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短時間內我不會動他。”方南潯無奈的說。
“是。”
方南潯將魏武扶起來說:“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回去好好休息吧,剩下的事交給我。”
“是,多謝殿下。”
斂跡皇城。
這裏的一切都在有計劃的進行著,準確來說是隨時準備重返地麵替換掉白嫋剛剛建立起來岌岌可危的政權。
“主上。”林辭樓帶著紙鳶的新情報來找方寒。“這是關於楚都的情報,王欲行剛剛傳過來的 。”
“楚都?”方寒有些疑惑,畢竟楚都可是好久都沒什麽異常了。
信上說了楚都麥田燃燒和發現黑水礦的事情。方寒知道這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安穩日子可能又要到頭了。
“叫人密切留意楚都機械師的動向,有機械師入上古城馬上告訴我!”方寒說。
“主上是覺得楚都……”
方寒看著密信,眼裏滿是擔憂。“人人都知道楚都厭惡戰爭,不屑開戰。可究竟是不屑還是沒能力隻有楚都國主自己知道。我不相信當初三都並立之一的國家會永遠是個軟柿子。”
“是,屬下這就去辦。另外,王欲行問要不要將這個消息匯報給公主。”林辭樓說。
方寒回答:“告訴吧,楚都大火不是小事兒來往商隊定然都知曉,與其瞞著讓她自己查倒不如直接告訴她。”
“是。”
皇城,會賓廳。
明天是韓都遣使回國的日子,所以今天蕭孜是一定要得到白嫋的答複的。
“恩遠說的永久通航之事,不知道方國主您考慮的怎麽樣了?”蕭孜問。
白嫋回答道:“永久通航既有利於我們皇城的貨物商貿往來又能與韓都結交為友,此一舉兩得之事孤自然同意。”
蕭孜端起酒杯敬著其他人。“那真是太好了,希望方韓兩都能夠友誼共存。”
李玉竹的眼睛死死的盯著蕭孜,好像隨時做好了要過去揍蕭孜一頓的準備。
“聽聞遣使將東海的領海控製權交出之前可是加了附加條件的,你那條件可讓楊嘉逸到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呢。就別藏著掖著了,有什麽事兒趕緊說!”
“玉竹,不得無禮。”白嫋提醒道。
“的確有條件。”蕭孜說。
李玉竹不屑的笑道:“看吧,我就知道!”
白嫋也知道蕭孜肯定有後手:“說說看。”
“第一條:減免韓都船隻進入清風裏的過稅,禁令標準下調。第二條……”
“不可能!”
不等蕭孜說完白嫋就直接否定了他。
“清風裏是皇城之內最大的商貿港口,這裏所有的過往船隻無論大小禁令的標準都是一致的。過稅也是結合各國商船貿易往來情況製定的。你說改就改,其他國家會怎麽想?”
“恩遠還沒有說完呢,方國主先不要動怒嘛。”
“孤不管你接下來還有幾條附加條件,如果還都是像這般無禮的話我一條都不會允許的。至於方都與韓都的商貿嘛……孤不認為是方都離不開韓都……”白嫋說。
“方國主這樣我們可沒得談了。”蕭孜的話裏甚至帶了幾分威脅的語氣。
白嫋站起身,作出了一個請人出去的手勢:“既然沒得談了那遣使便請回吧!反正這世上從來沒有誰離開誰活不了一說兒,國與國之間也一樣。遣使不要高估了你們韓都的實力!”
“恩遠明白方國主的意思了,不打擾了。”
蕭孜剛剛出宴會廳王欲行便跟了上去與蕭孜解釋。
“遣使先不要生氣,我們主上年輕氣盛孩子脾氣,不懂得清風裏航貿的利害。不如遣使和我談談,想必結果定然能夠讓遣使滿意。”
“你難道不是和方玉顏一條心嗎?”蕭孜問。
“欲行出身世家,從小便跟隨父親學習經營之道。商人嘛,先看利再聊其他。我覺得清風裏能夠帶來的利益是值得冒險的!”王欲行說。
“好啊,那我倒是想聽聽禮部尚書您的見解。”
“那便去我府上?”
“恭敬不如從命。”
臨走的時候王欲行給旁邊侍衛使了個眼色。侍衛立刻會意,進去稟報了白嫋他們。
“王大人已經將韓都遣使帶走了。”
白嫋說:“去吧,玉竹。接下來交給你了。你還能順便出出氣。”
“好!”
王欲行和蕭孜暢談“利益”的時候李玉竹帶人去了清風裏扣留了所有韓都的商船,拘押了韓都所有的遣使,將所有象征著遣使身份的腰牌全部收集了起來。
韓都遣使被捆的結結實實的在岸邊看著商船上的貨物被一點一點搬空。
“李陵,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我們可是韓都遣使!你這麽做不怕影響兩國之誼嗎?”其中一個韓都遣使質問道。
李玉竹就像沒聽見一樣,督促著搬貨的人。“那些個金銀玉器、怕磕著碰著的東西都慢點兒啊!”
“李玉竹!待我歸國定然如實稟報今日之辱!”
“哦,是嗎?”李玉竹走到這個韓都遣使麵前說。“你真覺得自己有命回去?”
“你們要扣押遣使?”
“就扣你了怎麽樣?”
“你……你……你們方都還號稱什麽禮儀之邦。如今竟公然違反各國公約,虐待遣使……我定要……”
李玉竹沒給他繼續說下去的機會,直接拿了一塊破布堵住了他的嘴。
“你拿什麽證明是韓都遣使呢?”
正巧有人來此匯報說商船上的東西全部搬完,就連夾層裏的那些樂器也都搬了下來。
“來人,將這些身份不明,意欲走私我方都商品的人都給我抓起來。嚴加審問!”
“哦,對了!忘了告訴你我是刑部尚書,但是我們刑部到現在都沒有開張。不然用你這個身份不明的細作的血來磨一磨我們天牢裏的刑具吧!”
“帶走!”
真正的韓都遣使被全部帶走,在旁邊等候多時的“韓都遣使”如數上船。
商船上亮起來寫著“韓”字的燈籠,船錨收起,商船“回國。”
另一邊,王欲行與蕭孜達成共識。
王欲行承諾凡是韓都的商船隻要進入清風裏他都可以用禮部尚書的身份幫助商船減免過稅,隻不過剩下來的過稅要五五分成。
禮部尚書門口。
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似乎比平時更多了,就連攤位也比平時多兩倍不止。
“那就祝我們合作愉快了!”王欲行說。
“當然。合作愉快。”
“隻是,這件事情公主並不知情。所以……你懂的!”
“欲行兄幫了我這莫大一個忙,恩遠無以為報。守口如瓶是本分。”
“有恩遠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禮部尚書的府邸,迎來送往的朝臣也不少。但是這些百姓們也看得出這個人穿的根本不是方都的朝服。
聊完之後蕭孜也覺得門口的人有些太多了。於是便問道:“欲行兄,你這尚書府門口這麽多人啊?”
“哎!”王欲行歎了一口氣“說道這個都有些慚愧了。你也知道皇城出台了許多法律保護商人,其中一條便是允許各類商販在繁華街道處擺攤。不止我這裏,其他人的府邸門口也是這樣的!”
“不過你放心啊,他們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隻是普通商人,絕對沒有任何細作。”王欲行保證說道。
“真是難為你了……官至尚書也不得清淨……”
蕭孜突然意識到自己穿的是韓都朝服,這些采買的商人走南闖北肯定認識啊!如今這麽多人都看到了他進了方都的禮部尚書府還有說有笑的。他意識到自己可能中了圈套。他看向王欲行的時候王欲行臉上居然還是那副極其標準的“微笑”……
“是。”
方南潯將魏武扶起來說:“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回去好好休息吧,剩下的事交給我。”
“是,多謝殿下。”
斂跡皇城。
這裏的一切都在有計劃的進行著,準確來說是隨時準備重返地麵替換掉白嫋剛剛建立起來岌岌可危的政權。
“主上。”林辭樓帶著紙鳶的新情報來找方寒。“這是關於楚都的情報,王欲行剛剛傳過來的 。”
“楚都?”方寒有些疑惑,畢竟楚都可是好久都沒什麽異常了。
信上說了楚都麥田燃燒和發現黑水礦的事情。方寒知道這好不容易才得來的安穩日子可能又要到頭了。
“叫人密切留意楚都機械師的動向,有機械師入上古城馬上告訴我!”方寒說。
“主上是覺得楚都……”
方寒看著密信,眼裏滿是擔憂。“人人都知道楚都厭惡戰爭,不屑開戰。可究竟是不屑還是沒能力隻有楚都國主自己知道。我不相信當初三都並立之一的國家會永遠是個軟柿子。”
“是,屬下這就去辦。另外,王欲行問要不要將這個消息匯報給公主。”林辭樓說。
方寒回答:“告訴吧,楚都大火不是小事兒來往商隊定然都知曉,與其瞞著讓她自己查倒不如直接告訴她。”
“是。”
皇城,會賓廳。
明天是韓都遣使回國的日子,所以今天蕭孜是一定要得到白嫋的答複的。
“恩遠說的永久通航之事,不知道方國主您考慮的怎麽樣了?”蕭孜問。
白嫋回答道:“永久通航既有利於我們皇城的貨物商貿往來又能與韓都結交為友,此一舉兩得之事孤自然同意。”
蕭孜端起酒杯敬著其他人。“那真是太好了,希望方韓兩都能夠友誼共存。”
李玉竹的眼睛死死的盯著蕭孜,好像隨時做好了要過去揍蕭孜一頓的準備。
“聽聞遣使將東海的領海控製權交出之前可是加了附加條件的,你那條件可讓楊嘉逸到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呢。就別藏著掖著了,有什麽事兒趕緊說!”
“玉竹,不得無禮。”白嫋提醒道。
“的確有條件。”蕭孜說。
李玉竹不屑的笑道:“看吧,我就知道!”
白嫋也知道蕭孜肯定有後手:“說說看。”
“第一條:減免韓都船隻進入清風裏的過稅,禁令標準下調。第二條……”
“不可能!”
不等蕭孜說完白嫋就直接否定了他。
“清風裏是皇城之內最大的商貿港口,這裏所有的過往船隻無論大小禁令的標準都是一致的。過稅也是結合各國商船貿易往來情況製定的。你說改就改,其他國家會怎麽想?”
“恩遠還沒有說完呢,方國主先不要動怒嘛。”
“孤不管你接下來還有幾條附加條件,如果還都是像這般無禮的話我一條都不會允許的。至於方都與韓都的商貿嘛……孤不認為是方都離不開韓都……”白嫋說。
“方國主這樣我們可沒得談了。”蕭孜的話裏甚至帶了幾分威脅的語氣。
白嫋站起身,作出了一個請人出去的手勢:“既然沒得談了那遣使便請回吧!反正這世上從來沒有誰離開誰活不了一說兒,國與國之間也一樣。遣使不要高估了你們韓都的實力!”
“恩遠明白方國主的意思了,不打擾了。”
蕭孜剛剛出宴會廳王欲行便跟了上去與蕭孜解釋。
“遣使先不要生氣,我們主上年輕氣盛孩子脾氣,不懂得清風裏航貿的利害。不如遣使和我談談,想必結果定然能夠讓遣使滿意。”
“你難道不是和方玉顏一條心嗎?”蕭孜問。
“欲行出身世家,從小便跟隨父親學習經營之道。商人嘛,先看利再聊其他。我覺得清風裏能夠帶來的利益是值得冒險的!”王欲行說。
“好啊,那我倒是想聽聽禮部尚書您的見解。”
“那便去我府上?”
“恭敬不如從命。”
臨走的時候王欲行給旁邊侍衛使了個眼色。侍衛立刻會意,進去稟報了白嫋他們。
“王大人已經將韓都遣使帶走了。”
白嫋說:“去吧,玉竹。接下來交給你了。你還能順便出出氣。”
“好!”
王欲行和蕭孜暢談“利益”的時候李玉竹帶人去了清風裏扣留了所有韓都的商船,拘押了韓都所有的遣使,將所有象征著遣使身份的腰牌全部收集了起來。
韓都遣使被捆的結結實實的在岸邊看著商船上的貨物被一點一點搬空。
“李陵,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我們可是韓都遣使!你這麽做不怕影響兩國之誼嗎?”其中一個韓都遣使質問道。
李玉竹就像沒聽見一樣,督促著搬貨的人。“那些個金銀玉器、怕磕著碰著的東西都慢點兒啊!”
“李玉竹!待我歸國定然如實稟報今日之辱!”
“哦,是嗎?”李玉竹走到這個韓都遣使麵前說。“你真覺得自己有命回去?”
“你們要扣押遣使?”
“就扣你了怎麽樣?”
“你……你……你們方都還號稱什麽禮儀之邦。如今竟公然違反各國公約,虐待遣使……我定要……”
李玉竹沒給他繼續說下去的機會,直接拿了一塊破布堵住了他的嘴。
“你拿什麽證明是韓都遣使呢?”
正巧有人來此匯報說商船上的東西全部搬完,就連夾層裏的那些樂器也都搬了下來。
“來人,將這些身份不明,意欲走私我方都商品的人都給我抓起來。嚴加審問!”
“哦,對了!忘了告訴你我是刑部尚書,但是我們刑部到現在都沒有開張。不然用你這個身份不明的細作的血來磨一磨我們天牢裏的刑具吧!”
“帶走!”
真正的韓都遣使被全部帶走,在旁邊等候多時的“韓都遣使”如數上船。
商船上亮起來寫著“韓”字的燈籠,船錨收起,商船“回國。”
另一邊,王欲行與蕭孜達成共識。
王欲行承諾凡是韓都的商船隻要進入清風裏他都可以用禮部尚書的身份幫助商船減免過稅,隻不過剩下來的過稅要五五分成。
禮部尚書門口。
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似乎比平時更多了,就連攤位也比平時多兩倍不止。
“那就祝我們合作愉快了!”王欲行說。
“當然。合作愉快。”
“隻是,這件事情公主並不知情。所以……你懂的!”
“欲行兄幫了我這莫大一個忙,恩遠無以為報。守口如瓶是本分。”
“有恩遠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禮部尚書的府邸,迎來送往的朝臣也不少。但是這些百姓們也看得出這個人穿的根本不是方都的朝服。
聊完之後蕭孜也覺得門口的人有些太多了。於是便問道:“欲行兄,你這尚書府門口這麽多人啊?”
“哎!”王欲行歎了一口氣“說道這個都有些慚愧了。你也知道皇城出台了許多法律保護商人,其中一條便是允許各類商販在繁華街道處擺攤。不止我這裏,其他人的府邸門口也是這樣的!”
“不過你放心啊,他們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隻是普通商人,絕對沒有任何細作。”王欲行保證說道。
“真是難為你了……官至尚書也不得清淨……”
蕭孜突然意識到自己穿的是韓都朝服,這些采買的商人走南闖北肯定認識啊!如今這麽多人都看到了他進了方都的禮部尚書府還有說有笑的。他意識到自己可能中了圈套。他看向王欲行的時候王欲行臉上居然還是那副極其標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