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城如今又恢複成了熱鬧非凡的邊貿之城。城中處處洋溢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大規模的擴建工程雖尚未完工,四處可見忙碌的施工景象,但這絲毫並未影響往來客商們的交易熱情。
一支支商隊絡繹不絕,滿載著各種奇珍異寶和特色貨物。盡管有些地方還在緊張施工,然而,這一切都無法阻擋客商們對於財富的執著追求。
曹達看完軍情衛送來的文書,臉上滿是失望的表情。他申請一起出征的奏報被拒絕了,皇帝陛下還在文書裏明確交代讓他好好駐守疏勒城和姑墨城。
坐在曹達旁邊的靖遠師師長關猛看完文書後,微笑著說道:“曹大個,我那個留在姑墨的團明天就能到疏勒,以後那地方就交給你們定遠師了。我覺得你還是多派一個團過去吧,隻有一個團要駐防那麽一大片區域,人手確實少了點。”
“我這不是想著也跟你們一起去喀喇國打一仗,” 曹達瞥了他一眼,感慨道:“陛下怎麽不讓我跟你換一下。”
這時,衛兵進來稟報:“師長,阿巴拉使者來了。”
“來了就讓他進來,” 曹達正煩著,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關猛看他這樣,提醒道:“陛下在文書裏交代的事,你可別辦砸了。”
“就這麽點事,我還能辦砸了。” 曹達沒好氣地回應著。
沒過一會兒,阿巴拉就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見過兩位將軍。”
“阿巴拉,大家都是熟人,不用這麽客氣,坐下說話吧。” 曹達擺手示意他坐下。
“謝曹將軍。” 阿巴拉掏出一張銀行匯票,放在曹達身邊的桌上,“這是大宋銀行五十萬元的匯票,您看一下。” 說完轉身走到旁邊坐下。
曹達看了一眼匯票,說道:“阿巴拉,錢的事不急,要當向導的人帶來沒有?大宋五個師的兵馬就等你們的向導帶路。”
“曹將軍,我帶來了二十多個向導,他們都非常熟悉地形和道路。” 阿巴拉恭敬地回應。
關猛聽到向導已經來了,馬上站起來說道:“既然向導到了,我們回去準備一下,順便跟其他師長也說一聲,你們繼續聊著。” 說完便快步走出門。
阿巴拉連忙起身拱手道:“恭送將軍。”
“好啦,阿巴拉,不用管他,” 曹達擺手說道:“你坐下,我們說別的事。”
“曹將軍,您請說。” 阿巴拉邊說邊落座。
曹達拿起銀行匯票,說道:“陛下已經讓人再送兩萬張複合弓過來,加上上次的三千張,總共兩萬三千張,你算算要多少錢。”
“兩萬張複合弓。” 阿巴拉先是感到一陣高興,但馬上又憂慮起來,猶豫著說道:“曹將軍,複合弓這種好東西,我們當然希望越多越好,但這樣算下來要兩百多萬兩銀錢,我們沒有那麽多錢。”
曹達笑道:“這次我們陛下還送了你們二十萬支箭,也沒讓你們馬上給錢,可以分成三年還清,不然以後大宋的兵馬撤回,你們怎麽應對塞爾柱人,”
阿巴拉立馬轉憂為喜,答道:“那就謝謝曹將軍了,也謝謝大宋皇帝陛下。”
隻要能穩定住喀喇國的局勢,作為大宋跟西方諸國的貿易通道,以後想賺多少錢都不是什麽難事。阿巴拉剛才已經看到了那些商隊,對此充滿了信心。
兩日後,虎衛軍四個師和靖遠師離開疏勒,踏上征程。
遼國上京城皇宮大殿,皇帝耶律洪基和眾臣子齊聚在此。整個大殿氣氛壓抑無比,因為大宋的幾萬兵馬已經將上京城團團包圍。
耶律洪基掃視群臣,開口說道:“你們都說說,現在該如何,都不說話是什麽意思?”
耶律乙辛惶恐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如今大宋兵馬圍城,形勢危急。臣以為,當速速派遣使者與大宋談判,以求和議,避免戰事進一步擴大,減少我大遼百姓生靈塗炭之苦。”
馬上有大臣出來反駁,“陛下,不可輕易求和。我大遼鐵騎威名赫赫,雖大宋兵臨城下,但我們仍有可戰之力。當迅速調集周邊兵力,堅守上京城,待宋軍久攻不下,士氣低落之時,再尋機反擊。”
耶律洪基麵色凝重,沉默片刻後道:“那依你二人之見,各有利弊。若求和,恐失我大遼尊嚴;若戰,勝負難料。眾卿還有何良策?”
此時,一位老將站了出來,聲如洪鍾:“陛下,老臣以為,可一邊派遣使者拖延時間,一邊暗中組織敢死之士,趁夜偷襲宋軍大營。若能得手,必能挫其銳氣,為我大遼爭取轉機。”
韓忠道出列,躬身說道:“陛下,臣曾多次出使宋國,就讓臣出城去先跟宋軍談談,弄清楚他們的目的,然後再作打算。”
“如此就先勞煩韓卿走一趟吧,散了。” 耶律洪基說完起身離開大殿。
韓忠道也快步離開,大殿中剩下一群遼國大臣在交頭接耳,他們都在為各自的後路打算,沒幾個真心為了大遼的。
上京城南麵虎衛軍營地,韓忠道見到十三師長嶽再興。
落座後,韓忠道直接開門見山問道:“嶽將軍,你們此次是為了覆滅大遼而來嗎?”
“韓使者,既然知道了,那還來這幹嘛?” 嶽再興也沒打算跟他兜圈子。
“嶽將軍,這戰事一起,肯定造成上京城生靈塗炭,想必大宋皇帝陛下也不會忍心看到,沒有別的方式來避免這場戰爭了嗎?” 現在這情形,韓忠道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嶽再興笑道:“有,你們可以學白高國,他耶律洪基可以帶著家眷去汴京城享福,不用再煩心國事。”
“此事沒有回旋的餘地了嗎?” 韓忠道在做最後的努力。
“沒了,如果你們想避免上京城的生靈塗炭,就快點打開城門投降,” 嶽再興和其他師長早就想攻城了,現在隻不過是在執行皇帝的命令,給遼人幾天的時間,如果再不投降,就直接攻城。
“好吧,我知道你們的態度了,這就回去稟報陛下,告辭。” 韓忠道說完轉身就走,現在這情形,他也沒有別的法子了。
一支支商隊絡繹不絕,滿載著各種奇珍異寶和特色貨物。盡管有些地方還在緊張施工,然而,這一切都無法阻擋客商們對於財富的執著追求。
曹達看完軍情衛送來的文書,臉上滿是失望的表情。他申請一起出征的奏報被拒絕了,皇帝陛下還在文書裏明確交代讓他好好駐守疏勒城和姑墨城。
坐在曹達旁邊的靖遠師師長關猛看完文書後,微笑著說道:“曹大個,我那個留在姑墨的團明天就能到疏勒,以後那地方就交給你們定遠師了。我覺得你還是多派一個團過去吧,隻有一個團要駐防那麽一大片區域,人手確實少了點。”
“我這不是想著也跟你們一起去喀喇國打一仗,” 曹達瞥了他一眼,感慨道:“陛下怎麽不讓我跟你換一下。”
這時,衛兵進來稟報:“師長,阿巴拉使者來了。”
“來了就讓他進來,” 曹達正煩著,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關猛看他這樣,提醒道:“陛下在文書裏交代的事,你可別辦砸了。”
“就這麽點事,我還能辦砸了。” 曹達沒好氣地回應著。
沒過一會兒,阿巴拉就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見過兩位將軍。”
“阿巴拉,大家都是熟人,不用這麽客氣,坐下說話吧。” 曹達擺手示意他坐下。
“謝曹將軍。” 阿巴拉掏出一張銀行匯票,放在曹達身邊的桌上,“這是大宋銀行五十萬元的匯票,您看一下。” 說完轉身走到旁邊坐下。
曹達看了一眼匯票,說道:“阿巴拉,錢的事不急,要當向導的人帶來沒有?大宋五個師的兵馬就等你們的向導帶路。”
“曹將軍,我帶來了二十多個向導,他們都非常熟悉地形和道路。” 阿巴拉恭敬地回應。
關猛聽到向導已經來了,馬上站起來說道:“既然向導到了,我們回去準備一下,順便跟其他師長也說一聲,你們繼續聊著。” 說完便快步走出門。
阿巴拉連忙起身拱手道:“恭送將軍。”
“好啦,阿巴拉,不用管他,” 曹達擺手說道:“你坐下,我們說別的事。”
“曹將軍,您請說。” 阿巴拉邊說邊落座。
曹達拿起銀行匯票,說道:“陛下已經讓人再送兩萬張複合弓過來,加上上次的三千張,總共兩萬三千張,你算算要多少錢。”
“兩萬張複合弓。” 阿巴拉先是感到一陣高興,但馬上又憂慮起來,猶豫著說道:“曹將軍,複合弓這種好東西,我們當然希望越多越好,但這樣算下來要兩百多萬兩銀錢,我們沒有那麽多錢。”
曹達笑道:“這次我們陛下還送了你們二十萬支箭,也沒讓你們馬上給錢,可以分成三年還清,不然以後大宋的兵馬撤回,你們怎麽應對塞爾柱人,”
阿巴拉立馬轉憂為喜,答道:“那就謝謝曹將軍了,也謝謝大宋皇帝陛下。”
隻要能穩定住喀喇國的局勢,作為大宋跟西方諸國的貿易通道,以後想賺多少錢都不是什麽難事。阿巴拉剛才已經看到了那些商隊,對此充滿了信心。
兩日後,虎衛軍四個師和靖遠師離開疏勒,踏上征程。
遼國上京城皇宮大殿,皇帝耶律洪基和眾臣子齊聚在此。整個大殿氣氛壓抑無比,因為大宋的幾萬兵馬已經將上京城團團包圍。
耶律洪基掃視群臣,開口說道:“你們都說說,現在該如何,都不說話是什麽意思?”
耶律乙辛惶恐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如今大宋兵馬圍城,形勢危急。臣以為,當速速派遣使者與大宋談判,以求和議,避免戰事進一步擴大,減少我大遼百姓生靈塗炭之苦。”
馬上有大臣出來反駁,“陛下,不可輕易求和。我大遼鐵騎威名赫赫,雖大宋兵臨城下,但我們仍有可戰之力。當迅速調集周邊兵力,堅守上京城,待宋軍久攻不下,士氣低落之時,再尋機反擊。”
耶律洪基麵色凝重,沉默片刻後道:“那依你二人之見,各有利弊。若求和,恐失我大遼尊嚴;若戰,勝負難料。眾卿還有何良策?”
此時,一位老將站了出來,聲如洪鍾:“陛下,老臣以為,可一邊派遣使者拖延時間,一邊暗中組織敢死之士,趁夜偷襲宋軍大營。若能得手,必能挫其銳氣,為我大遼爭取轉機。”
韓忠道出列,躬身說道:“陛下,臣曾多次出使宋國,就讓臣出城去先跟宋軍談談,弄清楚他們的目的,然後再作打算。”
“如此就先勞煩韓卿走一趟吧,散了。” 耶律洪基說完起身離開大殿。
韓忠道也快步離開,大殿中剩下一群遼國大臣在交頭接耳,他們都在為各自的後路打算,沒幾個真心為了大遼的。
上京城南麵虎衛軍營地,韓忠道見到十三師長嶽再興。
落座後,韓忠道直接開門見山問道:“嶽將軍,你們此次是為了覆滅大遼而來嗎?”
“韓使者,既然知道了,那還來這幹嘛?” 嶽再興也沒打算跟他兜圈子。
“嶽將軍,這戰事一起,肯定造成上京城生靈塗炭,想必大宋皇帝陛下也不會忍心看到,沒有別的方式來避免這場戰爭了嗎?” 現在這情形,韓忠道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嶽再興笑道:“有,你們可以學白高國,他耶律洪基可以帶著家眷去汴京城享福,不用再煩心國事。”
“此事沒有回旋的餘地了嗎?” 韓忠道在做最後的努力。
“沒了,如果你們想避免上京城的生靈塗炭,就快點打開城門投降,” 嶽再興和其他師長早就想攻城了,現在隻不過是在執行皇帝的命令,給遼人幾天的時間,如果再不投降,就直接攻城。
“好吧,我知道你們的態度了,這就回去稟報陛下,告辭。” 韓忠道說完轉身就走,現在這情形,他也沒有別的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