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醒了,真的醒了,周星月果然沒有胡說。
自從撤退到赤壁之後,周瑜就一直昏迷不醒,高燒不退。
在這段日子裏,周星月這個妹妹一直陪在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
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周瑜就是周星月最親的人了,至少在兄妹二人的雙親雙雙離世之後。
小時候,周星月一直獨自在家,兄長則跟著孫策四處征戰。
說實話,那時候的周星月非常憎恨孫策,以為是他把自己的兄長給搶走了。
可是每一次征戰歸來,周瑜都會給周星月帶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這是周星月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也隻有在兄長征戰歸來後,周星月才能享受到親人的溫暖。
每一次,周瑜都會拉著妹妹,與她分享許多趣聞。
這其中,周瑜提到最多的,自然也就是孫策了。
畢竟二人乃是結義兄弟,在掃蕩江東期間,周瑜還是孫策的軍師。
就是從那時候起,周星月對孫策的印象徹底改觀了,隻覺得他和兄長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
從小,周星月就崇拜兄長,後來崇拜的對象還得再加上一個孫策。
出於崇拜,凡是周瑜不在的日子,周星月也會想方設法地去打聽關於孫策的事跡。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孫策之父—孫堅被朱儁推薦為佐軍司馬,負責攻打黃巾軍,孫策與家人留在壽春居住。
孫策十幾歲時就在壽春結交名士,名聲漸漸傳播開了,舒縣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
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誌,傑出通達。因在壽春一見如故,便推誠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孫堅前去討伐董卓,周瑜便勸孫策攜母親弟弟移居舒縣,孫策應允。
在舒縣時,孫策結交了很多社會上流人物,江、淮一帶的名士都來投奔他。
也是在這一年,周瑜的母親生下了周星月,隻是那時候的孫策對周瑜的這個小妹妹並不在意。
初平三年(192年),孫堅奉袁術命攻打劉表,結果被荊州牧劉表的部下黃祖所殺。
當時,孫策隻有十七歲,與其弟孫權都跟隨在袁術左右。
孫堅於曲阿下葬後,孫策遷到江都居住。
初平四年(193年),在守孝結束後,孫策到壽春找袁術,準備討回其父—孫堅的舊部,建功立業、為父報仇。
袁術聽其言語,察其舉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過人之處。
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讓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
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因為徐州牧陶謙非常忌憚孫策,而現在孫策的舅父—吳景任丹陽太守。
於是,孫策就帶著母親遷居曲阿,與呂範、孫河一起投靠吳景,並依賴吳景召募到了數百人。
後來,孫策討伐涇縣的山賊祖郎,把祖郎打跑了。
興平元年(194年),孫策帶著數百人去投奔袁術,袁術這才將孫堅舊部數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還給孫策統領。
太傅馬日磾持節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征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
袁術麾下的大將橋蕤、張勳等,都傾心敬重孫策,就連袁術也常歎息。
袁術說:“如果我袁術有孫郎這樣的兒子,死也可瞑目無憾了。”
孫策部下有一騎兵,犯罪後為逃避責罰,逃進了袁術的軍營,藏到馬棚裏麵。
孫策派人追捕,直衝袁術營中,將罪犯搜出,就地斬首。
事情結束後,孫策又前往袁術處賠禮請罪。
袁術說:“兵士叛變,理當懲處,有什麽可請罪的呢?”
從此,軍中更加敬畏孫策,不過袁術為人反複無常,往往言而無信。
他曾許諾讓孫策任九江太守,過後卻改用自己的親信—丹陽人陳紀擔任此職,孫策對此很失望。
後來,袁術準備攻打徐州,向廬江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
(之後的故事詳見本書的第二章)
興平元年(194年),漢獻帝派劉繇擔任揚州刺史,揚州過去的治所是壽春,而壽春已被袁術占領。
劉繇便在孫策的舅父吳景,和堂兄孫賁的協助下南渡長江,在曲阿設立了治所。
這次,孫策攻打廬江,讓劉繇憂心忡忡。
因為他知道,吳景、孫賁是袁術任命的,他們又是孫策的自己人。
所以劉繇擔心他們與袁術、孫策聯手吞並自己,於是就用武力逼趕他們,吳景和孫賁隻好退往曆陽。
劉繇派部下樊能、於麋駐紮在橫江津,讓張英駐紮在當利口,來與袁術對抗。
袁術則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為揚州刺史,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和孫賁一起率兵進擊張英,卻一連幾年都未能攻克。
吳郡都尉—朱治,乃是孫堅的老部下,過去曾任孫堅的校尉。
太傅馬日磾在壽春的時候,任命朱治為副官,後又被任為吳郡都尉。
他發現袁術政德不立,就勸說孫策趁機收取江東。
於是,孫策就去見袁術,對袁術說:“我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征伐橫江。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
袁術知道孫策對自己不滿,但他認為劉繇占據曲阿、王朗占據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麽作為。
於是,袁術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衝校尉,代理殄寇將軍。
然而袁術隻給孫策配備一千多的士卒及相應的軍需品,戰馬幾十匹,賓客中願意跟隨者幾百人。
結果,一路上不斷有人來投奔孫策,等到了吳景的駐地—曆陽時,孫策的兵眾已發展到五、六千人。
此時,孫策的母親已先從曲阿遷來曆陽,孫策又將母親遷往阜陵居住。
然後渡江轉戰,勢若破竹,無人敢與他交鋒。
而且,孫策的軍容很嚴整,百姓們都願意依附他。
孫策相貌英俊,言談幽默,性格豁達開朗;樂於接受意見,又善於用人。
所以兵士和百姓對待他,沒有不盡心盡力的,都願意效死於他。
自從撤退到赤壁之後,周瑜就一直昏迷不醒,高燒不退。
在這段日子裏,周星月這個妹妹一直陪在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
可以說在這個世界上,周瑜就是周星月最親的人了,至少在兄妹二人的雙親雙雙離世之後。
小時候,周星月一直獨自在家,兄長則跟著孫策四處征戰。
說實話,那時候的周星月非常憎恨孫策,以為是他把自己的兄長給搶走了。
可是每一次征戰歸來,周瑜都會給周星月帶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這是周星月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也隻有在兄長征戰歸來後,周星月才能享受到親人的溫暖。
每一次,周瑜都會拉著妹妹,與她分享許多趣聞。
這其中,周瑜提到最多的,自然也就是孫策了。
畢竟二人乃是結義兄弟,在掃蕩江東期間,周瑜還是孫策的軍師。
就是從那時候起,周星月對孫策的印象徹底改觀了,隻覺得他和兄長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
從小,周星月就崇拜兄長,後來崇拜的對象還得再加上一個孫策。
出於崇拜,凡是周瑜不在的日子,周星月也會想方設法地去打聽關於孫策的事跡。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孫策之父—孫堅被朱儁推薦為佐軍司馬,負責攻打黃巾軍,孫策與家人留在壽春居住。
孫策十幾歲時就在壽春結交名士,名聲漸漸傳播開了,舒縣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
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誌,傑出通達。因在壽春一見如故,便推誠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孫堅前去討伐董卓,周瑜便勸孫策攜母親弟弟移居舒縣,孫策應允。
在舒縣時,孫策結交了很多社會上流人物,江、淮一帶的名士都來投奔他。
也是在這一年,周瑜的母親生下了周星月,隻是那時候的孫策對周瑜的這個小妹妹並不在意。
初平三年(192年),孫堅奉袁術命攻打劉表,結果被荊州牧劉表的部下黃祖所殺。
當時,孫策隻有十七歲,與其弟孫權都跟隨在袁術左右。
孫堅於曲阿下葬後,孫策遷到江都居住。
初平四年(193年),在守孝結束後,孫策到壽春找袁術,準備討回其父—孫堅的舊部,建功立業、為父報仇。
袁術聽其言語,察其舉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過人之處。
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讓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
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
因為徐州牧陶謙非常忌憚孫策,而現在孫策的舅父—吳景任丹陽太守。
於是,孫策就帶著母親遷居曲阿,與呂範、孫河一起投靠吳景,並依賴吳景召募到了數百人。
後來,孫策討伐涇縣的山賊祖郎,把祖郎打跑了。
興平元年(194年),孫策帶著數百人去投奔袁術,袁術這才將孫堅舊部數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還給孫策統領。
太傅馬日磾持節安撫關東,在壽春以禮征召孫策,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
袁術麾下的大將橋蕤、張勳等,都傾心敬重孫策,就連袁術也常歎息。
袁術說:“如果我袁術有孫郎這樣的兒子,死也可瞑目無憾了。”
孫策部下有一騎兵,犯罪後為逃避責罰,逃進了袁術的軍營,藏到馬棚裏麵。
孫策派人追捕,直衝袁術營中,將罪犯搜出,就地斬首。
事情結束後,孫策又前往袁術處賠禮請罪。
袁術說:“兵士叛變,理當懲處,有什麽可請罪的呢?”
從此,軍中更加敬畏孫策,不過袁術為人反複無常,往往言而無信。
他曾許諾讓孫策任九江太守,過後卻改用自己的親信—丹陽人陳紀擔任此職,孫策對此很失望。
後來,袁術準備攻打徐州,向廬江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
(之後的故事詳見本書的第二章)
興平元年(194年),漢獻帝派劉繇擔任揚州刺史,揚州過去的治所是壽春,而壽春已被袁術占領。
劉繇便在孫策的舅父吳景,和堂兄孫賁的協助下南渡長江,在曲阿設立了治所。
這次,孫策攻打廬江,讓劉繇憂心忡忡。
因為他知道,吳景、孫賁是袁術任命的,他們又是孫策的自己人。
所以劉繇擔心他們與袁術、孫策聯手吞並自己,於是就用武力逼趕他們,吳景和孫賁隻好退往曆陽。
劉繇派部下樊能、於麋駐紮在橫江津,讓張英駐紮在當利口,來與袁術對抗。
袁術則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為揚州刺史,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和孫賁一起率兵進擊張英,卻一連幾年都未能攻克。
吳郡都尉—朱治,乃是孫堅的老部下,過去曾任孫堅的校尉。
太傅馬日磾在壽春的時候,任命朱治為副官,後又被任為吳郡都尉。
他發現袁術政德不立,就勸說孫策趁機收取江東。
於是,孫策就去見袁術,對袁術說:“我家舊日對江東人多有恩義,我願帶兵去幫助舅父征伐橫江。橫江攻克之後,我還可在當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萬人。那時,我再率領他們助您平定天下,謀成大業。”
袁術知道孫策對自己不滿,但他認為劉繇占據曲阿、王朗占據會稽,孫策未必能有什麽作為。
於是,袁術答應了他的請求,並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折衝校尉,代理殄寇將軍。
然而袁術隻給孫策配備一千多的士卒及相應的軍需品,戰馬幾十匹,賓客中願意跟隨者幾百人。
結果,一路上不斷有人來投奔孫策,等到了吳景的駐地—曆陽時,孫策的兵眾已發展到五、六千人。
此時,孫策的母親已先從曲阿遷來曆陽,孫策又將母親遷往阜陵居住。
然後渡江轉戰,勢若破竹,無人敢與他交鋒。
而且,孫策的軍容很嚴整,百姓們都願意依附他。
孫策相貌英俊,言談幽默,性格豁達開朗;樂於接受意見,又善於用人。
所以兵士和百姓對待他,沒有不盡心盡力的,都願意效死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