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楚君澤設局釣內奸
多子多福的小婕妤,躺贏後宮 作者:星塵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的他,激動的雙手都在顫抖,呼吸也都急促了。
剛才在皇上那邊驚鴻的一瞥,就已經足夠讓他興奮的了,現在仔細看來就更震撼了。
因為根據上麵皇貴妃娘娘寫的文字贅述,原來這個連發弩是可以分尺寸製作的。
小尺寸的可以讓士兵隨身攜帶,大尺寸的則是可以安裝在馬車上,可用於近戰,也可以用於遠戰。
秦州真是越看越興奮,他都已經可以想象出來,這個弓弩製作出來之後,會有多麽震撼人心了。
於是興奮的他,連忙拿出筆墨紙硯,將這幅設計圖上的每個零部件進行細致的分解,以便接下來的繪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秦州全神貫注,完全沉浸在工作中。
每一個線條、每一個標注,他都畫得極其認真。
不知不覺間,夜幕降臨,書房內一片寧靜,隻有秦州偶爾的落筆聲和輕微的呼吸聲。
終於,當他完成了最後一筆後,他才有空伸了個懶腰,揉了揉酸澀的眼睛。
他滿意地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圖紙,上麵詳盡地展示了連發弩的構造和原理,隻要按照它製作,一定能成功。
他用自己的眼睛仔細的描摹著每一個零部件,仿佛是在欣賞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他小心翼翼地將圖紙卷起,準備明日拿去工部交給工匠們製作。
他相信,這款連發弩一旦問世,必將成為戰場上的神兵利器,震懾他國!
秦州自信的將桌案上的圖紙,按照順序仔細的整理好,然後便抱著圖紙放心的睡去了。
管家吳伯一直守在書房門口,但是卻不見自家老爺出來,不過這種情況從前也經常出現,所以吳伯隻是擔心了一下之後,就繼續守著了。
翌日,時辰一到,吳伯便帶著丫鬟一起,敲門叫醒自家老爺,給他換上朝服,伺候洗漱。
而秦州從始至終,手裏的那些圖紙始終沒有放下來。
直到早朝時,楚君澤親自說出了皇貴妃娘娘設計的連發弩的事情之後,他才主動的站了出來,開始講解連發弩的妙處。
聞言,武將們瞬間來了精神,一個個聽的熱血沸騰。
秦州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連發弩的優點和潛在用途,引得朝堂上的眾人驚歎連連。
楚君澤也是龍顏大悅,當即決定投入大量資源製造這種新式武器,並任命秦州為負責人,監督其生產進程。
散朝後,不少大臣紛紛湧向秦州,表示對他的讚賞和支持。
然而,在這看似順利的局麵下,一些有心人卻開始暗暗嫉妒秦州得了皇上的恩寵,盤算著如何從中作梗。
秦州深知樹大招風的道理,他明白自己如今得到皇帝的賞識,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嫉妒。
所以對於那些官員的阿諛奉承,他也隻是禮貌地回應著。
隻不過他更堅定的決定了在製作過程中必須謹慎,不給任何人留下把柄。
與此同時,那些暗中嫉妒秦州的人也開始行動起來。
某天夜裏,秦州的書房突然失火,所有關於連發弩的圖紙都被燒毀。他震驚不已,立刻猜到是有人故意縱火。但沒有證據,他也無法指認凶手
好在這一切都在秦州的預料之中,至於被燒毀的圖紙,其實並不是連發弩的圖紙。
而楚君澤第一時間便知道了此事,於是他倆在早朝的時候,互相配合、非常默契的演了一出戲。
看起來,楚君澤明麵上斥責秦州辦事不力,但實際上,暗地裏卻給了他調查幕後黑手的權利。
於是下朝後,秦州和展平便著手暗中調查。
經過幾天的明察暗訪,他倆發現失火當晚有幾個陌生的黑影曾在秦州的府外徘徊。
循著這條線索,他們一路追查,最終來到了一座偏僻的宅院前。
這座宅院看上去荒廢已久,但兩人卻察覺到周圍有暗衛埋伏。
正當他們思考如何進入時,一個神秘人悄悄出現,遞給他們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欲知真相,今晚子時來西郊樹林。”
子時,秦州和展平如約來到西郊樹林。
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竟然是皇上楚君澤。
原來,這一切都是楚君澤設的局,目的是引出幕後黑手。
他早已洞察到有人覬覦連發弩的製造圖,因此故意讓秦州放出假圖紙,並安排了這場火災。
而那張神秘紙條,也是他派人送的,為的是引導秦州和展平找到真正的敵人。
楚君澤告訴他們,現在倭國屢屢侵犯邊境,搞得邊境的林將軍不勝其煩,看來隻有盡快造出連發弩,給他們來點狠的才行。
秦州和展平深感責任重大,表示一定會全力以赴。
隨後,三人商議決定繼續誘敵深入,將計就計,揪出朝堂上的蛀蟲。
於是在皇上下旨恢複秦州職位後,他又重新投入到了連發弩的研製工作中。
當他回到工部衙門後,便立即召集了工匠們,商討改進連發弩的方案。他決定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增加弩箭的射程和威力。
與此同時,展平也在秘密調查朝堂上的動向。他發現一些官員與倭國使者來往密切,似乎在策劃著什麽陰謀。
正當秦州和展平緊鑼密鼓地準備時,一場意外發生了。一名工匠突然失蹤,連發弩的製造進度被迫中斷。
秦州意識到,看來敵人已經迫不及待地動手了。
於是他決定加快行動,揪出幕後黑手。他派人四處尋找那名失蹤的工匠,但始終無果。
他開始懷疑工部衙門中有內奸,於是暗中展開調查。
在調查過程中,秦州又發現了一些可疑的線索,這些線索都指向了與倭國使者來往密切的那些官員。
為了不打草驚蛇,秦州決定先按兵不動,繼續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
與此同時,展平也通過自己的渠道獲取了更多關於這些官員的情報。
他發現他們與倭國之間存在著某種利益關係,似乎在醞釀著一場巨大的陰謀。
於是當秦州和展平互通自己查到的消息時,才發現了他們的陰謀。然而,就在他倆準備上奏的時候,危險也在悄然來臨。
剛才在皇上那邊驚鴻的一瞥,就已經足夠讓他興奮的了,現在仔細看來就更震撼了。
因為根據上麵皇貴妃娘娘寫的文字贅述,原來這個連發弩是可以分尺寸製作的。
小尺寸的可以讓士兵隨身攜帶,大尺寸的則是可以安裝在馬車上,可用於近戰,也可以用於遠戰。
秦州真是越看越興奮,他都已經可以想象出來,這個弓弩製作出來之後,會有多麽震撼人心了。
於是興奮的他,連忙拿出筆墨紙硯,將這幅設計圖上的每個零部件進行細致的分解,以便接下來的繪製。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秦州全神貫注,完全沉浸在工作中。
每一個線條、每一個標注,他都畫得極其認真。
不知不覺間,夜幕降臨,書房內一片寧靜,隻有秦州偶爾的落筆聲和輕微的呼吸聲。
終於,當他完成了最後一筆後,他才有空伸了個懶腰,揉了揉酸澀的眼睛。
他滿意地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圖紙,上麵詳盡地展示了連發弩的構造和原理,隻要按照它製作,一定能成功。
他用自己的眼睛仔細的描摹著每一個零部件,仿佛是在欣賞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他小心翼翼地將圖紙卷起,準備明日拿去工部交給工匠們製作。
他相信,這款連發弩一旦問世,必將成為戰場上的神兵利器,震懾他國!
秦州自信的將桌案上的圖紙,按照順序仔細的整理好,然後便抱著圖紙放心的睡去了。
管家吳伯一直守在書房門口,但是卻不見自家老爺出來,不過這種情況從前也經常出現,所以吳伯隻是擔心了一下之後,就繼續守著了。
翌日,時辰一到,吳伯便帶著丫鬟一起,敲門叫醒自家老爺,給他換上朝服,伺候洗漱。
而秦州從始至終,手裏的那些圖紙始終沒有放下來。
直到早朝時,楚君澤親自說出了皇貴妃娘娘設計的連發弩的事情之後,他才主動的站了出來,開始講解連發弩的妙處。
聞言,武將們瞬間來了精神,一個個聽的熱血沸騰。
秦州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連發弩的優點和潛在用途,引得朝堂上的眾人驚歎連連。
楚君澤也是龍顏大悅,當即決定投入大量資源製造這種新式武器,並任命秦州為負責人,監督其生產進程。
散朝後,不少大臣紛紛湧向秦州,表示對他的讚賞和支持。
然而,在這看似順利的局麵下,一些有心人卻開始暗暗嫉妒秦州得了皇上的恩寵,盤算著如何從中作梗。
秦州深知樹大招風的道理,他明白自己如今得到皇帝的賞識,必然會引起一些人的嫉妒。
所以對於那些官員的阿諛奉承,他也隻是禮貌地回應著。
隻不過他更堅定的決定了在製作過程中必須謹慎,不給任何人留下把柄。
與此同時,那些暗中嫉妒秦州的人也開始行動起來。
某天夜裏,秦州的書房突然失火,所有關於連發弩的圖紙都被燒毀。他震驚不已,立刻猜到是有人故意縱火。但沒有證據,他也無法指認凶手
好在這一切都在秦州的預料之中,至於被燒毀的圖紙,其實並不是連發弩的圖紙。
而楚君澤第一時間便知道了此事,於是他倆在早朝的時候,互相配合、非常默契的演了一出戲。
看起來,楚君澤明麵上斥責秦州辦事不力,但實際上,暗地裏卻給了他調查幕後黑手的權利。
於是下朝後,秦州和展平便著手暗中調查。
經過幾天的明察暗訪,他倆發現失火當晚有幾個陌生的黑影曾在秦州的府外徘徊。
循著這條線索,他們一路追查,最終來到了一座偏僻的宅院前。
這座宅院看上去荒廢已久,但兩人卻察覺到周圍有暗衛埋伏。
正當他們思考如何進入時,一個神秘人悄悄出現,遞給他們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欲知真相,今晚子時來西郊樹林。”
子時,秦州和展平如約來到西郊樹林。
沒想到等待他們的,竟然是皇上楚君澤。
原來,這一切都是楚君澤設的局,目的是引出幕後黑手。
他早已洞察到有人覬覦連發弩的製造圖,因此故意讓秦州放出假圖紙,並安排了這場火災。
而那張神秘紙條,也是他派人送的,為的是引導秦州和展平找到真正的敵人。
楚君澤告訴他們,現在倭國屢屢侵犯邊境,搞得邊境的林將軍不勝其煩,看來隻有盡快造出連發弩,給他們來點狠的才行。
秦州和展平深感責任重大,表示一定會全力以赴。
隨後,三人商議決定繼續誘敵深入,將計就計,揪出朝堂上的蛀蟲。
於是在皇上下旨恢複秦州職位後,他又重新投入到了連發弩的研製工作中。
當他回到工部衙門後,便立即召集了工匠們,商討改進連發弩的方案。他決定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增加弩箭的射程和威力。
與此同時,展平也在秘密調查朝堂上的動向。他發現一些官員與倭國使者來往密切,似乎在策劃著什麽陰謀。
正當秦州和展平緊鑼密鼓地準備時,一場意外發生了。一名工匠突然失蹤,連發弩的製造進度被迫中斷。
秦州意識到,看來敵人已經迫不及待地動手了。
於是他決定加快行動,揪出幕後黑手。他派人四處尋找那名失蹤的工匠,但始終無果。
他開始懷疑工部衙門中有內奸,於是暗中展開調查。
在調查過程中,秦州又發現了一些可疑的線索,這些線索都指向了與倭國使者來往密切的那些官員。
為了不打草驚蛇,秦州決定先按兵不動,繼續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
與此同時,展平也通過自己的渠道獲取了更多關於這些官員的情報。
他發現他們與倭國之間存在著某種利益關係,似乎在醞釀著一場巨大的陰謀。
於是當秦州和展平互通自己查到的消息時,才發現了他們的陰謀。然而,就在他倆準備上奏的時候,危險也在悄然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