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總是讓人在不經意間便已度過。熱鬧與喜慶的上元節剛過完,靖豐七年的第一次朝會便在大興殿如期舉行。
大殿之內,群臣剛剛行完禮,依照品階分列於兩側。
此時,一位老禦史率先出列,跪地後以洪亮且急切的聲音勸諫道:“官家,您在正旦宴會上曾提及要讓皇子建國,此乃恢複隋唐之前的分封之策啊!豈不聞,昔日漢之七國、晉之八王,皆因分封之故,致使國家陷入動蕩之境。想那漢朝之時,吳王劉濞等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悍然興兵反叛,一時間烽火連天,生靈塗炭,百姓深陷苦難之中,苦不堪言。而那晉朝的八王之亂,諸王為了爭權奪利,彼此相互攻伐,長達十六年的戰亂讓晉朝元氣大傷,社會經濟崩潰,更是引發了五胡亂我華夏之禍,中原大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倘若我大宋施行分封之策,恐將重蹈覆轍,還望官家三思啊!”
端坐龍椅之上的趙立慶心中不禁暗暗感歎:這便是酒後失言的後果啊。目光緩緩掃視過群臣,從眾人的神情之中能夠明顯看出,這位老禦史所說的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
趙立慶微微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孫禦史,平身吧。朕還沒糊塗到要在大宋施行分封的製度,諸卿也不必為此憂心忡忡。”
“官家聖明,大宋萬年。” 群臣聞言,趕忙躬身行禮,齊聲高呼。那位老禦史也緩緩起身,回到了隊列之中。
每年的第一次朝會,大多隻是走一個過場,因此很快便散朝了。群臣各自返回衙門,開始處理政務,而趙立慶則在皇城司使楊威的陪同下,來到了隨園。
眾皇子和十幾個老師正在專心讀書。見到趙立慶前來,眾人趕忙躬身行禮,齊聲說道:“拜見父皇...”“拜見陛下...”
趙立慶擺了擺手,“免禮,從老大至老八,你們八個年紀稍大些的跟朕出去一趟,其他人跟老師繼續讀書。”
皇子年滿六歲便要來到此地讀書,如今隨園裏共有二十多個皇子。
趙立慶帶著八個皇子徑直出城,前往新兵訓練司。這八個皇子中,最大的是太子和老二,兩人均是十五歲,而最小的老八剛滿十二歲,乃是華妃吳秀娥所生。
新兵訓練司後大部分人都已調往海州幫忙訓練鎮海軍新兵,僅剩下幾十個人留在這邊。皇帝駕臨,他們來到大門口接駕,齊聲高呼:“拜見陛下。”
“免禮。”趙立慶步入大門,皇子們緊隨其後,眾人也隨即跟上。
來到操場,趙立慶環顧四周,而後轉身對眾人說道:“朕今日把這八個兒子交給你們,要求將他們當成新兵來訓練,不必顧及他們的皇子身份,你們該如何訓練就如何訓練,三個月後朕要來考核。”
此話一出,眾人皆懵了,皇子們不敢吱聲。新兵訓練司使李廣陽率先反應過來,趕忙躬身奏道:“陛下,這新兵訓練極為艱苦,殿下們從未經曆過,怕是會受不了。”
趙立慶板著臉,嚴肅地說道:“李廣陽,你也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人,哪來這麽多廢話?”
“是,陛下。” 李廣陽見皇帝態度堅決,便也不再多言,幹脆地回應。
趙立慶看向八個兒子,再次強調道:“在這裏,你們不再是皇子,隻是一個新兵,教官說什麽,你們便做什麽。如果到時考核不合格,就永遠待在這裏。”
“是,父皇。” 太子帶頭回應,眾人一起躬身行了個禮。
“行了,就這樣吧,李廣陽,人給你留下了,三個月後讓朕看到他們脫胎換骨。” 趙立慶說完,便朝外走去,楊威連忙跟上。
“恭送父皇...”“恭送陛下...” 眾人躬身行禮。
老三趙佑大聲喊道:“父皇,回去後跟母妃說一聲,讓她別擔心我。”
趙立慶擺了擺手,頭也不回地登上馬車,揚長而去。
回到皇宮後,趙立慶將八個孩子的母親都召集到了坤寧殿,跟她們說了把孩子放在新兵訓練司的事情。
“陛下,孩子們哪能吃得了那個苦啊。” 皇後種雲思一聽,眼眶頓時有些泛紅。
呂若蘭更是不顧禮儀,直接吼道:“哪有你這麽當爹的?以後是不是還要把孩子們送到戰場上去?”
石沐見狀,連忙拉住呂若蘭的衣袖,“姐姐,慎言。”
其他人雖心中擔憂,但沒那麽大的膽子敢大喊大叫。德妃楊玉紅擦拭了一下眼角,輕聲說道:“陛下,孩子們什麽東西都沒帶,派人給送點過去吧。”
趙立慶皺了皺眉頭,說道:“他們在那邊有吃有喝的,什麽都不缺,你們都消停點。朕是來跟你們說一聲的,不是來跟你們商量。” 說完,便轉身往外走。
淑妃折美佳快步跟上,“陛下,那邊畢竟是在城外,要多安排人守衛。”
“朕安排了一些皇城司的將士在那邊,附近還有好幾千汴京衛,你們放心。”趙立慶邊說邊走出大殿。
看到趙立慶走了,呂若蘭朝吳秀娥發火,“姓吳的,你光在那抹眼淚有什麽用,一聲都不吭。”
“你孩子都十四歲了,我的孩子才十二,所有孩子就數他最小,你朝我吼什麽?”吳秀娥甩了甩衣袖,離開坤寧殿。
“惠妃,你這樣就有點過分了,怎能跟陛下發火?” 皇後種雲思臉色鐵青,對呂若蘭的行為感到不滿。
“皇後娘娘恕罪,臣妾這就去跟陛下請罪。” 呂若蘭行了個禮,轉身便走。
種雲思被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淑妃折美佳嘟囔道:“一天到晚橫行霸道,遲早有她的苦頭吃。”
趙立慶回到福寧殿,感覺有些困倦,便到側殿的榻上斜躺著,想要眯一會兒。
“還跑回來睡覺,你娥姐在那抹眼淚呢,不去安慰一下。” 呂若蘭一進門就調侃。
趙立慶翻身坐起來,“你還沒鬧夠?”
“誰來跟你鬧了,有事要問皇帝陛下。” 呂若蘭說著,便走到趙立慶身邊,輕輕地給他捏腿,聲音溫柔,力道適中。
趙立慶不禁笑出聲,“你這變臉可真快,要求人就變得這麽溫柔。”
呂若蘭嬌嗔道:“剛才不是一下沒忍住嗎,你這當爹的不心疼孩子,還不讓我這當娘的心疼一下。”
趙立慶懶得跟她掰扯,“是有要弄新股份的事,就是原來的股份不變,新股份隻為吸收一些錢來更好地發展銀行業務,但新股份隻有分紅的權利,沒有管理銀行的權利,相當於把錢借給銀行,賺了錢之後,扣除一部分銀行的提成,再把剩下的利潤分給持有股份的人,大概就是這樣。”
“那還不如直接把錢存銀行,不也有利息拿?這樣不是更穩當?”呂若蘭有些不理解。
“正常情形下分紅會比利息多,不然弄這個幹嘛?有人會買那些股份嗎?”
呂若蘭恍然大悟,“明白了,臣妾先回去,陛下晚上要過來嗎?”
“沒時間,還一大堆事要忙。”
大殿之內,群臣剛剛行完禮,依照品階分列於兩側。
此時,一位老禦史率先出列,跪地後以洪亮且急切的聲音勸諫道:“官家,您在正旦宴會上曾提及要讓皇子建國,此乃恢複隋唐之前的分封之策啊!豈不聞,昔日漢之七國、晉之八王,皆因分封之故,致使國家陷入動蕩之境。想那漢朝之時,吳王劉濞等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悍然興兵反叛,一時間烽火連天,生靈塗炭,百姓深陷苦難之中,苦不堪言。而那晉朝的八王之亂,諸王為了爭權奪利,彼此相互攻伐,長達十六年的戰亂讓晉朝元氣大傷,社會經濟崩潰,更是引發了五胡亂我華夏之禍,中原大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倘若我大宋施行分封之策,恐將重蹈覆轍,還望官家三思啊!”
端坐龍椅之上的趙立慶心中不禁暗暗感歎:這便是酒後失言的後果啊。目光緩緩掃視過群臣,從眾人的神情之中能夠明顯看出,這位老禦史所說的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
趙立慶微微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孫禦史,平身吧。朕還沒糊塗到要在大宋施行分封的製度,諸卿也不必為此憂心忡忡。”
“官家聖明,大宋萬年。” 群臣聞言,趕忙躬身行禮,齊聲高呼。那位老禦史也緩緩起身,回到了隊列之中。
每年的第一次朝會,大多隻是走一個過場,因此很快便散朝了。群臣各自返回衙門,開始處理政務,而趙立慶則在皇城司使楊威的陪同下,來到了隨園。
眾皇子和十幾個老師正在專心讀書。見到趙立慶前來,眾人趕忙躬身行禮,齊聲說道:“拜見父皇...”“拜見陛下...”
趙立慶擺了擺手,“免禮,從老大至老八,你們八個年紀稍大些的跟朕出去一趟,其他人跟老師繼續讀書。”
皇子年滿六歲便要來到此地讀書,如今隨園裏共有二十多個皇子。
趙立慶帶著八個皇子徑直出城,前往新兵訓練司。這八個皇子中,最大的是太子和老二,兩人均是十五歲,而最小的老八剛滿十二歲,乃是華妃吳秀娥所生。
新兵訓練司後大部分人都已調往海州幫忙訓練鎮海軍新兵,僅剩下幾十個人留在這邊。皇帝駕臨,他們來到大門口接駕,齊聲高呼:“拜見陛下。”
“免禮。”趙立慶步入大門,皇子們緊隨其後,眾人也隨即跟上。
來到操場,趙立慶環顧四周,而後轉身對眾人說道:“朕今日把這八個兒子交給你們,要求將他們當成新兵來訓練,不必顧及他們的皇子身份,你們該如何訓練就如何訓練,三個月後朕要來考核。”
此話一出,眾人皆懵了,皇子們不敢吱聲。新兵訓練司使李廣陽率先反應過來,趕忙躬身奏道:“陛下,這新兵訓練極為艱苦,殿下們從未經曆過,怕是會受不了。”
趙立慶板著臉,嚴肅地說道:“李廣陽,你也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人,哪來這麽多廢話?”
“是,陛下。” 李廣陽見皇帝態度堅決,便也不再多言,幹脆地回應。
趙立慶看向八個兒子,再次強調道:“在這裏,你們不再是皇子,隻是一個新兵,教官說什麽,你們便做什麽。如果到時考核不合格,就永遠待在這裏。”
“是,父皇。” 太子帶頭回應,眾人一起躬身行了個禮。
“行了,就這樣吧,李廣陽,人給你留下了,三個月後讓朕看到他們脫胎換骨。” 趙立慶說完,便朝外走去,楊威連忙跟上。
“恭送父皇...”“恭送陛下...” 眾人躬身行禮。
老三趙佑大聲喊道:“父皇,回去後跟母妃說一聲,讓她別擔心我。”
趙立慶擺了擺手,頭也不回地登上馬車,揚長而去。
回到皇宮後,趙立慶將八個孩子的母親都召集到了坤寧殿,跟她們說了把孩子放在新兵訓練司的事情。
“陛下,孩子們哪能吃得了那個苦啊。” 皇後種雲思一聽,眼眶頓時有些泛紅。
呂若蘭更是不顧禮儀,直接吼道:“哪有你這麽當爹的?以後是不是還要把孩子們送到戰場上去?”
石沐見狀,連忙拉住呂若蘭的衣袖,“姐姐,慎言。”
其他人雖心中擔憂,但沒那麽大的膽子敢大喊大叫。德妃楊玉紅擦拭了一下眼角,輕聲說道:“陛下,孩子們什麽東西都沒帶,派人給送點過去吧。”
趙立慶皺了皺眉頭,說道:“他們在那邊有吃有喝的,什麽都不缺,你們都消停點。朕是來跟你們說一聲的,不是來跟你們商量。” 說完,便轉身往外走。
淑妃折美佳快步跟上,“陛下,那邊畢竟是在城外,要多安排人守衛。”
“朕安排了一些皇城司的將士在那邊,附近還有好幾千汴京衛,你們放心。”趙立慶邊說邊走出大殿。
看到趙立慶走了,呂若蘭朝吳秀娥發火,“姓吳的,你光在那抹眼淚有什麽用,一聲都不吭。”
“你孩子都十四歲了,我的孩子才十二,所有孩子就數他最小,你朝我吼什麽?”吳秀娥甩了甩衣袖,離開坤寧殿。
“惠妃,你這樣就有點過分了,怎能跟陛下發火?” 皇後種雲思臉色鐵青,對呂若蘭的行為感到不滿。
“皇後娘娘恕罪,臣妾這就去跟陛下請罪。” 呂若蘭行了個禮,轉身便走。
種雲思被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淑妃折美佳嘟囔道:“一天到晚橫行霸道,遲早有她的苦頭吃。”
趙立慶回到福寧殿,感覺有些困倦,便到側殿的榻上斜躺著,想要眯一會兒。
“還跑回來睡覺,你娥姐在那抹眼淚呢,不去安慰一下。” 呂若蘭一進門就調侃。
趙立慶翻身坐起來,“你還沒鬧夠?”
“誰來跟你鬧了,有事要問皇帝陛下。” 呂若蘭說著,便走到趙立慶身邊,輕輕地給他捏腿,聲音溫柔,力道適中。
趙立慶不禁笑出聲,“你這變臉可真快,要求人就變得這麽溫柔。”
呂若蘭嬌嗔道:“剛才不是一下沒忍住嗎,你這當爹的不心疼孩子,還不讓我這當娘的心疼一下。”
趙立慶懶得跟她掰扯,“是有要弄新股份的事,就是原來的股份不變,新股份隻為吸收一些錢來更好地發展銀行業務,但新股份隻有分紅的權利,沒有管理銀行的權利,相當於把錢借給銀行,賺了錢之後,扣除一部分銀行的提成,再把剩下的利潤分給持有股份的人,大概就是這樣。”
“那還不如直接把錢存銀行,不也有利息拿?這樣不是更穩當?”呂若蘭有些不理解。
“正常情形下分紅會比利息多,不然弄這個幹嘛?有人會買那些股份嗎?”
呂若蘭恍然大悟,“明白了,臣妾先回去,陛下晚上要過來嗎?”
“沒時間,還一大堆事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