問題是這樣解決的:第一個,你認為有生死,真的有生死。那沒事,既然有生死,那我跟你拚了。臨終就是看誰拚得過誰。第二個是,“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本來沒有生死,你隻要把妄想放下就好了。這兩個都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效果完全不一樣。


    這是一個什麽操作呢?叫作逆向操作。我們以前因為一念的攀緣,把一念的清淨心操作成業障深重。你既然有本事把一念的本來清淨的心操作到現在那麽多妄想,佛陀就有本事把你重新操作回去,就是佛陀就會有本事把你歸零。這樣懂嗎?就是說,既然你能夠從a到b,那你肯定能夠從b到a。我們既然從一念清淨心能夠墮入顛倒妄想,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顛倒妄想再回到一念心性。本來這兩個程序就是一個東西。


    所以,諸位!臨終的時候切記一件事情,妄想幹擾你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處理妄想,因為你沒那個本事,你的心一進入妄想的水泡,你就出不來。臨終的成敗就這個觀念而已。看到妄想,放下!知道嗎?你想處理妄想,你就完了。你哪是它的對手啊?它長時間陪著你生生世世流轉。這些妄想都不是一般的妄想,那是熟境界。所以佛陀的智慧就是說,你不能處理妄想。你哪能夠處理妄想呢?除非你成就不退轉,才有辦法處理妄想。你現在是怎麽樣?把妄想放下,放下就沒事了。


    所以印光大師講“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印光大師可沒有叫你對治妄想,他叫你不隨妄轉。不隨妄轉,簡單地說就是放下妄想。所以這個觀念很重要,諸位!就是說,你惹不起它,但是你可以閃過它。為什麽?因為它本來就不是你的東西,人家本來是一個業力的釋放,是你自己多事,你自己就在人生的經驗當中捏造很多的水泡出來,然後臨終變成障礙了。既然它是你捏造出來的,那你就有本事把它放下。既從心起,還從心滅。


    這個地方大家回去想一想,這個正念真如的觀念至關重要!就是說,它可以讓你很快的在短時間裏麵,從很多很多的人生的妄想經驗裏麵跳脫出來。這個概念來自於正念真如,你直接憶念你的本性。你隻要做一件事情,回憶你的過去,你隻要知道一件事:你從什麽地方來,妄想拿你就沒辦法了。想想看,你從什麽地方來?你原來不是這樣子的。你要找到你的家,這個時候你人生就變主動了。


    套一句《法華經》的說法,就是說,一個大富長者,他有個兒子,這個兒子後來參加廟會的時候走丟了。這個人離家出走以後,就在外麵流浪,變成乞丐。乞丐搞久了以後,他就認為真的自己是一個乞丐了。那麽這個時候,諸位!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作為一個乞丐,先去找工作,要養活自己,是吧?第二個,你先回家,然後再找工作。你們覺得哪個方法比較好?先得回家。答對了!所以你們善根深厚。《法華經》就是這樣概念。


    你這個動作操作錯誤,這個成佛之道的時間你知道差距有多少嗎?其實成佛之道不是說誰業障深重。掌握正確的方法,快速成佛。的確是!成佛真的是有捷徑,要沒有捷徑,祖師就不需要判教,是吧?說,他為什麽那麽快就成就?不是說你比他不努力,你的方法錯誤,你的思考錯誤,是你沒有掌握一個圓頓法門。


    先回家!諸位,你現在沒有資格跟妄想對峙,知道嗎?你說,有本事,我來對治妄想!你打妄想,我用佛號去跟你壓。現在有很多人就是,一打妄想就用佛號去壓它。你這是雞蛋碰石頭!你念佛的時候一天念兩個小時,你打二十二個小時的妄想。從諸法因緣生、熏習,它的熏習力量比你大,你怎麽是它的對手呢?為什麽我們念佛到現在老是進進退退都沒有進步呢?因為你就是想要對治妄想,這個概念害了你。放下妄想,你會覺得海闊天空。


    這個地方我們回過頭來,這個經文的核心思想在第十一頁,說,當我們麵對很多的造集妄想的時候,“驀地放下”——就是這四個字,這一切法了不可得。“驀地放下”,整個理觀——蕅益大師的圓修的思想就在這四個字。先把它放下,再來處理。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放下以後念佛,跟前麵的念佛有什麽不同,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弟子有兩個問題想請問師父:一,除了念佛以外,平常應該如何加強自己的憶佛念佛?第二個問題,憶佛念佛和心想佛號相不相同?請師父慈悲開示。


    【師父答疑】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其實我覺得,淨土宗初學者,你如果能夠拜佛是最好,我覺得拜佛對初學者比念佛好,因為你有身業的禮拜。如果隻有憶佛念佛,隻有口業、意業,少了身業,那麽有什麽問題呢?我們以前造業的時候是身口意去造業,你現在反轉的時候隻有兩種業,是吧?所以我會建議初學者多拜佛,因為拜佛有太多好處:


    第一個,培養皈依的心。你說,我打坐我也有皈依心。沒有錯!但是你去拜的時候的皈依心,跟你坐在那裏的皈依心是兩碼事。第二個,你拜的時候還有懺悔的心,你坐在那邊念佛,你很難起懺悔。我覺得這個禮拜有太多好處,而且它會讓一個人很快地靜下來。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多拜佛,拜了一段時間再來坐。


    當然,你要誦一點大乘經典也好,開闊你的胸量。因為,很多事情,你的胸量一開闊,你會覺得人生就是這麽一個水泡,是吧?你隻要超越水泡,你根本不要去對治水泡,是吧?所以,聽聽經、讀誦大乘經典,把你的心量往上拉高,看事情就不同,就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解行並重,讀誦大乘經典,解第一義諦,然後拜佛,這是一個很好的下手處。


    【學員提問】第二個問題是憶佛念佛和心想佛號相不相同?


    【師父答疑】佛號,我想這樣,你憶念佛陀的功德,四十八願,對不對?你要想辦法跟佛號連結,諸位,很重要!就是說,佛號雖然是一個橋梁,但是你沒有這個橋梁,就沒有這個四十八願的功德。所以你必須要怎麽樣呢?你要把佛號跟四十八願做連結。


    舉個例子好了。你看世界上那個《福布斯》雜誌,它研究那些有錢人。它說,一個人為什麽有錢,你知道嗎?當然他們不懂得福報,他發現有錢人有一個共同的心態,就是他喜歡錢。真的!有些人,你看他有錢,他拿錢去買房子。他不喜歡錢,他喜歡房子。有錢人的特點,他喜歡錢。他為什麽喜歡錢呢?他一定把他的心中的理想抱負跟錢做聯想。就是說,我喜歡一個車子。為什麽?因為有錢。我喜歡一個房子,為什麽?因為有錢。當這個錢跟所有你的心中願望連結的時候,那它就不是錢了,它是你心中的願望,是吧?佛號亦複如是。


    我不知道大家提起佛號的時候,你對佛號是怎麽想的。如果說我對佛號都沒有感想,那你慘了,這個佛號你抓不住。我們不可能抓住一個空洞的聲音,這不合理,不合乎人性。這個佛號,為什麽有些人念佛,念一念就忘?這個佛號就很容易丟掉?他為什麽抓不住呢?因為這個佛號你沒有產生一個跟你自身的連結。


    人性就是這樣,這個東西跟我有關係,我才會抓住。我問你,找到一塊石頭,你會把它保存嗎?你不會。但是如果你手上握一顆鑽石,你會把它丟掉嗎?你不會。對不對?因為這個鑽石不隻是鑽石,它是你未來的希望,是吧?


    好,為什麽你佛號念不起來?為什麽有些人佛號他一念起來的時候佛號不容易丟掉?為什麽我這個佛號念一念老跑?因為那個佛號跟你沒關係,你怎麽可以把佛號念好呢?如果佛號現在在你的人生概念裏麵隻是一個聲音,你這輩子都不可能把佛號念好,因為這個聲音太平常。但是,如果這個佛號是萬德洪名,你想到七寶池、八功德水,是因為有佛號!你想到你極樂世界的身相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為有佛號!你想到你壽命久遠,因為有佛號!你想到你未來極樂世界的神通具足、壽命久遠、衣食具足,無量的功德,因為有佛號!當這個佛號跟來生所有的願景連結的時候,這個佛號就是你的生命的未來,你容易丟掉嗎?


    我問你,一個貧窮人,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手中的鑽石,你認為他會把鑽石丟掉嗎?他當然不會。因為它不是一個石頭,它代表他心中唯一的希望。所以諸位,如果你憶念佛陀的功德,你沒有成功地把功德跟佛號連結,你就很難把佛號念好。佛號是佛號,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你沒有把它連結起來,你這個佛號不可能念好。一個人會把佛號念好,這個佛號必須跟你的未來有密切關係。我們跟一個沒有關係的人、東西,不可能持久的,這樣懂嗎?就是這個意思。


    你現在要做的一個很重要的事,意思就是說,把一個空洞的聲音透過你的想象力變成萬德洪名。你一定做得到的,我相信你有那種想象力的。當這個佛號提升為萬德洪名的時候,這個佛號你就不容易念跑了,不容易跑掉,因為你知道它對你太重要了,是這個意思。


    【學員提問】師父!弟子感恩師父不辭舟車勞頓來跟我們講經說法。昨天師父在談到那個法脈傳承的部分,有提到說佛陀他應病與藥,然後舉了一個例子。就是說,佛陀即便是在開示空性的道理的時候,他也是從三個層次或者三個層麵切入。


    本來弟子今天想提問的是說,在這三個層麵,對於我們淨土行者應該如何地受用?可是剛剛因為聽了師父提到蕅祖《靈峰宗論》這一段,“從心出發”這一段開示之後,弟子這樣想不知道對不對?就是說,這個空性的三個層次去契入到我們自己修行的時候,蕅益大師的“從心出發”這段話,是不是就已經扣合了師父您昨天提到的,佛陀從三個角度去切入空性這樣的道理呢?不知道弟子有沒有想錯?


    【師父答疑】今天講到心性的本來清淨,是從最圓滿的空性。我想空性我們不要講三個了,我們講兩個就好了,簡單講就兩個:一個是小乘的無常空性,一個是大乘的一念清淨心性,就是本來清淨。就是你不要空,本來就沒有,你沒有必要去空掉什麽東西。


    小乘的無常空性,他那個空是帶有一種厭離的、毀滅的。就是說,他在修空之前是想“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無我即空”,他的空是帶有一種悲傷、無奈。就是因為人生充滿了變化,所以讓我太多的痛苦,因為人生太不安穩了,不斷地刺激我,我又不能主宰(無我),我又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結論:我必須把它放下。所以叫空。所以小乘的空是帶有極度的厭離,就是說,我受夠你了,所以把你放下,是吧?這是小乘的空性。這種空性就有一點帶有善導大師的放下的思想。就是說,算我怕你,可以吧?我就趕緊走了。


    但是圓教的空性不是。就是說,其實“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有什麽好空的呢?你隻要空掉你的執著就好,問題不在外境。就是說,生死也是你一手操作起來,你自己把它捏造出來,這個夢境也是你捏造起來。你隻要把執著放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所以,大乘的空性是抓住生命的核心。就是說你沒有必要去怪罪生死,“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因為你一天到晚打妄想,就把生死給打起來。你隻要逆向操作,把妄想放下,生死自然消滅。


    所以這兩個空性在解決問題不一樣,一個是本來就有生死,算我怕你,好不好?我走了,我也受夠你了。小乘的空就是這樣,帶有出離的、厭惡的空,但是這種空性有問題。這種空性,我先講它的優點。小乘的空,帶有毀滅性的、厭離的空,它的好處是很快讓一個人強烈地感受,產生出離心。但是這個法門你不能把它當常法操作,因為常法操作,你對有為諸法時間久了會產生一個後遺症,你會害怕有為諸法。等到你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你不容易回入娑婆。因為曾幾何時,你離開娑婆世界的時候,你用如此不堪的字眼去形容娑婆世界,你怎麽回入娑婆度有情呢?


    小乘聖人成就聖道以後,其實他有足夠的能力來度化眾生,但是他為什麽不呢?他不是沒有能力,他是心中的陰影未消,法執。他曾經把三界觀得“三界如牢獄,生死如冤家”,“但其自度,不願度人”。他離開三界的時候,他如此地訶責三界。當然,他成功離開三界了。但是我試問你,你後半段怎麽走?你要從空出假怎麽走?


    所以,你離開三界,為什麽不能用操作小乘方法為主流呢?人啊,做什麽事,要把眼光放遠一點,你不能夠說我現在處理這個問題就行了。所以《法華經》的思想就是說,你成佛之道最好是一次到位。你這個法門操作以後,你想一想是不是有後遺症。


    大乘佛法不是。大乘佛法是認為說,本來無生死,是因為你執著妄想。所以它的空是空掉你的執取,你把它放下就好,不要空掉外境。從大乘的角度,生死沒錯,它也沒招惹你。其實輪回本來就沒有錯,我們今天為輪回講一個公道話,它就是一個業力的釋放。但是業力的釋放當中,我們的心多事,開始打妄想,由感覺打妄想,然後開始執著,弄得生死輪回就是這樣錯綜複雜。當然,憑良心講,痛苦是我們自己惹來的,我們不能怪罪於生死。


    當然,這樣講很多人沒辦法接受,這怎麽怪來怪去又怪我自己呢,對不對?我明明被生老病死整得不得了!那當然,你要沒辦法接受,好,你就用無常觀。但是你要知道,無常觀這個對治法門,用得剛好就好了。有些藥雖然猛烈,但是你適可而止,不然會有後遺症的。


    我們今天講到本來清淨,這個法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它沒有後遺症。當然這個法有個缺點,太細了,有些人感覺不出來。但是你要會操作,你會覺得它妙用無窮。所以在《法華經》的思想就是怎麽辦呢?就是實法跟權法,心性本來清淨、無常敗壞一起用。


    從這個概念,我們套到淨土宗。我覺得我們現在不一定要用善導大師的專修法門去批評蕅益大師的圓修,也不要用圓修思想去看不起善導大師,其實這兩個各有各的特點。如果你能夠成功地把善導大師的這種厭離想的皈依,跟蕅益大師的本來清淨的皈依結合起來,高明!因為這兩個法藥我們缺一不可。你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去對治如夢如幻的生死,追求如夢如幻的淨土,這樣子離開娑婆世界完全沒有後遺症,你以後會高高興興地、快快樂樂地去,會高高興興地回來。


    我要提醒大家,你是用什麽心態離開娑婆世界的,其實很關鍵。可能你現在感覺不出來,但如果你今天以帶有毀滅性的心態離開娑婆世界,我要提醒你,你一定會後悔的,一定會後悔,因為你後半段沒法走。你到底以後怎麽辦呢?你留下這道深的陰影你怎麽辦呢?我們每一個人遲早要成佛的!就是說,娑婆世界的確要離開,但是你可以用更好的心態離開,因為你遲早得回來。難道你不需要為你自己以後留點後路嗎?


    所以,從一種圓滿的心態離開娑婆世界,你才可以從一種菩提心的角度回到娑婆世界。所以我們為什麽把圓教思想放進去?因為善導大師的那種思想太強烈了,但是你不強烈力道又不夠,因為他沒有理觀,他憑什麽放棄生死、放棄主宰?他一定是要下很猛很猛的藥。所以我覺得這兩個應該平衡一下,善導大師的強烈的皈依跟蕅益大師這個理觀的圓融稍微平衡一下,這樣子就更圓滿。大家體會一下。


    好,我們今天上到這,明天再來做總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禪觀與淨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0並收藏禪觀與淨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