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三的訴說,施晨聽出意思。


    何老三家應該是斷糧了,一老漢兩小童的話,從昨天到今早,要節約點吃,還能維持個幾天,現在施晨借住,就多了一個成年人的口糧。


    研究古文,對於古代百姓的生活,施晨還是了解的,鄉野村落,多數時候都是一日兩餐,甚至一餐。何老三一家的日子,過得已經是清貧如洗,如果有個災病的,一家都要疫去。


    “老人家勿要擔心,我會尋找吃食,或以工賦在村裏換吃食。如老者有吩咐,則請直言,力所能及,我會盡力。”施晨說道。


    ……


    施晨背著竹簍,竹簍裏坐著稚發男童,左手握棍,右手牽著女童,來到了村外三裏的竹林。


    女童名叫青青,本名何青青,男童本名何毅,小名石頭。


    三天前,施晨再三保證下,何老三才答應,借住到仙家到來,是否有仙緣,都要離開這裏。


    吳老三帶著幾人去了河邊,尋野菜,捕蝦蟹,捉泥鰍黃鱔,撈河蚌。


    林地裏有野菇山菌,野雞蛋,鳥蛋,還有野果。


    得來的食物,都是白水煮熟,沾上鹽巴。


    今天來到竹林,主要是砍幾顆竹子,拿回去給吳老三編製蒸屜和晾曬用的竹席。


    竹林非常大,至少有三四裏,裏麵包含三大竹山,四座小竹山,施晨進入最近一座小竹山。


    小竹山中,有許多新長的竹筍,一些竹筍上被竹蟲啃食,尋找到幾株較好的竹子,放下背簍中的石頭,讓青青帶著他,在附近尋找被竹蟲啃食過的竹筍,等施晨砍好竹子後再去處理。


    也許是此界擁有靈氣,雖然多數地方都很稀薄,但是植物比地星的質感要好很多,竹子的硬度,韌性,長度都很好的體現出來。


    大半天,施晨才砍倒四根長竹,處理好枝葉,用藤條捆綁牢固。


    砍掉五十幾棵蟲啃竹筍,隻找到了三十七隻竹蟲,這裏的竹蟲很大,幾乎有嬰兒手臂大小,總共有五六斤的樣子。


    隨後又砍了兩個較好的竹筍,用藤條綁在砍倒的竹子上,青青背著一簍竹蟲,施晨背上石頭,拉著藤條綁好的竹子,向漁村走去。


    回到家,何老三打漁還沒有回來,施晨放下石頭,擺好竹子,開始處理竹蟲。


    在地星時,野外生存課學到不少東西,能吃的蘑菇,野菜,認識不少,小院裏曬的蘑菇,是這幾天和青青、石頭在林子裏撿的,曬幹了應該有個五六斤。


    竹蟲很好處理,用水泡死,然後燒水煮開,焯水,再串上竹簽,圍在火炭邊上烤,等到烤得焦黃就可以吃了。如果有動物油脂或者植物油脂拿來炸一炸,灑上點鹽,那味道更好。


    等待烤竹蟲的時間,施晨處理砍回來的兩棵竹筍。


    砍掉老筍梆子,隻留嫩筍,切片,舀水入陶鍋,筍片沸煮十分鍾分鍾,泡在沸水中自然冷卻,等沸水冷卻,筍片衝洗三二遍,此時筍片已經可以食用,隻是沒有油鹽烹炒,味道不好,鮮而不香。


    竹筍如果沒有煮透,味道發苦,處理不好會有輕微腹瀉。


    兩顆大竹筍切片,沸煮處理後,有三十來斤,曬幹應該有個十斤幹筍片。


    等何老三回來時,施晨已經忙完,煮好一大陶鍋的野菜蘑菇筍片魚幹湯。


    爺三人聞著竹蟲炭烤過後的香味,喉嚨翻滾,可是第一次吃這種蟲子,不敢下嘴,等施晨做了榜樣,沾了點鹽巴,放到嘴裏咯滋吃得香甜,他們試著拿起一隻,嚐了一口,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烤好的竹蟲並沒有被四人吃完,知道食物短缺,每人吃了四隻竹蟲,就著野菜湯。剩下一大半都收了起來,放入竹筒中密封,明天這些還能湊合吃一餐。


    製作灰黑糊糊的粉末,已經被他們吃完,能吃的食物如今隻有蘑菇幹,筍片幹,野菜,和幾條小魚幹。


    五條一尺左右的大魚已經曬成魚幹,是要拿到鎮裏換芋末粉和食鹽,可以換回何老三一家三口一月的活頭。


    芋末粉是製作灰黑糊糊的粉末,一斤魚幹能換四斤芋末粉,或換半斤粗鹽。


    生活不是一般的艱辛。


    天未亮,施晨被何老三叫醒,兩個小孩跟在何老三後麵。


    昨天已經商量好,今天一起去鎮上換取物資。


    本來何老三是要兩個小孩在家看家,他和施晨兩人早起去離村三十裏外的大原鎮換取物資,換完物資馬上回來。


    施晨說出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帶上兩個小孩到鎮上去,雖然會多辛苦些,相對於兩個小孩自己在家,安全很多,而且還能給兩個小孩看下世麵,增長見識。


    每人吃掉四隻昨天剩下烤好的竹蟲,準備好要出發時,天色已經有些微亮,何老三看了看天邊,背上竹簍,牽著青青走在前麵。


    施晨蹲下背起竹簍,竹簍底下有五斤左右的山菌幹,蓋上兩層樹葉,石頭蹲坐在竹簍中,此時還閉著眼睛睡覺。


    施晨是想帶上昨天處理好的竹筍,可要帶上兩個小孩,不宜帶太多的東西。隻好先帶一點山菌幹,到鎮上去試賣。


    來到村口,看見有二十個村人,都背著竹簍或者藤簍,今天村裏一起組織去鎮裏買賣山貨。


    山路不好走,很多時候走過的是一條羊腸小道,在山嶺間穿行。十多裏的山路後,才來到大路,大路也隻是一條大一些的土泥路。


    遠遠地看見一個城廓的時,施晨計算,好像走了三個多小時。


    在路上,何老三和施晨講述了一些大原鎮他所知道的情況。


    大原鎮在漁村的東北方向,靠河而建。由三大家族控製,分別是林家,宋家和黃家。


    三家都有修行的仙人,林家主要管理大原鎮的碼頭生意,宋家主要管理大原鎮的糧食、藥材,山貨,而黃家控製了大原鎮三十裏範圍內的礦石生意。


    還有五家小家族和兩大幫會,勢力複雜。


    鎮子分為四大區域,最中間的是內城,三大家族和五個小家族的地盤,也住了千來戶本地人。鎮子北邊是碼頭區,西邊是交易區,南邊是外城區,東邊倉庫區。大多富戶居住在交易區,居住在外城區的,是一些貧賤民眾,而外城區占據了全鎮的大多數人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引原修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硬橫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硬橫躺並收藏引原修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