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境內,疫病流行。
原本激烈的戰事,也因為瘟疫的爆發,從而不得不終止了。
為了方便統一指揮、統一管理,周瑜下令拆除了東、西兩處大營,然後命令所有人全部集中在南麵大營。
另一邊,周瑜又下令專門修建了一處收容所和觀察所,每天增加的感染者全部抬進收容所內,進行集中隔離。
原本在軍營內,以隊為單位,將士們在同一座營帳內休息。
如今,凡一座營帳內出現一名感染者,剩下的人也全部集中到觀察所內,進行為期七天的隔離觀察。
但凡七天內開始出現症狀,便轉移至收容所。
反之七天後沒事的人,便可以回到軍營。
好在周瑜威望甚高,令行禁止,眾人皆無怨言。
周瑜又想起了在吳縣時,我在養傷期間告訴他的一些心得,比如:
一、傷病人士,每日所用麻布,都必須用淨水煮沸,進行消毒,方可使用。
二、不喝生水,所有水源,也必須煮沸,方可飲用,一定要喝沸煮過的淨水。
三、倘若有人患上傳染性疾病,比如傷寒等等,一定要單獨隔離,防止傳染給其他人。
四、在接觸病患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米距離,並且戴好口罩,阻止飛沫傳播。
當時的周瑜,隻當是我在受傷後,因為閑來無事、從而總結的一些心得。
但隨著現在,瘟疫愈發地嚴峻,周瑜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我早已預料,然後提前告知於他的保命真言。
此時,因為突然想到了我,正在大帳內的周瑜,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笑容。
“不知都督因為何事發笑?”程普問道。
因為周瑜下令,三軍全部集中安置,所以一眾大將如今都在這裏。
“哦,德謀啊!是我想起了昔日主公告知我的一些應對疫病的防治措施,因為想起了主公,故此發笑。”周瑜解釋道。
“原來如此,不知主公告知過都督哪些措施?”程普接著問道。
於是,周瑜便將我說過的話一一告知了眾人,眾將這才恍然大悟。
眾人再細細思索,頓時就覺得瘟疫也不再那麽可怕了。於是,眾人便一起高呼“主公高明!都督英明!”雲雲。
從此以後,整個江東軍,自上到下,都嚴格遵照著我和周瑜所說的措施,開始對疫情進行防治。
比如喝熱水,用幹淨麻布包紮傷口,有人生病就戴口罩,並且保持距離等等。
在眾人的努力下,瘟疫被控製了下來。
從一開始每天增加幾百名感染者,一直到現在的每天僅僅增加幾名,瘟疫爆發的勢頭被有效地遏製了下來。
為此,全軍上下無一不對我這位主公,以及對周瑜這位都督心存感激。
在不知不覺間,我和周瑜在軍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軍中將士已經隻認我和周瑜了。
然而,雖然疫情防治到位了,但僅僅依靠一些隨軍醫匠,也治不好已經感染的將士。
所以,周瑜又一次召開了軍議,和眾將們一起商討解決方案。
眾人現在都戴起了口罩,這玩意周瑜當初是見我帶過的。
當時的我因為臉麵受了傷,所以為了遮醜,同時也為了防止細菌感染,就讓侯府內的下人,按照我的要求,製作了幾副口罩。
周瑜在經過回想之後,便讓一些擅長針線活的健康將士,日日夜夜,加班加點地為全軍縫製了口罩。
後來,眾人還發現這個小東西,不僅能擋住疫病,使得自己不生病,還能夠保暖!
原本許多人在冬季嘴上和臉上都會長凍瘡,如今在戴了保暖的口罩後就不長了,真是一舉多得!
周瑜本就足智多謀,在見識到了口罩的“威力”之後,又在此基礎之上,發明了手套、耳罩、甚至圍脖!
從此以後,江東軍不再懼怕嚴寒,甚至有了厚厚的圍脖之後,還能保護原本容易受到傷害的脖頸。
日後,江東軍在作戰中,尤其是在冬季作戰中,傷亡率得到了大大地降低,並且戰鬥力也遠超其他諸侯的軍隊!
“都督,末將有一族人,名曰張機,表字仲景,乃是一名神醫!若將此人請來,必能救治染病的將士們!”張三率先發言道。
“哦?沒想到張三你和大名鼎鼎的張神醫還有這樣一層關係在!”周瑜大喜。
“末將祖籍便是在南陽,故與張神醫乃是同族,按照輩份,我還得叫張神醫一聲叔父呢!”張三回答道。
“那你可知張神醫如今在哪裏?”周瑜又連忙問道。
“我這位族叔乃是位官迷,估計如今還在南陽老家!”張三說道。
“南陽嗎?如今那裏是曹操的領地,從此處前往南陽,還需要一路穿過荊州戰區。既然如此,我將我的親衛一並交與你,子義,你也一同前往,屆時保護張神醫來此!”周瑜吩咐道。
“事不宜遲,你二人現在就出發!”周瑜又吩咐道。
“喏!”二人應諾道。
如今的情況,多一個太史慈不多,少一個也不少,留在營中也發揮不了什麽大作用。
於是,周瑜便毫不猶豫地將他派給了張三作為保鏢。
在周瑜的心目中,如今柴桑大營所屬諸將。論足智多謀,首推他自己,其次程普、甘寧。如今又多了一個張三,這小子在這次大戰中屢出奇謀,已經被他調到身邊擔任了參軍。
再想到金陵大營那邊,如黃蓋、韓當等人,皆不輸程普、甘寧,不禁令周瑜為自己麾下人才的短缺,而感到煩惱不已。
同時,也為自己能夠挖掘到張三這樣的人才,而感到欣慰。
而且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張三居然和神醫張仲景乃是同族!
倘若此間事了,張三當居安陸之戰首功!
注:張仲景,名機,字仲景,南陽涅陽縣人。孫吳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乃是古代傳染病防治這塊的專家,古代十大名醫之一。
原本激烈的戰事,也因為瘟疫的爆發,從而不得不終止了。
為了方便統一指揮、統一管理,周瑜下令拆除了東、西兩處大營,然後命令所有人全部集中在南麵大營。
另一邊,周瑜又下令專門修建了一處收容所和觀察所,每天增加的感染者全部抬進收容所內,進行集中隔離。
原本在軍營內,以隊為單位,將士們在同一座營帳內休息。
如今,凡一座營帳內出現一名感染者,剩下的人也全部集中到觀察所內,進行為期七天的隔離觀察。
但凡七天內開始出現症狀,便轉移至收容所。
反之七天後沒事的人,便可以回到軍營。
好在周瑜威望甚高,令行禁止,眾人皆無怨言。
周瑜又想起了在吳縣時,我在養傷期間告訴他的一些心得,比如:
一、傷病人士,每日所用麻布,都必須用淨水煮沸,進行消毒,方可使用。
二、不喝生水,所有水源,也必須煮沸,方可飲用,一定要喝沸煮過的淨水。
三、倘若有人患上傳染性疾病,比如傷寒等等,一定要單獨隔離,防止傳染給其他人。
四、在接觸病患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米距離,並且戴好口罩,阻止飛沫傳播。
當時的周瑜,隻當是我在受傷後,因為閑來無事、從而總結的一些心得。
但隨著現在,瘟疫愈發地嚴峻,周瑜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我早已預料,然後提前告知於他的保命真言。
此時,因為突然想到了我,正在大帳內的周瑜,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笑容。
“不知都督因為何事發笑?”程普問道。
因為周瑜下令,三軍全部集中安置,所以一眾大將如今都在這裏。
“哦,德謀啊!是我想起了昔日主公告知我的一些應對疫病的防治措施,因為想起了主公,故此發笑。”周瑜解釋道。
“原來如此,不知主公告知過都督哪些措施?”程普接著問道。
於是,周瑜便將我說過的話一一告知了眾人,眾將這才恍然大悟。
眾人再細細思索,頓時就覺得瘟疫也不再那麽可怕了。於是,眾人便一起高呼“主公高明!都督英明!”雲雲。
從此以後,整個江東軍,自上到下,都嚴格遵照著我和周瑜所說的措施,開始對疫情進行防治。
比如喝熱水,用幹淨麻布包紮傷口,有人生病就戴口罩,並且保持距離等等。
在眾人的努力下,瘟疫被控製了下來。
從一開始每天增加幾百名感染者,一直到現在的每天僅僅增加幾名,瘟疫爆發的勢頭被有效地遏製了下來。
為此,全軍上下無一不對我這位主公,以及對周瑜這位都督心存感激。
在不知不覺間,我和周瑜在軍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軍中將士已經隻認我和周瑜了。
然而,雖然疫情防治到位了,但僅僅依靠一些隨軍醫匠,也治不好已經感染的將士。
所以,周瑜又一次召開了軍議,和眾將們一起商討解決方案。
眾人現在都戴起了口罩,這玩意周瑜當初是見我帶過的。
當時的我因為臉麵受了傷,所以為了遮醜,同時也為了防止細菌感染,就讓侯府內的下人,按照我的要求,製作了幾副口罩。
周瑜在經過回想之後,便讓一些擅長針線活的健康將士,日日夜夜,加班加點地為全軍縫製了口罩。
後來,眾人還發現這個小東西,不僅能擋住疫病,使得自己不生病,還能夠保暖!
原本許多人在冬季嘴上和臉上都會長凍瘡,如今在戴了保暖的口罩後就不長了,真是一舉多得!
周瑜本就足智多謀,在見識到了口罩的“威力”之後,又在此基礎之上,發明了手套、耳罩、甚至圍脖!
從此以後,江東軍不再懼怕嚴寒,甚至有了厚厚的圍脖之後,還能保護原本容易受到傷害的脖頸。
日後,江東軍在作戰中,尤其是在冬季作戰中,傷亡率得到了大大地降低,並且戰鬥力也遠超其他諸侯的軍隊!
“都督,末將有一族人,名曰張機,表字仲景,乃是一名神醫!若將此人請來,必能救治染病的將士們!”張三率先發言道。
“哦?沒想到張三你和大名鼎鼎的張神醫還有這樣一層關係在!”周瑜大喜。
“末將祖籍便是在南陽,故與張神醫乃是同族,按照輩份,我還得叫張神醫一聲叔父呢!”張三回答道。
“那你可知張神醫如今在哪裏?”周瑜又連忙問道。
“我這位族叔乃是位官迷,估計如今還在南陽老家!”張三說道。
“南陽嗎?如今那裏是曹操的領地,從此處前往南陽,還需要一路穿過荊州戰區。既然如此,我將我的親衛一並交與你,子義,你也一同前往,屆時保護張神醫來此!”周瑜吩咐道。
“事不宜遲,你二人現在就出發!”周瑜又吩咐道。
“喏!”二人應諾道。
如今的情況,多一個太史慈不多,少一個也不少,留在營中也發揮不了什麽大作用。
於是,周瑜便毫不猶豫地將他派給了張三作為保鏢。
在周瑜的心目中,如今柴桑大營所屬諸將。論足智多謀,首推他自己,其次程普、甘寧。如今又多了一個張三,這小子在這次大戰中屢出奇謀,已經被他調到身邊擔任了參軍。
再想到金陵大營那邊,如黃蓋、韓當等人,皆不輸程普、甘寧,不禁令周瑜為自己麾下人才的短缺,而感到煩惱不已。
同時,也為自己能夠挖掘到張三這樣的人才,而感到欣慰。
而且更令他沒想到的是,張三居然和神醫張仲景乃是同族!
倘若此間事了,張三當居安陸之戰首功!
注:張仲景,名機,字仲景,南陽涅陽縣人。孫吳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乃是古代傳染病防治這塊的專家,古代十大名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