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殿內,富弼引領著韓忠道再度來謁見趙立慶。
韓忠道躬身行禮,道:“外臣拜見大宋皇帝陛下。”
“免禮。”趙立慶戲謔地說道:“韓使者,咱們皆是老熟人,直接言明結果吧。”
“陛下,我皇不同意稱臣。”
“那他準備以何籌碼與大宋商談?”趙立慶神情平和,此結果他早有預料。
韓忠道正色回應:“願以傳國玉璽換取大宋的支持。”
“陛下。”富弼趕忙開口,“此事恐有詐,契丹人若當年於洛陽那場大火中尋得傳國玉璽,這一百多年怎會秘而不宣,早就拿出來炫耀了。”
一百三十多年前,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聯合契丹兵臨洛陽城下,後唐末帝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便攜傳國玉璽與家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亡,後唐遂亡,而“傳國玉璽”自此下落不明。
趙立慶與富弼想法一致,“韓使者,聽聞富相所言了吧?他耶律洪基就不能拿出些誠意來嗎?”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您再思量,那傳國玉璽於關外之人眼中的分量與中原漢人截然不同,當年未公告此事,也是擔憂中原漢人各勢力會群起攻之。”
“這話倒有幾分道理。”趙立慶蹙眉,接著問道:“倘若此傳國玉璽為真,耶律洪基欲換取何事?”
韓忠道語氣嚴肅地道出了數條條件:“首先,希望我們兩國能夠結盟,成為盟友。其次,貴國需要斷絕與叛賊耶律重元的一切往來。最後,如果大遼遭受到攻擊,大宋要提供援助,並支持大遼所需的武器和裝備。”
這遼人是太過天真還是已然窮途末路,竟還提出結盟,想當年收複燕雲之地,哪管什麽盟約,說打就打,趙立慶幾欲笑出,“韓使者,若證實傳國玉璽非偽,大宋同意結盟,並贈予遼國三千把複合弓,你意下如何?”
“一言為定。”韓忠道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伸手入袖袋之中,摸索了片刻,終於掏出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璽,“陛下,傳國玉璽在此。”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恭敬。
趙立慶原本計劃等傳國玉璽送來後,再仔細研究,但沒想到他居然隨身攜帶。驚訝地問:“韓使者,你竟然隨身帶著?”
韓忠道微笑著回答:“陛下,這是前兩天信使帶來的,我們皇帝確實很有誠意。”
富弼走上前,雙手接過玉璽,略帶諷刺地說:“我看你們是頗為急切才是。”然後,他轉身恭敬地將玉璽放在禦案上。
趙立慶小心翼翼地將玉璽拿起來,放在眼前仔細端詳著,眼神充滿了好奇和疑惑:“不是說當年王莽篡漢時用黃金修補了這個缺角嗎?怎麽現在隻剩下這麽一個破損的缺角呢?”
“陛下,金子興許在當年那場大火中融化,送至外臣手中便是如此模樣。”韓忠道神情淡然地說道。語氣很平靜,應該沒說假話。
“嗯,朕還需讓人鑒別真偽,韓使者先去歇息,富相送一下韓使者,再召相公們前來。”
富弼躬身行禮,“是,陛下。”轉身做了個請的手勢,“韓使者,請。”
“外臣告退,靜候陛下的答複。”韓忠道隨富弼退出大殿。
不多時,相公們神情激動地來到文德殿,“臣等拜見陛下。”看來富弼已告知他們前來的緣由。
趙立慶瞧著他們的神情便知他們已知曉是來看玉璽,指著禦案上的玉璽說道:“諸位瞧瞧吧。”
眾人圍攏過來,目光全都集中到了那枚玉璽之上。每個人都神情專注地盯著它,似乎想要從中看出些端倪來。
終於有人開口道:“這左側一句‘大魏受漢傳國璽’倒是沒有問題,此事史書有明確記載。”其他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同。然而,當他們看到右側的“天命石氏”時,卻不禁心生疑慮。
這時,歐陽修站出來說道:“陛下,這句‘天命石氏’乃是當年石勒命人刻上去的。臣曾在一本古籍中見過關於此事的記載,所以可以確定此玉璽為真品。”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讓人無法反駁。
眾人聽了,紛紛表示讚同,齊聲稱讚道:“歐陽大人所言極是,此玉璽必是真品無疑!”
文彥博躬身說道:“官家,遼人的條件其餘倒也罷了,隻是這他們遭受攻擊時,我大宋要給予援助,屆時真要出兵幫他們作戰嗎?”
在場的相公們皆見過“嘉佑步槍”,對給予遼人三千複合弓不太在意,結盟之事更是直接無視,唯獨對援助遼人打仗有所疑慮。
趙立慶輕描淡寫地說道:“文相,援助形式多樣,於旁吆喝兩聲亦算一種援助。”
“哈哈......”文德殿內君臣心領神會,齊聲歡笑。
三日之後,富弼代表大宋與遼國使者簽署盟約,簽署完畢後,韓忠道帶著三千把複合弓返回遼國。
永樂宮前堂大殿,趙禎端詳著手中的傳國玉璽,慨歎道:“此玉璽遺失一百多年,終重歸我漢家之手,立慶,你道我大宋是否天命所歸。”
“父親,我大宋自然是天命所歸,兒臣定會讓這天下皆對大宋臣服,我大宋必將遠邁漢唐。”趙立慶心中暗自腹誹,若您知曉“靖康之恥”怕是要氣到吐血,不過我定不會讓這一切發生。
“好,我兒有此壯誌雄心,為父甚感欣慰。”趙禎將玉璽遞給他,“朕已看過,拿回去讓人把這個角修補妥當,往後此璽便是我大宋之傳國璽。”
“父親,不過就是塊玉,您留著把玩吧。”
“何出此言,這可是國之重器,拿著。”
趙立慶接過玉璽,說道:“父親,那幾條船已開始修葺,兒臣覺得您還是待來年開春再南下為好。”
“行”趙禎撫須道:“為父亦是此意,不過你別修葺得太好,以免浪費錢財,能坐得舒適即可,以免招人非議。”
“父親,您操勞數十載,享受一番無可厚非,再者也未動用國庫一分錢,皆是用皇家自己的錢,誰敢多嘴。”
“哈哈......”趙禎滿臉欣慰,“立慶,為父知曉你的孝心,還是莫要太過浪費錢財,過得去便好。”
嘉佑十一年十月初,虎衛軍營地建設完工,將士們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宿舍,“嘉佑步槍”也發放至每位將士手中,每一把步槍皆有編號,由何人持有皆登記在冊。
虎衛軍戰士當下的常規配置為,戰馬一匹,步槍一把,一百二十發子彈,三顆手榴彈,一把腰刀。
總算達成了趙立慶最初的構想,如此一支能夠快速反應的軍隊,能隨他的指令指哪打哪。
韓忠道躬身行禮,道:“外臣拜見大宋皇帝陛下。”
“免禮。”趙立慶戲謔地說道:“韓使者,咱們皆是老熟人,直接言明結果吧。”
“陛下,我皇不同意稱臣。”
“那他準備以何籌碼與大宋商談?”趙立慶神情平和,此結果他早有預料。
韓忠道正色回應:“願以傳國玉璽換取大宋的支持。”
“陛下。”富弼趕忙開口,“此事恐有詐,契丹人若當年於洛陽那場大火中尋得傳國玉璽,這一百多年怎會秘而不宣,早就拿出來炫耀了。”
一百三十多年前,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聯合契丹兵臨洛陽城下,後唐末帝李從珂見大勢已去,便攜傳國玉璽與家人登上玄武樓,自焚而亡,後唐遂亡,而“傳國玉璽”自此下落不明。
趙立慶與富弼想法一致,“韓使者,聽聞富相所言了吧?他耶律洪基就不能拿出些誠意來嗎?”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您再思量,那傳國玉璽於關外之人眼中的分量與中原漢人截然不同,當年未公告此事,也是擔憂中原漢人各勢力會群起攻之。”
“這話倒有幾分道理。”趙立慶蹙眉,接著問道:“倘若此傳國玉璽為真,耶律洪基欲換取何事?”
韓忠道語氣嚴肅地道出了數條條件:“首先,希望我們兩國能夠結盟,成為盟友。其次,貴國需要斷絕與叛賊耶律重元的一切往來。最後,如果大遼遭受到攻擊,大宋要提供援助,並支持大遼所需的武器和裝備。”
這遼人是太過天真還是已然窮途末路,竟還提出結盟,想當年收複燕雲之地,哪管什麽盟約,說打就打,趙立慶幾欲笑出,“韓使者,若證實傳國玉璽非偽,大宋同意結盟,並贈予遼國三千把複合弓,你意下如何?”
“一言為定。”韓忠道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伸手入袖袋之中,摸索了片刻,終於掏出一塊晶瑩剔透的玉璽,“陛下,傳國玉璽在此。”他的聲音帶著幾分恭敬。
趙立慶原本計劃等傳國玉璽送來後,再仔細研究,但沒想到他居然隨身攜帶。驚訝地問:“韓使者,你竟然隨身帶著?”
韓忠道微笑著回答:“陛下,這是前兩天信使帶來的,我們皇帝確實很有誠意。”
富弼走上前,雙手接過玉璽,略帶諷刺地說:“我看你們是頗為急切才是。”然後,他轉身恭敬地將玉璽放在禦案上。
趙立慶小心翼翼地將玉璽拿起來,放在眼前仔細端詳著,眼神充滿了好奇和疑惑:“不是說當年王莽篡漢時用黃金修補了這個缺角嗎?怎麽現在隻剩下這麽一個破損的缺角呢?”
“陛下,金子興許在當年那場大火中融化,送至外臣手中便是如此模樣。”韓忠道神情淡然地說道。語氣很平靜,應該沒說假話。
“嗯,朕還需讓人鑒別真偽,韓使者先去歇息,富相送一下韓使者,再召相公們前來。”
富弼躬身行禮,“是,陛下。”轉身做了個請的手勢,“韓使者,請。”
“外臣告退,靜候陛下的答複。”韓忠道隨富弼退出大殿。
不多時,相公們神情激動地來到文德殿,“臣等拜見陛下。”看來富弼已告知他們前來的緣由。
趙立慶瞧著他們的神情便知他們已知曉是來看玉璽,指著禦案上的玉璽說道:“諸位瞧瞧吧。”
眾人圍攏過來,目光全都集中到了那枚玉璽之上。每個人都神情專注地盯著它,似乎想要從中看出些端倪來。
終於有人開口道:“這左側一句‘大魏受漢傳國璽’倒是沒有問題,此事史書有明確記載。”其他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認同。然而,當他們看到右側的“天命石氏”時,卻不禁心生疑慮。
這時,歐陽修站出來說道:“陛下,這句‘天命石氏’乃是當年石勒命人刻上去的。臣曾在一本古籍中見過關於此事的記載,所以可以確定此玉璽為真品。”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讓人無法反駁。
眾人聽了,紛紛表示讚同,齊聲稱讚道:“歐陽大人所言極是,此玉璽必是真品無疑!”
文彥博躬身說道:“官家,遼人的條件其餘倒也罷了,隻是這他們遭受攻擊時,我大宋要給予援助,屆時真要出兵幫他們作戰嗎?”
在場的相公們皆見過“嘉佑步槍”,對給予遼人三千複合弓不太在意,結盟之事更是直接無視,唯獨對援助遼人打仗有所疑慮。
趙立慶輕描淡寫地說道:“文相,援助形式多樣,於旁吆喝兩聲亦算一種援助。”
“哈哈......”文德殿內君臣心領神會,齊聲歡笑。
三日之後,富弼代表大宋與遼國使者簽署盟約,簽署完畢後,韓忠道帶著三千把複合弓返回遼國。
永樂宮前堂大殿,趙禎端詳著手中的傳國玉璽,慨歎道:“此玉璽遺失一百多年,終重歸我漢家之手,立慶,你道我大宋是否天命所歸。”
“父親,我大宋自然是天命所歸,兒臣定會讓這天下皆對大宋臣服,我大宋必將遠邁漢唐。”趙立慶心中暗自腹誹,若您知曉“靖康之恥”怕是要氣到吐血,不過我定不會讓這一切發生。
“好,我兒有此壯誌雄心,為父甚感欣慰。”趙禎將玉璽遞給他,“朕已看過,拿回去讓人把這個角修補妥當,往後此璽便是我大宋之傳國璽。”
“父親,不過就是塊玉,您留著把玩吧。”
“何出此言,這可是國之重器,拿著。”
趙立慶接過玉璽,說道:“父親,那幾條船已開始修葺,兒臣覺得您還是待來年開春再南下為好。”
“行”趙禎撫須道:“為父亦是此意,不過你別修葺得太好,以免浪費錢財,能坐得舒適即可,以免招人非議。”
“父親,您操勞數十載,享受一番無可厚非,再者也未動用國庫一分錢,皆是用皇家自己的錢,誰敢多嘴。”
“哈哈......”趙禎滿臉欣慰,“立慶,為父知曉你的孝心,還是莫要太過浪費錢財,過得去便好。”
嘉佑十一年十月初,虎衛軍營地建設完工,將士們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宿舍,“嘉佑步槍”也發放至每位將士手中,每一把步槍皆有編號,由何人持有皆登記在冊。
虎衛軍戰士當下的常規配置為,戰馬一匹,步槍一把,一百二十發子彈,三顆手榴彈,一把腰刀。
總算達成了趙立慶最初的構想,如此一支能夠快速反應的軍隊,能隨他的指令指哪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