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期近日讓銀紅多多留意茶館那邊的動靜,尋個機會讓柳文竹帶上幾位大人當場撞破阿貴放印子錢。
七月初,侯府裏來了客人,說是楊侯爺要求楊如期借前朝大畫家李思訓的真跡《江帆樓閣圖》給客人臨摹。
這幅畫是溫氏的嫁妝之一,十分珍貴,溫氏去後自然留在楊如期這裏。
李思訓早年間桃李滿天下,連正一品太師之位都拒絕了,隻願守著國子監做一名夫子。晚年更是遠離了汴京城,找了一處清淨之所養老。
此圖寄托了李思訓當時所要表達的情懷,畫中意境使人遠離塵世,傾情自然,縱目千裏,給人以淡泊名利而超然物外之感。
所以說珍貴非凡,可說一城不換。是哪個臉皮這樣厚,堂而皇之來找她借?
楊如期揚了楊眉,借?她肯定是不會借的。
琴兒垂著頭,透過屏風和層層紗幕依稀看見楊如期的身影,她等著楊如期發話。
“就說此畫異常珍貴,我不敢借。”
琴兒得了話立馬往院中走去,打發了正院過來傳話的小廝。
楊侯爺此人心胸並不寬闊,駁了他的臉麵,必定會懷恨在心的,房嬤嬤不由得擔憂起來。
果然,不消一刻鍾,楊侯爺身邊的常勝親自來了,他站在院中,一副楊如期不借便不走的樣子。
楊如期見此擱下了手中的筆,在碧紫捧來的銅盤裏淨了淨手,又接了帕子將手擦幹,準備親自過去一趟。
穿過層層疊疊的回廊,楊如期走得很快,瞧見了一個身穿藍色長衫的男子坐在亭子裏,頭發半挽著,戴了一支玉簪,一頭長發散在腰際,隻看得到半張臉,卻也是清朗俊秀。
瞧著哪怕一身素色薄衫,卻也氣質溫文儒雅,楊如期在腦海裏思索了半晌確定不認識後,如常地走了過去。
“不知公子是何人?”
楊如期問道,少年怔愣了一下有些狼狽的站起身。
他起身時微微有些吃力,顯然是腿腳不方便。
聽到楊如期問話,他雙手交疊拱手行禮,“家父乃中書侍郎蕭河,在家行二。”
“原來是蕭二公子,是你向我借畫的嗎?”楊如期又問道。
她這樣一說,蕭慎便知道她就是永樂侯府五小姐了。
他心裏無聲的歎了口氣,身體有殘疾入不得朝堂,此生隻能至多做個夫子,根本無心娶妻,就算娶,也隻能娶家世低微的小姐罷了。
高門家的小姐,哪個不嫌棄他,若不是父親硬要他來,他不會來的。
借畫一事也是父親向侯爺提起的,他自幼愛讀書,丹青學的不錯,父親開口替他借畫使其兩人找找共同話題。
他垂下眼眸,擋住了眼中的寂寞之色。
“你可知此畫之珍貴?”楊如期微笑著詢問他。
她雖笑著,不知為何,蕭慎隻覺得眼神有些淩厲。
“父親拜訪侯爺,侯爺聽說我丹青不錯,是以主動提出借畫。聽到五小姐手中有《江帆樓閣圖》真跡,若能臨摹也是幸事,所以厚臉皮答應了。”蕭慎定了定神,回複道。
楊如期勾了勾嘴角,打量著他,他站在那裏,不卑不亢,臉色平靜,倒是說的極為誠懇。
楊如期聽他說完便從他身旁走過往正屋去,蕭慎愣了愣神,不知道該不該跟上去。
屋內蕭河和楊侯爺兩人正討論著書畫棋藝,明顯能感覺到楊侯爺心情還是頗好的。
後頭趕來的常勝立即進了屋稟報。
“進來。”屋裏楊侯爺有些歡快的聲音傳來。
他沒有想到此事如此順利,他剛露出點意思來,蕭河就知會了他的意思,今日更是主動帶著兒子上門拜訪。
“怎的畫沒借到,把你召來了,”楊侯爺笑著打趣,帶著點陰陽怪氣。
太師椅上蕭河端著茶水,吹拂了一口並未喝,目光落在楊如期身上打量了起來。
“祖父有令,五娘也隻能親自來了。”楊如期笑著回道。
楊侯爺揮了揮手示意楊如期坐下,楊如期站在原地不動,開口道,“這畫兒五娘是不敢借的。”
她這話音一落,楊侯爺臉上的笑意便漸漸熄了,雙眉蹙了起來,顯示著不悅。
楊如期便主動輕聲細語地解釋此畫有多珍貴,除此之外世上再無第二幅。
楊侯爺眼神陰鷙,當著客人的麵,又不好發怒。
傅明華嫣然一笑,像是對楊侯爺的怒火沒看到似的:“這東西對喜歡的人來說,價值千金。對不喜歡的人來說,便一文不值。”
“不巧這《江帆樓閣圖》五娘實在是喜歡,又是母親留下來的遺物不敢隨意亂借。”她有些歉疚的笑了笑,衝楊侯爺和蕭河行了一禮。
蕭河嘴角就抿了起來。這門親事原是極好的,隻是這位五小姐性情好像並不是那麽乖順。
她出身、樣貌、規矩都好,身後還有一個手握兵權的外祖家在,聽說對她也是極為寵愛的,難免驕橫了些。
若是嫁給慎兒,夫妻不和,慎兒本就敏感又有殘疾,隻怕受不住這位五小姐的鬧騰。
蕭河覺得眼前的少女與慎兒並非良配,這門親事還是算了。
他沉吟半晌,起身有些歉疚的對楊侯爺笑:“是我思慮不周,若是知道是五小姐母親的遺物,斷然不會開口的。”
楊侯爺聞言目光便盯著楊如期看,顯然為了楊如期拂了他的意思十分不滿意。
“既不能借,我瞧著貴公子也是喜歡這幅畫的,不如來府上臨摹。”
楊侯爺眉頭皺了皺,另又找了個法子。
蕭河搖了搖頭,略微抱歉道,“多謝侯爺,隻是慎兒他腿腳不便,還是不要給侯府添麻煩了。”
楊侯爺便知,這門親事是黃了,雙方心裏都有了數,許多事不用說的太明白。
本來是要留蕭家父子用飯的,隻是這會兒也不用說出口了,他忍著怒意將蕭河父子送走。
他們一走,楊侯爺臉上的笑意便收斂了,重重的將手裏的茶杯擲到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你是成心想讓我丟人是不是!”
他氣得厲害,眼神似是要吃人。
七月初,侯府裏來了客人,說是楊侯爺要求楊如期借前朝大畫家李思訓的真跡《江帆樓閣圖》給客人臨摹。
這幅畫是溫氏的嫁妝之一,十分珍貴,溫氏去後自然留在楊如期這裏。
李思訓早年間桃李滿天下,連正一品太師之位都拒絕了,隻願守著國子監做一名夫子。晚年更是遠離了汴京城,找了一處清淨之所養老。
此圖寄托了李思訓當時所要表達的情懷,畫中意境使人遠離塵世,傾情自然,縱目千裏,給人以淡泊名利而超然物外之感。
所以說珍貴非凡,可說一城不換。是哪個臉皮這樣厚,堂而皇之來找她借?
楊如期揚了楊眉,借?她肯定是不會借的。
琴兒垂著頭,透過屏風和層層紗幕依稀看見楊如期的身影,她等著楊如期發話。
“就說此畫異常珍貴,我不敢借。”
琴兒得了話立馬往院中走去,打發了正院過來傳話的小廝。
楊侯爺此人心胸並不寬闊,駁了他的臉麵,必定會懷恨在心的,房嬤嬤不由得擔憂起來。
果然,不消一刻鍾,楊侯爺身邊的常勝親自來了,他站在院中,一副楊如期不借便不走的樣子。
楊如期見此擱下了手中的筆,在碧紫捧來的銅盤裏淨了淨手,又接了帕子將手擦幹,準備親自過去一趟。
穿過層層疊疊的回廊,楊如期走得很快,瞧見了一個身穿藍色長衫的男子坐在亭子裏,頭發半挽著,戴了一支玉簪,一頭長發散在腰際,隻看得到半張臉,卻也是清朗俊秀。
瞧著哪怕一身素色薄衫,卻也氣質溫文儒雅,楊如期在腦海裏思索了半晌確定不認識後,如常地走了過去。
“不知公子是何人?”
楊如期問道,少年怔愣了一下有些狼狽的站起身。
他起身時微微有些吃力,顯然是腿腳不方便。
聽到楊如期問話,他雙手交疊拱手行禮,“家父乃中書侍郎蕭河,在家行二。”
“原來是蕭二公子,是你向我借畫的嗎?”楊如期又問道。
她這樣一說,蕭慎便知道她就是永樂侯府五小姐了。
他心裏無聲的歎了口氣,身體有殘疾入不得朝堂,此生隻能至多做個夫子,根本無心娶妻,就算娶,也隻能娶家世低微的小姐罷了。
高門家的小姐,哪個不嫌棄他,若不是父親硬要他來,他不會來的。
借畫一事也是父親向侯爺提起的,他自幼愛讀書,丹青學的不錯,父親開口替他借畫使其兩人找找共同話題。
他垂下眼眸,擋住了眼中的寂寞之色。
“你可知此畫之珍貴?”楊如期微笑著詢問他。
她雖笑著,不知為何,蕭慎隻覺得眼神有些淩厲。
“父親拜訪侯爺,侯爺聽說我丹青不錯,是以主動提出借畫。聽到五小姐手中有《江帆樓閣圖》真跡,若能臨摹也是幸事,所以厚臉皮答應了。”蕭慎定了定神,回複道。
楊如期勾了勾嘴角,打量著他,他站在那裏,不卑不亢,臉色平靜,倒是說的極為誠懇。
楊如期聽他說完便從他身旁走過往正屋去,蕭慎愣了愣神,不知道該不該跟上去。
屋內蕭河和楊侯爺兩人正討論著書畫棋藝,明顯能感覺到楊侯爺心情還是頗好的。
後頭趕來的常勝立即進了屋稟報。
“進來。”屋裏楊侯爺有些歡快的聲音傳來。
他沒有想到此事如此順利,他剛露出點意思來,蕭河就知會了他的意思,今日更是主動帶著兒子上門拜訪。
“怎的畫沒借到,把你召來了,”楊侯爺笑著打趣,帶著點陰陽怪氣。
太師椅上蕭河端著茶水,吹拂了一口並未喝,目光落在楊如期身上打量了起來。
“祖父有令,五娘也隻能親自來了。”楊如期笑著回道。
楊侯爺揮了揮手示意楊如期坐下,楊如期站在原地不動,開口道,“這畫兒五娘是不敢借的。”
她這話音一落,楊侯爺臉上的笑意便漸漸熄了,雙眉蹙了起來,顯示著不悅。
楊如期便主動輕聲細語地解釋此畫有多珍貴,除此之外世上再無第二幅。
楊侯爺眼神陰鷙,當著客人的麵,又不好發怒。
傅明華嫣然一笑,像是對楊侯爺的怒火沒看到似的:“這東西對喜歡的人來說,價值千金。對不喜歡的人來說,便一文不值。”
“不巧這《江帆樓閣圖》五娘實在是喜歡,又是母親留下來的遺物不敢隨意亂借。”她有些歉疚的笑了笑,衝楊侯爺和蕭河行了一禮。
蕭河嘴角就抿了起來。這門親事原是極好的,隻是這位五小姐性情好像並不是那麽乖順。
她出身、樣貌、規矩都好,身後還有一個手握兵權的外祖家在,聽說對她也是極為寵愛的,難免驕橫了些。
若是嫁給慎兒,夫妻不和,慎兒本就敏感又有殘疾,隻怕受不住這位五小姐的鬧騰。
蕭河覺得眼前的少女與慎兒並非良配,這門親事還是算了。
他沉吟半晌,起身有些歉疚的對楊侯爺笑:“是我思慮不周,若是知道是五小姐母親的遺物,斷然不會開口的。”
楊侯爺聞言目光便盯著楊如期看,顯然為了楊如期拂了他的意思十分不滿意。
“既不能借,我瞧著貴公子也是喜歡這幅畫的,不如來府上臨摹。”
楊侯爺眉頭皺了皺,另又找了個法子。
蕭河搖了搖頭,略微抱歉道,“多謝侯爺,隻是慎兒他腿腳不便,還是不要給侯府添麻煩了。”
楊侯爺便知,這門親事是黃了,雙方心裏都有了數,許多事不用說的太明白。
本來是要留蕭家父子用飯的,隻是這會兒也不用說出口了,他忍著怒意將蕭河父子送走。
他們一走,楊侯爺臉上的笑意便收斂了,重重的將手裏的茶杯擲到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你是成心想讓我丟人是不是!”
他氣得厲害,眼神似是要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