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掌櫃好!來福酒樓的山菌,確實是我售賣,而且刨製的幾樣山菌菜類,也是我當著廚子麵刨製,至於味道,”施晨頓了下才繼續道:“相信張掌櫃也應該嚐過,我的山菌幹也有了銷路。”


    “不知這回小哥來此,是否售賣山菌幹?”張掌櫃眯著眼說道:“不過先說好,你要保證這些山菌幹的成色和品質,要沒有毒性的好山菌幹才行。”


    施晨正色道:“我售賣的山菌幹,都是我食用過,自然沒有毒性。而且山菌幹已經有銷路,如果掌櫃能給個好的價格,也不是不能勻些過來。”


    “十天前來福酒樓出了三個新菜,”張掌櫃慢慢說道:“都是用的山菌刨製,味道確實鮮美。每樣菜來福客棧售賣百二十八銅幣,值這個價。從菜品中看,山菌隻占三之一分,可估算你售賣給來福酒樓的山菌幹,每斤不超五十銅幣,我說的可對?”


    “張掌櫃料事如神,”施晨笑著說道:“大概是如張掌櫃所料,山菌幹賣於來福酒樓確實一斤不過五十銅幣。”


    聽到張掌櫃的分析,施晨心在滴血。


    據交易場上的物價,一隻活雞大概三十銅幣,一隻羊五百到八百銅幣,一斤羊肉也就三十幾銅幣,牛肉價格和羊肉相差不大,臘山豬肉也便宜,一斤不過二十銅,鮮魚的話貴一些,但是一斤也就四十銅左右,上次在來福酒樓做的三道菜一共用不到半斤山菌幹,半隻雞,臘山豬肉三兩左右,巴掌大的魚也就半斤左右,施晨上次賣給來福酒樓的山菌幹,才十銅幣一斤,合算成本,每道菜不過三四十銅幣,售賣竟然翻了三倍還多。


    張掌櫃盯著施晨說道:“不知這次可否賣予小店山菌幹?”


    “也無不可,”施晨微笑道:“張掌櫃收購價格合適的話,我這次的山菌幹可以全部賣與你。”


    “好,”張掌櫃笑道:“我願意以五十五銅幣一斤的價格收購,小哥看是否滿意。”


    施晨麵帶微笑道:“這個價格很合適,不過我願以五十銅幣一斤賣與掌櫃,但有個條件,不知道張掌櫃能否答應。”


    “不知道小哥有何條件,不妨直說。”張掌櫃問道。


    “其實也很簡單,”施晨看著張掌櫃說道:“以後我的貨物全由張掌櫃收購,價格與市場收購同價,因為我不想麻煩,所以張掌櫃不能透露貨物來源。”


    “這個條件我答應,”張掌櫃高興答應道:“我們商家信譽為本,買賣靠的就是誠信。”


    施晨說道:“既然張掌櫃信譽保證,那麽我再拿出另一樣幹貨。”


    筍幹擺到張掌櫃麵前,看著張掌櫃皺起的額紋,施晨知道,筍幹並不好買賣。


    “張掌櫃不用擔心貨物的品質,”施晨述說道:“此地可有廚間?我可當麵刨製菜品,張掌櫃試食後再談是否收購。”


    “不是我多心,”張掌櫃說道:“竹筍有獨特的清香,是一美味,不過不管如何刨製,都會略有餘苦,多食則腹瀉,吐嘔,有輕微毒症。”


    “張掌櫃放心,”施晨說道:“此筍幹為我秘製,去除微毒,苦味,雖未能盡鮮筍之鮮,但以此刨製菜品別有一番風味。不如刨製一樣菜品,張掌櫃可以試食後再談,你看如何?”


    “施小哥既然信心十足,”張掌櫃走出櫃台,關上店門說道:“那就請隨我到後邊廚間刨製,聽來福酒樓的廚子講,當時小哥刨製的三樣菜品,比他刨製的更美味些,不知道是否真確,哈哈!”


    來到雜貨店後間廚房,裏麵有個廚娘正在刨製吃食,已經烙了好幾張餅子,張掌櫃述說後,施晨開始製作菜品。


    雜貨店的廚房,比不上酒樓的廚房,配菜隻有蔥薑,鹽,沒有料酒。


    熱湯泡三兩左右的幹筍,切三兩左右的臘肉,火上烤製一番,洗淨切片備用,小蔥幾根洗淨切段。


    幹筍一般需要熱水泡開,大概要兩刻鍾。


    幹筍泡好了後,施晨開始刨製臘肉炒筍幹,拿出竹簍底下竹筒裏的精鹽。


    一刻鍾,臘肉炒筍幹就出鍋了。


    香味引來站在雜貨店裏的三狗和大壯,看著他們使勁吸著空氣中的香味,時不時吞咽著喉嚨,嘴角不自覺的留下口水。


    早早的,施晨帶著大壯和三狗來到西城門口外等待村人。


    大壯和三狗看施晨的眼神很特別,有些嫉妒,有些崇拜。


    施晨已經把答應兩人的工錢給他們,每人二十銅幣。


    在雜貨店中,購買許多物品,兩人的背簍裏分別裝著鹽礦和細糧,各三十斤。施晨自己的背簍裝了一罐食用油脂,三十斤臘肉,又買鐵鍋,炒菜用的鐵鏟,麥種,菜種等。


    村民全部到齊,施晨多雇傭兩人幫自己背貨物。


    被雇傭的村民還非常欣喜,多背三四十斤貨物就掙了十銅幣,天下都沒有這麽好的事情了。


    沒有出路的貧農,十銅幣確實已經很多了,買芋末粉的話,都能一個人過上大半個月。


    回到何老三家,在何老三不解的目光下,施晨支付完傭金,四人都高興的回家去了。


    整理好買回的貨物,施晨才對著何老三解釋。


    自己帶不回這麽多物品,隻能雇傭村民,不用心疼這點錢財。


    在雜貨鋪,施晨還買了五套成衣,和四套童衣。自己兩套夏裝,一套冬裝,給何老三和兩個小孩分別買了一套夏裝和一套冬裝。


    自己還穿著地星的衣物,與此界格格不入,都以怪異的眼神看著他。還好這裏是修行界,有著形形色色怪異穿著的人,施晨不過是其中一人。


    嶄新的衣物擺到他們眼前的時候,各種精彩臉上浮現。


    施晨對何老三講述這次交易過程,以及雜貨鋪的默認契約,其中的利益與利害關係。


    山菌幹和筍幹不會有什麽風險,因為加工刨製方法簡單,材料普遍,關係利益者少,時間一久,隻要是有心人,來到何老三家串門幾次,就能看出裏麵的門道。


    精鹽的煉製法就不同,這裏的利益關係到掌權者。


    所以,施晨教會何老三如何刨製這三樣物品後,如果通不過仙人測試,就會離開,另尋仙路。


    再三明確製鹽之法的利弊,每月隻可製取十斤左右的精鹽,固定到雜貨店售賣。


    山菌幹可以每月以五十斤不等去賣,山菌生長也有季節性,筍幹的話要細水長流,每月可售賣五十斤左右即可。


    這樣下來,何老三和兩個小孩的生活,施晨離開後,雖不能大富大貴,對於鄉村貧民來說,已經是上等的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引原修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硬橫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硬橫躺並收藏引原修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