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十幾個衙役押送著兩輛馬車,來到汴京城東的一片家屬安置房前。馬車裏坐著原交趾官員阮友映及其家人。他們在西寧省的農場已經種了三年地,如今卻不知為何被帶到此處。一路上,衙役們雖對他們頗為客氣,照顧有加,但阮友映一家心中仍不免忐忑。


    一個衙役高聲喊道:“到了,下車吧。”


    阮友映一下車,便看到了一位熟人,原交趾國王的堂弟李希貢,旁邊還站著一位太監模樣的人。


    “阮老弟,總算又見麵了。” 李希貢快步上前,伸出雙手,親切地拍了拍阮友映的肩膀。在汴京生活許久,還是第一次見到昔日故人,滿心歡喜。


    “李兄,這是怎麽回事啊?” 阮友映滿心疑惑。


    剛才站在李希貢旁邊的是秦良,他在衙役恭敬遞上的文書上簽名後,也走到阮友映跟前。


    “阮老弟,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宮裏的秦大官,陛下讓他來安排你們一家今後的活計。” 李希貢熱情地介紹著。


    “見過秦大官。” 阮友映連忙躬身行禮。


    “不用多禮,走吧,先去看看你們住的地方。” 秦良轉身走向安置房。


    李希貢連忙招呼阮友映的妻子和兒女一起跟上。


    安置房皆是一模一樣的雙層小樓,道路也是橫平豎直的水泥路,若不看編號,極易迷路。


    這裏的一切,在阮友映一家眼中,簡直如天堂一般。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各自背著一個包袱,裏麵僅有幾件衣服,他們在西寧農場時並無私人財產。


    眾人來到一座雙層小樓前,秦良推開大門,步入客廳,“這裏就是安排給你們住的地方,自己去看看吧。”


    “弟妹,跟孩子們去看看你們以後的這個家。” 李希貢招呼著在一旁發愣的阮友映妻兒。


    這片安置房有大小兩種規格,這座是比較大的,樓上有四個房間,樓下兩個房間以及廚房和客廳。裏麵家具配套齊全,每個房間裏都有一套嶄新的被褥,廚房裏堆放著米麵糧油,可以直接入住。


    “李兄,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阮友映從下車見到李希貢起,就滿腦子疑問。


    李希貢笑道:“阮老弟,陛下要修建一條從南寧省(緬甸)通往帕瓦爾國(印度區域幾個國家中的一個)的道路,你當年走過幾次那條小路,對那邊比較熟悉,所以我就把你推薦給陛下。”


    兩日後,秦良領著李希貢和阮友映進宮,來到紫宸殿麵聖。


    “拜見陛下。” 阮友映和李希貢一進門便跪下叩首。


    趙立慶雙手輕抬,“免禮,平身。”


    “謝陛下。” 兩人起身,恭敬地躬身佇立。


    “阮友映,朝廷要修一條南寧通往帕瓦爾的路,李希貢說你對那邊很熟悉,就向朕推薦你來參與此事,你對此有何建議?”


    阮友映躬身回應,“陛下,修這條路要從南寧省的吉木縣開始,到達交界處的特尼普,全長大概有一百四十多裏。比較難的地方是要經過兩條江,其他的隻要有足夠人力物力,都很好修建。”


    “哦,那現在當地百姓往來是怎麽過江的?” 趙立慶心中嘀咕:記憶中那地方沒什麽大江大河啊!


    阮友映奏道:“回陛下,兩條江也不是很寬,一條大概有十丈寬,另一條差不多是十五丈左右,但江水很湍急。當地百姓是利用滑索過江。”


    既然百姓能用滑索過江,趙立慶覺得造橋就不是很難,到時候造兩座鐵索橋就行,“百姓能用滑索過江,那造橋就不是很難。你剛到汴京,先好好休息一些日子,等南寧那邊調配好人手和物資,再啟程南下。李希貢,你帶他去逛逛汴京城。”


    “是,陛下。臣告退。” 兩人躬身退出大殿。


    秦良在殿外等候,看到兩人出來,迎上去說道:“兩位隨我來。”


    三人來到東華門外,秦良轉身拱手道:“兩位,我就送你們到這裏,陛下賞賜你們點東西。” 說完就掏出兩疊紙幣,分別遞給李希貢和阮友映。


    “謝陛下。” 兩人有些意外,但還是接過紙幣謝恩。


    秦良對阮友映說道:“陛下還交代將你的三個兒子安排進四海貿易,明日我會去你家領他們過去。”


    “謝陛下。” 阮友映轉身朝皇宮躬身行了個禮。


    “兩位,告辭。” 秦良說完就朝四海貿易總部走去。


    李希貢拍了拍阮友映的肩膀,說道:“這下苦盡甘來了,以後就有好日子過了。”


    “李兄,這都要感謝你,沒你推薦,我說不定一輩子要在農場種地。” 阮友映用衣袖擦拭眼角,心中十分激動。


    “好啦!你也別太激動,我帶你逛逛這汴京城,這裏的繁華你肯定沒見過。”


    兩人逛了一會兒,就來到股票交易處大門口。阮友映問道:“李兄,這是什麽地方?股票是什麽東西?”


    說到股票,李希貢就心塞。當初他看到股票的宣傳告示後,覺得錢存在銀行那點利息太少,買成股票分紅肯定更多,就把所有存款兩百元都拿出來,排了將近一天的隊才買到手。後來漲到每股一元兩百五十文,覺得已經賺了不少,就給賣了。雖然賺了五十元也不算少,但現在股票價格基本都維持在一元四百文至一元五百文之間,這樣算起來就虧大了。


    “阮老弟,說到這個股票,我現在連腸子都悔青了……” 李希貢把自己買賣股票的事一股腦說了一遍。


    “這麽說來,這個股票挺有意思的,我們進去看看。” 阮友映以前在交趾國幹過戶部的工作,對數字還挺敏感的。


    兩人來到股票交易處的大廳,裏麵人頭攢動。阮友映想去開個賬戶,卻因為沒有身份證辦不了,隻好作罷。


    出了交易處大門,阮友映忍不住問道:“李兄,身份證是什麽東西?”


    李希貢剛才光顧著研究股票價格,並不知道阮友映去櫃台開賬戶的事。他掏出身份證遞給他,“這就是身份證,上麵詳細寫著住家地址和身份信息。”


    阮友映仔細看了看身份證,問道:“在大宋要是沒有身份證,是不是很多事都辦不了?”


    “嗯,沒有身份證連客棧都住不了,去銀行存錢也不讓存,還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


    “那要去哪裏辦這個身份證?” 阮友慶把身份證還給李希貢,又摸了一下懷裏那疊三百元的紙幣。


    “你家剛搬過來,這兩天負責你家那片的衙役應該就會上門登記,然後很快就會把身份證送到你家的。” 李希貢接過身份證揣進兜裏。


    “這樣啊!現在大宋辦事這麽簡單便捷!” 阮友映很感慨。


    “等以後你就會明白,在這邊當百姓,比我們以前在那邊當官都舒服,自由自在的,特別是像我們這樣,家裏有人在四海貿易做工,不愁吃喝,也沒人會欺負你。” 李希貢兩個兒子都在四海貿易的作坊上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七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七郎並收藏大宋出了個武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