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童謠稚嫩,貝勒爺如今幾歲了?
宜修重生:送白蓮花嫡姐做小妾 作者:璟小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培盛機靈,拉了一把剪秋,把獨處的空間交給胤禛和宜修。
胤禛又細細問了一遍宜修接下來的打算,聽到事情都安排好以後,才長舒一口氣:“小宜,若是沒有你,我該怎麽辦?”
這晚,胤禛自然是要留在永康閣過夜的。
一次過後,宜修推著身上的人說連日操勞,實在沒精神了。
胤禛不肯,湊在邊上聞來聞去的,一直說著好香啊,忍不住啊。
銀牙咬碎,宜修幹脆裝睡。
------
第二日一早,宜修便單獨留下了李靜言談話。
原本在烏拉那拉府便住了些日子,回來後又趕著進了宮,宜修已經有小一個月沒有注意過李靜言了。
如今再見,她的衣服已經換上了輕薄的春裝,但依舊是一件嬌嫩的粉色。
“福晉留下我,可是有什麽事情要交代嗎?”
多日不見宜修,李靜言也有些想念她了。
尤其最近,柔則回來之後,胤禛更是好幾日都不曾來後院了,李靜言覺得,自己的嬌嬌軟軟都沒有人看了。
李靜言雙眼含秋,期待著宜修能給自己些什麽從宮中帶回來的賞賜也是好的。
沒想到,宜修接下來開口說的卻是:“你會唱童謠嗎?最好是哄小孩子睡覺的那種。”
“啊?”
李靜言一滯,有些反應不過來,努力用腦子想了想問:“福晉是要給弘暉小阿哥唱童謠嗎?妾身小時候倒是和額娘學過一些漢人的歌謠,隻不過並不算好,要不去找找王府的歌姬?”
宜修:“不用不用,就你了。這樣,過幾日我會勸貝勒爺晚上看看你,你給他唱首哄睡的歌謠,他會喜歡的。”
“啊?”
李靜言瞪大了眼睛,眨巴眨巴眼睛,指了指自己說:“我去給貝勒爺,唱哄睡的歌嗎?”
從入府以來,李靜言覺得自己就沒遇到過這麽大的調整,她的大腦飛速接受和嚐試理解著宜修的這個安排,最後怯怯地說道:
“妾身倒是知道,這庶福晉曾經安排齊月賓格格,在院子中給貝勒爺彈過琵琶,但是唱童謠這會不會......”
“會不會什麽?”
宜修微笑看著李靜言,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畢竟,上一次李靜言勇敢發言,在小格格中毒的時候,嘲諷烏日娜的起誓沒有什麽誠意時,讓她覺得這一世,李靜言還是可以搶救一下,再用用的。
“會不會,童謠稚嫩,貝勒爺如今幾歲了?”
宜修:......你,說得還,挺好的。
--------
不過,李靜言這個人縱有千般不好,卻有聽話這一個好處。
自打宜修囑咐過後,她便開始在屋子裏苦練童謠,若是有人經過,時常能聽到些順著春風飄出院子的歌聲:
一顆星,掛油瓶。
油瓶漏,炒黑豆。
宜修也信守承諾,過了幾天,胤禛果然在宜修的勸說下,來看了李靜言。
李靜言穿著粉色的紗衣出來迎接道:“貝勒爺來了。”
胤禛點點頭,盤腿坐在椅子上,隨手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李靜言站在一邊伺候著熱湯。
“你擋住我光了。”
胤禛看著書上總有個黑影晃來晃去,忍不住皺眉提醒。
他本來就對看李靜言就沒有什麽興趣,不過是礙於宜修的提醒才來看看。
其實,胤禛在早些年的時候,對李靜言也是頗有幾分喜愛的。
隻是後來隨著令妤,柔則還有烏日娜幾人的入府,後院中的女人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在見識了柔則的絕色和烏日娜的奔放後,這中規中矩的李靜言便顯得有些過於平淡了。
說到底,這後院和前朝也沒有什麽區別,總有競爭對手不斷出現。
算了。
胤禛一合書,不看了,準備寬衣入睡。
然而,躺在床上的時候,胤禛隻想安安靜靜的睡覺。
“妾身給貝勒爺唱兩首,昔日在家時,母親時常唱著的童謠如何?”
胤禛的不冷不淡讓李靜言頗為受傷。
她如今色還未衰呢,就愛弛了。
隻是想到宜修的叮囑,無論貝勒爺表現如何,都一定要把這句話問出口,終是鼓足勇氣問了出來。
胤禛心中微動,像是一根已經蒙塵的琴弦突然被人撥動了起來,一時竟然有些懵了。
“好。”
他咽了幾下口水,感受著屋內的空氣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燭影跳動也再不覺得晃眼,反而有一種格外溫馨的感覺。
舒展歌喉,李靜言低眉淺唱,胤禛一時竟覺得有些悲歡交織。
他在心中曾經無數次想象的畫麵,這就突然近在眼前了?
雖說這人並不是額娘,但,到底也是一片溫柔啊。
一曲唱罷,李靜言才敢抬頭,她在胤禛的臉上看到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笑意。
但似乎,不是過去那樣,一個男人看待一個女人的?
這時候的李靜言還沒有生育三阿哥,否則她便會明白這眼神是什麽意思了。
“言兒,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我不知道的,我......我,很喜歡。”
胤禛摟過李靜言,肌膚相親,平複著內心火熱的波濤洶湧。
第二日一早,宜修便聽到了回報,滿意地點點頭。
很好,給他睡前哄睡,免他將來變態。
------
永康閣中,宜修和她的朋友們享受起來了明媚的春日時光。
自打宜修回來之後,令妤和李靜言便時常來她屋裏坐坐。
三個人湊在一起,玩玩剪紙,繡繡花鳥,陽光好的時候,李靜言會拿來投壺一起玩。
這本是漢族的玩意兒,自宋代開始風靡,元清之後漸漸不那麽流行了。
但是李靜言族中頗有書香之道,因此許多玩樂的習俗也跟著一同傳遞了下來。
這投壺講究的手指和手腕的力道與準頭,宜修雖然出身烏拉那拉氏,從來沒有接觸過,但是她自幼苦練書法,在嚐試了幾次後,便逐漸能找到其中的關竅,竟是三個人中玩的最好的那個。
“姐姐,你和李姐姐就不能讓讓我嗎?我都差你們好多支簽子了!”
令妤有些不滿地抱怨著,摟住宜修的胳膊繞了兩下纏繞著。
不等宜修說話,李靜言便道:“有這撒嬌的功夫你不如再試兩個,我們福晉可是個很講公平的人呢。”
弘星雖然還給了令妤,但在宜修從中調和下,李靜言和令妤的關係也頗為不錯。
胤禛又細細問了一遍宜修接下來的打算,聽到事情都安排好以後,才長舒一口氣:“小宜,若是沒有你,我該怎麽辦?”
這晚,胤禛自然是要留在永康閣過夜的。
一次過後,宜修推著身上的人說連日操勞,實在沒精神了。
胤禛不肯,湊在邊上聞來聞去的,一直說著好香啊,忍不住啊。
銀牙咬碎,宜修幹脆裝睡。
------
第二日一早,宜修便單獨留下了李靜言談話。
原本在烏拉那拉府便住了些日子,回來後又趕著進了宮,宜修已經有小一個月沒有注意過李靜言了。
如今再見,她的衣服已經換上了輕薄的春裝,但依舊是一件嬌嫩的粉色。
“福晉留下我,可是有什麽事情要交代嗎?”
多日不見宜修,李靜言也有些想念她了。
尤其最近,柔則回來之後,胤禛更是好幾日都不曾來後院了,李靜言覺得,自己的嬌嬌軟軟都沒有人看了。
李靜言雙眼含秋,期待著宜修能給自己些什麽從宮中帶回來的賞賜也是好的。
沒想到,宜修接下來開口說的卻是:“你會唱童謠嗎?最好是哄小孩子睡覺的那種。”
“啊?”
李靜言一滯,有些反應不過來,努力用腦子想了想問:“福晉是要給弘暉小阿哥唱童謠嗎?妾身小時候倒是和額娘學過一些漢人的歌謠,隻不過並不算好,要不去找找王府的歌姬?”
宜修:“不用不用,就你了。這樣,過幾日我會勸貝勒爺晚上看看你,你給他唱首哄睡的歌謠,他會喜歡的。”
“啊?”
李靜言瞪大了眼睛,眨巴眨巴眼睛,指了指自己說:“我去給貝勒爺,唱哄睡的歌嗎?”
從入府以來,李靜言覺得自己就沒遇到過這麽大的調整,她的大腦飛速接受和嚐試理解著宜修的這個安排,最後怯怯地說道:
“妾身倒是知道,這庶福晉曾經安排齊月賓格格,在院子中給貝勒爺彈過琵琶,但是唱童謠這會不會......”
“會不會什麽?”
宜修微笑看著李靜言,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畢竟,上一次李靜言勇敢發言,在小格格中毒的時候,嘲諷烏日娜的起誓沒有什麽誠意時,讓她覺得這一世,李靜言還是可以搶救一下,再用用的。
“會不會,童謠稚嫩,貝勒爺如今幾歲了?”
宜修:......你,說得還,挺好的。
--------
不過,李靜言這個人縱有千般不好,卻有聽話這一個好處。
自打宜修囑咐過後,她便開始在屋子裏苦練童謠,若是有人經過,時常能聽到些順著春風飄出院子的歌聲:
一顆星,掛油瓶。
油瓶漏,炒黑豆。
宜修也信守承諾,過了幾天,胤禛果然在宜修的勸說下,來看了李靜言。
李靜言穿著粉色的紗衣出來迎接道:“貝勒爺來了。”
胤禛點點頭,盤腿坐在椅子上,隨手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李靜言站在一邊伺候著熱湯。
“你擋住我光了。”
胤禛看著書上總有個黑影晃來晃去,忍不住皺眉提醒。
他本來就對看李靜言就沒有什麽興趣,不過是礙於宜修的提醒才來看看。
其實,胤禛在早些年的時候,對李靜言也是頗有幾分喜愛的。
隻是後來隨著令妤,柔則還有烏日娜幾人的入府,後院中的女人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在見識了柔則的絕色和烏日娜的奔放後,這中規中矩的李靜言便顯得有些過於平淡了。
說到底,這後院和前朝也沒有什麽區別,總有競爭對手不斷出現。
算了。
胤禛一合書,不看了,準備寬衣入睡。
然而,躺在床上的時候,胤禛隻想安安靜靜的睡覺。
“妾身給貝勒爺唱兩首,昔日在家時,母親時常唱著的童謠如何?”
胤禛的不冷不淡讓李靜言頗為受傷。
她如今色還未衰呢,就愛弛了。
隻是想到宜修的叮囑,無論貝勒爺表現如何,都一定要把這句話問出口,終是鼓足勇氣問了出來。
胤禛心中微動,像是一根已經蒙塵的琴弦突然被人撥動了起來,一時竟然有些懵了。
“好。”
他咽了幾下口水,感受著屋內的空氣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燭影跳動也再不覺得晃眼,反而有一種格外溫馨的感覺。
舒展歌喉,李靜言低眉淺唱,胤禛一時竟覺得有些悲歡交織。
他在心中曾經無數次想象的畫麵,這就突然近在眼前了?
雖說這人並不是額娘,但,到底也是一片溫柔啊。
一曲唱罷,李靜言才敢抬頭,她在胤禛的臉上看到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笑意。
但似乎,不是過去那樣,一個男人看待一個女人的?
這時候的李靜言還沒有生育三阿哥,否則她便會明白這眼神是什麽意思了。
“言兒,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我不知道的,我......我,很喜歡。”
胤禛摟過李靜言,肌膚相親,平複著內心火熱的波濤洶湧。
第二日一早,宜修便聽到了回報,滿意地點點頭。
很好,給他睡前哄睡,免他將來變態。
------
永康閣中,宜修和她的朋友們享受起來了明媚的春日時光。
自打宜修回來之後,令妤和李靜言便時常來她屋裏坐坐。
三個人湊在一起,玩玩剪紙,繡繡花鳥,陽光好的時候,李靜言會拿來投壺一起玩。
這本是漢族的玩意兒,自宋代開始風靡,元清之後漸漸不那麽流行了。
但是李靜言族中頗有書香之道,因此許多玩樂的習俗也跟著一同傳遞了下來。
這投壺講究的手指和手腕的力道與準頭,宜修雖然出身烏拉那拉氏,從來沒有接觸過,但是她自幼苦練書法,在嚐試了幾次後,便逐漸能找到其中的關竅,竟是三個人中玩的最好的那個。
“姐姐,你和李姐姐就不能讓讓我嗎?我都差你們好多支簽子了!”
令妤有些不滿地抱怨著,摟住宜修的胳膊繞了兩下纏繞著。
不等宜修說話,李靜言便道:“有這撒嬌的功夫你不如再試兩個,我們福晉可是個很講公平的人呢。”
弘星雖然還給了令妤,但在宜修從中調和下,李靜言和令妤的關係也頗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