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刺史府,哦不,現在改叫“蜀王府”了。
“諸位愛卿,南郡求援,半數江東軍皆在,爾等以為如何?”劉裕拋磚引玉道。
自從受封蜀王之後,劉裕整個人的逼格都上去了,說的話也越來越高大上。
“大王!臣以為南郡要救,且必須要救,原因有三。
第一,孫策與大王,江東軍與我軍乃是世仇。昔日大王曾經敗於孫策之手,世人皆以為大王不如孫策也!皆認為我軍不如江東軍也!此戰正可為大王和我軍正名!
第二,荊州本就是大王的地盤,隻是為孫策所竊取,如今正是收回的時機!
第三,南郡龐、蒯二家代表了荊州士族,如今他們舉眾歸順大王,說明大王在荊州的威望甚高,因此我軍絕不能辜負了荊州士民的一片苦心!
如此三點,無論是天時、地利、人和,無不應了我軍必要出兵!”蜀中士族代表——秦宓率先發言道。
秦宓(mi)(?-226年),字子敕,廣漢郡綿竹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學者。
秦宓年輕時就很有才學,為廣漢名士,在劉焉、劉璋時,他總是稱有病而拒不接受州郡辟命。
諸葛亮領益州牧後,派人將秦宓請來,任他為別駕,隨後又任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將東征孫權,他以“天時必無其利”為由,竭力諫阻,觸怒劉備,被囚下獄。
後來被用錢贖出來。
蜀建興元年(223年),恢複蜀吳盟好。
建興二年(224年),丞相諸葛亮兼任益州牧,迎請秦宓為州別駕,不久又提升他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
吳派張溫使蜀,返吳時諸葛亮率百官為之餞行,他獨後至。
秦宓後來升任大司農。
建興四年(226年),秦宓去世。
………
和曆史上一樣,這一世的秦宓也沒有為劉焉、劉璋父子效力過,打了半輩子醬油。
直到劉裕打下益州,又受封蜀王,建立蜀漢政權之後,秦宓才受到了劉穆之的邀請從而出仕。
這一世,秦宓甫一出仕便官拜益州別駕,成為了刺史劉穆之的副手。
由此可見,秦宓此人確有大才,否則絕不可能驟登如此高位!
事實上,秦宓有大才是一方麵,其人出身士族可以幫助劉穆之更好地穩定蜀中也是另一方麵。
在曆史上,秦宓曾經反對劉備出兵攻吳,原因有二。
一是當時的蜀、吳乃是盟友關係,雖然吳先背盟導致關羽身死、南郡丟失,但對當時的蜀漢來說唯有曹魏才是大敵!
二是當時的蜀漢剛剛丟了荊州,損失慘重,益州也才剛剛得到,因此根本沒有東征的實力。
於情於理,當時的局勢都不利於劉備發兵討伐東吳,也正和了秦宓所說的“不占天時”!
而現在的情況和曆史上完全不一樣,一方麵是蜀漢集團實力正盛,另一方麵是南郡也還沒有丟失。
劉備是為了奪回荊州,再為關羽報仇;
劉裕卻是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保家衛國!
這裏麵雙方的格局就差了十萬八千裏了,因此,這一次的秦宓自然是舉雙手支持。
“大王,臣以為如今我軍士氣正盛,也確實應該發兵東進,與江東軍決一死戰!”官拜蜀郡都督的大將傅弘之說道。
傅弘之(377年~418年),字仲度,北地泥陽人。
曹魏太常傅嘏之後,西晉司徒傅祗玄孫,東晉末期將領。
傅弘之年輕時風流倜儻,胸懷大誌,初任雍州主簿。
桓玄將要篡晉時,傅弘之欲殺死荊州刺史桓石康,但事敗,傅弘之被捕入獄,後被赦免。
劉裕起義時,輔國將軍劉道規任用傅弘之為參軍、寧遠將軍、魏興太守。
義熙六年,因討伐斬殺桓石綏等人有功,授任太尉行參軍。
義熙十二年,劉裕北伐後秦,傅弘之等七路軍攻入後秦,進據藍田,安撫招納胡、漢各部,升任雍州治中從事史、西戎司馬、寧朔將軍等。
義熙十四年,胡夏太子赫連璝率兵三萬襲擊長安,傅弘之率步兵、騎兵五千人在池陽迎戰,大敗赫連璝。
不久,赫連勃勃盡全國之兵追擊東歸的晉軍,在青泥大敗晉軍,傅弘之力戰被俘,遭赫連勃勃殺害,時年四十二歲。
……
見到傅弘之出列發言,劉裕掃視群臣,隻見眾將皆不在,心裏難免覺得遺憾。
現如今的劉裕雖然得到了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可事實上蜀漢政權真的隻是草創階段。
尤其是劉裕麾下的一眾心腹大將,劉磐、曹景宗、朱序在漢中、武都;王鎮惡、王仲德、朱齡石、朱超石、胡藩在巴郡。
如今隻有一個傅弘之在身邊,除此以外,劉裕手裏竟然是無大將可用!
“鎮惡他們出兵巴郡半年有餘,如今那邊的戰事如何了?”劉裕想到這裏,不禁問道。
“回大王!巴郡已經被王將軍他們所得,原江州守將—嚴顏也獻城歸順了大王。至於江東軍甘寧部,其部不敵王將軍與嚴將軍的聯軍,如今正退守涪陵負隅頑抗!”法正介紹道。
“就剩一個涪陵了!好,好,好!命令鎮惡他們再加把勁,盡快拿下涪陵,屆時他們將會是東征的主力!”劉裕下令道。
“是!”法正回答。
“大王!臣聽聞鎮惡將軍率三十萬之眾,一直以來都對涪陵圍而不打,臣以為鎮惡將軍是否?”從事彭漾說道。
彭羕(生卒年不詳),字永年,廣漢人,東漢末年官吏。
彭羕起初在益州任書佐,但後來其他人向益州牧劉璋誹謗他,劉璋於是以“髡鉗”(剃去頭發和胡須,並戴上刑具)處罰他,並且貶奴隸。
此時劉備入蜀,彭羕想投靠劉備,於是去見龐統。
龐統和他會麵後很欣賞他,而法正亦很清楚彭羕,於是二人共同向劉備推薦彭羕。
劉備多次命令彭羕傳遞軍情和指示給諸將,表現都十分滿意,日漸被賞識。
劉備入主益州,領益州牧後就任命他為治州從事。
彭羕見此,又變得囂張自矜,諸葛亮對他禮待但心中並不喜歡他,多次密告劉備,說彭羕“心大誌廣,難可保安”。
劉備見諸葛亮這樣說,決定疏遠彭羕,又觀察他行事,於是貶他為江陽太守。
彭羕見將被派往外地,心感不悅,與馬超見麵時又曾對他說“老革荒悖,可複道邪!”
“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
馬超聽後大驚,彭羕走後以他的說話告發彭羕,彭羕於是被收監下獄。
最後彭羕被處死,死時三十七歲。
“諸位愛卿,南郡求援,半數江東軍皆在,爾等以為如何?”劉裕拋磚引玉道。
自從受封蜀王之後,劉裕整個人的逼格都上去了,說的話也越來越高大上。
“大王!臣以為南郡要救,且必須要救,原因有三。
第一,孫策與大王,江東軍與我軍乃是世仇。昔日大王曾經敗於孫策之手,世人皆以為大王不如孫策也!皆認為我軍不如江東軍也!此戰正可為大王和我軍正名!
第二,荊州本就是大王的地盤,隻是為孫策所竊取,如今正是收回的時機!
第三,南郡龐、蒯二家代表了荊州士族,如今他們舉眾歸順大王,說明大王在荊州的威望甚高,因此我軍絕不能辜負了荊州士民的一片苦心!
如此三點,無論是天時、地利、人和,無不應了我軍必要出兵!”蜀中士族代表——秦宓率先發言道。
秦宓(mi)(?-226年),字子敕,廣漢郡綿竹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學者。
秦宓年輕時就很有才學,為廣漢名士,在劉焉、劉璋時,他總是稱有病而拒不接受州郡辟命。
諸葛亮領益州牧後,派人將秦宓請來,任他為別駕,隨後又任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將東征孫權,他以“天時必無其利”為由,竭力諫阻,觸怒劉備,被囚下獄。
後來被用錢贖出來。
蜀建興元年(223年),恢複蜀吳盟好。
建興二年(224年),丞相諸葛亮兼任益州牧,迎請秦宓為州別駕,不久又提升他為左中郎將、長水校尉。
吳派張溫使蜀,返吳時諸葛亮率百官為之餞行,他獨後至。
秦宓後來升任大司農。
建興四年(226年),秦宓去世。
………
和曆史上一樣,這一世的秦宓也沒有為劉焉、劉璋父子效力過,打了半輩子醬油。
直到劉裕打下益州,又受封蜀王,建立蜀漢政權之後,秦宓才受到了劉穆之的邀請從而出仕。
這一世,秦宓甫一出仕便官拜益州別駕,成為了刺史劉穆之的副手。
由此可見,秦宓此人確有大才,否則絕不可能驟登如此高位!
事實上,秦宓有大才是一方麵,其人出身士族可以幫助劉穆之更好地穩定蜀中也是另一方麵。
在曆史上,秦宓曾經反對劉備出兵攻吳,原因有二。
一是當時的蜀、吳乃是盟友關係,雖然吳先背盟導致關羽身死、南郡丟失,但對當時的蜀漢來說唯有曹魏才是大敵!
二是當時的蜀漢剛剛丟了荊州,損失慘重,益州也才剛剛得到,因此根本沒有東征的實力。
於情於理,當時的局勢都不利於劉備發兵討伐東吳,也正和了秦宓所說的“不占天時”!
而現在的情況和曆史上完全不一樣,一方麵是蜀漢集團實力正盛,另一方麵是南郡也還沒有丟失。
劉備是為了奪回荊州,再為關羽報仇;
劉裕卻是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保家衛國!
這裏麵雙方的格局就差了十萬八千裏了,因此,這一次的秦宓自然是舉雙手支持。
“大王,臣以為如今我軍士氣正盛,也確實應該發兵東進,與江東軍決一死戰!”官拜蜀郡都督的大將傅弘之說道。
傅弘之(377年~418年),字仲度,北地泥陽人。
曹魏太常傅嘏之後,西晉司徒傅祗玄孫,東晉末期將領。
傅弘之年輕時風流倜儻,胸懷大誌,初任雍州主簿。
桓玄將要篡晉時,傅弘之欲殺死荊州刺史桓石康,但事敗,傅弘之被捕入獄,後被赦免。
劉裕起義時,輔國將軍劉道規任用傅弘之為參軍、寧遠將軍、魏興太守。
義熙六年,因討伐斬殺桓石綏等人有功,授任太尉行參軍。
義熙十二年,劉裕北伐後秦,傅弘之等七路軍攻入後秦,進據藍田,安撫招納胡、漢各部,升任雍州治中從事史、西戎司馬、寧朔將軍等。
義熙十四年,胡夏太子赫連璝率兵三萬襲擊長安,傅弘之率步兵、騎兵五千人在池陽迎戰,大敗赫連璝。
不久,赫連勃勃盡全國之兵追擊東歸的晉軍,在青泥大敗晉軍,傅弘之力戰被俘,遭赫連勃勃殺害,時年四十二歲。
……
見到傅弘之出列發言,劉裕掃視群臣,隻見眾將皆不在,心裏難免覺得遺憾。
現如今的劉裕雖然得到了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可事實上蜀漢政權真的隻是草創階段。
尤其是劉裕麾下的一眾心腹大將,劉磐、曹景宗、朱序在漢中、武都;王鎮惡、王仲德、朱齡石、朱超石、胡藩在巴郡。
如今隻有一個傅弘之在身邊,除此以外,劉裕手裏竟然是無大將可用!
“鎮惡他們出兵巴郡半年有餘,如今那邊的戰事如何了?”劉裕想到這裏,不禁問道。
“回大王!巴郡已經被王將軍他們所得,原江州守將—嚴顏也獻城歸順了大王。至於江東軍甘寧部,其部不敵王將軍與嚴將軍的聯軍,如今正退守涪陵負隅頑抗!”法正介紹道。
“就剩一個涪陵了!好,好,好!命令鎮惡他們再加把勁,盡快拿下涪陵,屆時他們將會是東征的主力!”劉裕下令道。
“是!”法正回答。
“大王!臣聽聞鎮惡將軍率三十萬之眾,一直以來都對涪陵圍而不打,臣以為鎮惡將軍是否?”從事彭漾說道。
彭羕(生卒年不詳),字永年,廣漢人,東漢末年官吏。
彭羕起初在益州任書佐,但後來其他人向益州牧劉璋誹謗他,劉璋於是以“髡鉗”(剃去頭發和胡須,並戴上刑具)處罰他,並且貶奴隸。
此時劉備入蜀,彭羕想投靠劉備,於是去見龐統。
龐統和他會麵後很欣賞他,而法正亦很清楚彭羕,於是二人共同向劉備推薦彭羕。
劉備多次命令彭羕傳遞軍情和指示給諸將,表現都十分滿意,日漸被賞識。
劉備入主益州,領益州牧後就任命他為治州從事。
彭羕見此,又變得囂張自矜,諸葛亮對他禮待但心中並不喜歡他,多次密告劉備,說彭羕“心大誌廣,難可保安”。
劉備見諸葛亮這樣說,決定疏遠彭羕,又觀察他行事,於是貶他為江陽太守。
彭羕見將被派往外地,心感不悅,與馬超見麵時又曾對他說“老革荒悖,可複道邪!”
“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
馬超聽後大驚,彭羕走後以他的說話告發彭羕,彭羕於是被收監下獄。
最後彭羕被處死,死時三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