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世事難料
古代種田,老婆孩子熱炕頭 作者:皮皮的小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芸娘和李芙蕖去許家送了東西,待了一會兒就回家。
周誠問兩人:“二嫂和孩子怎麽樣?”
陳芸娘同情地說:“劉郎中來看過,說二嫂氣血兩虧,若是養不好影響壽數。
那孩子是真可憐,要養活怕是不容易。”
趙氏被沈氏推倒早產嚴重傷了身體,心裏有很深的恨,情緒波動大沒有一點奶水,幸好村裏剛生產不久的婦人多。
村民們受了周誠恩惠,還在哺乳期的婦人知道後都主動過來許家給孩子喂奶。
就是小孩吞咽能力太差,喂一次奶要花不少時間,一次吃不了幾滴就睡著。
也多虧了不用去地裏幹活,不然人家寧願送東西也不願意耽誤了地裏的活兒來幫這個忙。
周誠點了點頭:“隻能看那孩子的造化。 ”
在醫療發達的現代,七個月早產的孩子養大不是難事,但這是在缺衣少食落後的古代。
足月出生的孩子不滿一歲夭折的都很多。
正因為如此,家家都是窮得糊口都難也想多生幾個孩子,就怕孩子還沒長成就夭折,成了絕戶香火無以為繼。
至於沈氏會如何周誠沒興趣知道,那惡毒的女人當初就應該留在深山裏自生自滅。
黃衡兄弟帶著隋玉瞻地裏、蘆葦蕩裏到處抓蟲子。
今年幹旱飛回來的候鳥少,蘆葦蕩裏蟲子很多。
一開始要將那蠕動的蟲子當成糧食吃,黃家兄弟頗有些心理陰影,蝗蟲、蛐蛐和知了蟬還比較容易接受,尤其烤熟後聞著確實很香。
隋玉瞻直接抓了一把塞嘴裏,含糊著說好吃。
兄弟三人試探的拿了隻蝗蟲放嘴裏。
嚼一嚼果然又香又脆,吃了帶翅膀長腿的蟲子再吃蠕動的昆蟲就容易多了。
四人不但自己吃飽了,還抓了不少烤熟帶回去。
撥了一半送去給周誠,周誠沒吃過倒也能接受。
他知道黃家李家自從水窖修好後就隻吃兩餐,便婉拒了。
“爹娘,大姑姑父,大壯哥嫂子,你們都嚐嚐,大郎哥說的沒錯,這蝗蟲可香了。”
鄭氏嫌棄地扭開頭:“哎呀,這玩意兒瞧著就惡心人,能吃嘛。”
女人對卵生的蟲子天生厭惡,別說吃,多瞧幾眼都覺著惡心。
李家和黃家的男人接受能力比較強,抓起幾個放嘴裏,頓時眼睛都亮了。
黃達成說:“這東西果然比肉還香,適合下酒。”
李父讚同點頭:“大郎給的梅子酒我一直舍不得喝,大壯,給我和你小舅舀一杯出來。”
李大壯早就饞酒了,趁機說道:“爹,也給我一杯唄。”
李父難得大方:“行,少舀點,糧食種不出來,這一罐喝完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酒喝。”
黃家三兄弟還沒成家沒他們的份,隋玉瞻的腦子跟稚童差不多,他也沒份。
三人各自端著一小杯酒將一海碗烤蟲吃的幹幹淨淨。
黃達成意猶未盡地抹了把嘴說:“阿衡,明日多找些回來,給你姐姐姐夫也送些過去。”
“好勒,等會兒我們再去後山找找。”
李母忍不住問道:“真有那麽好吃?”
李父說:“那當然,不信下次你吃,保管讓你吃了還想吃,蝗災的時候咱們可得多抓些蝗蟲。
不但是肉還是糧食,這可是好東西。”
家裏人口多,糧食多也不敢敞開肚皮吃,不算計著點就得挨餓,多抓些蟲子中午這一餐就有得吃。
隋玉瞻每日便跟著黃家兄弟漫山遍野的尋找各種蟲子。
動物們沒有水喝都往深山裏跑,周誠不擔心他會遇到猛獸,隻是叮囑他別亂跑,一定要跟著黃家兄弟。
繼挖水窖後,村民們又投入編織捕蟲網和草席麻袋的工作中。
村與村之間都有聯姻,而大營子溝這邊有什麽舉動都會迅速傳到其它村子,包括臨縣。
不過幾天時間,照西縣周邊的兩個縣的村民們也都用烏拉草、蘆葦和稻草等編織捕捉蝗蟲所用的工具。
雖然大家都不懂這東西編來做什麽,但他們相信隻要跟大營子溝的人做準沒錯。
......
鹽鐵買賣由朝廷專營,最賺錢的兩項買賣做不了,袁牧雜貨鋪的生意差了許多。
隻靠其他貨物倒也能撐起一家人的生活,隻是這樣下去一年到頭手裏就攢不下幾個錢。
萬一著急用錢就會很麻煩。
袁牧和張氏整日琢磨著如何將買賣做起來。
不求大富大貴,起碼得讓一家四口都能吃飽穿暖,兒子能繼續念書,女兒出嫁時有份不讓婆家人看輕的嫁妝,還有爹娘要養。
袁夫子的信件袁牧一家並未收到,袁家十幾口人找到雜貨鋪,袁牧夫妻才知道他們賣了老家的房子舉家搬到禹州城。
袁牧之前多次勸爹娘來禹州他好盡盡孝,爹娘來了他很高興,一家人總算團圓。
隻是這份高興並未持續幾天,因袁攸買宅子跟他借銀子發生了不愉快。
袁攸妻妾兒女多,加上老兩口想跟他住幫襯著他點,宅子就必須買大些,不然住不下。
禹州的房價比照西縣貴出五六倍,袁夫子賣宅子的銀子隻夠在這裏買兩三間屋子,且地段比較偏。
老兩口有積蓄但又不願意拿出來,想留著傍身。
人老了手裏還是得有些銀子才行。
袁攸便找袁牧借銀子。
袁牧做了十來年的買賣,確實掙了些錢。
隻不過他掙的多花銷也大。
每年要拿出三十兩銀子孝敬爹娘,嶽父母那邊也要給一點,平日裏的人情往來,兒子的束修,以及自家的花銷。
雜七雜八的算下來,一年下來其實也不剩多少銀錢。
袁攸一開口借錢就要將他全部積蓄都借走,袁牧再孝順再顧著兄弟情也不可能不顧妻兒。
這筆錢借走就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還回來,如今買賣越來越難做,袁攸說的舌燦蓮花袁牧也不信他一年內能把錢還清。
兒子的束修不能斷,一家人要吃喝,雜貨鋪也需要周轉的銀錢。
全都借出去,他們一家怎麽辦。
跟張氏商量後袁牧拿出積蓄的四成借給袁攸買宅子。
城裏雖有百姓感染天花死亡,但隻是極少數,因此不像照西縣一般因為殷氏人家搬走而低價賣了宅子。
袁牧借的銀子,加上袁夫子賣宅子的銀子,以及老兩口的一些棺材本才買到一棟一進的院子。
袁攸還想買個鋪子,這錢湊不出來隻能作罷,隻得租了個鋪子做買賣。
袁牧借的錢不少,袁夫子和楊氏雖沒說什麽,但對大兒子還是有所不滿。
認為他成了親隻顧著自己的小家,不顧兄弟和爹娘。
袁攸和鄭氏更是不滿,本想做了豆腐分出一半給張氏賣,張氏多少能掙幾十個銅板,當然,自己掙的更多。
因為借錢的事,幹脆不讓他們賣。
禹州人口多有錢人也多,有從南方過來的商船和行商之人,大豆的價格比照西縣稍低,買豆腐的人多,豆腐生意確實不錯。
袁攸有了之前的經驗,不會一次做太多,有酒樓或大戶之家預訂就多做些,沒人定早上就做五板,賣的差不多了再加兩板。
每日都能將豆腐賣完,豆渣也能吃,自家吃不完還可以賣錢。
一個月下來掙了十幾兩銀子,收入不菲。
爹娘在不分家,即便分家爹娘也是跟長子一起生活,袁夫子夫妻跟袁攸過,袁牧臉上無光。
且因為借錢一事對他有不小的意見,喊老兩口來家中用飯是各種推脫,除了剛搬新家那天喊他們去暖房外,之後就再未讓他們過去。
袁牧原本的欣喜化作一聲歎息。
袁攸一家能有掙錢的營生,袁牧替他和爹娘感到高興,並未探究做豆腐的方子是從哪來的,有沒有他的份。
直到彭敬差人喚他去知州府衙,彭敬拿出做豆腐的方子以及袁玉竹的書信。
他才知道豆腐方子是妹夫給妹妹的聘禮,他也有份,隻是被爹娘壓了下來。
袁牧拿著方子雙手微微顫抖,心裏像墜著塊大石頭,不斷往下沉。
彭敬到禹州城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差人打聽隋玉良的下落。
隋玉良想方設法盡最大的努力讓禹州城的百姓免受天花疫病的折磨,之後便辭了書院的工作遠走他鄉。
隋知州夫妻的屍體是由幾個庶子庶女收殮。
天下之大,要找個躲起來的人如同大海裏撈針。
彭敬剛上任有一大堆子事要做,隋知州和上一任知州留下一些爛攤子得解決,待這些事處理的差不多了才讓錢盛安去找袁牧。
在此之前他從周誠口中得知袁家兄弟二人的為人和秉性,以及袁夫子夫妻明裏暗裏偏幫袁攸。
錢盛安找袁牧之前也調查清楚,袁家人近來的矛盾。
彭敬品了口茶,瞥了兩眼臉色不虞的袁牧,不緊不慢地說道:“你在禹州多年積攢了些人脈,你若做豆腐生意袁攸不是你的對手。
起碼能將所有酒樓和大富之家的生意全都招攬過來。”
袁牧笑笑:“大人說的是,隻是,這豆腐生意我不打算做。”
彭敬眸光閃了閃:“為何?”
“爹娘不給我這個方子自然是不希望我跟二弟搶生意,這麽多年我和妻兒都在禹州沒能對爹娘盡孝,是二弟一家在照顧爹娘。
我現在的買賣雖沒豆腐生意掙錢,倒也沒有難到無法糊口的地步,實在不行還能找別的出路。”
彭敬聽罷倒是高看他一眼,說道:“天大地大,豆腐方子在你手裏,禹州做不了還能去其他地方做。”
袁牧拱手:“多謝大人提點,我若去其他地方做豆腐生意,爹娘二弟知曉必然會對妹妹妹夫心生嫌隙,著實沒必要。”
彭敬頷首:“你倒是個實誠人,可惜了你妹妹妹夫的一番美意。”
袁牧從府衙出來,三伏天裏手腳冰涼。
爹娘若跟他講明,他絕不會跟二弟搶這生意,可爹娘這樣瞞著他防著他,他心裏很不好受。
不知不覺走到袁攸家的豆腐攤子。
海麵化凍後整個禹州仿佛從沉睡中蘇醒過來,漁民們下海捕撈,采珠人采集珍珠。
漁村和城裏都恢複了生機。
此時辰時,街上很熱鬧。
袁牧隔街望著生意爆好攤子,他娘和幾個弟妹都忙著給客人切豆腐、收錢。
他娘出嫁前是屠夫的女兒,嫁給他爹成了秀才娘子,私塾招收學子要供飯食,每日都要上街采買。
實際上他娘打心眼裏看不上小攤小販。
認為他們低人一等。
事實上,確實如此。
他念書不行,跟張氏成親後便想做個小買賣糊口。
爹娘堅決反對,不讓他丟家裏的臉,說什麽也不讓他們夫妻在縣城做買賣。
爹娘養大他不容易,他總不能還讓爹娘繼續養他們一家,無奈之下便來禹州謀生。
當時跟爹娘借了一百兩銀子起家,來到禹州後受到爹的同窗的關照,租了鋪子做起了雜貨鋪的買賣。
一年後還清了爹娘借他的銀子,每年給爹娘三十兩銀子的養老錢,衣裳和禹州幹貨特產也沒少。
可爹娘還是認為他是商人丟了他們的臉。
因著他商人的身份,他兒子無法走科舉之路。
因此老爺子對他將兒子送到私塾念書嗤之以鼻,認為他浪費錢財。
既然無緣科舉又何必花錢去私塾念書,隻是識字他自己就能教。
可二弟家做豆腐買賣他爹娘不但不嫌棄,還鼎力相助。
爹親自為二弟家孩子啟蒙。
他娘放下架子,來街上幫忙買豆腐。
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被爹娘區別對待,袁牧心裏說不出的難受。
袁牧站在街角看了好一會兒,也想了許多。
回家雜貨鋪,張氏神情緊張問他:“知州大人找你去沒什麽事兒吧。”
尋常百姓都怕被官府的人找,就算沒做什麽虧心事,心裏慌得很。
“沒事,彭大人跟妹夫是結拜兄弟,喚他去是跟我說些事。”
袁牧把豆腐方子的事告訴張氏。
免得將來張氏知道後錯怪妹妹妹夫不厚道。
袁牧從袖口裏掏出一塊布,上麵寫著製作豆腐的方法。
將自己放棄賣豆腐的想法告訴張氏。
張氏歎口氣說:“當家的,我聽你的。”
家中的小事張氏做主,大事袁牧做主,雖放棄掙錢的方子張氏心痛,遲疑了一下她還是決定聽袁牧的。
周誠問兩人:“二嫂和孩子怎麽樣?”
陳芸娘同情地說:“劉郎中來看過,說二嫂氣血兩虧,若是養不好影響壽數。
那孩子是真可憐,要養活怕是不容易。”
趙氏被沈氏推倒早產嚴重傷了身體,心裏有很深的恨,情緒波動大沒有一點奶水,幸好村裏剛生產不久的婦人多。
村民們受了周誠恩惠,還在哺乳期的婦人知道後都主動過來許家給孩子喂奶。
就是小孩吞咽能力太差,喂一次奶要花不少時間,一次吃不了幾滴就睡著。
也多虧了不用去地裏幹活,不然人家寧願送東西也不願意耽誤了地裏的活兒來幫這個忙。
周誠點了點頭:“隻能看那孩子的造化。 ”
在醫療發達的現代,七個月早產的孩子養大不是難事,但這是在缺衣少食落後的古代。
足月出生的孩子不滿一歲夭折的都很多。
正因為如此,家家都是窮得糊口都難也想多生幾個孩子,就怕孩子還沒長成就夭折,成了絕戶香火無以為繼。
至於沈氏會如何周誠沒興趣知道,那惡毒的女人當初就應該留在深山裏自生自滅。
黃衡兄弟帶著隋玉瞻地裏、蘆葦蕩裏到處抓蟲子。
今年幹旱飛回來的候鳥少,蘆葦蕩裏蟲子很多。
一開始要將那蠕動的蟲子當成糧食吃,黃家兄弟頗有些心理陰影,蝗蟲、蛐蛐和知了蟬還比較容易接受,尤其烤熟後聞著確實很香。
隋玉瞻直接抓了一把塞嘴裏,含糊著說好吃。
兄弟三人試探的拿了隻蝗蟲放嘴裏。
嚼一嚼果然又香又脆,吃了帶翅膀長腿的蟲子再吃蠕動的昆蟲就容易多了。
四人不但自己吃飽了,還抓了不少烤熟帶回去。
撥了一半送去給周誠,周誠沒吃過倒也能接受。
他知道黃家李家自從水窖修好後就隻吃兩餐,便婉拒了。
“爹娘,大姑姑父,大壯哥嫂子,你們都嚐嚐,大郎哥說的沒錯,這蝗蟲可香了。”
鄭氏嫌棄地扭開頭:“哎呀,這玩意兒瞧著就惡心人,能吃嘛。”
女人對卵生的蟲子天生厭惡,別說吃,多瞧幾眼都覺著惡心。
李家和黃家的男人接受能力比較強,抓起幾個放嘴裏,頓時眼睛都亮了。
黃達成說:“這東西果然比肉還香,適合下酒。”
李父讚同點頭:“大郎給的梅子酒我一直舍不得喝,大壯,給我和你小舅舀一杯出來。”
李大壯早就饞酒了,趁機說道:“爹,也給我一杯唄。”
李父難得大方:“行,少舀點,糧食種不出來,這一罐喝完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酒喝。”
黃家三兄弟還沒成家沒他們的份,隋玉瞻的腦子跟稚童差不多,他也沒份。
三人各自端著一小杯酒將一海碗烤蟲吃的幹幹淨淨。
黃達成意猶未盡地抹了把嘴說:“阿衡,明日多找些回來,給你姐姐姐夫也送些過去。”
“好勒,等會兒我們再去後山找找。”
李母忍不住問道:“真有那麽好吃?”
李父說:“那當然,不信下次你吃,保管讓你吃了還想吃,蝗災的時候咱們可得多抓些蝗蟲。
不但是肉還是糧食,這可是好東西。”
家裏人口多,糧食多也不敢敞開肚皮吃,不算計著點就得挨餓,多抓些蟲子中午這一餐就有得吃。
隋玉瞻每日便跟著黃家兄弟漫山遍野的尋找各種蟲子。
動物們沒有水喝都往深山裏跑,周誠不擔心他會遇到猛獸,隻是叮囑他別亂跑,一定要跟著黃家兄弟。
繼挖水窖後,村民們又投入編織捕蟲網和草席麻袋的工作中。
村與村之間都有聯姻,而大營子溝這邊有什麽舉動都會迅速傳到其它村子,包括臨縣。
不過幾天時間,照西縣周邊的兩個縣的村民們也都用烏拉草、蘆葦和稻草等編織捕捉蝗蟲所用的工具。
雖然大家都不懂這東西編來做什麽,但他們相信隻要跟大營子溝的人做準沒錯。
......
鹽鐵買賣由朝廷專營,最賺錢的兩項買賣做不了,袁牧雜貨鋪的生意差了許多。
隻靠其他貨物倒也能撐起一家人的生活,隻是這樣下去一年到頭手裏就攢不下幾個錢。
萬一著急用錢就會很麻煩。
袁牧和張氏整日琢磨著如何將買賣做起來。
不求大富大貴,起碼得讓一家四口都能吃飽穿暖,兒子能繼續念書,女兒出嫁時有份不讓婆家人看輕的嫁妝,還有爹娘要養。
袁夫子的信件袁牧一家並未收到,袁家十幾口人找到雜貨鋪,袁牧夫妻才知道他們賣了老家的房子舉家搬到禹州城。
袁牧之前多次勸爹娘來禹州他好盡盡孝,爹娘來了他很高興,一家人總算團圓。
隻是這份高興並未持續幾天,因袁攸買宅子跟他借銀子發生了不愉快。
袁攸妻妾兒女多,加上老兩口想跟他住幫襯著他點,宅子就必須買大些,不然住不下。
禹州的房價比照西縣貴出五六倍,袁夫子賣宅子的銀子隻夠在這裏買兩三間屋子,且地段比較偏。
老兩口有積蓄但又不願意拿出來,想留著傍身。
人老了手裏還是得有些銀子才行。
袁攸便找袁牧借銀子。
袁牧做了十來年的買賣,確實掙了些錢。
隻不過他掙的多花銷也大。
每年要拿出三十兩銀子孝敬爹娘,嶽父母那邊也要給一點,平日裏的人情往來,兒子的束修,以及自家的花銷。
雜七雜八的算下來,一年下來其實也不剩多少銀錢。
袁攸一開口借錢就要將他全部積蓄都借走,袁牧再孝順再顧著兄弟情也不可能不顧妻兒。
這筆錢借走就不知道什麽時候能還回來,如今買賣越來越難做,袁攸說的舌燦蓮花袁牧也不信他一年內能把錢還清。
兒子的束修不能斷,一家人要吃喝,雜貨鋪也需要周轉的銀錢。
全都借出去,他們一家怎麽辦。
跟張氏商量後袁牧拿出積蓄的四成借給袁攸買宅子。
城裏雖有百姓感染天花死亡,但隻是極少數,因此不像照西縣一般因為殷氏人家搬走而低價賣了宅子。
袁牧借的銀子,加上袁夫子賣宅子的銀子,以及老兩口的一些棺材本才買到一棟一進的院子。
袁攸還想買個鋪子,這錢湊不出來隻能作罷,隻得租了個鋪子做買賣。
袁牧借的錢不少,袁夫子和楊氏雖沒說什麽,但對大兒子還是有所不滿。
認為他成了親隻顧著自己的小家,不顧兄弟和爹娘。
袁攸和鄭氏更是不滿,本想做了豆腐分出一半給張氏賣,張氏多少能掙幾十個銅板,當然,自己掙的更多。
因為借錢的事,幹脆不讓他們賣。
禹州人口多有錢人也多,有從南方過來的商船和行商之人,大豆的價格比照西縣稍低,買豆腐的人多,豆腐生意確實不錯。
袁攸有了之前的經驗,不會一次做太多,有酒樓或大戶之家預訂就多做些,沒人定早上就做五板,賣的差不多了再加兩板。
每日都能將豆腐賣完,豆渣也能吃,自家吃不完還可以賣錢。
一個月下來掙了十幾兩銀子,收入不菲。
爹娘在不分家,即便分家爹娘也是跟長子一起生活,袁夫子夫妻跟袁攸過,袁牧臉上無光。
且因為借錢一事對他有不小的意見,喊老兩口來家中用飯是各種推脫,除了剛搬新家那天喊他們去暖房外,之後就再未讓他們過去。
袁牧原本的欣喜化作一聲歎息。
袁攸一家能有掙錢的營生,袁牧替他和爹娘感到高興,並未探究做豆腐的方子是從哪來的,有沒有他的份。
直到彭敬差人喚他去知州府衙,彭敬拿出做豆腐的方子以及袁玉竹的書信。
他才知道豆腐方子是妹夫給妹妹的聘禮,他也有份,隻是被爹娘壓了下來。
袁牧拿著方子雙手微微顫抖,心裏像墜著塊大石頭,不斷往下沉。
彭敬到禹州城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差人打聽隋玉良的下落。
隋玉良想方設法盡最大的努力讓禹州城的百姓免受天花疫病的折磨,之後便辭了書院的工作遠走他鄉。
隋知州夫妻的屍體是由幾個庶子庶女收殮。
天下之大,要找個躲起來的人如同大海裏撈針。
彭敬剛上任有一大堆子事要做,隋知州和上一任知州留下一些爛攤子得解決,待這些事處理的差不多了才讓錢盛安去找袁牧。
在此之前他從周誠口中得知袁家兄弟二人的為人和秉性,以及袁夫子夫妻明裏暗裏偏幫袁攸。
錢盛安找袁牧之前也調查清楚,袁家人近來的矛盾。
彭敬品了口茶,瞥了兩眼臉色不虞的袁牧,不緊不慢地說道:“你在禹州多年積攢了些人脈,你若做豆腐生意袁攸不是你的對手。
起碼能將所有酒樓和大富之家的生意全都招攬過來。”
袁牧笑笑:“大人說的是,隻是,這豆腐生意我不打算做。”
彭敬眸光閃了閃:“為何?”
“爹娘不給我這個方子自然是不希望我跟二弟搶生意,這麽多年我和妻兒都在禹州沒能對爹娘盡孝,是二弟一家在照顧爹娘。
我現在的買賣雖沒豆腐生意掙錢,倒也沒有難到無法糊口的地步,實在不行還能找別的出路。”
彭敬聽罷倒是高看他一眼,說道:“天大地大,豆腐方子在你手裏,禹州做不了還能去其他地方做。”
袁牧拱手:“多謝大人提點,我若去其他地方做豆腐生意,爹娘二弟知曉必然會對妹妹妹夫心生嫌隙,著實沒必要。”
彭敬頷首:“你倒是個實誠人,可惜了你妹妹妹夫的一番美意。”
袁牧從府衙出來,三伏天裏手腳冰涼。
爹娘若跟他講明,他絕不會跟二弟搶這生意,可爹娘這樣瞞著他防著他,他心裏很不好受。
不知不覺走到袁攸家的豆腐攤子。
海麵化凍後整個禹州仿佛從沉睡中蘇醒過來,漁民們下海捕撈,采珠人采集珍珠。
漁村和城裏都恢複了生機。
此時辰時,街上很熱鬧。
袁牧隔街望著生意爆好攤子,他娘和幾個弟妹都忙著給客人切豆腐、收錢。
他娘出嫁前是屠夫的女兒,嫁給他爹成了秀才娘子,私塾招收學子要供飯食,每日都要上街采買。
實際上他娘打心眼裏看不上小攤小販。
認為他們低人一等。
事實上,確實如此。
他念書不行,跟張氏成親後便想做個小買賣糊口。
爹娘堅決反對,不讓他丟家裏的臉,說什麽也不讓他們夫妻在縣城做買賣。
爹娘養大他不容易,他總不能還讓爹娘繼續養他們一家,無奈之下便來禹州謀生。
當時跟爹娘借了一百兩銀子起家,來到禹州後受到爹的同窗的關照,租了鋪子做起了雜貨鋪的買賣。
一年後還清了爹娘借他的銀子,每年給爹娘三十兩銀子的養老錢,衣裳和禹州幹貨特產也沒少。
可爹娘還是認為他是商人丟了他們的臉。
因著他商人的身份,他兒子無法走科舉之路。
因此老爺子對他將兒子送到私塾念書嗤之以鼻,認為他浪費錢財。
既然無緣科舉又何必花錢去私塾念書,隻是識字他自己就能教。
可二弟家做豆腐買賣他爹娘不但不嫌棄,還鼎力相助。
爹親自為二弟家孩子啟蒙。
他娘放下架子,來街上幫忙買豆腐。
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被爹娘區別對待,袁牧心裏說不出的難受。
袁牧站在街角看了好一會兒,也想了許多。
回家雜貨鋪,張氏神情緊張問他:“知州大人找你去沒什麽事兒吧。”
尋常百姓都怕被官府的人找,就算沒做什麽虧心事,心裏慌得很。
“沒事,彭大人跟妹夫是結拜兄弟,喚他去是跟我說些事。”
袁牧把豆腐方子的事告訴張氏。
免得將來張氏知道後錯怪妹妹妹夫不厚道。
袁牧從袖口裏掏出一塊布,上麵寫著製作豆腐的方法。
將自己放棄賣豆腐的想法告訴張氏。
張氏歎口氣說:“當家的,我聽你的。”
家中的小事張氏做主,大事袁牧做主,雖放棄掙錢的方子張氏心痛,遲疑了一下她還是決定聽袁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