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祖歸宗和封王儀式的第二天一大早,趙立慶便被帶到福寧殿,躬身行禮道:“父親”


    “立慶,朕打算在長慶門到東華門那塊為你修建一座東宮,你意下如何?”


    “父親,我就住在現在那個院子挺好的,別浪費錢財了。”


    “可那畢竟在宮外,不夠安全。”


    “有那些禁軍保護我,足夠了。再說我又沒得罪什麽人,別人害我作甚,父親,我還有事沒完成,先回去了。”趙立慶說完轉身便走。


    趙禎望著他的背影,搖搖頭歎氣道:“在外麵這些年,你還真把朕當成民間普通父子相處了。”


    一直站在旁邊的張茂則說道:“官家,殿下雖說不懂宮裏的規矩,但他這般表現,是從心底認您這個父親,民間的父子不大多都是這樣的嗎?”


    “哈哈...也對,要那麽多破規矩有何用,你多安排些人手保護他。”趙禎聽了這話很是受用。


    趙立慶出了福寧殿不知該往何處走,張茂則給他說完好話才匆匆趕來,“殿下,從這邊走。”


    “老張啊,你說這皇宮都能讓人迷路,真不知有啥好住的。”


    “殿下,宮裏規矩是多了些,您日後要走,得先等官家發話再走。”


    “行,快點回去吧,老張,我現在住的那地方叫啥名?”


    “殿下,就是個普通的園子,也不大,未曾取名。”


    “那以後就叫‘隨園’,隨便的隨。”


    回到剛命名的隨園,趙立慶就讓守衛的禁軍找來一塊木板,寫上“隨園”二字,掛在大門口。這園子比寧陵的那個大多了,是個三進的大院子,還有個小花園。


    本想著今日就開始製作炸藥,東西還未送來,隻能先畫幾張圖,再寫幾回“三國”。吳秀娥如今也無需洗衣做飯,一天閑得發慌,便坐在趙立慶身旁練字。


    福寧殿中,張茂則送完東西回來,將幾張圖紙呈給趙禎看,“官家,這是殿下讓工匠打造的器物。”


    趙禎瞄了一眼,“圖畫得不錯,拿去盡快打造出來送過去。”


    “是,官家,殿下還說這兩日隨園會有爆炸聲,讓官家莫要擔心。”


    “茂則,你說他能造出更厲害的霹靂彈嗎?”


    “老奴覺得殿下能造出來,能寫出那樣幾本書,殿下絕非普通人。”


    “嗯,這兒子確實給朕諸多驚喜,你快去把他要的東西做好。”


    “是,官家。”張茂則躬身退出。


    趙立慶努力回憶從前學過的那些知識,在無法確定這時代材料純度的情況下,隻能調配不同比例的火藥,再進行顆粒化處理。他獨自忙活了一天,等到第二天幹了之後再裝入陶罐進行試爆。


    在花園裏清理出一塊地方,用木板圍起來,一個個地進行試驗,整整試了一下午才得到最佳配比。


    次日,皇城的西南角,用木板圍起長寬各十丈的區域,裏麵有十幾個草人穿著禁軍的盔甲,還拴著十幾隻羊,中間放置著一個大約有後世排球大小的霹靂彈。


    在距離大概兩百米的地方,趙立慶對趙禎說道:“父親,軍械院製作一個這般大小的霹靂彈,威力如何?”


    “軍械院的火藥想要炸開那個鐵罐子都有些困難。”


    “那我去點了,您瞧瞧威力。”


    趙禎一把拉住他,“你去點?這大宋沒人了?”


    旁邊的張茂則朝一個小太監使了個眼色,小太監立刻站出來,“官家,殿下,小人去點。”


    趙禎點了點頭,小太監馬上跑過去點燃引信,又迅速跑回來。引信很長,沒那麽快爆炸。


    趙立慶看到引信即將燃盡,雙手伸過去捂住趙禎的耳朵。


    “轟”


    巨大的爆炸聲讓眾人一驚,等硝煙散去,十幾個禁軍率先跑過去,趙禎幾人隨後才慢慢走過去。


    十幾隻羊全都倒在地上,有幾隻還在掙紮,草人也倒下了,彈片穿透了盔甲,就連遠處的木板上都嵌入不少彈片。


    趙禎看得很仔細,雖未言語,但心中激動不已。有這樣的霹靂彈,說不定真能收複燕雲。


    禁軍將領帶著十幾個禁軍跪地高呼:“陛下萬歲,殿下千歲,萬勝、萬勝。”看來這位將領也是個識貨之人。


    “起來吧,此事不可外傳,今日在場之人都要記住,那些羊送去軍營吧,應該還能吃,別浪費。”


    “是,陛下。”十幾個禁軍開始整理現場。


    福寧殿中,趙禎和趙立慶相對而坐。


    “立慶,說說你打算怎麽做。”


    “父親,在汴京城外劃塊地,要建幾個作坊,以及一個兵營和練兵場。


    趙禎思索片刻,說道:“城西龍衛軍附近有塊地應該夠用,如今無法給你太多人手,你從禁軍先挑選三千人。”


    “好,我還要挑選工匠,另外您要給一萬貫,以後連軍餉都不用您管,我自己負責。”


    “軍械院和製造坊的工匠任你挑選,你準備從何處籌錢發放軍餉?”


    “到時候您就知道了,我隨便寫本書就能養活自己,您無需操心。”


    “說到書,那本‘三國’朕還等著看呢。”


    “我有時間就寫,您趕快安排那些事,我先回去。”


    “嗯,往後你也要參加朝會,朕會安排人提醒你哪天有朝會。”


    回到隨園,趙立慶想去萬隆書齋找呂若蘭,守衛的禁軍將領要帶幾十個人跟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帶上八個換了便裝的禁軍。


    萬隆書齋,呂若蘭領著趙立慶來到後院,一間古色古香的書房。


    “若蘭姐,這裏不愧是汴京總店,地方如此之大,這書房看著真舒適,以後我也要弄一個。”


    呂若蘭嬌嗔地說道:“你這個小沒良心的,難道真的以為我每天都會在這裏嗎?其實這幾天我是專門在這裏等你的。”


    “若蘭姐,我是有事找你幫忙的,我要開兩家店鋪,你幫我找地方和掌櫃。”


    “缺錢了?姐給你。”


    “我缺的是養幾萬兵馬的錢,你有那麽多嗎?”


    “你要造反啊!等著那位置就是你的,無需造反。”


    “若蘭姐,我有一種水,在身上抹兩滴就能香一整天,你覺得會好賣嗎?”


    “哪兒呢?拿出來我瞧瞧。”


    “還沒製作呢,工匠都還沒把器具做出來。”


    “小騙子,就會哄人開心。”呂若蘭白了他一眼。


    趙立慶將她摟在懷裏,“沒騙你,需要很多花,這季節很多花都還未開,這東西我稱它為‘香水’,還要賣一種很烈的酒,反正你就幫我找兩個店鋪,最好後院能當作庫房。”


    趙立慶天黑才回到隨園,吳秀娥嘟囔道:“死狐媚子,每次都這樣。”


    三天後,天剛蒙蒙亮,趙立慶就被叫醒,“娥姐,這麽早叫我幹嘛?”


    “立慶,要參加朝會,快起來。”


    洗漱後開始穿朝服,趙立慶站著任由幾個太監宮女擺布,心中歎道:以後全給改了,穿個衣服折騰半天,煩不煩。


    大慶殿,趙立慶被安排站在禦階下左邊的位置,麵朝西,右邊是禦階上的皇帝,左邊是眾官員。


    朝會開始,基本都是些廢話,或許大家沒什麽大事,故意找些話來說,免得冷場。


    好不容易熬到結束,趙立慶走出大殿想回去再睡會兒,張茂則領著一個禁軍將領和一個太監在他的轎子邊等候,“殿下,楊興誌指揮和秦良內官以後就在您麾下,要做什麽都跟他們交代過了。”


    “嗯,那就一起回隨園。”


    楊興誌二十歲,是楊家將的第五代,麾下五百人接管了隨園的守衛。


    秦良是個太監,二十四歲,以後便是隨園的大總管。


    回到隨園,趙立慶一進前院大廳就摘下帽子扔在桌上,坐下後看到兩人恭敬地站著,“你倆坐下,再談事。”


    “是,殿下。”兩人各自在兩邊坐下,侍女馬上給三人端上茶水。


    趙立慶喝了口茶,說道:“楊指揮,你先說說都交代你做什麽。”


    “殿下,官家交代一切都聽您的,後續要挑選三千人,讓末將直接回家找祖父協調。”


    楊興誌的祖父正是大名鼎鼎的楊文廣。


    秦良拱手說道:“殿下,城西那塊地是龍衛軍的訓練場,他們用不了那麽大的地方,現在分成兩份,靠軍營一半地給龍衛軍當訓練場,另一半大概還有一千多畝,已經找了些人用木樁在做圍欄,官家還從內藏庫撥兩萬貫給隨園。”


    了解完目前的狀況,趙立慶便要開始安排後續的工作,“楊指揮,這裏用不了五百人守衛,你安排四百人給秦內官,盡快把那塊地的圍欄做完,去辦吧。”


    “是,殿下。”兩人躬身行禮退下。


    次日,趙立慶來到城西正在圍木欄的一片空地,幾十個工匠和四百禁軍幹得熱火朝天,估計五天後能夠完工。


    方方正正的一塊平地,大概量了一下長寬距離,趙立慶就回到隨園,畫了一張圖,讓人把秦良叫來。


    “秦內官,你看一下這張圖。”趙立慶將圖遞給他。


    秦良恭敬地接過圖,仔細看了看,“殿下,內臣隻讀過幾年書,這些障礙跑道不知是何意思。”


    “哦,那些你先不用管,你隻要把上麵的房子建好就行,都要磚瓦房,建那幾個爐子你到製造坊找人幫忙,要盡快建成,我等著用。”


    “是,殿下”秦良拿著圖退下。


    趙立慶接下來也沒什麽事,趁著這幾天把“三國”寫完,得多準備些錢,要是不夠總不能去找趙禎伸手吧,人家都給了兩萬,再說牛都吹了,也不好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七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七郎並收藏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