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父母
偽人來襲,我已分不清 作者:一隻塑料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喝完茶後,我拉著陳大立來到垃圾堆前,和他鑒賞了一番其中的美景。
結果給他吐得,晚飯都白吃了。
工作室的事暫時被擱置下來。
在一番商討後,我們報了警。
警局的人很快來到現場,從那不大的垃圾堆裏,拚出整整十八具屍體。
沒錯,不是三具,是十八具。
全都是瞑候街的住戶。
有的缺了手,有的缺了腿,有的隻剩手,有的隻剩腿。死亡時間不一而足,但都集中在這三天內。
叔叔們也查到了李姐家的103室。
餐桌上的腐肉宴饗,讓幾個老法醫都久違地反了胃。
做筆錄時,我和陳大立統一口徑,說是來打掃我爺爺的房間,扔垃圾時看到了屍體,除此之外一概不知。
這三天,我們的行程有據可查,隻有今天來過瞑候街,車上也沒有搬運屍體的痕跡。
沾有我指紋的地方,比如碗筷和門把手,都提前清理了。這也是為我自己好,以免替偽人背黑鍋,被誤認為凶手。
所以,雖然我倆嫌疑很大,還是由於證據不足,很快被釋放了。
第二天,又一樁震驚全國的案件登上了各大媒體頭條。
史稱“瞑候街十八人烹屍慘案”。
一時間,全網嘩然。
此案一出,之前的什麽“地下車庫刀殺案”、“隆祥酒家剝皮案”瞬間就被比了下去。
與此同時,人們的討論方向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那就是,凶手到底是人嗎?
這三樁案件都是離奇的迷案,案件細節早被舅舅黨深挖而出,帶有強烈的靈異色彩。
網友們都蹭起熱度。不管原先是做什麽的,紛紛當了回偵探,表達自己的推測。
不出意料,在這種情況下,終於有人挖出了我的信息。
雖然不至於讓我實名上網。
但在那之後,我則以“伊某”為名,成為了三個案件中最重要的一環。
地下車庫刀殺案發生時,伊某在電梯裏揮刀發瘋。
隆祥酒家剝皮案發生時,伊某在酒店403號房裏自言自語。
瞑候街十八人烹屍案,則是伊某和他朋友一起報的案。
我的加入,讓三個案件增加了更多的噱頭和疑點,也讓部分恐怖故事愛好者津津樂道。
與此同時,陳大結巴的小號開始出沒在各大論壇媒體的邊角,散布有關偽人的信息、以及迷案罪犯是偽人的說辭。
不過目前看來,網友們都把他的話當故事聽,沒多少人信的。
也不知這貨在下一盤什麽樣的大棋......
隔天是周日,不用上班。
我一覺醒來已是中午,發現自己被熟人的信息轟炸了。
打開某信,最頂上的消息,是那杜教授杜有山發來的。
他斷定,今早討論的案子中,“伊某”就是我。
又問我另兩起案子是否也是偽人所做。
還問我身上的傷好沒好,能不能提前去伏人村,以及又一堆難以回答的猜測......
我看他發的一長串小作文,決定裝作沒看到,以後再回複。
我翻看起別人發來的消息。
鄭曉玲也問了幾個類似的問題,但對我表達了關心。
護士孟欣然,以及薑廠長、薑雨欣,則是通過“伊某”這個稱呼聯想到了我,試圖向我確認這些事情。
陳大結巴就直接多了,發了幾個抽象表情包調侃我。我也回懟了他幾個表情。
再往下看去,接下來給我發消息的人讓我有些意外。
是我爸。
我快速點進去,看到了這麽一段話:
【伊言,你爺爺前些天找過我們,說他住在瞑候街。你看看案子裏死的人有沒有他?】
留言時間是今早六點,所以反而被新消息壓在下麵了。
我躺在床上,沉默半晌。
爺爺的死,終於是要瞞不住了。
我本想給爸媽打個電話說明一下,可想了想,還是決定親自去福化縣找他們。
我對手機通話有點心理陰影。
現在的我,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隻有“看得見的人”才是值得相信的。
我沒有馬上動身。
這次回福化縣,我很可能又要遭遇偽人。
以前是時間不允許,現在主動權在我,我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
經過一天一夜的努力,我畫了一堆朱火符,合計五十張左右,勉強能當紙錢撒了。
而後,我又做出了兩張出夢符。
準確來說,這出夢符不是今天一口氣做出來的,而是一共做了五天。
符紙經曆九浸九曬,前些天我隻進行了四次浸曬,今天我用烘幹機加速製作,硬是把這張符趕了出來。
出夢符的符文不是很複雜,我在白紙上練了幾次,最後成功了兩張。
我穿上外套,帶上其他保命的家夥什,全副武裝,驅車回到福化縣。
當晚十點,我來到久違的小區,走進那熟悉的a幢單元樓,站在306號門前。
防盜門外貼著褪色的春聯,已經很久沒更新過了。
我做足心理準備,摁響門鈴。
為了製作符咒時不被幹擾,我一整天手機都是靜音的。我知道今天肯定很多人給我打了電話,倒也沒興致查看。
房門吱呀一聲打開,探出我媽的身影。
比起上次見麵,她的皺紋又加深了許多,穿著樸素的衣服,至少是五年前的款式了。
“小言?你怎麽過來了?”
她對我的到來有些意外,但沒有流露出欣喜的情緒。
通過這一點,我就足以判斷出,她確實是我老媽。
“媽,身體挺好的?”我對她露出笑容。
“還行吧。”老媽不冷不熱地轉過身,讓我自己進來。
“媽,我每個月都有打錢給你們。舊衣服該扔就扔了吧。”
“這你不用管。”
我進門換了拖鞋,看到了正在看電視的老爸。
“伊言?工作忙嗎?消息也不回,電話也不接。”
“還行吧,我的工作你們也知道,還是比較自由的。”
“嗯。”
老爸對我的態度比老媽好一些,但也有種陌生人相互客套的感覺。
明明是久違的見麵,寒暄的話到了嘴邊,突然有點說不出口了。
我幹脆直入主題,拿出爺爺的遺書,說出了他已逝的消息。
老爸的注意終於移開了電視屏幕。
他皺著眉頭站起,從我手上搶過遺書,查看起來。
老媽聽到這個消息,滿臉冷漠,兩手抱在胸前,也跟來看遺書的內容。
他們會是這個反應,在我的意料之中。
又或者說,我父母之所以對我冷淡,本就是一個和爺爺有關的、分不清對錯的故事。
......
結果給他吐得,晚飯都白吃了。
工作室的事暫時被擱置下來。
在一番商討後,我們報了警。
警局的人很快來到現場,從那不大的垃圾堆裏,拚出整整十八具屍體。
沒錯,不是三具,是十八具。
全都是瞑候街的住戶。
有的缺了手,有的缺了腿,有的隻剩手,有的隻剩腿。死亡時間不一而足,但都集中在這三天內。
叔叔們也查到了李姐家的103室。
餐桌上的腐肉宴饗,讓幾個老法醫都久違地反了胃。
做筆錄時,我和陳大立統一口徑,說是來打掃我爺爺的房間,扔垃圾時看到了屍體,除此之外一概不知。
這三天,我們的行程有據可查,隻有今天來過瞑候街,車上也沒有搬運屍體的痕跡。
沾有我指紋的地方,比如碗筷和門把手,都提前清理了。這也是為我自己好,以免替偽人背黑鍋,被誤認為凶手。
所以,雖然我倆嫌疑很大,還是由於證據不足,很快被釋放了。
第二天,又一樁震驚全國的案件登上了各大媒體頭條。
史稱“瞑候街十八人烹屍慘案”。
一時間,全網嘩然。
此案一出,之前的什麽“地下車庫刀殺案”、“隆祥酒家剝皮案”瞬間就被比了下去。
與此同時,人們的討論方向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那就是,凶手到底是人嗎?
這三樁案件都是離奇的迷案,案件細節早被舅舅黨深挖而出,帶有強烈的靈異色彩。
網友們都蹭起熱度。不管原先是做什麽的,紛紛當了回偵探,表達自己的推測。
不出意料,在這種情況下,終於有人挖出了我的信息。
雖然不至於讓我實名上網。
但在那之後,我則以“伊某”為名,成為了三個案件中最重要的一環。
地下車庫刀殺案發生時,伊某在電梯裏揮刀發瘋。
隆祥酒家剝皮案發生時,伊某在酒店403號房裏自言自語。
瞑候街十八人烹屍案,則是伊某和他朋友一起報的案。
我的加入,讓三個案件增加了更多的噱頭和疑點,也讓部分恐怖故事愛好者津津樂道。
與此同時,陳大結巴的小號開始出沒在各大論壇媒體的邊角,散布有關偽人的信息、以及迷案罪犯是偽人的說辭。
不過目前看來,網友們都把他的話當故事聽,沒多少人信的。
也不知這貨在下一盤什麽樣的大棋......
隔天是周日,不用上班。
我一覺醒來已是中午,發現自己被熟人的信息轟炸了。
打開某信,最頂上的消息,是那杜教授杜有山發來的。
他斷定,今早討論的案子中,“伊某”就是我。
又問我另兩起案子是否也是偽人所做。
還問我身上的傷好沒好,能不能提前去伏人村,以及又一堆難以回答的猜測......
我看他發的一長串小作文,決定裝作沒看到,以後再回複。
我翻看起別人發來的消息。
鄭曉玲也問了幾個類似的問題,但對我表達了關心。
護士孟欣然,以及薑廠長、薑雨欣,則是通過“伊某”這個稱呼聯想到了我,試圖向我確認這些事情。
陳大結巴就直接多了,發了幾個抽象表情包調侃我。我也回懟了他幾個表情。
再往下看去,接下來給我發消息的人讓我有些意外。
是我爸。
我快速點進去,看到了這麽一段話:
【伊言,你爺爺前些天找過我們,說他住在瞑候街。你看看案子裏死的人有沒有他?】
留言時間是今早六點,所以反而被新消息壓在下麵了。
我躺在床上,沉默半晌。
爺爺的死,終於是要瞞不住了。
我本想給爸媽打個電話說明一下,可想了想,還是決定親自去福化縣找他們。
我對手機通話有點心理陰影。
現在的我,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隻有“看得見的人”才是值得相信的。
我沒有馬上動身。
這次回福化縣,我很可能又要遭遇偽人。
以前是時間不允許,現在主動權在我,我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
經過一天一夜的努力,我畫了一堆朱火符,合計五十張左右,勉強能當紙錢撒了。
而後,我又做出了兩張出夢符。
準確來說,這出夢符不是今天一口氣做出來的,而是一共做了五天。
符紙經曆九浸九曬,前些天我隻進行了四次浸曬,今天我用烘幹機加速製作,硬是把這張符趕了出來。
出夢符的符文不是很複雜,我在白紙上練了幾次,最後成功了兩張。
我穿上外套,帶上其他保命的家夥什,全副武裝,驅車回到福化縣。
當晚十點,我來到久違的小區,走進那熟悉的a幢單元樓,站在306號門前。
防盜門外貼著褪色的春聯,已經很久沒更新過了。
我做足心理準備,摁響門鈴。
為了製作符咒時不被幹擾,我一整天手機都是靜音的。我知道今天肯定很多人給我打了電話,倒也沒興致查看。
房門吱呀一聲打開,探出我媽的身影。
比起上次見麵,她的皺紋又加深了許多,穿著樸素的衣服,至少是五年前的款式了。
“小言?你怎麽過來了?”
她對我的到來有些意外,但沒有流露出欣喜的情緒。
通過這一點,我就足以判斷出,她確實是我老媽。
“媽,身體挺好的?”我對她露出笑容。
“還行吧。”老媽不冷不熱地轉過身,讓我自己進來。
“媽,我每個月都有打錢給你們。舊衣服該扔就扔了吧。”
“這你不用管。”
我進門換了拖鞋,看到了正在看電視的老爸。
“伊言?工作忙嗎?消息也不回,電話也不接。”
“還行吧,我的工作你們也知道,還是比較自由的。”
“嗯。”
老爸對我的態度比老媽好一些,但也有種陌生人相互客套的感覺。
明明是久違的見麵,寒暄的話到了嘴邊,突然有點說不出口了。
我幹脆直入主題,拿出爺爺的遺書,說出了他已逝的消息。
老爸的注意終於移開了電視屏幕。
他皺著眉頭站起,從我手上搶過遺書,查看起來。
老媽聽到這個消息,滿臉冷漠,兩手抱在胸前,也跟來看遺書的內容。
他們會是這個反應,在我的意料之中。
又或者說,我父母之所以對我冷淡,本就是一個和爺爺有關的、分不清對錯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