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之所以一直無法確定洪承疇究竟是為國捐軀還是背叛明朝投降了清朝,其根本原因在於洪承疇投降之後,清太宗將他編入鑲黃旗的包衣牛錄之中,並在表麵上給予他極高的禮遇和優待,但實際上卻並沒有放鬆對他的戒備和提防。洪承疇被限製在家裏,不能隨意外出。在剩下不到一年的皇太極統治時期,除了偶爾向他谘詢一些問題之外,皇太極始終沒有給他授予任何實質性的官職。


    皇太極之所以采取這樣的措施,其實是吸取了之前的一個慘痛教訓,這個教訓正是來自於祖大壽。時間追溯到十年前,也就是崇禎四年(1631 年)的二月,當時祖大壽率領四千名士兵前往距離錦州不遠處的大淩河,目的是修築城池。


    皇太極聽聞祖大壽正在修築大淩河城這一消息之後,決定親自率領軍隊出征,並且成功地將明朝總兵祖大壽及其副將以下的上萬人圍困在了大淩河城之中。這場戰鬥持續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祖大壽多次嚐試突圍,但都以失敗告終。最終,他心生一計,假裝投降,並派遣自己的弟弟和兒子作為人質前往皇太極處。


    皇太極果然中計,他對於祖大壽的投降深信不疑,甚至同意讓祖大壽返回錦州。因為祖大壽曾向皇太極保證,隻要能回到錦州,他就會將這座位於遼西地區的重要軍事城鎮拱手交給皇太極。然而,皇太極並沒有察覺到其中有詐,竟然天真地放走了祖大壽以及其他27名將領,包括施大勇、祖澤遠、祖克勇等人。


    祖大壽一回到錦州,便完全違背了與皇太極的約定,他不但沒有將錦州交給皇太極,反而向崇禎皇帝如實稟報稱自己是通過將祖澤潤作為人質的手段,才得以\"用計騙敵,成功突圍\",同時請求辭去官職以謝罪。崇禎皇帝對祖大壽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他\"忠心耿耿,智勇雙全,成功脫困\",因此拒絕了他的辭職請求。


    盡管崇禎十五年時,皇太極俘虜了洪承疇後,僅僅不過十天祖大壽就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被迫選擇投降。但這一事件給皇太極帶來了極為深刻的教訓。因此,盡管他不遺餘力、不惜一切代價去招安這位原本一心求死的洪承疇,但始終不敢將重要任務交托給他。相反,皇太極隻是對他予以優待和供養,宛如燕昭王以千金購得千裏馬之骨那樣,以此來展示自己對人才的重視與渴望。】


    “還真是打臉來得太快啊?剛才皇上還誇獎他的好兒子皇太極呢,這下子就被騙了。”阿敏心中暗暗想道,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一絲不滿來,甚至連一句抱怨的話都不敢說出口。因為他雖然名列四大貝勒之一,但說到底也不過是天命皇帝的侄子罷了,並沒有皇位的繼承權。所以,對於這位皇帝叔叔,他隻能保持絕對的敬畏和順從。


    然而,努爾哈赤似乎並未對皇太極被騙這件事情感到太過生氣或責備。或許在他看來,一個祖大壽與錦州城相比,後者顯然更為重要。盡管這可能是一次失敗的嚐試,但從長遠來看,這樣的冒險仍然是值得的。因此,努爾哈赤隻是讓皇太極再次閱讀《三國演義》,並且至少要讀五遍。不得不承認,滿清雖然讀書不多,但他們卻將這本經典著作讀得透徹,比起那些隻會死讀四書五經的東林黨人來說,他們更懂得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


    “可惜了一個人才啊!”朱元璋看著天幕上的畫麵,惋惜地說道。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他的周圍,有許多曾經效力於敵對勢力的臣子,但最終都成為了大明朝的忠臣。因此,他對於忠誠與否並沒有太過苛刻的要求。


    在朱元璋看來,隻要他能夠一統天下,那些原本不忠於他的人自然會變得忠心耿耿。畢竟,曆史已經證明,在權力麵前,人們往往會改變立場。就像他當年在爭奪天下時所麵對的那些對手一樣,如果他們能夠取得勝利,那些原本忠誠於他們的人也會堅定不移地跟隨他們。相反,如果他們一直處於劣勢,那麽即使是最忠誠的部下也有可能叛逃。


    朱元璋認為,隻有通過實力和成就才能真正贏得人心。如果他能夠帶領大明朝走向繁榮昌盛,那麽無論是誰都會願意效忠於他。


    【順治元年四月初九日,這一天對洪承疇來說意義非凡,因為他終於得到了再次出征的機會,與攝政王多爾袞一同率領十萬大軍向西進發。然而,當他們在十一日抵達遼河時,卻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大順軍已經攻占了北京,而當初那個信任又經常拖他後腿的崇禎皇帝也已經自縊身亡。這個消息讓洪承疇原本就十分複雜的心情變得更加沉重和矛盾。


    麵對如此巨變,洪承疇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盡管他曾是大明的重臣 ,但此刻他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已經與清朝緊密相連。在這種情況下,洪承疇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鼓勵多爾兗趁機占領北京。一方麵,他可能仍然懷有對崇禎帝的忠誠之心,希望通過此舉為故主報仇;另一方麵,作為李自成的老對手,他非常了解李自成的實力和野心,如果給李自成足夠的時間來鞏固自己的勢力,大順朝就有可能真正崛起。


    而如果大順軍在北京站穩腳跟,那麽他們將會成為清朝最大的威脅。而且,大順軍在進入北京後,必然會麵臨各種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如果能夠趁此機會發起攻擊,不僅可以削弱大順軍的力量,還可以爭取民心,樹立起清朝的統治地位。


    總之,洪承疇的建議充分體現了他的深謀遠慮和果斷決策能力。他的觀點引起了多爾兗的高度重視,並最終促成了清軍的迅速行動。這次冒險的決策不僅改變了曆史的走向,也為洪承疇本人贏得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多爾兗遂用洪承疇之謀,“出其不意,從薊州、密雲近京處,疾行而進”,直趨北京。


    當清兵入關並定都北京之後,代替年幼的順治帝執掌滿清皇權的多爾袞,對洪承疇這個老情敵,現在的臣子非常看重。他給予了洪承疇極高的榮譽和地位,以洪承疇在明朝時期的原職銜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並兼任都察院右都禦史,進入內院協助處理軍務,同時授予他秘書院大學士的職位,使得洪承疇成為清朝第一位漢人宰相。然而,盡管洪承疇如今已成為新朝的權貴,但他心中仍有一絲不忍之情。例如,當他麵對南明的使者左懋第時,他臉上流露出一種不安的神情,甚至眼眶濕潤,淚水欲滴。


    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多鐸率領軍隊攻占了南京城。緊接著,多爾袞下達了\"剃發令\",這一命令引起了江南地區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在這個關鍵時刻,多爾袞於閏六月派遣洪承疇接替多鐸的職務,任命他為招撫南方總督軍務大學士,並賜予他便宜行事的權力。】


    *****


    “什麽意思?老情敵?”皇太極一臉尷尬地看著身邊這個才八歲的小弟弟,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他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上升起,仿佛看到自己頭頂的那頂皇冠正在逐漸變綠。


    由於前麵天幕揭露了莊妃是如何“說服”洪承疇投降的,皇太極開始不由自主地思考起自己死後的事情。他想到了身為皇太後的莊妃,以及她可能會采取的手段來確保自己的兒子順治能夠登上皇位——根據滿清的八旗製度,如果他在生前沒有明確指定皇太子,那麽未來的皇帝很可能是由八旗旗主共同推選產生的。這樣一來,他帽子豈不是變得更綠了嗎?


    “兄弟別多想,想來以後我們哥三個都極有可能不在了,否則怎麽可能讓多爾兗、多鐸這幾個小弟弟當政呢?”似乎察覺到了皇太極的想法,代善連忙安慰著他道。


    聽到這話,皇太極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淡淡的說道:“是啊,歲月不饒人啊!”


    而一旁的另兩位大貝勒阿敏、莽古爾泰,則對視一眼,心中暗自嘀咕。他們覺得代善這話實在是太可笑了,四個人之中就屬代善年齡最大,要死也是他先死,怎麽可能我們哥倆兒都沒在了呢?


    此外,對於代善如此關心一個妃子的行為,兩人更是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一個妃子而已,又不是正牌的福晉或者皇後,何必這麽上心?


    然而,代善並沒有理會他們的反應,隻是輕輕地歎了口氣,顯然這兩個兄弟打仗是把好手、反應卻實在太過遲頓,恐怕皇太極一登上皇位,首先要收拾的就是他們兩個。


    *****


    此時的洪承疇已經離開了皇宮,朝著兵部走去。盡管他清楚地知道,在他的背後肯定有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他,對他指指點點,但他已無暇顧及這些。此刻,他唯一關心的就是如何不辜負自己的一生,做出一番成就來。他暗自下定決心,要讓曆史發生改變。即使無法像嶽飛一樣名垂青史,也絕不能如同天幕所言,淪為一個降臣。


    於是,洪承疇決定拐個彎,前往大柵欄裏的一笑堂。那裏有一位專門替人配藥的郎中,洪承疇打算找他開一副毒藥。這樣一來,如果真的出現天幕上描述的情況,他就可以先一步服毒自盡,以免受辱。


    當洪承疇終於下定決心時,心中的壓力頓時減輕了許多。他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整理好官袍,邁著堅定的步伐向遠方走去。


    *****


    “唉,這個享九啊,還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左光鬥遠遠看著洪承疇這個彈灰塵的動作,心中不由得一陣感歎。他想起了以前與洪承疇一起共事的時候,那時候的洪承疇總是衣著光鮮,對自己的形象十分在意。如今,即使身處困境,他依然保持著那份對自身形象的關注和愛護。


    左光鬥不禁搖了搖頭,嘴角泛起一絲苦笑。他知道,洪承疇這種性格,是很難改變的。正如天幕中那個範文程所說,洪享九如此愛惜自身的人又怎麽可能會如崇禎那樣自殺殉國呢?


    洪承疇的行為讓左光鬥感到有些失望,但同時也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本性是難以改變的。盡管他們曾經一同為朝廷效力,但如今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左光鬥歎了口氣,轉身離去,心中對未來充滿了憂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張06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0612並收藏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