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衛在那座小院中仔細搜尋了一番,然而除了找到幾個炸彈之外,再未發現其他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劉義達留下二十多個隊員嚴密把守小院,便匆匆趕回軍情衛總部。剛一回到總部,就被告知朱進查到了周大興家的地址,並且已經帶人前去調查了。
劉義達深知,方才那麽大的爆炸聲,若不趕緊跟皇帝奏報,那是萬萬不行的。
此時,趙立慶還在與王安石和蘇軾商議一些政務。看到劉義達,便問道:“你們倆剛離開就發生爆炸,究竟幹了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劉義達趕忙躬身道:“陛下,軍情衛發現那個綢緞莊掌櫃,在抓捕過程中,賊人竟然引爆炸彈。三個賊人當場身亡,而軍情衛也有兩個隊員受傷。”
“這麽說又是死無對證了?” 趙立慶的臉上露出些許不悅之色。
劉義達心中暗暗叫苦,急忙回應道:“陛下,不過我們已經查清其中一個賊人的身份。朱進已經帶人去他家了。”
“能查到有名有姓的就行,是什麽樣的人?” 趙立慶此時有些好奇。
劉義達回應道:“回陛下,是原來捧日軍中的一個指揮,名叫周大興,他家就住在汴京城裏。”
“什麽…… 軍中之人?” 蘇軾聽到這話,很是驚訝,有些激動地站了起來。
王安石倒是沒那麽激動,“子瞻,稍安勿躁,聽劉師長把話說完。”
捧日軍的一個指揮,手下也就管著五百人而已,而且捧日軍已經撤銷,對此趙立慶倒是覺得是在預料之中的事。
劉義達接著說:“陛下,時間倉促,目前隻查到周大興退役後,平時就做一些小生意,具體情況要等朱進調查完他家才能更進一步了解。”
“嗯,那就等調查清楚了再稟報,回去吧。” 趙立慶擺了擺手。
“是,陛下。” 劉義達躬身退出大殿。
“官家,一個退役的小小指揮幹不了這樣的大事,此事一定有幕後之人。” 蘇軾有些著急,畢竟牽扯到軍方的人,這事的意義就不一樣了。大宋文人曆來對軍人防範意識很強。
王安石考慮得更具體,“官家,如今查到退役的軍人,其他軍隊倒是問題不大。各省的警衛軍都是原來的禁軍改編而成,需要加以防範。”
趙立慶笑道:“朕當初把禁軍改編分散到各省,就是防範他們之中錯綜複雜的關係。現在他們也基本沒什麽戰力了,就是全大宋的警衛軍一起鬧事,朕也不怕。就憑他們手中的大刀長矛和弓箭,翻不了天的。”
王安石和蘇軾現在才明白,為什麽這麽多年各省的警衛軍還是用著原來的那些裝備,原來皇帝早就有所防備。
“官家聖明。” 王安石和蘇軾也不方便對軍方的事說太多,就此打住。
“介甫、子瞻,你們盡快把剛才商議的事落實吧。” 趙立慶也不想再多說那些事。
“是,官家,臣等告退。” 王安石和蘇軾躬身行禮,退出大殿。
朱進垂頭喪氣地回到軍情衛總部,劉義達看到這情形,問道:“撲空了嗎?”
“周大興家一個人都沒有。跟附近的人打聽後得知,在賊人襲擊皇宮的兩日後,就沒再見過他家的人出現。看來這些人把事情都做的滴水不漏了。” 朱進無奈地歎氣。
劉義達笑道:“你沒收獲,我可發現了點東西。”
“你發現什麽了?快說說。”
“我剛才查了一些周大興退役後做的那些生意,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跟兩家店鋪有關,一家是出售玻璃窗,另一家是香水。”
“你不會是想說跟‘四海貿易’有關係吧?這怎麽可能呢。” 朱進一臉不屑的表情。
劉義達拍了拍麵前的一疊資料,“四海貿易又沒有零售的店鋪,那兩家店一家是曹家的,另一家是石家所有。”
“如果幕後是這倆家,那一切就都能說的通了。” 朱進恍然大悟。
劉義達壓低聲音說道:“要查這倆家我們也無從下手,不知道暗線那邊有沒有安排人在這倆家。”
“應該有,但我們想通過暗線了解其中的一些事,隻能先去稟報陛下。” 朱進說話的聲音也小了很多。
劉義達站起身來,“那還等什麽,進宮把目前掌握的事稟報給陛下,接下來要如何處理就看陛下的旨意了。”
紫宸殿中,趙立慶正在看一封彈劾奏折。司馬光彈劾崇義公柴詠不知典故、性情庸鄙、祭祀不合禮法。最後還提出:周朝本姓郭,周世宗柴榮是柴皇後的親侄子,過繼給了郭家,從宗法製度上來說應算是郭家的孩子。如今為周朝立嗣,封柴氏子孫來祭祀是不合理的,應該封郭家子孫去侍奉周祀。
對於這些事趙立慶是無所謂的,都是以前遺留的曆史問題。郭家早就絕嗣,再說柴詠也不是柴榮的直係子孫,隻是旁支而已。為了體現大宋皇帝的仁慈,隨便找個人去祭祀而已,這麽較真做什麽。
這時,太監進來稟報:“陛下,軍情衛倆位師長求見。”
“怎麽剛走沒多久又來了,讓他們進來吧。” 趙立慶好奇這倆人又發現了什麽重要線索。
沒一會兒,朱進和劉義達一起進殿,躬身行禮,“拜見官家。”
趙立慶擺了擺手,說道:“你們又發現什麽?”
“陛下,那個周大興的家已經人去樓空,但臣查到這幾年他跟曹家和石家名下的店鋪有很多生意上的來往,想從暗線那邊了解一些訊息。” 說這些話時,劉義達心裏很緊張,畢竟這兩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
趙立慶聽完也陷入沉默。劉義達說的曹家就是太上皇趙禎的皇後娘家,石家是自己貴妃的娘家。這兩家都是開國功勳之家,現在又是外戚,在整個大宋,除了皇家,就屬這兩家最牛了。
思索許久,趙立慶扭頭朝禦座屏風後喊了一句,“把曹家和石家最近的記錄送來。”
沒人回應,但能聽到椅子移動的細微聲音。
趙立慶扭頭回來看向朱進和劉義達,問道:“你們隻因為有些生意上的往來,就懷疑這兩家是幕後之人嗎?”
朱進躬身回應,“陛下,周大興其他的生意都做的很小,也賺不到多少錢。這樣的人能跟這兩家做玻璃和香水的生意,臣等不得不懷疑是利用做生意來掩護一些金錢上的往來。畢竟那麽多賊人,錢少了可辦不成事。”
趙立慶微微點頭,但沒說話。大殿內陷入沉默。這時,一個女官從屏風後出來,把兩份資料放在禦案上,行了個禮又退回去。
翻看完兩份資料,趙立慶開口說道:“沒什麽特別的事,隻有前段時間曹吉發和石祥禮這兩人走的很近,經常在一起花天酒地。”
皇帝說的很隱晦,但朱進和劉義達都聽明白了,連忙躬身道:“臣等明白了。”
趙立慶合上兩份資料,“別大張旗鼓的,要有實證,不然會很被動。小心點辦事,如果有新的消息,朕會告訴你們。”
“是,陛下,臣等告退。” 倆人躬身退出大殿。有了明確的調查對象,他們相信很快就能把這事查明白。
劉義達留下二十多個隊員嚴密把守小院,便匆匆趕回軍情衛總部。剛一回到總部,就被告知朱進查到了周大興家的地址,並且已經帶人前去調查了。
劉義達深知,方才那麽大的爆炸聲,若不趕緊跟皇帝奏報,那是萬萬不行的。
此時,趙立慶還在與王安石和蘇軾商議一些政務。看到劉義達,便問道:“你們倆剛離開就發生爆炸,究竟幹了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劉義達趕忙躬身道:“陛下,軍情衛發現那個綢緞莊掌櫃,在抓捕過程中,賊人竟然引爆炸彈。三個賊人當場身亡,而軍情衛也有兩個隊員受傷。”
“這麽說又是死無對證了?” 趙立慶的臉上露出些許不悅之色。
劉義達心中暗暗叫苦,急忙回應道:“陛下,不過我們已經查清其中一個賊人的身份。朱進已經帶人去他家了。”
“能查到有名有姓的就行,是什麽樣的人?” 趙立慶此時有些好奇。
劉義達回應道:“回陛下,是原來捧日軍中的一個指揮,名叫周大興,他家就住在汴京城裏。”
“什麽…… 軍中之人?” 蘇軾聽到這話,很是驚訝,有些激動地站了起來。
王安石倒是沒那麽激動,“子瞻,稍安勿躁,聽劉師長把話說完。”
捧日軍的一個指揮,手下也就管著五百人而已,而且捧日軍已經撤銷,對此趙立慶倒是覺得是在預料之中的事。
劉義達接著說:“陛下,時間倉促,目前隻查到周大興退役後,平時就做一些小生意,具體情況要等朱進調查完他家才能更進一步了解。”
“嗯,那就等調查清楚了再稟報,回去吧。” 趙立慶擺了擺手。
“是,陛下。” 劉義達躬身退出大殿。
“官家,一個退役的小小指揮幹不了這樣的大事,此事一定有幕後之人。” 蘇軾有些著急,畢竟牽扯到軍方的人,這事的意義就不一樣了。大宋文人曆來對軍人防範意識很強。
王安石考慮得更具體,“官家,如今查到退役的軍人,其他軍隊倒是問題不大。各省的警衛軍都是原來的禁軍改編而成,需要加以防範。”
趙立慶笑道:“朕當初把禁軍改編分散到各省,就是防範他們之中錯綜複雜的關係。現在他們也基本沒什麽戰力了,就是全大宋的警衛軍一起鬧事,朕也不怕。就憑他們手中的大刀長矛和弓箭,翻不了天的。”
王安石和蘇軾現在才明白,為什麽這麽多年各省的警衛軍還是用著原來的那些裝備,原來皇帝早就有所防備。
“官家聖明。” 王安石和蘇軾也不方便對軍方的事說太多,就此打住。
“介甫、子瞻,你們盡快把剛才商議的事落實吧。” 趙立慶也不想再多說那些事。
“是,官家,臣等告退。” 王安石和蘇軾躬身行禮,退出大殿。
朱進垂頭喪氣地回到軍情衛總部,劉義達看到這情形,問道:“撲空了嗎?”
“周大興家一個人都沒有。跟附近的人打聽後得知,在賊人襲擊皇宮的兩日後,就沒再見過他家的人出現。看來這些人把事情都做的滴水不漏了。” 朱進無奈地歎氣。
劉義達笑道:“你沒收獲,我可發現了點東西。”
“你發現什麽了?快說說。”
“我剛才查了一些周大興退役後做的那些生意,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跟兩家店鋪有關,一家是出售玻璃窗,另一家是香水。”
“你不會是想說跟‘四海貿易’有關係吧?這怎麽可能呢。” 朱進一臉不屑的表情。
劉義達拍了拍麵前的一疊資料,“四海貿易又沒有零售的店鋪,那兩家店一家是曹家的,另一家是石家所有。”
“如果幕後是這倆家,那一切就都能說的通了。” 朱進恍然大悟。
劉義達壓低聲音說道:“要查這倆家我們也無從下手,不知道暗線那邊有沒有安排人在這倆家。”
“應該有,但我們想通過暗線了解其中的一些事,隻能先去稟報陛下。” 朱進說話的聲音也小了很多。
劉義達站起身來,“那還等什麽,進宮把目前掌握的事稟報給陛下,接下來要如何處理就看陛下的旨意了。”
紫宸殿中,趙立慶正在看一封彈劾奏折。司馬光彈劾崇義公柴詠不知典故、性情庸鄙、祭祀不合禮法。最後還提出:周朝本姓郭,周世宗柴榮是柴皇後的親侄子,過繼給了郭家,從宗法製度上來說應算是郭家的孩子。如今為周朝立嗣,封柴氏子孫來祭祀是不合理的,應該封郭家子孫去侍奉周祀。
對於這些事趙立慶是無所謂的,都是以前遺留的曆史問題。郭家早就絕嗣,再說柴詠也不是柴榮的直係子孫,隻是旁支而已。為了體現大宋皇帝的仁慈,隨便找個人去祭祀而已,這麽較真做什麽。
這時,太監進來稟報:“陛下,軍情衛倆位師長求見。”
“怎麽剛走沒多久又來了,讓他們進來吧。” 趙立慶好奇這倆人又發現了什麽重要線索。
沒一會兒,朱進和劉義達一起進殿,躬身行禮,“拜見官家。”
趙立慶擺了擺手,說道:“你們又發現什麽?”
“陛下,那個周大興的家已經人去樓空,但臣查到這幾年他跟曹家和石家名下的店鋪有很多生意上的來往,想從暗線那邊了解一些訊息。” 說這些話時,劉義達心裏很緊張,畢竟這兩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
趙立慶聽完也陷入沉默。劉義達說的曹家就是太上皇趙禎的皇後娘家,石家是自己貴妃的娘家。這兩家都是開國功勳之家,現在又是外戚,在整個大宋,除了皇家,就屬這兩家最牛了。
思索許久,趙立慶扭頭朝禦座屏風後喊了一句,“把曹家和石家最近的記錄送來。”
沒人回應,但能聽到椅子移動的細微聲音。
趙立慶扭頭回來看向朱進和劉義達,問道:“你們隻因為有些生意上的往來,就懷疑這兩家是幕後之人嗎?”
朱進躬身回應,“陛下,周大興其他的生意都做的很小,也賺不到多少錢。這樣的人能跟這兩家做玻璃和香水的生意,臣等不得不懷疑是利用做生意來掩護一些金錢上的往來。畢竟那麽多賊人,錢少了可辦不成事。”
趙立慶微微點頭,但沒說話。大殿內陷入沉默。這時,一個女官從屏風後出來,把兩份資料放在禦案上,行了個禮又退回去。
翻看完兩份資料,趙立慶開口說道:“沒什麽特別的事,隻有前段時間曹吉發和石祥禮這兩人走的很近,經常在一起花天酒地。”
皇帝說的很隱晦,但朱進和劉義達都聽明白了,連忙躬身道:“臣等明白了。”
趙立慶合上兩份資料,“別大張旗鼓的,要有實證,不然會很被動。小心點辦事,如果有新的消息,朕會告訴你們。”
“是,陛下,臣等告退。” 倆人躬身退出大殿。有了明確的調查對象,他們相信很快就能把這事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