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位,南齊蕭道成。


    南齊(479年~502年),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二個朝代,由蕭道成建立,定都建康。


    開國皇帝—蕭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間,擔任右軍將軍。


    宋明帝去世後,他與尚書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


    元徽二年(474年),蕭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範的反叛,進爵為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軍,督五州軍事。


    此時,南朝宋內鬥激烈,蕭道成逐漸掌握大權。


    元徽五年(477年),蕭道成殺後廢帝劉昱,擁立他的弟弟劉準繼位,蕭道成被封為齊王。


    在此之後,蕭道成鏟除了忠於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


    479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準禪位,自立為帝,建立南齊。


    該國號源於讖緯之說,民間有讖歌雲:“金刀利刃齊刈之”,意為“齊”將取代“劉宋”。


    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起兵奪位的將領蕭衍,隨即南齊覆滅。


    南齊是南朝四個朝代中最為短命的,僅享國二十四年,故排在十二。


    ………


    第十一位,蜀漢劉備。


    蜀漢(221年-263年),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後世稱“季漢”、“蜀漢”,或“蜀”、“劉蜀”等。


    263年,為曹魏所滅,共曆二世二帝,國祚四十三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


    之後,黃巾之亂爆發,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


    但不久後,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為諸侯混戰。


    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複荊州各地。


    此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在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


    後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複,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


    在軍事上,蜀漢也常常占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司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滅。


    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


    雖然蜀漢偏安一隅,但劉備、諸葛亮等人積極進取,故排在十一。


    ………


    第十位,孫吳孫權。


    吳國(229年-280年),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一般被稱為孫吳。


    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在三國東部,故也被稱為東吳。


    魏黃初二年(221年)八月,孫權名義上依附曹魏,被冊封為吳王。


    黃初三年(222年)十月,臨江拒守,宣布獨立,改年號為黃武。


    此後,成為獨立的吳王國,和曹魏、蜀漢三足鼎立。


    黃武八年(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孫吳正式建國,改年號為黃龍。


    九月,遷都建業。


    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衛溫、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到夷。


    在孫吳全盛時期,疆域包括揚州與荊州的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又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


    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天紀四年(280年),孫吳被西晉滅亡,標誌著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麵的徹底結束。


    孫吳是三國裏存在時間最久的國家,曆四帝,共曆經52年(如果自公元222年成為吳王算起是59年)。


    雖然孫吳同樣偏安一隅,但孫權在位期間卻能勵精圖治,故排在第十!”


    說到這裏,莊子略有停頓,然後看了看我。


    畢竟現在的我就是孫策,孫權便是我的弟弟,孫吳就是我的國家!


    此時,我正聽得如癡如醉,壓根沒把這點事情放在心上。


    因此,莊子一停,我立馬反應了過來。


    “老仙,咋不說了?繼續說呀!”我對此頗為不解。


    “哦哦哦!好好!”


    莊子不由得一愣,經我催促,這才繼續講述。


    “第九位,北齊高歡。


    北齊(550年~577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朝政權之一,由東魏權臣高歡的次子—高洋所建,曆經六帝,享國二十八年。


    東魏權臣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續把持東魏朝政,但在將篡未篡之時,卻被家奴刺殺。


    其弟高洋襲位,廢掉東魏的傀儡皇帝孝靜帝,於550年即帝位。


    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城,史稱北齊。


    因皇室姓氏為高氏,故又稱高齊。


    北齊繼承了東魏所控製的地盤,同時與其並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陳(取代梁,但隻占有前者部分領土)等。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擊庫莫奚、東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南取淮南,勢力一直延伸到了長江邊,這時北齊的國力達到鼎盛。


    之後,北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


    不久,武成帝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


    高緯同樣昏庸好色,還誅殺了名將斛律光,因此國政混亂。


    之後,北齊被南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亡於北周。


    北齊的核心,主要為六鎮流民及關東世族,因此其軍力比較強盛。


    由於其源頭——六鎮流民偏向鮮卑化,以及統治者為鮮卑化漢人的原因,使得北齊主要提倡鮮卑文化。


    北齊的農業、鹽鐵業、瓷器製造業都相當發達,是同陳、北周鼎立的三個國家中最為富庶的。


    北齊繼續推行均田製,大體上與北魏相同,但也略有變化。


    雖然北齊並非由高歡建立,但卻由高歡時期奠定了基礎,故排在第九。


    說到北齊,老夫在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北齊的前身——東魏!


    東魏(534年-550年),南北朝時期屬北朝割據政權之一,是從北魏分裂出來的政權。


    曆時十七年,曆一帝。


    北魏政權在魏末各族起義的打擊下搖搖欲墜,統治階級內部展開了激烈的權利爭奪。


    之後,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控製了北魏中央政權。


    534年,權臣高歡所立的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不願做傀儡皇帝,於是被迫投奔關隴軍閥—宇文泰。


    高歡暫時擁立元亶主持朝政,但回京後以輩分錯亂為由,廢除了元亶的權力,改立元亶的世子——年僅十一歲的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東魏自此開始。


    東魏依鮮卑和漢人的兵力立國,與西魏兩次大戰,一負一勝。


    邙山之戰後三年,高歡病死,長子高澄繼續都督中外諸軍,總攬朝政。


    兩年後,其被一個漢人俘奴暗殺。


    高歡掌權期間,土地兼並情況嚴重,社會矛盾與民族矛盾尖銳,且屢敗於勁敵西魏宇文泰之手。


    武定八年(550),高歡次子高洋繼任其職,進封齊王。


    魏孝靜帝以禪讓為名義退位,高洋稱皇帝,立齊國。


    東魏建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高歡坐鎮晉陽遙控朝廷。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