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侯爺並未回侯府而是去了董尚書府。
白氏和楊義琴被收押,縣衙附近喜歡看熱鬧的百姓自然知曉了,雖不知真相可不妨礙他們猜測,謠言就這樣一傳百,百傳千,傳到了永樂侯府。
老夫人傳了春月過來問話,此時春月知道白氏和楊義琴被扣下了,隻好先實話實說,老夫人被氣暈了,楊義良揚言要休了白氏。
侯府亂成一團,楊如期被禁足,躲在聽雪閣看了好大一場笑話。
一朝天子一朝臣。
永豐帝要鞏固皇權,六部之中吏部尚書是個中立的,為人正直,不會接受任何黨派的拉攏。
禮部尚書是個老狐狸,不會輕易得罪人,和誰關係都不錯,這樣的人永豐帝不屑於用。
兵部尚書是顏相的人,刑部就不用說了,工部尚書隱隱有效仿吏部尚書的意思,永豐帝不會莽撞拉攏。
唯有戶部尚書是永豐帝的人,說起來如今的朝堂有不少的人從前都是忠於永豐帝的,隻是現在不一樣了,那個時候永豐帝是皇子,現在是帝王。
加之永豐帝開始重用寒門有才學之人,多次斥責和貶官沒有才能之人,一些人自然會投機取巧投入幾位皇子的陣營。
帝王最忌諱的便是外戚專權,可爭皇位又少不了外戚的支持,就這樣每任帝王對這些外戚都從信任到懷疑到防備,循環往複。
當整個天下都是自己囊中之物時,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沒有帝王忍得了那些蛀蟲,所以在不影響朝堂平衡的前提下,永豐帝有機會削弱幾位皇子身邊的權勢時,定不會心慈手軟的。
有了賬本,核實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了。
次日,烏雲壓著頂,頭頂上空傳來陣陣悶雷響聲。
這是要下大雨,空氣中彌漫著濕熱氣,屋裏擺放了冰盆,也是悶熱得受不住。
楊如期臉頰兩邊出了細汗,房嬤嬤吩咐婆子燒水給楊如期沐浴。
沐浴之後,大滴大滴的雨點便打落下來了,漸漸地越下越大。
轟隆隆的雷聲中,閃電一道一道的劈了下來,將守在屋外的兩個小丫頭嚇住了。
屋外走廊下掛著的燈籠被風吹打得啪啪作響,在這樣風雨交加的天氣,楊侯爺被縣令請進了縣衙。
隻是一個時辰左右便回來了,叫人傳話讓楊如期去書房。
這個時候叫楊如期過去,準沒好事,房嬤嬤有些擔憂,她站了過去,“不若說小姐淋了雨病了。”
屋裏碧綠幾人看著楊如期不說話,楊如期輕笑一聲,把玩著腰間驅蚊的香囊,“正好趁現在讓永樂侯府所有人死了吞母親嫁妝的心!”
外頭雨更大了,雨幕之中落月的身影悄悄外出。
房嬤嬤歎了一聲,拿了披風替楊如期係好,下雨之後氣溫降低,涼風一吹,不免哆嗦起來。
楊如期領著房嬤嬤和碧綠去了正院楊侯爺的書房,一路上雨滴打落在傘麵上啪啪作響。
等到了正院,繡花鞋已經濕透,屋簷下,碧綠從懷裏的布袋中掏出幹淨的鞋襪,給楊如期換上。
常勝聽見動靜,出了書房果然瞧見了楊如期到了。
他做出請的姿勢,楊如期理了理裙擺後才邁步進去。
房嬤嬤和碧綠在門口等著。
書房內楊侯爺正在泡茶,瞥見楊如期,溫和道,“過來坐吧。”
侯府都火燒眉毛了還有心情泡茶,事出反常必有妖。
楊如期不接茬,自顧行禮,“祖父安好,不知道祖父喚五娘有何事?”
楊侯爺麵色不虞,忍了忍,有些惆悵道,“你可知,侯府要遭難了。”
“祖父說的可是二嬸嬸和姑母放印子錢之事。”楊如期笑了笑,在燭火下顯得有幾分詭異。
外頭傾盆大雨,電閃雷鳴,烏雲密布,屋內必須要點燭火。
楊侯爺點了點頭,冷著聲音,“她們雖是千錯萬錯,但也不能下獄,否則我們永樂侯府便成了全汴京的笑話了。”
楊如期輕蔑一笑,“祖父同五娘說這些幹什麽?”
楊侯爺顧著鋪墊他此次談話的目的,一時並沒有聽出來楊如期話裏的諷刺。
他回道,“你手裏不是有李思訓的真跡嗎,此畫刑部尚書董大人也很喜歡。”
“祖父是說要將此畫送與尚書大人嗎,尚書大人會替侯府解決此次災難?”楊如期的眼皮下垂,不在意般接著話。
楊侯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這是自然。”
他不能讓此事上報,否則不光是永豐帝,就連五皇子那邊的人也會煽風點火。
“二嬸嬸一向待我不好,我心裏豈不會有怨恨?祖父要我拿這麽貴重的東西去救二嬸嬸,憑什麽?”楊如期抬眸,正色道。
楊侯爺蹙眉,這事他心中也是知道的,隻是這點小事怎可與侯府大事相比較。
他不快楊如期這個時候說這種話,卻還是忍了道,“待你二嬸嬸回來,我叫她給你道歉就是。”
楊如期不說話,楊侯爺側頭盯著她,眼光銳利,“那你還想怎樣,白氏她好歹是你的長輩,不可太過分!”
楊如期勾起嘴角,輕哼,“不誠心的道歉就是道了也是惡心我自己,她自己做的孽自己受著便是。”
楊侯爺聞言起身,走近楊如期,臉色陰沉,“這麽說,你是不想拿出那幅畫來了。”
楊如期昂了昂頭,楊侯爺摸了摸胡須,眼神晦暗,意味深長道,“我原以為你是個聰明人,這畫你不想拿也得拿,否則你就是整個楊家的罪人!”
楊如期絲毫不懼,甚至含著笑意,“我從小循規蹈矩,恭順懂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從未做錯過任何一件事,怎麽會是罪人,誰是楊家的罪人,祖父心裏最清楚!”
她直視著楊侯爺的目光,四目相對,楊侯爺看著那堅定的眼神,心中一驚,險先以為麵前的少女知道些什麽。
他閉了閉眼,“縱然如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隻要你是楊家人,今日這畫必須給我拿出來。”
楊侯爺說完背過身去,“五娘,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好一個敬酒不吃吃罰酒,楊岐山,你這張老臉厚得比得過北界的城牆!”外頭傳來常勝的阻攔聲,陰氏一把推開常勝扯著嗓子衝裏頭喊道。
楊侯爺轉過身來,先剜了楊如期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說,你好得很!
白氏和楊義琴被收押,縣衙附近喜歡看熱鬧的百姓自然知曉了,雖不知真相可不妨礙他們猜測,謠言就這樣一傳百,百傳千,傳到了永樂侯府。
老夫人傳了春月過來問話,此時春月知道白氏和楊義琴被扣下了,隻好先實話實說,老夫人被氣暈了,楊義良揚言要休了白氏。
侯府亂成一團,楊如期被禁足,躲在聽雪閣看了好大一場笑話。
一朝天子一朝臣。
永豐帝要鞏固皇權,六部之中吏部尚書是個中立的,為人正直,不會接受任何黨派的拉攏。
禮部尚書是個老狐狸,不會輕易得罪人,和誰關係都不錯,這樣的人永豐帝不屑於用。
兵部尚書是顏相的人,刑部就不用說了,工部尚書隱隱有效仿吏部尚書的意思,永豐帝不會莽撞拉攏。
唯有戶部尚書是永豐帝的人,說起來如今的朝堂有不少的人從前都是忠於永豐帝的,隻是現在不一樣了,那個時候永豐帝是皇子,現在是帝王。
加之永豐帝開始重用寒門有才學之人,多次斥責和貶官沒有才能之人,一些人自然會投機取巧投入幾位皇子的陣營。
帝王最忌諱的便是外戚專權,可爭皇位又少不了外戚的支持,就這樣每任帝王對這些外戚都從信任到懷疑到防備,循環往複。
當整個天下都是自己囊中之物時,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沒有帝王忍得了那些蛀蟲,所以在不影響朝堂平衡的前提下,永豐帝有機會削弱幾位皇子身邊的權勢時,定不會心慈手軟的。
有了賬本,核實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的了。
次日,烏雲壓著頂,頭頂上空傳來陣陣悶雷響聲。
這是要下大雨,空氣中彌漫著濕熱氣,屋裏擺放了冰盆,也是悶熱得受不住。
楊如期臉頰兩邊出了細汗,房嬤嬤吩咐婆子燒水給楊如期沐浴。
沐浴之後,大滴大滴的雨點便打落下來了,漸漸地越下越大。
轟隆隆的雷聲中,閃電一道一道的劈了下來,將守在屋外的兩個小丫頭嚇住了。
屋外走廊下掛著的燈籠被風吹打得啪啪作響,在這樣風雨交加的天氣,楊侯爺被縣令請進了縣衙。
隻是一個時辰左右便回來了,叫人傳話讓楊如期去書房。
這個時候叫楊如期過去,準沒好事,房嬤嬤有些擔憂,她站了過去,“不若說小姐淋了雨病了。”
屋裏碧綠幾人看著楊如期不說話,楊如期輕笑一聲,把玩著腰間驅蚊的香囊,“正好趁現在讓永樂侯府所有人死了吞母親嫁妝的心!”
外頭雨更大了,雨幕之中落月的身影悄悄外出。
房嬤嬤歎了一聲,拿了披風替楊如期係好,下雨之後氣溫降低,涼風一吹,不免哆嗦起來。
楊如期領著房嬤嬤和碧綠去了正院楊侯爺的書房,一路上雨滴打落在傘麵上啪啪作響。
等到了正院,繡花鞋已經濕透,屋簷下,碧綠從懷裏的布袋中掏出幹淨的鞋襪,給楊如期換上。
常勝聽見動靜,出了書房果然瞧見了楊如期到了。
他做出請的姿勢,楊如期理了理裙擺後才邁步進去。
房嬤嬤和碧綠在門口等著。
書房內楊侯爺正在泡茶,瞥見楊如期,溫和道,“過來坐吧。”
侯府都火燒眉毛了還有心情泡茶,事出反常必有妖。
楊如期不接茬,自顧行禮,“祖父安好,不知道祖父喚五娘有何事?”
楊侯爺麵色不虞,忍了忍,有些惆悵道,“你可知,侯府要遭難了。”
“祖父說的可是二嬸嬸和姑母放印子錢之事。”楊如期笑了笑,在燭火下顯得有幾分詭異。
外頭傾盆大雨,電閃雷鳴,烏雲密布,屋內必須要點燭火。
楊侯爺點了點頭,冷著聲音,“她們雖是千錯萬錯,但也不能下獄,否則我們永樂侯府便成了全汴京的笑話了。”
楊如期輕蔑一笑,“祖父同五娘說這些幹什麽?”
楊侯爺顧著鋪墊他此次談話的目的,一時並沒有聽出來楊如期話裏的諷刺。
他回道,“你手裏不是有李思訓的真跡嗎,此畫刑部尚書董大人也很喜歡。”
“祖父是說要將此畫送與尚書大人嗎,尚書大人會替侯府解決此次災難?”楊如期的眼皮下垂,不在意般接著話。
楊侯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這是自然。”
他不能讓此事上報,否則不光是永豐帝,就連五皇子那邊的人也會煽風點火。
“二嬸嬸一向待我不好,我心裏豈不會有怨恨?祖父要我拿這麽貴重的東西去救二嬸嬸,憑什麽?”楊如期抬眸,正色道。
楊侯爺蹙眉,這事他心中也是知道的,隻是這點小事怎可與侯府大事相比較。
他不快楊如期這個時候說這種話,卻還是忍了道,“待你二嬸嬸回來,我叫她給你道歉就是。”
楊如期不說話,楊侯爺側頭盯著她,眼光銳利,“那你還想怎樣,白氏她好歹是你的長輩,不可太過分!”
楊如期勾起嘴角,輕哼,“不誠心的道歉就是道了也是惡心我自己,她自己做的孽自己受著便是。”
楊侯爺聞言起身,走近楊如期,臉色陰沉,“這麽說,你是不想拿出那幅畫來了。”
楊如期昂了昂頭,楊侯爺摸了摸胡須,眼神晦暗,意味深長道,“我原以為你是個聰明人,這畫你不想拿也得拿,否則你就是整個楊家的罪人!”
楊如期絲毫不懼,甚至含著笑意,“我從小循規蹈矩,恭順懂禮,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從未做錯過任何一件事,怎麽會是罪人,誰是楊家的罪人,祖父心裏最清楚!”
她直視著楊侯爺的目光,四目相對,楊侯爺看著那堅定的眼神,心中一驚,險先以為麵前的少女知道些什麽。
他閉了閉眼,“縱然如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隻要你是楊家人,今日這畫必須給我拿出來。”
楊侯爺說完背過身去,“五娘,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好一個敬酒不吃吃罰酒,楊岐山,你這張老臉厚得比得過北界的城牆!”外頭傳來常勝的阻攔聲,陰氏一把推開常勝扯著嗓子衝裏頭喊道。
楊侯爺轉過身來,先剜了楊如期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說,你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