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再讚:英明果決的亡國之君
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 作者:老張061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幕繼續…..
【天啟七年(公元 1627 年)秋季八月,天氣逐漸轉涼,樹葉也開始慢慢變黃飄落。就在這個時候,明熹宗朱由校突然駕崩,整個朝廷都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然而,在這混亂之際,信王朱由檢挺身而出,繼承了皇位。
朱由檢一直以來對魏忠賢的所作所為心知肚明,深知他的種種惡行和罪孽深重。因此,自從即位之後,朱由檢便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並暗自加強自身的防備措施。麵對這樣的情況,魏忠賢及其黨羽們漸漸感到不安和恐懼起來。
此時,一些人開始采取行動。首先是楊所修和楊維垣兩人,他們率先向魏忠賢黨羽崔呈秀發起攻擊,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探測新皇帝朱由檢對於處理魏忠賢問題的態度和決心。接著,主事陸澄原、錢元愨以及員外郎史躬盛等人也紛紛站出來,紛紛上書彈劾魏忠賢的罪行。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眾人皆對魏忠賢的行為表示憤慨和譴責。】
“這個崔呈秀可是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啊,沒想到為了得到大權居然選擇認一個太監為父,人品也實在太差了。”萬曆四十七的天空下,朝臣們議論紛紛。如果此時這個崔呈秀不是正好去了山東德州公幹,他相信一定就被眾人打死在大殿之前了。
明朝政治發展到了萬曆年間,人們的節操雖然已經很低了,但對於其他人的道德要求卻變得這不可攀,正所謂嚴於律人,寬以待已。像崔呈秀這個樣子的正是言官們攻擊的最好靶子。如果當場有人打死了他,也不會受到什麽追究,隻是此時的大臣們擔心著一點,這個魏忠賢的閹黨中有沒有自己,畢竟以他們對自己節操的了解,還真極有可能......
【盡管如此,朱由檢卻始終沒有輕易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他選擇隱忍不發,默默地觀察著局勢的發展,等待著最佳的時機到來。終於,當來自嘉興的貢生錢嘉征呈上一份言辭激烈的奏折時,朱由檢知道,機會來了。
這份奏折詳細列舉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包括與皇帝平起平坐、輕視皇後、操縱兵權、不敬祖宗、削減藩王爵位、無視聖賢、肆意封賞、隱瞞邊疆戰功、剝削百姓以及勾結權貴等嚴重罪行。每一條罪狀都觸目驚心,令人發指。
看到這份奏折後,朱由檢心中已然有了定奪。他決定不再容忍魏忠賢的胡作非為,要徹底鏟除這個禍國殃民的奸臣。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即將拉開帷幕……
這份奏疏被呈上去之後,朱由檢龍顏大怒,立刻傳召魏忠賢進宮覲見,並特意安排一名內官當著魏忠賢的麵大聲朗讀這份奏疏。魏忠賢聽聞此事,心中惶恐至極,深知自己大難臨頭。】
“我大明的太監不過就是皇家的一條走狗,君要臣死,臣不一定臣,但要一個太監死,還是很容易的。”第三時空之下的明武宗朱厚照,心生疑問,作為一個中二少年,他對天幕上的話也並不十分認同,反而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
以他與文官們交手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凡是被人誇獎的君王多是被文官們給道德綁架得死死的,反而是太祖、太宗還有他這種不聽話,但卻做過很多實事的人,多沒有什麽好的評價。
【然而,朱由檢並沒有立刻處罰魏忠賢,以免令魏忠賢的黨羽狗急跳牆,他隻是令魏忠賢離開京城,前往鳳陽這個大明皇室的祖籍之地安頓。
原本以為已經化險為夷、安全無虞的魏忠賢,在得到崇禎皇帝的許可後,竟然毫不顧忌地拉走了整整四十輛裝滿金銀財寶的大車,同時還帶了足足一千名士兵作為自己的護衛隊。如此浩大的陣仗和奢華的排場,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可誰能料到,就在魏忠賢踏上前往鳳陽之路的時候,他依然不知收斂,繼續收留並供養著一群窮凶極惡、不要命的歹徒。朱由檢得知此事後,更是怒不可遏,當即下令派遣錦衣衛軍前去追捕這些人,並要將他們押回京城受審。
此時的魏忠賢終於意識到自己已經無路可逃,必死無疑。當他走到阜城之時,恰好收到了後麵傳來的那道要命的聖旨。絕望之下,他來到了阜城南關的一家旅店內,借酒消愁,一直暢飲到四更天。最終,萬念俱灰的魏忠賢選擇了在這家旅店裏上吊自盡,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得知魏忠賢已死的消息後,朱由檢並沒有就此罷休。他隨即頒布詔令,要求將魏忠賢的屍體分解成數塊示眾,並把他的首級懸掛在河間府,以警示天下眾人。就這樣,曾經權傾朝野、威風八麵的魏忠賢落得個身首異處、遺臭萬年的下場。
在那個風雲變幻、波譎雲詭的時代裏,年輕而睿智的崇禎皇帝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和巧妙布局,他終於成功地將這顆毒瘤從朝堂之上徹底清除掉。一時間,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仿佛迎來了黎明前最璀璨的曙光。
隨著魏忠賢勢力的土崩瓦解,曾經被陰霾籠罩的朝堂也逐漸恢複了往日的清朗與安寧。然而,深知權力容易滋生腐敗的崇禎並未因此而滿足,他緊接著又頒布了一項重要規定:嚴禁朝廷重臣與近侍相互勾結往來。此令一出,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使得那些妄圖攀附權貴、謀取私利之人紛紛收斂行徑,不敢再有絲毫僭越之舉。
對於崇禎皇帝果敢堅毅地鏟除魏忠賢一事,無論是後世的眾多曆史學家們,還是當時身處廟堂之高的諸位朝廷大員們,幾乎無一例外地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他們一致認為,此舉不僅彰顯了崇禎作為一國之君的英明決斷與非凡魄力;同時也向世人證明,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哪怕麵對再強大的敵人,隻要心懷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取得最終勝利。】
“魏忠賢,我怎麽會重用大太監魏忠賢,嗚嗚。”太長長子朱由校此時還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一時間無法接受自己被評價為昏君的事實。
“嘖嘖嘖,原來如此啊!怪不得被稱為熹宗呢!縱觀曆史長河中的各個朝代,似乎也唯有唐朝那位被黃巢攆出長安城、狼狽不堪的皇帝才能配得上這樣獨特的名號吧。”看著已經要瘋了的長子朱由校,太子朱常洛喃喃自語著,眉頭緊蹙,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當中。“由校的確是從小就喜歡做一些木工活,我還以為隻是小孩子喜歡玩玩具罷了,沒有想到,卻因此耽誤朝政,導致大權旁落,看來又是一個武宗啊。難怪讓他弟弟作了皇帝。”
他暗自琢磨道:“若是沒有這所謂的天啟七年,是否一切都會變得不同呢?或許直接讓由檢登上皇位,會不會更為妥當些呢?畢竟那時的由檢年紀尚小,尚未沾染太多塵世的紛擾與權謀爭鬥……”
然而,此時的朱常洛又怎能料到,命運總是充滿了無盡的變數和戲劇性。事實上,他自己在位時間極為短暫,短短數月之後便撒手人寰。而當朱由校繼承大位之時,朱由檢年僅十歲而已,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未來等待他們兄弟倆的將會是什麽樣的挑戰與考驗,誰也無法預料得到......
【天啟七年(公元 1627 年)秋季八月,天氣逐漸轉涼,樹葉也開始慢慢變黃飄落。就在這個時候,明熹宗朱由校突然駕崩,整個朝廷都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然而,在這混亂之際,信王朱由檢挺身而出,繼承了皇位。
朱由檢一直以來對魏忠賢的所作所為心知肚明,深知他的種種惡行和罪孽深重。因此,自從即位之後,朱由檢便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並暗自加強自身的防備措施。麵對這樣的情況,魏忠賢及其黨羽們漸漸感到不安和恐懼起來。
此時,一些人開始采取行動。首先是楊所修和楊維垣兩人,他們率先向魏忠賢黨羽崔呈秀發起攻擊,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探測新皇帝朱由檢對於處理魏忠賢問題的態度和決心。接著,主事陸澄原、錢元愨以及員外郎史躬盛等人也紛紛站出來,紛紛上書彈劾魏忠賢的罪行。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眾人皆對魏忠賢的行為表示憤慨和譴責。】
“這個崔呈秀可是萬曆四十一年的進士啊,沒想到為了得到大權居然選擇認一個太監為父,人品也實在太差了。”萬曆四十七的天空下,朝臣們議論紛紛。如果此時這個崔呈秀不是正好去了山東德州公幹,他相信一定就被眾人打死在大殿之前了。
明朝政治發展到了萬曆年間,人們的節操雖然已經很低了,但對於其他人的道德要求卻變得這不可攀,正所謂嚴於律人,寬以待已。像崔呈秀這個樣子的正是言官們攻擊的最好靶子。如果當場有人打死了他,也不會受到什麽追究,隻是此時的大臣們擔心著一點,這個魏忠賢的閹黨中有沒有自己,畢竟以他們對自己節操的了解,還真極有可能......
【盡管如此,朱由檢卻始終沒有輕易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他選擇隱忍不發,默默地觀察著局勢的發展,等待著最佳的時機到來。終於,當來自嘉興的貢生錢嘉征呈上一份言辭激烈的奏折時,朱由檢知道,機會來了。
這份奏折詳細列舉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包括與皇帝平起平坐、輕視皇後、操縱兵權、不敬祖宗、削減藩王爵位、無視聖賢、肆意封賞、隱瞞邊疆戰功、剝削百姓以及勾結權貴等嚴重罪行。每一條罪狀都觸目驚心,令人發指。
看到這份奏折後,朱由檢心中已然有了定奪。他決定不再容忍魏忠賢的胡作非為,要徹底鏟除這個禍國殃民的奸臣。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即將拉開帷幕……
這份奏疏被呈上去之後,朱由檢龍顏大怒,立刻傳召魏忠賢進宮覲見,並特意安排一名內官當著魏忠賢的麵大聲朗讀這份奏疏。魏忠賢聽聞此事,心中惶恐至極,深知自己大難臨頭。】
“我大明的太監不過就是皇家的一條走狗,君要臣死,臣不一定臣,但要一個太監死,還是很容易的。”第三時空之下的明武宗朱厚照,心生疑問,作為一個中二少年,他對天幕上的話也並不十分認同,反而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
以他與文官們交手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凡是被人誇獎的君王多是被文官們給道德綁架得死死的,反而是太祖、太宗還有他這種不聽話,但卻做過很多實事的人,多沒有什麽好的評價。
【然而,朱由檢並沒有立刻處罰魏忠賢,以免令魏忠賢的黨羽狗急跳牆,他隻是令魏忠賢離開京城,前往鳳陽這個大明皇室的祖籍之地安頓。
原本以為已經化險為夷、安全無虞的魏忠賢,在得到崇禎皇帝的許可後,竟然毫不顧忌地拉走了整整四十輛裝滿金銀財寶的大車,同時還帶了足足一千名士兵作為自己的護衛隊。如此浩大的陣仗和奢華的排場,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可誰能料到,就在魏忠賢踏上前往鳳陽之路的時候,他依然不知收斂,繼續收留並供養著一群窮凶極惡、不要命的歹徒。朱由檢得知此事後,更是怒不可遏,當即下令派遣錦衣衛軍前去追捕這些人,並要將他們押回京城受審。
此時的魏忠賢終於意識到自己已經無路可逃,必死無疑。當他走到阜城之時,恰好收到了後麵傳來的那道要命的聖旨。絕望之下,他來到了阜城南關的一家旅店內,借酒消愁,一直暢飲到四更天。最終,萬念俱灰的魏忠賢選擇了在這家旅店裏上吊自盡,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得知魏忠賢已死的消息後,朱由檢並沒有就此罷休。他隨即頒布詔令,要求將魏忠賢的屍體分解成數塊示眾,並把他的首級懸掛在河間府,以警示天下眾人。就這樣,曾經權傾朝野、威風八麵的魏忠賢落得個身首異處、遺臭萬年的下場。
在那個風雲變幻、波譎雲詭的時代裏,年輕而睿智的崇禎皇帝經過一番精心策劃和巧妙布局,他終於成功地將這顆毒瘤從朝堂之上徹底清除掉。一時間,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仿佛迎來了黎明前最璀璨的曙光。
隨著魏忠賢勢力的土崩瓦解,曾經被陰霾籠罩的朝堂也逐漸恢複了往日的清朗與安寧。然而,深知權力容易滋生腐敗的崇禎並未因此而滿足,他緊接著又頒布了一項重要規定:嚴禁朝廷重臣與近侍相互勾結往來。此令一出,猶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使得那些妄圖攀附權貴、謀取私利之人紛紛收斂行徑,不敢再有絲毫僭越之舉。
對於崇禎皇帝果敢堅毅地鏟除魏忠賢一事,無論是後世的眾多曆史學家們,還是當時身處廟堂之高的諸位朝廷大員們,幾乎無一例外地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他們一致認為,此舉不僅彰顯了崇禎作為一國之君的英明決斷與非凡魄力;同時也向世人證明,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哪怕麵對再強大的敵人,隻要心懷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取得最終勝利。】
“魏忠賢,我怎麽會重用大太監魏忠賢,嗚嗚。”太長長子朱由校此時還隻是一個十歲的孩子,一時間無法接受自己被評價為昏君的事實。
“嘖嘖嘖,原來如此啊!怪不得被稱為熹宗呢!縱觀曆史長河中的各個朝代,似乎也唯有唐朝那位被黃巢攆出長安城、狼狽不堪的皇帝才能配得上這樣獨特的名號吧。”看著已經要瘋了的長子朱由校,太子朱常洛喃喃自語著,眉頭緊蹙,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當中。“由校的確是從小就喜歡做一些木工活,我還以為隻是小孩子喜歡玩玩具罷了,沒有想到,卻因此耽誤朝政,導致大權旁落,看來又是一個武宗啊。難怪讓他弟弟作了皇帝。”
他暗自琢磨道:“若是沒有這所謂的天啟七年,是否一切都會變得不同呢?或許直接讓由檢登上皇位,會不會更為妥當些呢?畢竟那時的由檢年紀尚小,尚未沾染太多塵世的紛擾與權謀爭鬥……”
然而,此時的朱常洛又怎能料到,命運總是充滿了無盡的變數和戲劇性。事實上,他自己在位時間極為短暫,短短數月之後便撒手人寰。而當朱由校繼承大位之時,朱由檢年僅十歲而已,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未來等待他們兄弟倆的將會是什麽樣的挑戰與考驗,誰也無法預料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