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慶在吳家稍作停留,便帶著十幾個護衛騎馬離開,他意欲到處走走瞧瞧。呂若蘭則坐著馬車回城前往萬隆書齋,隻留下吳秀娥和幾個護衛,還有一輛馬車。


    吳大川和吳二川兩家四個大人五個孩子,將吳秀娥團團圍住,問這問那。兩個護衛從馬車上搬下一個箱子。


    “哥、嫂子,”吳秀娥打開箱子,隻見裏麵盡是一些吃食,“原本準備了不少東西給你們,殿下說讓你們日後搬去京城,就沒帶過來,等到了京城再給你們。這些隻是些吃食,孩子們過來,想吃什麽自己拿。”


    “小妹,你跟殿下有孩子沒?”吳大川最為關心這個問題。


    “有個女娃,五歲了。”


    吳二川滿臉遺憾地說道:“女娃都五歲了,咋沒再生個男娃。”


    “二哥,莫要再說這些。”吳秀娥心裏很想生個兒子,如今整個隨園就她沒兒子,時常懊悔當年喝了那些東西,“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過些時日殿下會派人來接你們去京城,你們抽空收拾收拾。”


    “去京城做啥?我們在這兒挺好的,”吳大川為人老實巴交,不想給妹妹添麻煩。


    吳二川聽了當即反駁:“大哥,太子殿下現今好歹也是咱們的妹夫,去了京城咱們就能享福了。”


    “大哥、二哥,往後聽殿下安排便是,我這一兩天就要回京城,你們在家等著,來接你們的人怎麽說,你們就怎麽做,殿下斷不會虧待你們。”


    吳秀娥沒待多久也回城了,臨走前給了兩個哥哥一人一百塊。


    趙立慶帶著朱進和十幾個護衛走訪了好幾個村子,情況基本上與往昔印象無異。他本想找幾個百姓好好聊聊,可旁人見他們這一大群人,都不敢與他多言。


    逛了一圈,眼見天色漸晚,隻好回城。剛回到小院,呂若蘭就帶著她堂弟,寧陵知縣呂希漢前來拜見。趙立慶騎馬跑了一天,身心俱疲,但看在呂若蘭的麵子上,還是與他交談了半個多時辰。


    呂若蘭送走堂弟,回來就拉著趙立慶要去自己房間,這一幕剛好被吳秀娥看到,氣不打一處來,“狐媚子,累了一天了,你就別折騰消停點行嗎?”


    經常被她這麽叫自己,呂若蘭也生氣了,“小寡婦,我沒名字讓你叫嗎?誰當初偷偷跟著立慶跑到城裏的,你還敢說我。”


    被她這麽一說,吳秀娥也上火了,脫口而出就來了句:“我當初跟著立慶,可還是清清白白的,可不像有些人。”


    一話一說出來,時間好像停止了...良久,呂若蘭的眼淚無聲滴落,轉身跑進自己房間。


    趙立慶心中歎氣,“娥姐,回去睡覺吧。”


    ‘立慶,姐剛才嘴快,不是故意的。’


    “沒事,我去哄哄,你回去睡覺。”趙立慶真後悔帶她們一起來,要是隻來一個就沒這麽多事。


    次日,一行人離開寧陵縣城直奔應天府,趙立慶打算沿著運河回汴京,留下幾個軍情衛的隊員去接吳秀娥的娘家人。


    武器院這邊,周大成收到太子的回信後,又製作了幾根一尺八的槍管進行實驗,結果表明威力和準頭的確與兩尺的槍管相差無幾。


    “嘉佑步槍”至此正式定型,槍長三尺兩寸,可裝彈六發,有效破甲距離達九十丈。


    新的驢拉轉盤鑽槍管不但速度加快,而且操作更為簡便,廢品出現的幾率也大大降低,一台轉盤一天能夠鑽出一根槍管。


    趙立慶換上與護衛相同的服飾,一路騎馬查看運河的狀況,吳秀娥和呂若蘭兩人在馬車裏大眼瞪小眼。


    “姓呂的,我都已經道歉了,你還想怎樣?”吳秀娥一臉的無辜,她那晚著實是嘴快才說出那樣的話。


    “我不想怎樣,隻是覺得你近來變得愈發好看了,多看你兩眼,不行嗎?”呂若蘭那晚哭了整整一晚,到現在過了兩天,眼睛才沒那麽紅腫。


    吳秀娥彎腰行禮,“我再向你賠禮道歉一次,要是你還記仇,我也無可奈何。”


    “哼...”呂若蘭扭頭不再看她。


    一行人走走停停,臨近傍晚進入鞏州城,找了家客棧安置妥當後,趙立慶帶著楊興誌和朱來到了街上,想要領略這繁華的夜色。


    鞏州城位於運河之畔,來往的商人眾多,造就了一片繁榮景象。已是戌時過半,街上依舊熱鬧非凡,街邊的小吃攤人頭攢動。


    三人邊走邊看,朱進不由感歎:“這麽個小城,絲毫不輸汴京啊!”


    “汴京的夜晚是什麽樣?這麽多年我都未曾見過。”趙立慶滿心都是遺憾。


    楊興誌連忙應道:“也就差不多如此,隻是人更多一些,燈火更明亮一點。”


    三人正說著,前方一座酒樓門口一陣喧嘩,兩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正在打鬥,沒一會兒,其中一個就被打倒在地,另一個一腳踩住倒地青年的胸口,說道:“你小子竟敢跟我動手?不就是跟你娘子說說話嗎?何必這般大的火氣。”


    倒在地上的青年哭喊道:“姓石的,虧我把你當朋友,你竟然勾引我娘子,你還是人嗎?”說著便想掙紮起身,卻被踩得無法動彈。


    “我不過是找她說說話,你莫要冤枉我,整天帶你吃喝,你竟如此不知好歹。”踩人的青年說著抬腳又踹了地上的青年一腳。


    趙立慶搖了搖頭,心中暗自道:這不就是又一出西門大官人和姓花的娘子勾搭的戲碼。


    倒在地上的青年爬起來吐了口血水,“姓石的,你仗著是皇親國戚就無法無天,我要去告你。”說完轉身就跑。


    他口中姓石的青年朝著他跑的方向喊道:“你盡管去告,過兩天看你怎麽死。”扭頭走進酒樓,一揮手。“走,咱們繼續喝酒去。”幾個人跟著他走進酒樓。


    聽到是姓石的皇親國戚,趙立慶皺起眉頭,低聲對朱進說道:“查一下這小子什麽來頭。”


    沒了繼續逛下去的興致,轉身朝客棧的方向走去,楊興誌趕忙跟上。


    回到客棧半個多時辰,朱進回來稟報:“殿下,那人是石家的子弟,叫石典,在鞏州經營著一家商行,整天花天酒地。”


    “哪個石家?”趙立慶的語氣略帶不善。


    朱進猶豫了一下,說道:“府裏石妃的堂弟。”


    “明天你留下,把這小子仔細查一遍,整天頂著皇親國戚的名頭,到處為非作歹,這大宋朝是他家的嗎?”趙立慶的怒氣已然快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七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七郎並收藏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