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的會盟地點是在長安,長安地處關中,關中此地又是形勝。
關中,是指“四關”之內,即東潼關、西散關、南武關、北蕭關。
關中南倚秦嶺山脈,渭河從中穿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四麵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
所以,漢代的張良便用“金城千裏”來概括關中的優勢,並勸說劉邦定都關中。
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裏,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關中從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
秦漢兩代,皆以關中作為一統天下的資本,不是沒有道理的。
由此可見,大秦國的目的無非是奪取關中,以此來獲得戰略上的優勢。
原本南陽在我方的手中,隻要再攻取武關,我方也就有了退路。
結果曹操借著結盟的由頭,借著天子的名義,將南陽給索要了回去。
如此一來,關中的南部和東部都成了曹操的地盤,至於北部和西部就是大秦國的地盤。
而對我方來說,關中無疑成了一塊飛地,出兵尚需經過曹操的地盤。
戰後,曹操隻需關閉武關,便可以將我軍困死在關中。
關閉武關,我軍就沒了退路,甚至會被切斷糧道,乃是一個必死的局。
想到這裏,我也察覺到了此中的關鍵所在,那就是南陽!更確切地說,應當是武關!
但是在南陽境內,曹操留下了於禁的兩萬大軍,這還不包括武關的駐軍。
有了曹仁的前車之鑒在,於禁必定會堅守不出,如此一來宛城必定不好打。
拿不下宛城,就無法去取武關,否則就會被於禁切斷糧道。
也就是說,現如今我方明知道破局的關鍵所在,但卻拿曹操毫無辦法!
“砰!”
我一拳重重地砸在幾案上,幾案頓時四分五裂,王猛的臉不禁更黑了。
見我發怒,眾人更是鴉雀無聲,大帳內也陷入了一片死寂。
周瑜、王猛、魯肅、陸遜、陳慶都在思考著破局之法,其他武將則是滿臉怒容,對我方的被動感到憤怒。
眾將越想越怒,不禁對王猛怒目而視,都快衝上去把王猛撕碎了。
可憐王猛一片公心,確實想著要抵禦外辱,卻忘記了現在的大漢已經不是昔日的大漢。
而是由一群諸侯、軍閥組成的,一個支離破碎的大漢,一個大權旁落的大漢。
如今的漢室,天子早就沒有了多少權利,而成了一個傀儡。
天子之下,大權都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才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王猛的公心是被曹操給利用了,成了雙方結盟的中間人,用來出使我方。
而在我對王猛這一大才垂涎欲滴,忘記了其他事情的時候,曹操的計劃就已經開始了。
所謂一葉障目,我方的眼睛都已經被蒙蔽了,頭腦也早就被衝昏了。
想當初,武將們都嚷嚷著要隨我北上,然後建功立業。
就連周瑜也放棄了荊州刺史之位,在收到曹操的邀請後,想要隨我一起北上。
更不要說其他人了,有多少人想要去建功立業的?恐怕隻有魯肅、張昭才是堅定的和平派吧?
一開始,魯肅、張昭不同意,我以為二人是有別的想法。比如,後勤問題;比如,勞師遠征,對休養生息無益;比如,我軍以步兵為主,異族以騎兵為主,雙方戰力懸殊等等。
結果還得是我的魯肅大戰略家,看破了曹操的意圖,竟是想要置我方於死地!
可笑,我一開始也不想加入聯軍、北上討伐異族的。
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徒勞無功,不想做虧本買賣。
結果我又被曹操給蒙蔽了,我看到了雙方結盟帶來的巨大利益,卻忘卻了此中背後存在的風險。
畢竟曹孫結盟,是建立在需要聽從朝廷的調遣,也就是隨時聽從曹操發起的聯軍調集命令的。
最後,我說服了自己,甚至還想著說服魯肅、張昭二人。
甚至在最後,在魯肅、張昭二人不能被說服的情況下,我還想著留下二人。
我調遣的將領都是軍功、資曆不足之將,智謀之士以周瑜、王猛為主,而留下魯肅、張昭,何嚐不是二人反對北上嗎?
結果呢?
事實證明,北上加入聯軍,甚至和曹操結盟打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眼下我方已經和曹操結盟,倘若背盟,豈不被天下人所不齒?
所謂木已成舟,我方和曹操結盟也成了不爭的事實,所以我軍北上也成了必然的了。
北上,九死一生;
不北上,三年來積累的名聲毀於一旦。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我的發怒並非是因為曹操,而是因為自己,我恨啊!
“我不甘心,難道真的無法破解此局了嗎?”我沮喪地說道。
“哎…”周瑜在歎氣。
王猛還在沉默,陳慶、陸遜也是一言不發,唯獨魯肅欲言又止。
“子敬,你能看破曹操的陽謀,想來也有破解此局的辦法?”我仿佛是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主公,肅有上中下三策可以破解此局!”魯肅說道。
魯肅的話燃起了我的希望,眾人聞言也不禁抬起頭來,關鍵時刻果然還得靠魯肅!
“子敬,快快道來!”我高興地說道。
“上策,拖延時間,隻要我方延緩出兵時間,曹操能奈我何?
中策,按照日期出兵,等到與大秦的戰局陷入焦灼之時,再派人聯係後方,攻伐宛城、武關!
下策,背盟!”魯肅說道。
背盟是不可能背盟的,魯肅所說的下策,也果然是下策!
至於中策,宛城就已經不好打了,武關更不好打!
唯獨上策,拖延時間?聽起來好像不錯!
曹操要我方出兵,我方出啊!隻是調集軍隊需要時間!
從此地前往長安,路途遙遠,行軍也需要時間!
一路上,大軍要吃喝拉撒,調集民夫轉運糧草也需要時間!
一切都需要時間,那曹操規定的三月會盟,這一日期我方也來不及啊!
到時候曹操能奈我何?他能說我方不出兵嗎?他能說我方背盟嗎?
想到這裏,我不禁大笑,魯肅之計真是妙啊!
關中,是指“四關”之內,即東潼關、西散關、南武關、北蕭關。
關中南倚秦嶺山脈,渭河從中穿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四麵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從戰國時起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
所以,漢代的張良便用“金城千裏”來概括關中的優勢,並勸說劉邦定都關中。
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陳說“連橫”之計,就稱頌關中“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裏,蓄積多饒”,並說,“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關中從鄭國渠修好以後,就成為了物產豐富、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
秦漢兩代,皆以關中作為一統天下的資本,不是沒有道理的。
由此可見,大秦國的目的無非是奪取關中,以此來獲得戰略上的優勢。
原本南陽在我方的手中,隻要再攻取武關,我方也就有了退路。
結果曹操借著結盟的由頭,借著天子的名義,將南陽給索要了回去。
如此一來,關中的南部和東部都成了曹操的地盤,至於北部和西部就是大秦國的地盤。
而對我方來說,關中無疑成了一塊飛地,出兵尚需經過曹操的地盤。
戰後,曹操隻需關閉武關,便可以將我軍困死在關中。
關閉武關,我軍就沒了退路,甚至會被切斷糧道,乃是一個必死的局。
想到這裏,我也察覺到了此中的關鍵所在,那就是南陽!更確切地說,應當是武關!
但是在南陽境內,曹操留下了於禁的兩萬大軍,這還不包括武關的駐軍。
有了曹仁的前車之鑒在,於禁必定會堅守不出,如此一來宛城必定不好打。
拿不下宛城,就無法去取武關,否則就會被於禁切斷糧道。
也就是說,現如今我方明知道破局的關鍵所在,但卻拿曹操毫無辦法!
“砰!”
我一拳重重地砸在幾案上,幾案頓時四分五裂,王猛的臉不禁更黑了。
見我發怒,眾人更是鴉雀無聲,大帳內也陷入了一片死寂。
周瑜、王猛、魯肅、陸遜、陳慶都在思考著破局之法,其他武將則是滿臉怒容,對我方的被動感到憤怒。
眾將越想越怒,不禁對王猛怒目而視,都快衝上去把王猛撕碎了。
可憐王猛一片公心,確實想著要抵禦外辱,卻忘記了現在的大漢已經不是昔日的大漢。
而是由一群諸侯、軍閥組成的,一個支離破碎的大漢,一個大權旁落的大漢。
如今的漢室,天子早就沒有了多少權利,而成了一個傀儡。
天子之下,大權都掌握在曹操的手中,曹操才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王猛的公心是被曹操給利用了,成了雙方結盟的中間人,用來出使我方。
而在我對王猛這一大才垂涎欲滴,忘記了其他事情的時候,曹操的計劃就已經開始了。
所謂一葉障目,我方的眼睛都已經被蒙蔽了,頭腦也早就被衝昏了。
想當初,武將們都嚷嚷著要隨我北上,然後建功立業。
就連周瑜也放棄了荊州刺史之位,在收到曹操的邀請後,想要隨我一起北上。
更不要說其他人了,有多少人想要去建功立業的?恐怕隻有魯肅、張昭才是堅定的和平派吧?
一開始,魯肅、張昭不同意,我以為二人是有別的想法。比如,後勤問題;比如,勞師遠征,對休養生息無益;比如,我軍以步兵為主,異族以騎兵為主,雙方戰力懸殊等等。
結果還得是我的魯肅大戰略家,看破了曹操的意圖,竟是想要置我方於死地!
可笑,我一開始也不想加入聯軍、北上討伐異族的。
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徒勞無功,不想做虧本買賣。
結果我又被曹操給蒙蔽了,我看到了雙方結盟帶來的巨大利益,卻忘卻了此中背後存在的風險。
畢竟曹孫結盟,是建立在需要聽從朝廷的調遣,也就是隨時聽從曹操發起的聯軍調集命令的。
最後,我說服了自己,甚至還想著說服魯肅、張昭二人。
甚至在最後,在魯肅、張昭二人不能被說服的情況下,我還想著留下二人。
我調遣的將領都是軍功、資曆不足之將,智謀之士以周瑜、王猛為主,而留下魯肅、張昭,何嚐不是二人反對北上嗎?
結果呢?
事實證明,北上加入聯軍,甚至和曹操結盟打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眼下我方已經和曹操結盟,倘若背盟,豈不被天下人所不齒?
所謂木已成舟,我方和曹操結盟也成了不爭的事實,所以我軍北上也成了必然的了。
北上,九死一生;
不北上,三年來積累的名聲毀於一旦。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我的發怒並非是因為曹操,而是因為自己,我恨啊!
“我不甘心,難道真的無法破解此局了嗎?”我沮喪地說道。
“哎…”周瑜在歎氣。
王猛還在沉默,陳慶、陸遜也是一言不發,唯獨魯肅欲言又止。
“子敬,你能看破曹操的陽謀,想來也有破解此局的辦法?”我仿佛是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主公,肅有上中下三策可以破解此局!”魯肅說道。
魯肅的話燃起了我的希望,眾人聞言也不禁抬起頭來,關鍵時刻果然還得靠魯肅!
“子敬,快快道來!”我高興地說道。
“上策,拖延時間,隻要我方延緩出兵時間,曹操能奈我何?
中策,按照日期出兵,等到與大秦的戰局陷入焦灼之時,再派人聯係後方,攻伐宛城、武關!
下策,背盟!”魯肅說道。
背盟是不可能背盟的,魯肅所說的下策,也果然是下策!
至於中策,宛城就已經不好打了,武關更不好打!
唯獨上策,拖延時間?聽起來好像不錯!
曹操要我方出兵,我方出啊!隻是調集軍隊需要時間!
從此地前往長安,路途遙遠,行軍也需要時間!
一路上,大軍要吃喝拉撒,調集民夫轉運糧草也需要時間!
一切都需要時間,那曹操規定的三月會盟,這一日期我方也來不及啊!
到時候曹操能奈我何?他能說我方不出兵嗎?他能說我方背盟嗎?
想到這裏,我不禁大笑,魯肅之計真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