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下,各個時空的大明皇帝以及還沒有成為大明皇帝的皇子皇孫們,一時間驚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這是什麽樣的地獄級別的開局啊!”朱元璋忍不住開口道:“別說崇禎,就算換上咱自己.....咱們這些人難道不也是因為沒飯吃才造的元朝的反嗎?”


    他的目光掃視過在場的眾人,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沉重的神色。


    朱元璋回頭看了看淮西那幫跟隨自己打天下的義子義孫們,他們一個個身著錦衣繡緞,如今都是享盡榮華富貴之人。然而此刻,他們卻不由得回想起小時候忍饑挨餓的日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慨。


    那些曾經的困苦和饑餓仿佛在這一刻重新湧上心頭,讓他們對崇禎所處的困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那個艱難的時代,糧食短缺、饑荒肆虐,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作為一國之君的崇禎,麵對如此惡劣的局勢,又能有多少選擇呢?


    “唉……”朱元璋長歎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他深知,即使是自己,也無法輕易解決這樣的難題。


    此時,整個天幕下洪武時空陷入了一片沉默,隻有風輕輕吹過,帶來絲絲涼意。眾人默默地思考著,對於曆史的殘酷和命運的無常感到無比唏噓。


    ******


    “快!快!快!讓司天監的人趕緊將朕在位這些年的天氣情況給朕匯報上來!”另一時空萬曆皇帝焦急地說道。


    盡管他心裏清楚這些年來天氣確實比自己小時候寒冷許多,但作為一國之君,他長期待在皇宮裏,對這種氣候變化的切身體會並不深刻。而且,由於張居正留下了足夠的錢財和糧食,萬曆皇帝沒有親身感受到民生的艱難。


    然而,對於遼東的八旗兵的問題,萬曆皇帝此時並非一無所知。在遙遠的關外,後金已經在幾年前展現出強大的軍事實力,他們以少勝多,擊敗了明朝號稱四十七萬的九萬大軍,並使其遭受了全軍覆沒的慘敗。


    *******


    【我們必須再次為崇禎發聲,他的確懷有治理好國家的強烈願望。然而,形勢已然對他不利,有些問題超出了他的解決能力,例如連年不斷的天災,他無力應對;再如“邊關告急,軍費激增,稅負加重,百姓反叛”等狀況,他也難以妥善處理。


    小冰河天災不過是外部因素,大明王朝自身的問題才是更為致命的。


    這所有問題的根源,不僅在於明朝 260 年來矛盾的不斷累積,甚至從洪武大帝朱元璋建立明朝體製之始,就給後世子孫埋下了滅亡的隱患。】


    “咱,給子孫留下的......”朱元璋心裏一冷,他抬頭看著天幕上的文字,心中不由得湧起一股寒意。這些字句似乎在無情地嘲諷著他作為開國皇帝的能力和智慧。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後代們,那些被他寄予厚望的皇子皇孫們。他們在曆史的長河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否真如天幕所言,成為了明朝的罪人?朱元璋陷入了沉思,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畫麵和回憶。


    然而,朱元璋並沒有輕易接受這一切。他深知自己曾經努力過,也為國家做出了許多貢獻。但如今麵對天幕上的指責,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製度或許存在缺陷。


    “除了天災,那就一定是自己製度設計不成功的鍋了。”朱元璋暗自思忖道。他意識到,一個朝代的興衰不僅僅取決於個人的努力,更與整個社會體製、政治製度息息相關。


    朱元璋決定深入思考,反思自己的統治方式和政策製定。他要從中汲取教訓,尋找改進的方向。雖然天幕上的評價讓他感到沮喪,但他相信隻要能夠及時調整策略,明朝依然有希望走向繁榮昌盛。


    *******


    【如果真有時光穿梭,想必絕大部分人都想穿越回到崇禎十七年以前,拯救瀕臨滅亡的大明王朝。


    明朝滅亡的內因,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亡於朝廷黨爭,有人認為亡於宦官專權。然而,鮮有人意識到,壓倒明朝滅亡的重要內因,竟是朱元璋一手創立並貫穿整個大明王朝的宗室製度。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總結前朝教訓,宋代文臣權力過大,皇權幾度被架空。為了防止皇權被相權架空,他誅殺了權傾一時的丞相胡惟庸,使中央集權達到頂峰。


    加之明朝初建,朱元璋大肆分封皇子,鎮守北部邊關。此外,朱元璋還設置了一條軍權治權分立的製度,保證分封的皇子有足夠的權力指揮軍隊作戰,但地方治理權皇子不得參與。這樣既使皇子有很強的軍事實力,又因缺少人口支撐而無法掀起波瀾。朱元璋還分封了比原本需要更多的藩王,相互牽製製約。這便形成了明朝宗室製度的雛形。】


    洪武時空依然停留在洪武十四年,這一年注定不平凡,胡惟庸剛剛倒台,可朝廷並未展開對餘黨的大清洗。此時,朝堂上文武百官感受不到絲毫寒意。


    他們心中明白,朱元璋要清除的無非就是那些手握重兵的開國功勳,就像漢初的韓信、英布等名將一樣。


    因此,除了徐達心裏有些害怕外,其他諸如藍玉這樣的後起之秀根本不以為意。畢竟藍玉是太子朱標的舅舅,以後朱標登上皇位,自然少不了他的重用。


    ******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標意外病故。又因為馬皇後、太子長子朱雄英早在洪武十五年就因病去世,朱標之子朱允炆被立為繼承人,世稱皇太孫。此時分封製的矛盾集中爆發了!】


    *******


    “什麽,什麽?朕的皇後、太子、大孫都先朕去世了!”朱元璋剛剛還不服氣天幕把明朝滅亡的責任歸咎於他,但突然間聽到這個噩耗,整個人如遭雷擊般震驚,身體不由自主地從殿外的龍椅上彈起。接著,一股強烈的暈眩感襲來,如果不是手扶著龍椅,恐怕會直接暈倒在冰冷的石板上……


    “孤的母後死了,孤的母後死了,孤的長子也死了,孤也死了……”太子朱標無法承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比朱元璋更快一步跌坐在地上。此刻,朱標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傷和絕望,仿佛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而就在這時,年僅八歲的朱雄英默默地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內心湧起無數疑問。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的祖母和父親還有自己怎麽就突然離世了。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現在他要麵對的是一個陌生的同父異母弟弟朱允炆成為皇帝的事實。


    朱雄英越想越是難過,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卻又倔強地不肯落下。


    與此同時,四歲的朱允炆一臉茫然地望著四周,對於周圍發生的一切感到困惑不解。他不明白為何大家都如此悲痛,更不清楚自己即將成為皇位繼承人意味著什麽。然而,在朱允炆稚嫩的心靈深處,隱約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正在逐漸降臨。


    “孤王的大哥真就先孤而去了啊!”北平的燕王朱棣悲從中來,不禁放聲大哭起來。此時的他已經猜到自己或自己的後代將要登上皇位,但心中依然悲痛不已。因為他與朱標的關係並非普通兄弟那麽簡單,朱標作為兄長,一直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甚至超越了父親朱元璋的關愛程度。俗話說:“長兄如父。”對於朱棣來說,朱標不僅是兄長,更是如同父親一樣的存在。


    此刻,朱棣深知即將麵臨著重大抉擇。如果僅僅是大哥朱標後代稀少,自己的後代繼位還情有可原;然而,如果情況更為複雜,後果將不堪設想。朱棣越想越是心驚膽戰,不敢繼續往下思考。


    *******


    【朱元璋設立宗室製度,給予各路藩王的待遇也是相當豐厚。其中:


    明朝親王年俸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 奉國將軍六百石, 鎮國中尉四百石, 輔國中尉三百石, 奉國中尉兩百石。


    此外,各路受封藩王都受封自己的領地,能夠自己建立軍隊,有專屬衛軍,與地方大員形成鉗製。


    朱元璋設立這一製度時,明朝宗室的總人口並不多,明朝洪武年間的宗室成員也不過才五十八人,所以維持宗室優厚的待遇並不是難事。然而,這一製度隨著朱元璋的去世,發生了連他控製不了的變化……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朱允炆繼位。


    此時,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和三子晉王朱棡皆已先他而去。


    而四子燕王朱棣、五子周王朱橚以及齊、代諸王勢力相對較大,各自擁兵自重。


    朱允炆深感君權難立,與齊泰、黃子澄等人秘密商議削藩之事。因燕王勢大,難以圖謀,朱允炆決定先拿周王開刀。他先後將周、代、岷、湘、齊諸王的爵位削奪,將他們貶為庶人。


    隨後,朱允炆任命張昺為燕京使,謝貴、張信掌管燕京揮使司,另派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意圖控製燕王朱棣。】


    *******


    就在這時,天幕之中突然浮現出了一幅令人震驚的畫麵。周王朱橚、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三人竟然被五花大綁地押進了大獄之中,而周王朱橚則高聲呼喊著:“不要抓我的弟弟!”這聲音充滿了絕望和悲憤,仿佛在向天呐喊。


    緊接著,另一幅更為慘烈的場景展現在眾人眼前。湘王王府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勢凶猛,幾乎要將整個王府吞噬。在火光中,湘王朱柏緊緊地擁抱著湘王妃,兩人共同麵對死亡的威脅。最終,他們在大火中壯烈犧牲,成為了這場悲劇的犧牲品。


    朱元璋靜靜地凝視著天空中的畫麵,身體一動不動,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也沒有說出一句話。他的目光中透露出無盡的悲痛和憤怒,但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深深的無奈。


    朝堂之下,群臣們紛紛低下頭,伏在地上,甚至連抬頭看一眼天幕的勇氣都沒有。他們深知朱元璋此刻的心情,沒有人敢輕易觸怒這位皇帝。然而,盡管他們不敢抬頭,卻依然豎起了耳朵,仔細聆聽著每一個細節,希望能從這些信息中找到一絲線索或解釋。


    ********


    【建文元年六月,燕使鄧庸被抓下獄,朱棣打探到消息後深感不妙,此時的他若要活命,唯有揭竿而起。於是裝瘋擒殺張昺、謝貴,奪得北平九門。後以清君側為名,揮師南下,靖難之役自此拉開序幕。


    曆時四年的戰爭,朱棣先後控製薊州,居庸關,而後便一路南下,暢通無阻。公元1402年,朱棣於南京登基,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下令恢複明太祖設定的官職以及典律,其中便包含宗室製度。】


    “孤還是反了!”燕王朱棣兩眼發黑,現在他感覺自己一點活路都沒有了,雖然天幕上說是自己不得不反,而且恢複了父皇的宗室製度。但造反就是造反,誰知道反複無常的父皇會如何收拾自己呢。天幕上說自己造反時是朱允炆當皇帝之後,可現在卻是父皇大哥都在的時候,別說造反,就是父皇、太子哥給自己一條白綾,自己上吊遲了點都會殃及兒子高熾、妻子徐氏。


    “你兒子幹得挺好,別說燕王會反,就連朕都想造他的反了。”此時的朱元璋出奇的冷靜,不僅沒有將一旁才四歲的朱允炆摔死,更沒有下旨處理燕王,畢竟朱元璋設立的祖製中還真有一條,如果朝廷出現奸臣,允許諸王帶兵入京靖難。


    *****


    【建文帝失蹤後,朱棣榮登大明朝第三位皇帝之位,年號永樂,廟號太宗。然而,在嘉靖時期,其廟號改為成祖,故而眾人皆稱其為明成祖。


    作為永樂盛世的開創者,朱棣之貢獻實不亞於其父太祖朱元璋。


    但在宗室問題上,他重蹈朱元璋與朱允炆之覆轍,畢竟對皇權至高無上的追求乃所有帝王之共性。朱棣因自身亦為藩王出身,削藩無異於自扇耳光。他轉而采取禮遇諸王之策,以換取諸王的認可與支持,從而鞏固自己新得之江山。


    其後,朱棣的削藩之舉並未如朱允炆那般大張旗鼓,僅削除齊王、穀王、代王、岷王朱楩,其在削藩之時,仍對藩王以禮相待,並頒令限製藩王權力。至此,明朝藩王的兵權與地方治理權盡被削去,僅餘宗室供養之製。


    自此,藩王不得參與領軍作戰,亦不得涉足地方管理。且將邊疆諸藩徙至內地,以防其勢力擴張,藩王遂喪失所有實質性權力。


    至此,明朝宗室除了能夠獲得足夠的生活補助,實打實的權力所剩無幾。\"掠奪\"更多的財富成為了各路藩王的畢生目標。


    大明弘治五年,陝西巡撫楊澄籌向皇帝上奏,山西慶成王朱鍾鎰,創造了一項生育紀錄,他已經擁有兒女94名。


    他的眾多兒子也繼承了父親的生育能力,將\"生育\"競賽提升到新的高度,子女高達到163人。到了第三代,慶成王府第三代子孫已經達到510人,經過三代人的努力,整個慶王府的宗室直係人口就超過1000號人。】


    ******


    “這個慶成王是本王的子孫後代啊!”晉王朱棡一臉陶醉地說道,剛剛從天幕上雖然知道自己要死在父皇前麵,但考慮到洪武三十一年,自己也要四十多歲了,也不算短壽。而後代子孫如此之多,對於一個親王來講,也的確是值得吹一吹的事兒。


    隻是仍然覺浸在悲痛之中的朱棣並沒有注意到天幕之中,否則他一定要跟那個叫嘉靖的後代論一個道理,憑什麽給他一個成祖的廟號,難道就是為了要告訴世人,自己得國不正嗎?


    ******


    【洪武年間,朱元璋冊封了朱棡為晉王,到明末,有封爵的晉係宗室後人就已經達到1851位;河南的周王,到萬曆年間的直係宗室已經超過五千人。


    洪武三十一年為止,明朝皇家檔案館上能夠查找到的皇室直係宗室人口不過才58人。到永樂年間增長到127人,嘉靖年間8203人,一百年之間暴增60倍。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增加至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玉牒上記載的皇室人口已經超過人。


    世界上任何一個家族,也沒有如此快 的繁衍速度。到了明朝末年,皇帝已經放任宗室人口任意增長。外部壓力過大使得朝廷根本無法對內形成有效的鉗製,釋放過大的壓力反而會給各路藩王揭竿而起的機會,也隻好放任宗室人口任意發展。


    在明朝萬曆32年,在冊的宗室有6.2萬人,年俸祿2384萬石,相當於國家收入的84%。到了天啟4年,在冊宗室為13.3萬人,年俸祿3967萬石,相當於國家收入的143%。


    也就是說光是明朝宗室的俸祿,其實就已經超過了國家總收入。這還不計算軍費,皇室開支,官員開支,修水道等等的開支,因此明末賦稅徭役非常重,也把很多權利直接下發給宗室,讓他們自己收錢。


    宗室過於優厚的待遇導致民眾苦不堪言,宗王供養製度導致大部分稅收用於撫養增長迅速的宗室人口。加上藩王擁有自己土地的使用權,導致大量稅收無法上交國庫,都進入藩王個人口袋,他們就像是寄生蟲一般,光明正大地吸這個羸弱不堪的王朝的血。】


    *****


    洪武時空朱元璋聽著天幕上報出的數字,此時他已經來不及再想什麽馬皇後、太子朱標去世,燕王朱棣靖難繼位之些事情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子孫這麽能生,花費如此巨大,就算沒有天災,恐怕這個大明朝也遲早要完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張06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0612並收藏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