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京前去薊州約有二百裏遠,按照張祉的估計,應該需要三日方能趕到薊州,不過實際情況卻與他估計的大為不同,當張恒統領選鋒司兵馬出城後,整個選鋒司的軍陣越走越快,與此前張祉見到的以往京營官軍的行軍速度大為不同,幾乎已與九邊精銳官軍的行軍速度一般無二了。
張祉見狀,心中明了這定是京營總督顧寰特地派了這京營精銳前來護送自己,用以適當展示一番京營兵將的聲威,不過張祉還是有點不信,他要多觀察一番,看這張恒張把總手下的兵將是否隻是故意地一時加速行軍一番,還是確實有如此快速行軍的本事。
於是,張祉便不動聲色地繼續在書吏家丁們的環繞中隨張恒繼續前行,待到一日過去天色漸晚,處於選鋒司中軍位置的張祉便發覺遠處出現了一處城牆輪廓,正好這時張恒策馬過來對張祉說道:“張巡撫,前麵就是三河縣城了,眼下天色已晚,張巡撫你看今晚是否要在此三河縣城中歇息?”
聽聞張恒說目前已到三河縣城,張祉頓時意外不已,自從得知自己要上任順天巡撫以後,張祉已經把順天府的輿圖看得爛熟於心,這三河縣離京城足有百裏,以今日行軍速度來看,這張把總手下軍士的體力身手絕對已經比肩邊軍精銳了,想到這裏,張祉看了周圍天色確實已然昏暗不堪,於是張祉就沉聲對張恒說道:“好,那就不要如此講究了,今晚就在此紮營歇息吧。”
張恒聞言當即點頭稱是,隨後選鋒司兵將們就在三河縣城的北門紮營立寨,此時值守在三河縣城北門的衛所守城兵們在看到京城方向突然出現一路兵馬後,急忙從城牆上垂下吊籃派人前去查問,在得知是新上任的順天巡撫張祉路過此地後,當值衛所兵趕忙通知城中文武官員,不一會兒,張恒就看到了以三河知縣和本地兩個衛所指揮使為首的文武官將們連夜前來拜見張巡撫的場麵。
雖說張恒自小在南京衛所中長大,也聽說過各地官將如何巴結奉承上官,可今日張恒親眼所見,終究還是讓張恒驚訝了一番。
待到三河縣的文武官員見到張祉並被張祉挨個打發回縣城之後,張祉就在書吏簇擁下來到了矗立於中軍大帳旁的張恒麵前,張恒見張祉過來,便對張祉說道:“張巡撫今日趕路過後又見了這三河縣的文武官員,想必張巡撫肯定累了,張巡撫還是早點歇息吧。”
張祉此時聞言便笑著擺手道:“無妨,老夫有事想問你幾句。”看到張祉此刻那頗為鄭重的神色,張恒頓時說道:“張巡撫有事盡管問,末將定然知無不言。”
看著張恒自信正氣的驍勇氣勢,張祉就問道:“老夫為官多年,大明各地的官軍也見了不少,我此前就聽說張把總手下兵馬剿倭功勞頗豐,今日一見,便知張把總手下兵馬果然精銳,可你手下兵馬並非邊軍,為何能將手下兵將操練成精兵?”
聽到張祉的這番疑問,張恒就笑道:“因為末將當時麵對倭寇威脅,且手下兄弟合力,又有南京守備廳管軍大帥們的鼎力支持,我和兄弟們不吃空餉,平日裏又把軍糧給手下兵將供應足了,所以手下兵將才能每日操練從不懈怠,而其他地方的官軍麵對的東西大多千頭萬緒,許多人不能像末將這樣精心操練手下兵將也就是常事了。”
張祉為官多年,張恒這麽一說,張祉立馬便知張恒此言所說的都是實話,如今這世道,若非自身意誌堅強且有一個好靠山,是很難露頭的。
在與張恒談過精兵之事後,張祉便神色淡然地回中軍大帳中歇息了,當夜王勝眾將挨個當值巡營,一夜無事直到天明。
次日清早,在接到張祉的出發之令後,張恒當即統率吃完早飯的選鋒司兵將們拔營啟程,直奔幾十裏外的薊州而去。
幾十裏路程,選鋒司的兵將們走起來很快,接近午時以後,張恒就已經能遠遠看見東麵的薊州城了,同樣,在薊州城的城牆上當值的衛所守城兵們也同樣發現了自西麵來的一眾兵馬。
一開始衛所守城兵們還都好奇地了望,想著是哪裏的官軍經過此地,待到張恒統領手下兵將護衛張祉儀仗迅速靠近,瞧見張祉那巡撫儀仗的當值衛所百戶們紛紛派人飛奔進入城中,各自通知薊州城內的文武官員。
待到張恒統兵護送張祉抵達薊州城的西城門下時,以薊州知州和薊州遊擊將軍為首的薊州文武官員們已經齊聚城門下,恭迎張巡撫到來了。
不久後,張祉就被薊州城的眾多文武官員眾星捧月一般地迎進城去參加宴席了,而張恒卻如常地領兵進駐了薊州城內的軍寨,並未去知州衙門中參加這場接風宴。
當張恒仔細看著周圍兵將們熱熱鬧鬧地安頓輜重時,剛指揮手下兵卒忙活完的羅明就好奇問張恒道:“你為啥沒去參加接風宴啊?以前你好像對宴請這事沒這麽忌諱的啊。”
張恒聞言便輕歎道:“時移世易啊,現在咱們不是到京城了嘛,咱們哥幾個又與裕王殿下相熟,現在已經有不少官員在盯著咱們了,我啊,行事也隻能盡量低調了,以防咱們風頭太過。”
羅明聽後也讚同道:“確實如此,近日京城那邊議論太子人選之事已蔚然成風,在這個節骨眼,咱們確實沒必要節外生枝。”
當日張祉午時抵達薊州以後,張祉便風風火火地安排了明日校閱薊州諸軍的事,張恒隨後也收到張祉派人送來的手令,其中張祉要求明日辰時初刻,張恒需護送張祉巡視薊州諸軍,張恒見狀當場接令,毫不多言。
次日辰時初刻,薊州城內的教場中人山人海,駐守薊州的三千衛所旗軍和六千營兵便列陣在薊州教場內,恭候順天巡撫張祉的校閱。
由於薊州之地靠近邊牆,所以此地的衛所旗軍們雖然比不上招募來的營兵那般精銳,但相比南邊的衛所兵那是強多了。
張恒此時就率部駐留在教場將台的右側,靜看對麵駐守薊州的九千官軍列陣操演,在一陣陣震耳的呼喝喊殺中,張恒發現這駐守薊州的營兵雖然體力身手比自己部下的兵將還差一些,但也比衛所兵強多了。
半個時辰過去,教場中的兵將們終於操練結束,隻見三個衛所的兵將全都稀稀拉拉軍陣鬆散,那六千營兵倒是有模有樣,軍陣如常,顯出了大明精銳邊軍的狀態。
張祉此時站在將台之上,看到此景後也微微點頭,隨後,薊州諸軍的領兵官將便紛紛上了將台,拜見張祉這個新的順天巡撫。
在結束校閱後,張恒就收到了張祉的手令,得以統兵打道回府,臨行前,張恒便前去薊州的州衙拜見了張祉,眼見張恒就要領兵回京,張祉便笑著對張恒說道:“張把總領兵之法我十分賞識,以後若是有邊牆事,我還得請張把總來幫襯一番啊。”
張恒聞言急忙自謙道:“張巡撫謬讚了,末將隻是略盡本職而已,為的便是一旦朝廷有令,末將即可領兵上陣罷了。”
見張恒謙虛有禮,張祉便笑著繼續說道:“好!此次張把總隨行表現我皆會如實上報兵部,你領兵頗為優異,想必兵部管事的王侍郎應當會更加重用你。”
在別過了張祉之後,張恒見天色還早,便立馬統兵往京城趕,待到次日下午夕陽西下時,張恒已經統領選鋒司的兵將們回到了神樞營軍寨中。
就在張恒回京的當日,身處揚州的張璉也鄭重將一個盛滿銀票的木盒交給了專程從京城趕來的三掌櫃羅袍。
隻見羅袍鄭重接過張璉遞來的銀票盒,同時羅袍也對張璉說道:“大哥你放心,我必然親自將此盒送到裕王府。”
於是在四日之後的清晨,羅袍便帶著銀票盒,拜訪了裕王府。
朱載坖在拿到木盒中的銀票後,他便笑著對羅袍說道:“羅袍,煩請你告訴張璉一聲,本王對於海上貿易極為看好,請他保持此事之勢頭,本王還有大用。”
見裕王如此看重海貿之事,羅袍心領神會,當即拱手說道:“在下明白,在下回去就給張璉傳信。”
當日晚上張恒回府後,湯輔德便立即派人來喊他了,張恒聞言當即就趕到了駙馬府正堂,隨後他就看見朱載坖和湯輔德二人已泡了茶,在等他了。
張恒見狀便走過來坐下,並對朱載坖說道:“朱兄你突然過來,想必是鼎海商行的海貿分紅有消息了?”
朱載坖聞言就笑道:“正是!今早那羅袍便將海貿分紅的三千兩銀票送了過來,我今日找你,就是告訴你這個大好消息,並給你們兄弟幾個送分紅銀票的!”
張恒聞言當即笑道:“那可太好了,咱們正好可以請包鐵背兄弟來京城,好好享受享受,順便把分紅銀兩送給他。”
朱載坖聞言也笑道:“我想的就是此事,我已經派人前去宣府張家口堡,前去通知包鐵背前來京城一遊啦。”
正是:晝夜行綿延燈火,有遠慮細水流年。
張祉見狀,心中明了這定是京營總督顧寰特地派了這京營精銳前來護送自己,用以適當展示一番京營兵將的聲威,不過張祉還是有點不信,他要多觀察一番,看這張恒張把總手下的兵將是否隻是故意地一時加速行軍一番,還是確實有如此快速行軍的本事。
於是,張祉便不動聲色地繼續在書吏家丁們的環繞中隨張恒繼續前行,待到一日過去天色漸晚,處於選鋒司中軍位置的張祉便發覺遠處出現了一處城牆輪廓,正好這時張恒策馬過來對張祉說道:“張巡撫,前麵就是三河縣城了,眼下天色已晚,張巡撫你看今晚是否要在此三河縣城中歇息?”
聽聞張恒說目前已到三河縣城,張祉頓時意外不已,自從得知自己要上任順天巡撫以後,張祉已經把順天府的輿圖看得爛熟於心,這三河縣離京城足有百裏,以今日行軍速度來看,這張把總手下軍士的體力身手絕對已經比肩邊軍精銳了,想到這裏,張祉看了周圍天色確實已然昏暗不堪,於是張祉就沉聲對張恒說道:“好,那就不要如此講究了,今晚就在此紮營歇息吧。”
張恒聞言當即點頭稱是,隨後選鋒司兵將們就在三河縣城的北門紮營立寨,此時值守在三河縣城北門的衛所守城兵們在看到京城方向突然出現一路兵馬後,急忙從城牆上垂下吊籃派人前去查問,在得知是新上任的順天巡撫張祉路過此地後,當值衛所兵趕忙通知城中文武官員,不一會兒,張恒就看到了以三河知縣和本地兩個衛所指揮使為首的文武官將們連夜前來拜見張巡撫的場麵。
雖說張恒自小在南京衛所中長大,也聽說過各地官將如何巴結奉承上官,可今日張恒親眼所見,終究還是讓張恒驚訝了一番。
待到三河縣的文武官員見到張祉並被張祉挨個打發回縣城之後,張祉就在書吏簇擁下來到了矗立於中軍大帳旁的張恒麵前,張恒見張祉過來,便對張祉說道:“張巡撫今日趕路過後又見了這三河縣的文武官員,想必張巡撫肯定累了,張巡撫還是早點歇息吧。”
張祉此時聞言便笑著擺手道:“無妨,老夫有事想問你幾句。”看到張祉此刻那頗為鄭重的神色,張恒頓時說道:“張巡撫有事盡管問,末將定然知無不言。”
看著張恒自信正氣的驍勇氣勢,張祉就問道:“老夫為官多年,大明各地的官軍也見了不少,我此前就聽說張把總手下兵馬剿倭功勞頗豐,今日一見,便知張把總手下兵馬果然精銳,可你手下兵馬並非邊軍,為何能將手下兵將操練成精兵?”
聽到張祉的這番疑問,張恒就笑道:“因為末將當時麵對倭寇威脅,且手下兄弟合力,又有南京守備廳管軍大帥們的鼎力支持,我和兄弟們不吃空餉,平日裏又把軍糧給手下兵將供應足了,所以手下兵將才能每日操練從不懈怠,而其他地方的官軍麵對的東西大多千頭萬緒,許多人不能像末將這樣精心操練手下兵將也就是常事了。”
張祉為官多年,張恒這麽一說,張祉立馬便知張恒此言所說的都是實話,如今這世道,若非自身意誌堅強且有一個好靠山,是很難露頭的。
在與張恒談過精兵之事後,張祉便神色淡然地回中軍大帳中歇息了,當夜王勝眾將挨個當值巡營,一夜無事直到天明。
次日清早,在接到張祉的出發之令後,張恒當即統率吃完早飯的選鋒司兵將們拔營啟程,直奔幾十裏外的薊州而去。
幾十裏路程,選鋒司的兵將們走起來很快,接近午時以後,張恒就已經能遠遠看見東麵的薊州城了,同樣,在薊州城的城牆上當值的衛所守城兵們也同樣發現了自西麵來的一眾兵馬。
一開始衛所守城兵們還都好奇地了望,想著是哪裏的官軍經過此地,待到張恒統領手下兵將護衛張祉儀仗迅速靠近,瞧見張祉那巡撫儀仗的當值衛所百戶們紛紛派人飛奔進入城中,各自通知薊州城內的文武官員。
待到張恒統兵護送張祉抵達薊州城的西城門下時,以薊州知州和薊州遊擊將軍為首的薊州文武官員們已經齊聚城門下,恭迎張巡撫到來了。
不久後,張祉就被薊州城的眾多文武官員眾星捧月一般地迎進城去參加宴席了,而張恒卻如常地領兵進駐了薊州城內的軍寨,並未去知州衙門中參加這場接風宴。
當張恒仔細看著周圍兵將們熱熱鬧鬧地安頓輜重時,剛指揮手下兵卒忙活完的羅明就好奇問張恒道:“你為啥沒去參加接風宴啊?以前你好像對宴請這事沒這麽忌諱的啊。”
張恒聞言便輕歎道:“時移世易啊,現在咱們不是到京城了嘛,咱們哥幾個又與裕王殿下相熟,現在已經有不少官員在盯著咱們了,我啊,行事也隻能盡量低調了,以防咱們風頭太過。”
羅明聽後也讚同道:“確實如此,近日京城那邊議論太子人選之事已蔚然成風,在這個節骨眼,咱們確實沒必要節外生枝。”
當日張祉午時抵達薊州以後,張祉便風風火火地安排了明日校閱薊州諸軍的事,張恒隨後也收到張祉派人送來的手令,其中張祉要求明日辰時初刻,張恒需護送張祉巡視薊州諸軍,張恒見狀當場接令,毫不多言。
次日辰時初刻,薊州城內的教場中人山人海,駐守薊州的三千衛所旗軍和六千營兵便列陣在薊州教場內,恭候順天巡撫張祉的校閱。
由於薊州之地靠近邊牆,所以此地的衛所旗軍們雖然比不上招募來的營兵那般精銳,但相比南邊的衛所兵那是強多了。
張恒此時就率部駐留在教場將台的右側,靜看對麵駐守薊州的九千官軍列陣操演,在一陣陣震耳的呼喝喊殺中,張恒發現這駐守薊州的營兵雖然體力身手比自己部下的兵將還差一些,但也比衛所兵強多了。
半個時辰過去,教場中的兵將們終於操練結束,隻見三個衛所的兵將全都稀稀拉拉軍陣鬆散,那六千營兵倒是有模有樣,軍陣如常,顯出了大明精銳邊軍的狀態。
張祉此時站在將台之上,看到此景後也微微點頭,隨後,薊州諸軍的領兵官將便紛紛上了將台,拜見張祉這個新的順天巡撫。
在結束校閱後,張恒就收到了張祉的手令,得以統兵打道回府,臨行前,張恒便前去薊州的州衙拜見了張祉,眼見張恒就要領兵回京,張祉便笑著對張恒說道:“張把總領兵之法我十分賞識,以後若是有邊牆事,我還得請張把總來幫襯一番啊。”
張恒聞言急忙自謙道:“張巡撫謬讚了,末將隻是略盡本職而已,為的便是一旦朝廷有令,末將即可領兵上陣罷了。”
見張恒謙虛有禮,張祉便笑著繼續說道:“好!此次張把總隨行表現我皆會如實上報兵部,你領兵頗為優異,想必兵部管事的王侍郎應當會更加重用你。”
在別過了張祉之後,張恒見天色還早,便立馬統兵往京城趕,待到次日下午夕陽西下時,張恒已經統領選鋒司的兵將們回到了神樞營軍寨中。
就在張恒回京的當日,身處揚州的張璉也鄭重將一個盛滿銀票的木盒交給了專程從京城趕來的三掌櫃羅袍。
隻見羅袍鄭重接過張璉遞來的銀票盒,同時羅袍也對張璉說道:“大哥你放心,我必然親自將此盒送到裕王府。”
於是在四日之後的清晨,羅袍便帶著銀票盒,拜訪了裕王府。
朱載坖在拿到木盒中的銀票後,他便笑著對羅袍說道:“羅袍,煩請你告訴張璉一聲,本王對於海上貿易極為看好,請他保持此事之勢頭,本王還有大用。”
見裕王如此看重海貿之事,羅袍心領神會,當即拱手說道:“在下明白,在下回去就給張璉傳信。”
當日晚上張恒回府後,湯輔德便立即派人來喊他了,張恒聞言當即就趕到了駙馬府正堂,隨後他就看見朱載坖和湯輔德二人已泡了茶,在等他了。
張恒見狀便走過來坐下,並對朱載坖說道:“朱兄你突然過來,想必是鼎海商行的海貿分紅有消息了?”
朱載坖聞言就笑道:“正是!今早那羅袍便將海貿分紅的三千兩銀票送了過來,我今日找你,就是告訴你這個大好消息,並給你們兄弟幾個送分紅銀票的!”
張恒聞言當即笑道:“那可太好了,咱們正好可以請包鐵背兄弟來京城,好好享受享受,順便把分紅銀兩送給他。”
朱載坖聞言也笑道:“我想的就是此事,我已經派人前去宣府張家口堡,前去通知包鐵背前來京城一遊啦。”
正是:晝夜行綿延燈火,有遠慮細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