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國大順三年、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也就是公元 1646 年 12 月這個寒冬時節,曆史的車輪在風雲變幻間急速轉動著。張獻忠這位縱橫沙場多年的梟雄,卻在四川西充遭遇了致命一擊——一支冷箭射中了他。生命垂危之際,張獻忠以其最後的力量囑咐自己的心腹部屬們要迅速整頓兵馬,揮師南下,並果斷地改變作戰策略,轉而扶持南明政權共同對抗來勢洶洶的清兵。


    張獻忠一生收養了四位義子,他們個個英勇善戰、智勇雙全。其中長子孫可望,在大西政權中位高權重,被封為平東王;次子李定國,更是威名遠揚,獲封安西王;三子劉文秀,也因赫赫戰功而得封撫南王;四子艾能奇,則被冊封為定北王。這四人猶如四顆璀璨星辰,在大西軍中閃耀著耀眼光芒。】


    *****


    “嘿呀,瞧瞧這老張收幹兒子的做派,竟然和咱們如出一轍呢!”盡管眼前站著的是與自己有著挖祖墳的深仇大恨、不共戴天的張獻忠,但朱元璋還是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這樣一聲讚歎。此時此刻,就連朱元璋也無法否認張獻忠在收幹兒子這件事情上展現出來的跟自己相同的風格,竟讓他心中暗自生出一絲欽佩之意來。


    ******


    【雖然張獻忠的不幸遇難給大西軍帶來了沉重打擊。但四王並未因此亂了方寸,他們“強忍悲痛”或者說興奮,毅然決然地挑起了收拾殘局的重擔,迅速集結軍隊向南撤退。


    1646 年 12 月中旬,四王率領著士氣低落但依舊頑強的大西軍一路奔波,終於抵達了長江邊上。


    此時此刻,擺在他們眼前的局勢異常嚴峻。身後是清朝那位能征慣戰的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以及貝勒尼堪、平西王吳三桂統領的十幾萬滿漢大軍,更有鼇拜、索額圖等一眾身經百戰的猛將相隨。這支如虎狼般凶猛的清軍緊緊咬住大西軍不放,仿佛隨時都可能將他們吞噬殆盡。


    而前方,滔滔不絕的長江水奔騰不息,宛如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不僅如此,明朝總兵曾英正率領大軍鎮守重慶,沿江河岸更是布下了重重防線,嚴陣以待。麵對如此險象環生的境地,大西軍可謂陷入了進退維穀的絕境之中。


    四王深知此刻已無路可退,唯有背水一戰才有一線生機。於是,他們在江邊臨時召開軍事會議,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激烈爭論後,最終下定決心:拚盡全力攻打重慶!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公元 1646 年的農曆臘月下旬,冬日的嚴寒籠罩著大地,刺骨的寒風呼嘯著席卷而來。就在這冰天雪地之中,十餘萬士氣高昂、勇猛無畏的大西軍兵分兩路,一路沿水路乘船破浪前行,另一路則在陸路策馬奔騰,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著重慶發起了猛攻。


    曾英率領的守軍雖然拚死抵抗,但麵對大西軍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的攻擊,終究還是難以招架。防線被逐一擊破,士兵們四處潰散,曾英見大勢已去,無力回天,懷著滿腔的悲憤與忠誠,毅然投身江中,以身殉國。最終,大西軍成功攻占了重慶這座戰略要地。】


    *****


    “張獻忠一生征戰沙場,然而他的戰績卻並不盡如人意,除了搞搞偷襲之外,不是逃就是敗。但令人驚訝的是,他那四個兒子卻是個個英勇非凡、足智多謀。在戰場上,他們猶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如今局勢緊張,大明王朝已經搖搖欲墜,張獻忠所領導的起義軍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或許正是因為感受到了這種瀕臨滅亡的危機,這四個兒子才會如此拚命地戰鬥,抱著背水一戰的決心去爭取最後的勝利。”


    徐達站在城樓上,遠遠望著戰場上天幕下的廝殺場麵,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這些年輕人雖然年輕氣盛,但他們所展現出的勇氣和智慧確實讓人刮目相看,甚至感覺有一絲自己女婿朱棣的身影。徐達不由地讚歎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他深知,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能夠有如此出色的後輩挺身而出,實在是難得可貴。


    *******


    【大西軍進城後,並未因勝利而驕傲自滿,他們迅速展開整頓工作。一方麵積極補充軍需物資,確保軍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麵安撫城中百姓,穩定社會秩序。經過短暫的休整,大西軍決定繼續渡江南撤。


    時間來到了 1647 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大西軍邁著堅定的步伐進軍至綦江。在這裏,他們不僅收編了此前失散的部隊,還招募了大量新兵,進一步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同時,為了嚴明軍紀,樹立良好形象,大西軍發布了一則布告:“自今非決鬥,不得殺人!”此令一出,全軍上下無不凜然遵守。


    隨後,大西軍繼續南下,抵達遵義。遵義守將王祥深知敵眾我寡,難以堅守城池,於是帶領部下撤退至綏陽。大西軍順利進駐遵義,暫時擺脫了與清軍激烈交戰的局麵。至此,部隊軍心逐漸穩固下來。


    四位將領聚在一起,開始對大西軍一路走來的艱辛鬥爭曆程進行深入細致的回顧、反思和總結。他們回憶起那些曾經經曆過的血雨腥風,無數次的生死較量,以及所取得的輝煌戰績和遭受的挫折失敗。通過這次全麵而深刻的總結,大西軍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戰略目標,為後續的戰鬥做好了充分準備。


    此時此刻,盡管張獻忠已然離世,但大西國曾經建立起來的政治體製依舊留存於世。大西軍將他們的朝廷設立在了遵義的桃源洞中,諸位將領每天仍然需要按時入朝議政。那朝堂之上,坐著的乃是張獻忠的妻子陳氏,她懷中還抱著張獻忠年幼的孩子。大西軍上下都尊稱她為陳皇後,而坐在皇後身旁的則是大西國的宰相汪兆齡。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以及艾能奇等各位王爺與這位陳皇後還有那位汪宰相之間,對於大西軍未來將要踏上怎樣的發展道路產生了根本性的分歧。可是,隻要事情沒能獲得皇後和宰相的批準,四位王爺就算有再宏偉的計劃也隻能停滯不前。


    這並不僅僅隻是因為陳氏身為皇後,汪兆齡貴為宰相,按照大西政權原先所製定的體製規定,所有將領必須聽從皇後和宰相的命令行事那麽簡單兒。


    更為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這四位王爺皆是張獻忠收的義子。此時此刻,他們分別名為張可望、張定國、張文秀以及張能奇。由於四王乃是張獻忠的義子,那麽按照名分來說,他們自然而然也成為了陳皇後的義子。雖說這位皇後正值青春年華,但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宮廷之外,皆稱四王為“兒”。如此一來,四王倍感壓抑,自身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極為嚴格的約束與管製,內心之中早已燃起熊熊怒火。


    此外,還有那位宰相汪兆齡,他在成都極力鼓動張獻忠大開殺戒,致使無數人命喪黃泉,樹敵眾多,搞得整個大西國內民不聊生。對於此等行徑,四王對汪兆齡可謂是恨之入骨。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四王深刻地意識到,如果不能夠妥善處理好大西政權當前的政治體製問題,並及時調整軍事戰略路線,那麽這支曾經威風凜凜的大軍必將麵臨滅頂之災。


    有鑒於此,四王決定在軍營之中召開一場絕密且意義非凡的軍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們全麵深入地總結了大西國一路走來所遭遇的種種慘痛失敗教訓,嚴厲斥責陳皇後和汪兆齡誤國殃民的罪行。同時,他們還仔細剖析了大西軍未來的生存之道以及發展路徑。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與權衡,四王達成了高度一致的決議——必須要將陳皇後和汪兆齡徹底鏟除。


    隆武二年的歲末時分(公元 1647 年 1 月下旬),寒風凜冽,天地間一片蕭瑟。就在這冰冷刺骨的日子裏,一場驚心動魄的變故正在悄然上演。


    四王暗中派遣了五百名精銳親兵,如鬼魅般悄然潛入遵義的桃源洞。他們的目標明確而冷酷——陳氏、張獻忠的幼子以及汪兆齡。


    當夜幕完全籠罩大地時,殺戮開始了。刀光劍影交錯之間,鮮血四濺,陳氏和汪兆齡等人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驚呼便已命喪黃泉。不僅如此,四王還下令斬草除根,將他們的親信也盡數誅殺,以絕後患。


    這場血腥的屠殺過後,四王緊接著發布了一道震撼人心的公告。這份公告洋洋灑灑數千言,詳細地闡述了一係列重大決策:


    其一,四王義正言辭地陳述了殺死陳氏和汪兆齡二人的緣由,毫不留情地揭露並羅列了他們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其二,四王表明了自己與清軍之間那血海深仇,誓言此仇不共戴天,必傾盡全力與之對抗到底;


    其三,四王展現出了寬廣的胸懷,表示願意與那些不敵視大西軍的明軍攜手合作,共同抵禦外敵;


    其四,對於軍隊的管理,四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明令禁止在未交戰的情況下濫殺無辜,同時嚴令將士們不得騷擾百姓,違者嚴懲不貸;


    其五,也是最為引人矚目的一點,四王決定共同統率大西軍,毅然舍棄了原有的王號,回歸到四人本來的姓名。從此,世間再無稱王稱霸的四王,取而代之的是以平東將軍孫可望、安西將軍李定國、撫南將軍劉文秀、定北將軍艾能奇之名威震天下的四位豪傑。


    至於張獻忠那個小兒子,他們是提都沒提,似乎就根本沒有這個人,甚至還說張獻忠早在北上抗清之前,就將自己的兒子給摔死了。這種謊言誰信誰是傻瓜,但誰敢不信, 那就讓他去地下親自找大西皇帝張獻忠去問答案吧!】


    ******


    “如果當年咱在鄱陽湖中戰死,不知道咱那些幹兒子會如何對待咱的皇後與標兒?”朱元璋不禁在內心深處發出了這樣的疑問,而答案不言自名,他當年又是怎麽對待小明王的,自己心裏還沒有一個逼數兒嗎?


    遙想當年,風雲變幻,局勢動蕩不安。為了登上那至高無上的權力寶座,他或許也曾不擇手段、心狠手辣過。可如今,當他站在了權力之巔,回首往昔種種行徑,是否也會心生一絲愧疚與懊悔?又或者,在這波譎雲詭的宮廷鬥爭之中,他早已變得麻木不仁,將所謂的親情與道義統統拋諸腦後?但無論如何,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他心頭,久久揮之不去……


    ******


    【自遵義會議結束後,以孫可望為首的四位大將率領著士氣高昂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貴陽進發。這支隊伍紀律嚴明,沿途竟是秋毫無犯,所到之處百姓們無不拍手稱讚。而此時鎮守貴陽的明朝官員包括按察使張耀、布政使參議曾益以及都指揮使陳瑞征等人。當他們聽聞大西軍已然兵臨城下之時,心中惶恐不安,趕忙率領部下匆匆退往定番,並企圖在那裏集結兵力負隅頑抗,與大西軍展開一場生死較量。


    麵對敵人的垂死掙紮,孫可望果斷派出麾下勇猛善戰的定北將軍艾能奇,令其帶領五千精銳之師前去攻打定番。艾能奇不負眾望,他身先士卒,指揮有方,麾下將士們更是個個奮勇殺敵。經過一番激烈鏖戰,終於在農曆二月十二日這天成功攻克定番城。此役中,敵軍主將張耀當場陣亡,曾益見大勢已去絕望自殺,而陳瑞征則趁亂狼狽逃竄。


    隨著定番之戰的勝利,大西軍勢如破竹,四位將領又迅速分兵多路,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貴州全境。一路上,他們不僅收編了眾多原本效命於明朝的軍隊,還大力整頓當地的吏治,嚴懲貪腐,選拔賢能之士為官,使得貴州地區的政治麵貌煥然一新,社會秩序逐漸恢複穩定,百姓們也得以安居樂業。


    就在這時,又一個關鍵的契機降臨了。雲南總兵龍在田派出使者快馬加鞭地給孫可望送來了一封十萬火急的信件。信中的內容令人震驚不已:雲南蒙自土司沙定州竟然舉旗謀反,率領著大批兵力出其不意地突襲了昆明城!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城中眾人措手不及。


    好在黔國公沐天波憑借著自身的機敏和幸運,才得以從亂軍中僥幸逃脫。然而,他的母親陳氏和妻子焦氏卻不幸慘遭殺害。龍在田在信中言辭懇切地請求孫可望立刻率領大軍進入雲南平定叛亂,並表示願意與他們一同扶持搖搖欲墜的明朝政權。


    說起這位龍在田,那可是雲南當地赫赫有名的土司首領之一。早年間,他曾擔任過總兵一職,並被調遣至湖北地區參與對抗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的戰鬥。後來,張獻忠接受了熊文燦的招安,兩支軍隊毗鄰而居。在此期間,雙方的將領們時常有所往來,彼此之間也逐漸熟絡起來。因此,龍在田與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等人相互之間都非常熟悉。盡管之後張獻忠再度反叛,但龍在田與這些大西軍將領的私人交情依舊保持得相當不錯。


    麵對如此緊迫的局勢以及龍在田的殷切求助,孫可望當機立斷,迅速召集了其他三位將領——李定國、艾能奇和劉文秀共同商議對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四位將領一致決定揮師進軍雲南,平息這場叛亂,以挽救大明王朝於危難之中。一場驚心動魄的征程就此拉開帷幕……


    話說那孫可望一心想要謀取大業,他深知要想成功就必須使出一些非常手段來迷惑敵人並達成出其不意的效果。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下達了一道令人意想不到的命令:讓前軍迅速換上明軍的旗號。


    不僅如此,他們還打出了一個極具震撼力的旗號——“黔國公沐天波焦夫人之弟興兵報仇”!這一招果然厲害,當這支打著明軍旗號且有著正當理由的大軍一路開往雲南時,沿途所遇到的明軍都紛紛為其讓道。】


    ******


    “這個黔國公沐天波……應該是我的後代吧?”此刻,剛剛平定西陲之亂的沐英正躺坐在昆明將軍府中的躺椅上,目光凝視著頭頂那片神秘的天幕,心中暗自思忖著。


    在此之前,他已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天幕中追尋自己後代的蹤跡。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間已過去了兩百七十多個春秋。然而,在這漫長的曆史長河中,曆經無數風雨洗禮後,依然有後代留存於大明朝廷之中的,唯有魏國公和誠意伯兩家而已。


    沐英一方麵衷心地期望自己的子孫後裔能夠始終如一地與大明王朝同呼吸、共命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另一方麵,他卻又隱隱擔憂,生怕自家後代當中會冒出像劉孔詔那般不忠不義之人。若是真有那麽一天,不僅家族聲譽將毀於一旦,更可能給整個大明江山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想到此處,沐英不禁眉頭緊鎖,心情愈發沉重起來。


    ******


    【就這樣,孫可望率領著大軍勢如破竹地前進著。一路上,他們士氣高昂,鬥誌昂揚。終於,在行至曲靖的時候,遭遇了沙定州的軍隊。一場激戰瞬間爆發開來。


    隻見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動地,刀光劍影交錯閃爍。孫可望的士兵們個個英勇無畏,奮勇殺敵。最終,這場首戰以孫可望一方的勝利而告終,他們成功殲滅了沙定州在曲靖的守兵足足五百名之多,並且還俘獲了已經依附於沙氏的明雲南巡按禦史王國獻。


    初戰告捷之後,孫可望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冷靜地分析局勢後,下令軍隊不要直接進軍昆明,而是轉而南下直奔開遠。果不其然,在這裏又遇上了前來增援的沙定州軍隊。然而,這一次孫可望的軍隊依舊表現出色,在蛇花口一舉打敗了沙定州的一千多名援軍。


    連續的失敗使得沙定州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他無奈之下隻得放棄昆明,率領殘兵敗將退往自己位於蒙自老家的佴革龍。眼見昆明城已然空虛,孫可望果斷率軍進駐其中。


    隨後,為了徹底收複整個雲南地區,孫可望派遣李定國、劉文秀以及艾能奇各自帶領一支精銳兵馬去平定各個州縣。其中,李定國更是一馬當先,率領著自己的部隊徑直奔向佴革龍。


    到達目的地後,李定國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先是巧妙地斷掉了沙定州的水源,使其陷入絕境之中。接著趁此機會發動猛烈進攻,最終大獲全勝。不但成功擊敗了沙定州的軍隊,還將沙定州本人與其妻子萬彩雲、妹夫湯嘉賓等叛亂首領一同擒獲,並押送回昆明處以斬首之刑。至此,雲南之亂得以平息,孫可望等人也因此聲名大振。


    就在這個時候,劉文秀率領著大軍遠征瑞麗,並成功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與此同時,艾能奇也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他成功地攻克了東川這座重要的城池。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艾能奇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不幸被毒箭射中,最終不治身亡。


    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征戰,此時的大西軍已經成功奪取了雲南和貴州這兩個省份。在大西軍精心經營雲貴地區的這兩年多時間裏,清軍雖然實力強大,但由於距離較遠,鞭長莫及,始終無法對這片區域進行有效的控製和管理。


    而在另一邊,南明政權卻經曆了一係列的動蕩和變故。先是南京的弘光政權垮台,接著福州的隆武政權也宣告覆滅。在這樣艱難的局勢下,南明的永曆皇帝朱由榔於廣東肇慶正式即位登基。在何騰蛟、瞿式耜等眾多英勇將領的全力拱衛之下,他們在廣東一帶頑強抵抗清軍的進攻,雙方展開了長達數年之久的對峙。


    但是,盡管南明軍隊奮勇作戰,終究還是難以抵擋清軍如潮水般的攻勢。最終,清軍相繼攻下了湖南、廣東以及廣西等地,南明的防線被徹底突破。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許多傑出的將領紛紛戰死沙場,其中包括何騰蛟、瞿式耜、張同敞、金聲桓、李成棟等人。麵對如此沉重的打擊,永曆帝不得不帶著殘部向西逃竄,以尋求新的生機和出路。


    永曆四年(公元 1649 年)正值農曆正月,凜冽的寒風依舊肆虐著大地。在這艱難的時刻,永曆帝朱由榔率領著內閣大學士吳貞毓以及其他君臣共計五十九人,匆匆踏上了逃亡之路。他們乘坐船隻沿著左江行駛了數百裏,一路奔波勞頓,終於來到了位於黔桂滇邊界的一個名為賴湍的偏僻小地方。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眷顧這位落難的皇帝。由於河道水淺,船隻難以繼續前行,無奈之下,永曆帝隻得下令拋棄舟楫,改為上岸步行。此刻的南明,局勢已經危如累卵。廣袤的疆土自蒙古至四川、廣西等地皆已被清軍所占據,而雲貴兩省也落入了大西軍之手。曾經輝煌一時的大明王朝如今隻剩下殘山剩水,風雨飄搖。


    朱由榔站在岸邊,望著那隻孤零零地漂浮在水麵上的木船,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涼和絕望。作為堂堂的大明皇帝,他竟然淪落到如此境地——頭上沒有一片能夠遮風擋雨的瓦片,腳下亦沒有一寸屬於自己的土地。昔日的榮華富貴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四處流亡、朝不保夕的生活。


    永曆帝小心翼翼地下了船,踏上堅實的岸堤。他心懷忐忑地四處張望,突然間,前方出現了一隊威風凜凜的身影。原來,正是大西軍在此地區負責巡視的狄三品、高文貴和黑邦俊三位將軍。


    狄三品等人見永曆帝一行人狼狽不堪,趕忙上前施禮,並迅速安排他們前往一個名為皈朝的村子暫時安頓下來。這個村子雖然不大,但民風淳樸,村民們對這些貴客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與友好。


    時光匆匆,轉眼間便到了傳統的農曆正月初一。在這喜慶的日子裏,皈朝村裏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盡管身處困境,永曆君臣還是感受到了一絲節日的氛圍。然而,短暫的歡樂並不能掩蓋他們內心深處對於未來命運的憂慮。


    正月過後,永曆君臣決定繼續西行。一路上,他們曆經艱險,風餐露宿,終於抵達了雲南廣南府。而此時,遠在後方的大西軍狄三品等將領已將永曆帝一行人的情況火速稟報給了孫可望。


    得知消息後的孫可望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派遣副總兵王愛秀親自趕赴廣南府,迎接永曆君臣前往貴州安龍居住。王愛秀領命後不敢有絲毫怠慢,即刻率領一隊精兵強將啟程出發……


    孫可望此般舉動,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決策,它實實在在地從本質層麵達成了大西軍與南明朝廷之間的緊密聯合。曆經諸多波折之後,孫可望最終拜倒在永曆帝的腳下,表示願意稱臣歸附。


    此後,大西軍遵奉永曆帝之旨意,正式更名為南明軍,並高舉著明朝皇帝的大旗,積極展開行動。他們廣泛收編那些散落在雲南、貴州、四川、湖廣、廣西等各省的明軍殘部以及其他各路義軍。


    在此期間,諸如馬進忠、張先壁、曹誌建、赴印選、胡一清等各鎮將領所統率的軍隊紛紛接受孫可望的統一調度指揮,相互協作共同作戰。一時間,凡是在雲貴地區與清軍交鋒對峙的各方軍隊,都被統稱為明軍。


    當完成了這一連串令人矚目的整合動作之後,孫可望鄭重其事地上疏給永曆帝,詳細闡述了自己關於南明軍出兵四川和湖南以抗擊清軍的戰略構想。


    然而,無巧不成書,恰好在這個關鍵時刻,滿清政權內部傳來了一個震驚朝野的重大消息——多爾袞不幸病逝!這位權傾一時的人物離世,猶如一顆巨石投入湖中,瞬間引發了整個清朝政局的驚濤駭浪。國內局勢因此變得動蕩不安,各種勢力開始重新洗牌。如此一來,外部的軍事壓力加上內部的政治劇變,兩者相互交織、相輔相成,使得原本就風起雲湧的抗清形勢進一步升溫,從而掀起了第二次波瀾壯闊的反清高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張06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張0612並收藏解說南明痛史,老朱氣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