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和宣傳,在朝廷銀監局的批文下發三日後,中原銀行股票交易處終於正式開始營業。
大宋第一個購買股票的人是呂賓。他率先親自出麵購入了十萬股,隨後又找來三個人,每人同樣購買了十萬股。
“呂小東家,當真是大手筆啊,一出手便是四十萬股。” 石泊忍不住出言調侃。
呂賓拱了拱手回,說道“石總經理,我這可都是借的錢,無非是想支持一下我們的中原銀行。你們興業商行難道不打算支持一下嗎?”
“那當然要捧場,我們興業商行也準備購入十萬股。” 石泊說得雲淡風輕,但暗地裏早已派人去排隊購買。
股票交易處開業的首日,前來購買股票的大部分都是中原銀行的股東們,不過他們並未親自出麵,而是安排別人前來購買。
一些官員和勳貴也紛紛派遣家裏的管家或下人前來購買。這一天,交易處共售出三百多萬股,場麵異常火爆,此事迅速成為汴京城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話題。
剛到中原銀行上班沒多久的吳百生,下班後便火急火燎地來到大伯家,尋找堂哥吳廣生。“大哥,股票買了沒有?”
吳廣生和吳百生是華妃吳秀娥的侄子。吳百生自幼就對做生意感興趣,趙立慶就將他安排到中原銀行上班。
“買了一千股,這上麵寫得清清楚楚。” 吳廣生掏出一本如同銀行存款的存折。
吳百生趕忙接過來,仔細地查看了一番,然後說道:“一千股實在太少了,要是還有錢,應該多買一些。”
“百生啊,買這玩意不會虧了吧?我可是跟你嫂子保證過會賺錢,她才同意拿出五百元跟你合買這股票。” 吳廣生的臉上露出些許擔憂之色。畢竟,錢存在大宋銀行能穩穩地賺取一些利息,如今要是不能賺錢,那自己以後在媳婦麵前可就沒了麵子。
吳百生笑著安慰道:“大哥放心,肯定會賺錢的。今日晚點大伯和我爹就會從作坊回家,我準備跟我爹要些錢再買點股票,你也跟大伯說一下這個事,讓大伯也拿點錢出來。”
“還要買啊!這一千股已經不少了。” 吳廣生顯得有些不情願。
吳百生耐心地解釋道:“大哥,股票交易處今天就賣出去三百多萬股,總共才一千萬股,最多幾天就會賣完。若不早點再多買一些,到時候出高價都不一定有人賣。我已經根據股票的那些規則仔細算過了,肯定會賺錢。”
“那還要再買多少?”
“盡量多買,大伯拿出來多少錢就買多少股票。我現在就回家等我爹。” 吳百生拱了拱手,隨即起身離開。
翌日,一向很少出門的吳廣生再度來到股票交易處。今天他帶來四千元,昨晚父親和二叔各拿出兩千元。
股票發售的第二日,前來購買的人比昨天還要多,吳廣生排隊一個多時辰才買到股票。走出交易處的大門,他便看到在外焦急等候的吳百生。
“大哥,買好了嗎?” 吳百生等得有些焦急。
“買好了,你看現在上麵寫著五千股。” 吳廣生把存折遞過去。
吳百生擺了擺手,說道:“買到就好,不用看了,你回家吧,我也要去幹活了。”
“百生,我爹說這些錢都是姑姑給的,可別打水漂了。” 吳廣生心中依舊有些不放心。
“這我知道,昨晚我爹也這麽說,放心吧。”
股票交易處開業第二天,依舊生意火爆。直至打烊時,共賣出三百多萬股。經過兩日的出售,現在隻剩下兩百多萬股。
第三天,來到股票交易處的人比前兩日更多,一些汴京城的居民也紛紛前來購買。交易處那塊巨大的黑板上,一刻鍾就更新一次股票剩餘數量。
至申時的時候,黑板上的數量終於變成零。那些沒買到的人捶足頓胸,責怪自己沒有早點來。人群逐漸散去,已經有人加價要跟別人買股票。
紫宸殿內,秦良回來向皇帝匯報股票的交易情況。
“陛下,中原銀行的一千萬股票已經全部售罄,比預計的時間早了兩天。”
趙立慶感歎道:“這汴京城的有錢人真多啊。都是些什麽人去購買股票?”
“回陛下,具體的還沒統計出來。官員和勳貴們都是派下人去購買,還有很多做生意的商人,也有少量普通百姓。”
“嗯,中原銀行現在有了這麽多錢,告訴陳鴻才一聲,要好好利用,放開手腳去做,朕等著看他做出些成績來。”
“是,陛下。奴婢聽說有些沒買到股票的人,已經開始加價要從別人手裏購買,這事該如何處理?”
“這事不要去管,人家自己的錢和股票,願意怎麽處理是人家自己的事,股票交易處嚴格按規矩做事就行。” 趙立慶早就預料到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買不到的人想要股票,隻能加價購買。上輩子雖然沒炒股,但股票的事可沒少聽說。
又過了幾天,股票交易處就開始有人以一股一元一百文的價格出售股票,但數量很少。不過,隻要有人出售,立馬就被人買走。
供銷不平衡,股票的價格就慢慢上漲,沒幾天就漲到每股一元兩百文,但仍然沒多少人把手裏的股票賣出。
吳廣生本來一直在家讀書,準備參加科舉。自從買了股票以後,就經常到股票交易處閑逛。看到股票漲價,他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從交易處回來,吳廣生就直接來到二叔家裏,等待吳百生下班回家。
“大哥,今天怎麽有空來家裏?” 吳百生一到家,看到吳廣生就覺得好奇。兩家雖然離得不遠,但這位堂哥一般都在家裏讀書,很少出門。
“百生,我這些日子經常去股票交易處。今天到快打烊的時候,已經有人出價一元兩百五十文要購買股票,這都已經賺了兩成半了,我們那些股票可以賣了吧?” 現在自己手裏有五千股,算起來能賺一千多元,吳廣生覺得已經賺得夠多了。
吳百生笑道:“大哥,這股票最少能漲到一元五百文,甚至更高,現在可不能賣。”
“你這麽肯定股票能漲到那麽高的價格?” 吳廣生有點不信。
吳百生解釋道:“大哥,你還真是一心隻讀聖賢書。我們大宋現在蒸蒸日上,商業貿易如此繁榮。中原銀行要是把賣股票的那些錢利用好,到時候肯定能賺到很多錢。這些股票光是每年的分紅就能賺不少錢。不然那些人幹嘛加價從別人手裏買股票,你以為他們傻嗎?”
“嗯,你說的有道理。聽說朝廷已經出兵要把西南那幾個小國納入大宋,到時候那邊要大規模開墾土地。大宋這些年確實越來越強大了。”
“大哥,你就在家安心讀書,等哪天要賣股票,我再通知你。”
“好,那我以後就不去股票交易處閑逛了,你要看著點。”
大宋第一個購買股票的人是呂賓。他率先親自出麵購入了十萬股,隨後又找來三個人,每人同樣購買了十萬股。
“呂小東家,當真是大手筆啊,一出手便是四十萬股。” 石泊忍不住出言調侃。
呂賓拱了拱手回,說道“石總經理,我這可都是借的錢,無非是想支持一下我們的中原銀行。你們興業商行難道不打算支持一下嗎?”
“那當然要捧場,我們興業商行也準備購入十萬股。” 石泊說得雲淡風輕,但暗地裏早已派人去排隊購買。
股票交易處開業的首日,前來購買股票的大部分都是中原銀行的股東們,不過他們並未親自出麵,而是安排別人前來購買。
一些官員和勳貴也紛紛派遣家裏的管家或下人前來購買。這一天,交易處共售出三百多萬股,場麵異常火爆,此事迅速成為汴京城街頭巷尾熱議的焦點話題。
剛到中原銀行上班沒多久的吳百生,下班後便火急火燎地來到大伯家,尋找堂哥吳廣生。“大哥,股票買了沒有?”
吳廣生和吳百生是華妃吳秀娥的侄子。吳百生自幼就對做生意感興趣,趙立慶就將他安排到中原銀行上班。
“買了一千股,這上麵寫得清清楚楚。” 吳廣生掏出一本如同銀行存款的存折。
吳百生趕忙接過來,仔細地查看了一番,然後說道:“一千股實在太少了,要是還有錢,應該多買一些。”
“百生啊,買這玩意不會虧了吧?我可是跟你嫂子保證過會賺錢,她才同意拿出五百元跟你合買這股票。” 吳廣生的臉上露出些許擔憂之色。畢竟,錢存在大宋銀行能穩穩地賺取一些利息,如今要是不能賺錢,那自己以後在媳婦麵前可就沒了麵子。
吳百生笑著安慰道:“大哥放心,肯定會賺錢的。今日晚點大伯和我爹就會從作坊回家,我準備跟我爹要些錢再買點股票,你也跟大伯說一下這個事,讓大伯也拿點錢出來。”
“還要買啊!這一千股已經不少了。” 吳廣生顯得有些不情願。
吳百生耐心地解釋道:“大哥,股票交易處今天就賣出去三百多萬股,總共才一千萬股,最多幾天就會賣完。若不早點再多買一些,到時候出高價都不一定有人賣。我已經根據股票的那些規則仔細算過了,肯定會賺錢。”
“那還要再買多少?”
“盡量多買,大伯拿出來多少錢就買多少股票。我現在就回家等我爹。” 吳百生拱了拱手,隨即起身離開。
翌日,一向很少出門的吳廣生再度來到股票交易處。今天他帶來四千元,昨晚父親和二叔各拿出兩千元。
股票發售的第二日,前來購買的人比昨天還要多,吳廣生排隊一個多時辰才買到股票。走出交易處的大門,他便看到在外焦急等候的吳百生。
“大哥,買好了嗎?” 吳百生等得有些焦急。
“買好了,你看現在上麵寫著五千股。” 吳廣生把存折遞過去。
吳百生擺了擺手,說道:“買到就好,不用看了,你回家吧,我也要去幹活了。”
“百生,我爹說這些錢都是姑姑給的,可別打水漂了。” 吳廣生心中依舊有些不放心。
“這我知道,昨晚我爹也這麽說,放心吧。”
股票交易處開業第二天,依舊生意火爆。直至打烊時,共賣出三百多萬股。經過兩日的出售,現在隻剩下兩百多萬股。
第三天,來到股票交易處的人比前兩日更多,一些汴京城的居民也紛紛前來購買。交易處那塊巨大的黑板上,一刻鍾就更新一次股票剩餘數量。
至申時的時候,黑板上的數量終於變成零。那些沒買到的人捶足頓胸,責怪自己沒有早點來。人群逐漸散去,已經有人加價要跟別人買股票。
紫宸殿內,秦良回來向皇帝匯報股票的交易情況。
“陛下,中原銀行的一千萬股票已經全部售罄,比預計的時間早了兩天。”
趙立慶感歎道:“這汴京城的有錢人真多啊。都是些什麽人去購買股票?”
“回陛下,具體的還沒統計出來。官員和勳貴們都是派下人去購買,還有很多做生意的商人,也有少量普通百姓。”
“嗯,中原銀行現在有了這麽多錢,告訴陳鴻才一聲,要好好利用,放開手腳去做,朕等著看他做出些成績來。”
“是,陛下。奴婢聽說有些沒買到股票的人,已經開始加價要從別人手裏購買,這事該如何處理?”
“這事不要去管,人家自己的錢和股票,願意怎麽處理是人家自己的事,股票交易處嚴格按規矩做事就行。” 趙立慶早就預料到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買不到的人想要股票,隻能加價購買。上輩子雖然沒炒股,但股票的事可沒少聽說。
又過了幾天,股票交易處就開始有人以一股一元一百文的價格出售股票,但數量很少。不過,隻要有人出售,立馬就被人買走。
供銷不平衡,股票的價格就慢慢上漲,沒幾天就漲到每股一元兩百文,但仍然沒多少人把手裏的股票賣出。
吳廣生本來一直在家讀書,準備參加科舉。自從買了股票以後,就經常到股票交易處閑逛。看到股票漲價,他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從交易處回來,吳廣生就直接來到二叔家裏,等待吳百生下班回家。
“大哥,今天怎麽有空來家裏?” 吳百生一到家,看到吳廣生就覺得好奇。兩家雖然離得不遠,但這位堂哥一般都在家裏讀書,很少出門。
“百生,我這些日子經常去股票交易處。今天到快打烊的時候,已經有人出價一元兩百五十文要購買股票,這都已經賺了兩成半了,我們那些股票可以賣了吧?” 現在自己手裏有五千股,算起來能賺一千多元,吳廣生覺得已經賺得夠多了。
吳百生笑道:“大哥,這股票最少能漲到一元五百文,甚至更高,現在可不能賣。”
“你這麽肯定股票能漲到那麽高的價格?” 吳廣生有點不信。
吳百生解釋道:“大哥,你還真是一心隻讀聖賢書。我們大宋現在蒸蒸日上,商業貿易如此繁榮。中原銀行要是把賣股票的那些錢利用好,到時候肯定能賺到很多錢。這些股票光是每年的分紅就能賺不少錢。不然那些人幹嘛加價從別人手裏買股票,你以為他們傻嗎?”
“嗯,你說的有道理。聽說朝廷已經出兵要把西南那幾個小國納入大宋,到時候那邊要大規模開墾土地。大宋這些年確實越來越強大了。”
“大哥,你就在家安心讀書,等哪天要賣股票,我再通知你。”
“好,那我以後就不去股票交易處閑逛了,你要看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