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萍在祠堂跪了一天一夜,何氏去勸也沒有用。


    第二日半夜的時候暈在了祠堂,老夫人叫人把楊如萍送回青鬆院了,讓她在院子裏好好備嫁。


    這是變相禁足的意思了。


    沒過幾天,銀紅領著負責小廚房柴火的小丫鬟求見。


    此時楊如期正在練琴,一曲罷,一旁的碧紫稟報道,“銀紅姐姐來了。”


    楊如期抬眸,“讓她進來。”碧紫應聲去了屋外,沒一會兒就領著銀紅並一個三等小丫鬟進來。


    行過禮,銀紅就單刀直入道,“表少爺身邊的小廝想收買梅兒在小姐的膳食裏下瀉藥,梅兒覺得此事事關重大,先來找奴婢匯報,奴婢讓她假裝應了。”


    楊如期聽完,溫和一笑,隻是這笑容帶著一絲諷意。


    “你做的很好,今夜就讓梅兒去匯報說已經按他的吩咐做了,他給了多少銀子梅兒你就好好收著。”


    梅兒恭敬應了,磕了頭謝恩。


    楊如期待下人們一向溫厚,隻要不傻,便知背主的下場不會好。


    能背主要麽骨子裏就是壞的,要麽就利益使然,要麽就是受主子磋磨而報複的。


    整個侯府紫薇院的丫鬟是最不缺賞賜的,而且大多都是心腹忠心之人。幾個三等小丫鬟也成不了氣候,自然以楊如期為主。


    要是這麽好收買,那楊義琴早就得手了,還用在外收買小賊翻牆進來。


    沒想到母親不敢做的事,兒子來做了。楊如期臉上的譏諷之色越發深了。


    銀紅揮退了梅兒,心中越想越不痛快,“小姐,上次姑奶奶派小賊進咱們院子偷東西,這次表少爺又想給您下藥,咱們不能就這樣輕輕放過。”


    楊如期含笑道,“是啊,既然他們找死,那就成全他們。”


    銀紅見楊如期心中已有主意,怒氣平複下來,問道:“小姐想如何做。”


    楊如期轉眸直視銀紅,見她一臉期待之色,溫柔道,“你去打聽一下姨母和表姐何時會出門。”


    銀紅疑惑,正要問為何,楊如期解釋道,“姑母不是一直想為鄭炎求娶表姐嗎,我們就給她這個機會,把握不住便是她無用。”


    銀紅恍然大悟,笑道,“奴婢這就去。”


    近兩日汴京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估摸著雨後就會徹底熱起來。


    上次夏衣的事兒,白氏貼錢買了批時興的花色,給每人又製了倆件夏衫,眾人才做罷。


    “明日賀夫人要帶表小姐去白馬寺上香,”銀紅站在楊如期旁邊道。


    楊如期坐在廊下,聽著屋簷雨水滴落的聲音,滴滴答答的,那聲音很輕。


    “使人告訴姑母吧,”楊如期望著雨下的梅樹,輕聲吩咐。


    銀紅頷首,下去安排了。


    午後,楊如期睡了三刻鍾,醒來時,雨已經停了。


    碧藍伺候楊如期起身,一邊替楊如期整理一衣裙,一邊道,“一刻鍾前,翠紅來傳話,明日隨老夫人去白馬寺上香。”


    楊如期點下頭,在她意料之中。


    她對碧藍道:“前幾日高山隻練了第一段,把曲子找出來吧,今日下午練這個。”


    “是,”碧藍笑道,轉身去了書房。


    房嬤嬤帶著冬日提了壺熱茶進來,換掉桌子上已經涼了的茶壺。


    冬日提著茶壺下去,房嬤嬤進了書房,打開書房的窗戶,念叨,“足足下了兩天兩夜的雨,總算是停了。”


    流暢的琴音從指尖與琴弦的碰撞中發出。


    房嬤嬤聽見琴音後噤了聲,轉過身束手立在一旁,一臉笑意地看著端坐在古琴前的楊如期。


    教楊如期彈琴的師傅曾經說過,彈琴的技巧可以熟能生巧,可彈琴的心境教不了,要靠個人悟性。


    醒悟之前的楊如期,彈琴時技藝嫻熟,師傅卻說還可以更好。


    彼時她不懂,而今卻懂了,隻是師父早已回了嶺南江洲,不便相見了。


    世家大族的子弟學習琴棋書畫不是為了顯擺炫技,意在修身養性,靜心養德。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第二日,侯府一眾人上了馬車,因著這次出門人數眾多。


    楊如期與楊如心鄭秋需要一同坐在掛著侯府標識的馬車上,碧綠碧青和其他在丫鬟擠在後頭的普通馬車裏。


    楊如期靠在車壁上閉著眼佯裝小憩,楊如心和鄭秋坐在對麵。


    一路上聒噪個不停,楊如期隻盼著快些到白馬寺。


    位於汴京城外的白龍寺不是東晉最大的寺廟,卻絕對算得上東晉最為精致的一座寺廟。


    先帝派人修繕過,寺內殿堂輝煌,景致宜人。


    寺廟一牆之隔的後山還種了大片的梅花,紅白相間,冬日時格外養眼。


    不光景色美,齋菜尤其出名。也有不少吃素的人慕名而來。


    因它離著汴京不過一個多時辰的車程,所以平日裏達官顯貴家的夫人小姐都愛來這座寺廟上香誦經。


    尤其是佛教幾個大日子,香客更是不知凡幾。


    永樂侯府家的馬車在行到白龍寺山門的時候,賀家的馬車已經停在外頭了。


    下了馬車,楊義琴和白氏扶著老夫人走在前頭,小輩們走在後頭。


    楊如期在人群中悄悄望向鄭炎,穿著簇新的錦袍,冠發的帶子很是精致,花了一番心思打扮。鄭南年輕時也算得上俊俏,否則楊義琴也不可能看上他。鄭炎繼承了父親的八分美貌,遠看著確實像足了翩翩少年。


    他雖極力忍耐住神色,可眼睛裏的興奮之色一覽無餘。


    楊義琴說服了老夫人來白馬寺上香念經,想必背地裏沒少叮囑鄭炎。


    進寺門不遠,白色板磚的廣場上,橫臥了一座南北向的雙孔橋。整座橋約四五丈長,兩丈來寬,橋下緩緩流動著水。


    走過了橋,上了一丈高的台階進了正殿,跟著老夫人去了殿中上完香,老夫人幾人與僧人低聲交談。


    白氏便過來對幾人交代道:“我與你們祖母伯母姑母要去求簽,你們就在這寺裏四處賞玩走走,午食前須得回來,切記你們身邊萬不能離了人,尤其是幾個小娘子們。若蓮你是長嫂,看顧好幾個弟妹。”


    眾人都應了,楊少武立即拉了楊少文就走,一邊還問鄭炎:“表弟你要不要與我們一同去敲錢鍾。”


    楊少言太小,楊少武一般是自動忽略這個庶弟的。


    鄭炎有正事要辦,哪會跟著去,搖了搖頭,“我就不去了。”


    楊少武兄弟倆見此就走遠了。何氏看楊少言一臉希冀的樣子,可她今日是要給楊如萍求簽的。


    何氏想了想,招來身邊的大丫鬟青兒,並倆個小廝,囑咐了青兒和小廝一番,讓青兒帶著楊少言去了。


    楊如心拉著陳若蓮的手,“二嫂,咱們去紅綢樹那兒玩吧。”


    陳若蓮就沒有不應楊如心的時候,她點了下頭。楊如心又轉頭去喚鄭秋,完全忽視楊如期。


    想到白氏交代的話,陳若蓮猶豫要不要叫楊如期,最後還是開了口,“五妹妹要不要與我們一同去紅綢樹瞧瞧。”


    楊如心皺眉看了陳若蓮一眼,不高興陳若蓮多嘴。隨即又看向楊如期,那目光仿佛在說,你最好識趣別跟來。


    楊如期無視她的目光,溫和的對著陳若蓮道,“我想去賞花,便不去了。”


    陳若蓮鬆了口氣,囑咐道,“行,那你別跑太遠,記得午時前要回來的。”


    楊如期頷首,楊如心就催著陳若蓮離開了。


    鄭炎早已獨自走遠,現下殿中隻剩了楊如期一人。


    碧綠問道,“小姐,我們去哪裏?要去找表小姐嗎?”


    “去賞花。”楊如期說罷提起腳步往花園方向去了,碧綠和碧青忙跟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吹汴京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月梨花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月梨花雨並收藏風吹汴京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