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龐統的心裏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隻為諸葛亮口中的絕密!
在一般人看來,倘若如此,那麽蜀軍必敗!
可龐統可不是一般人,他此時想到的卻是徹底擊敗吳軍的可能,而答案就是王家人身上!
“孔明,恐怕你與王景略都算漏了一點!在爾等看來,或許王鎮惡、王仲德是王景略的子侄,我又是你的好友不假!可反過來看,王景略也是那二位的父親、叔父,你也同樣是我的好友,這又如何?
再者,自古父子、兄弟各為其主的也不少見,戰場相見又如何?”龐統回道。
“士元兄此言差矣,畢竟二王在明,吾師在暗!你被夾在中間,並且在亮看來,士元兄好像也未曾受到蜀王的重用!”諸葛亮說道。
“我求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蜀王麾下劉穆之為益州刺史,劉磐將軍為北部三郡都督,韋懷文曾是南郡兵馬水師大都督,統為襄陽太守!待貴軍被滅,統有撥亂反正之功,不怕蜀王殿下不重用!”龐統回道。
“韋懷文已然是被我吾主生擒,如今正在烏林,淪為階下之囚,此便是與吾主為敵的下場!”諸葛亮說道。
“自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此乃天下輪回!如今蜀吳主力皆在此,鹿死誰手,猶未可知!”龐統回道。
或許在他人看來,諸葛亮之言可謂是猛料,但在龐統看來也未免太小兒科了一點。
諸葛亮心知這一點,若要勸服龐統必須下真正的猛料,否則絕無可能成功!
“吾主兵精糧足,麾下十大軍團,又有水師之利,如何會輸?”諸葛亮說道。
“大將軍治下本有二州,如今荊州四分五裂,揚州又剛剛安定不久!所謂十大軍團,南陽、荊北、近衛在漢水之畔,江東、淮南、山越在江陵、淮南、交州!荊南、巴郡、水師又幾乎覆滅,一共九大軍團,如何有十個軍團?
反觀蜀王治下兼並北部三郡已達兩年,王大將軍又曾在巴郡屯田,頗有成效。且此處有二十萬之眾,後方又有數萬精兵。若論兵精糧足還得是蜀王,勝者也必是蜀王!”龐統回道。
“士元兄恐怕有所不知,韋放已在夷陵起事,甘寧、嚴顏已在江州起事!蜀王治下巴郡至夷陵一線糧道已經斷絕,巴郡也已然為我方所有!全憑漢中至上庸一線,區區三郡兩年之積累,恐怕遠不足以供應此處二十萬大軍吧!
再者,亮所言十大軍團中,確實有九個和士元兄所言一樣。然而還有一處,恐怕士元兄並不知曉,那就是西涼馬家軍也是吾主大將軍麾下!”諸葛亮說道。
“一時勝敗而已,並不足以影響大局!蜀王的後方尚有兵馬可以調動,貴軍一時占據巴郡,並不能長久占據!待到巴郡至夷陵一線糧道再開,此處二十萬大軍便可持久,反觀貴軍的糧草可持久否?據我所知,貴方大興工商業,確實是富甲一方,但糧草呢?
至於馬家軍,哼哼,如今被秦軍和駐守武都的朱序將軍四麵包圍,如何能夠威脅到蜀王?再者,馬超不過一勇夫,何足掛齒!”龐統回道。
“吾主大將軍大興工商業確實不假,但並非不注重農事,而是為了抑製士族對土地的兼並。吾主通過對軍功的獎勵,對傷亡的撫恤,對退伍的補償,將田畝均分給了百姓,真正做到了百姓皆有田可耕,有糧可依,此舉乃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
吾主再輔以工商業大興,對此二者抽重稅,從而做到富甲一方。通過工商業稅收,百姓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也會將之拿出來販賣,如此糧食又通過合理地手段回到了吾主的手中,我軍又豈會有斷糧的風險?更何況吾主有水師之利,可以通過水路運輸糧草,因此還不需要百姓費力。
反觀蜀王,兩條糧道上又多依靠數十萬青壯運輸糧草,那麽後方還有何人可以耕種,又如何能夠長久?
至於馬家軍可並非隻有馬超將軍一人,除了馬家軍舊將外,吾主尚留下了吳才、魏延、丁奉三位將軍在!”諸葛亮說道。
“哈哈,孔明真是好口才,不過隻是紙上談兵罷了!如今雨季來臨,因此雙方對峙,可在雨季過後必然會大戰再開!襄陽的這場戰事眼看著就要收尾了,糧草已經不再是問題,區區馬家軍更不是問題!”龐統回道。
“的確,雨季不僅止戰,同樣也會使得蜀王在消息上的閉塞。待到雨季結束,此處大戰再開,就不知到時候巴蜀是否還屬於蜀王咯!”諸葛亮說道。
“區區甘寧、嚴顏,何足掛齒?”龐統回道。
“那再加上李雄、南中、五溪和黃蓋將軍呢?”諸葛亮說道。
“李雄,階下之囚;南中,一團散沙;五溪,上山猛虎,下山病蟲;黃蓋,垂垂老矣,水中悍將而已!”龐統回道。
“若是再加上劉穆之遇刺身亡呢?”諸葛亮說道。
“蜀王殿下定當親返蜀中坐鎮!不過蜀中尚有傅弘之的兩萬大軍在,劉穆之大人如何會遇刺,莫不是孔明在說笑?”龐統回道。
“甘寧、嚴顏在江州起事,又有五溪進犯,傅弘之必然會率軍前往征討。傅弘之大軍一走,獨留劉穆之一人在蜀中,如何不能刺之?”諸葛亮說道。
“用刺客非正道,大將軍乃光明磊落之人,絕不會用如此下作手段!”龐統回道。
“前有專諸、要離,一時傳為美談。隻要能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吾主不惜出此下策!”諸葛亮說道。
“若如此,則劉穆之必死,蜀王必返蜀中!隻是蜀王若走,大軍尚在,貴方又如何保證穩操勝券?怕不是依舊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吧?”龐統回道。
“吾師尚有底牌!眼下後方尚有援軍!”諸葛亮說道。
“哦?尚有援軍,亦能有多少,區區兩三萬人就能改變的了大局?縱使南方之兵盡皆北上,恐怕也無法輕易勝之!就算我軍不敵,亦能放棄南郡,西至上庸,以圖再次東出!莫非孔明以為西涼馬家軍可以亂中取勝,進而攻陷武都!”龐統回道。
“非也!我軍求的就是蜀軍敗退,確實貴軍還可以退守上庸,隻是屆時襄陽光複,不知士元兄又該如何自處?”諸葛亮說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統之心永不變!何況孔明你言盡於此,也不曾見貴軍有任何必勝的把握,故而一切全憑事在人為!”龐統回道。
在一般人看來,倘若如此,那麽蜀軍必敗!
可龐統可不是一般人,他此時想到的卻是徹底擊敗吳軍的可能,而答案就是王家人身上!
“孔明,恐怕你與王景略都算漏了一點!在爾等看來,或許王鎮惡、王仲德是王景略的子侄,我又是你的好友不假!可反過來看,王景略也是那二位的父親、叔父,你也同樣是我的好友,這又如何?
再者,自古父子、兄弟各為其主的也不少見,戰場相見又如何?”龐統回道。
“士元兄此言差矣,畢竟二王在明,吾師在暗!你被夾在中間,並且在亮看來,士元兄好像也未曾受到蜀王的重用!”諸葛亮說道。
“我求的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蜀王麾下劉穆之為益州刺史,劉磐將軍為北部三郡都督,韋懷文曾是南郡兵馬水師大都督,統為襄陽太守!待貴軍被滅,統有撥亂反正之功,不怕蜀王殿下不重用!”龐統回道。
“韋懷文已然是被我吾主生擒,如今正在烏林,淪為階下之囚,此便是與吾主為敵的下場!”諸葛亮說道。
“自古,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此乃天下輪回!如今蜀吳主力皆在此,鹿死誰手,猶未可知!”龐統回道。
或許在他人看來,諸葛亮之言可謂是猛料,但在龐統看來也未免太小兒科了一點。
諸葛亮心知這一點,若要勸服龐統必須下真正的猛料,否則絕無可能成功!
“吾主兵精糧足,麾下十大軍團,又有水師之利,如何會輸?”諸葛亮說道。
“大將軍治下本有二州,如今荊州四分五裂,揚州又剛剛安定不久!所謂十大軍團,南陽、荊北、近衛在漢水之畔,江東、淮南、山越在江陵、淮南、交州!荊南、巴郡、水師又幾乎覆滅,一共九大軍團,如何有十個軍團?
反觀蜀王治下兼並北部三郡已達兩年,王大將軍又曾在巴郡屯田,頗有成效。且此處有二十萬之眾,後方又有數萬精兵。若論兵精糧足還得是蜀王,勝者也必是蜀王!”龐統回道。
“士元兄恐怕有所不知,韋放已在夷陵起事,甘寧、嚴顏已在江州起事!蜀王治下巴郡至夷陵一線糧道已經斷絕,巴郡也已然為我方所有!全憑漢中至上庸一線,區區三郡兩年之積累,恐怕遠不足以供應此處二十萬大軍吧!
再者,亮所言十大軍團中,確實有九個和士元兄所言一樣。然而還有一處,恐怕士元兄並不知曉,那就是西涼馬家軍也是吾主大將軍麾下!”諸葛亮說道。
“一時勝敗而已,並不足以影響大局!蜀王的後方尚有兵馬可以調動,貴軍一時占據巴郡,並不能長久占據!待到巴郡至夷陵一線糧道再開,此處二十萬大軍便可持久,反觀貴軍的糧草可持久否?據我所知,貴方大興工商業,確實是富甲一方,但糧草呢?
至於馬家軍,哼哼,如今被秦軍和駐守武都的朱序將軍四麵包圍,如何能夠威脅到蜀王?再者,馬超不過一勇夫,何足掛齒!”龐統回道。
“吾主大將軍大興工商業確實不假,但並非不注重農事,而是為了抑製士族對土地的兼並。吾主通過對軍功的獎勵,對傷亡的撫恤,對退伍的補償,將田畝均分給了百姓,真正做到了百姓皆有田可耕,有糧可依,此舉乃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
吾主再輔以工商業大興,對此二者抽重稅,從而做到富甲一方。通過工商業稅收,百姓在糧食充足的情況下也會將之拿出來販賣,如此糧食又通過合理地手段回到了吾主的手中,我軍又豈會有斷糧的風險?更何況吾主有水師之利,可以通過水路運輸糧草,因此還不需要百姓費力。
反觀蜀王,兩條糧道上又多依靠數十萬青壯運輸糧草,那麽後方還有何人可以耕種,又如何能夠長久?
至於馬家軍可並非隻有馬超將軍一人,除了馬家軍舊將外,吾主尚留下了吳才、魏延、丁奉三位將軍在!”諸葛亮說道。
“哈哈,孔明真是好口才,不過隻是紙上談兵罷了!如今雨季來臨,因此雙方對峙,可在雨季過後必然會大戰再開!襄陽的這場戰事眼看著就要收尾了,糧草已經不再是問題,區區馬家軍更不是問題!”龐統回道。
“的確,雨季不僅止戰,同樣也會使得蜀王在消息上的閉塞。待到雨季結束,此處大戰再開,就不知到時候巴蜀是否還屬於蜀王咯!”諸葛亮說道。
“區區甘寧、嚴顏,何足掛齒?”龐統回道。
“那再加上李雄、南中、五溪和黃蓋將軍呢?”諸葛亮說道。
“李雄,階下之囚;南中,一團散沙;五溪,上山猛虎,下山病蟲;黃蓋,垂垂老矣,水中悍將而已!”龐統回道。
“若是再加上劉穆之遇刺身亡呢?”諸葛亮說道。
“蜀王殿下定當親返蜀中坐鎮!不過蜀中尚有傅弘之的兩萬大軍在,劉穆之大人如何會遇刺,莫不是孔明在說笑?”龐統回道。
“甘寧、嚴顏在江州起事,又有五溪進犯,傅弘之必然會率軍前往征討。傅弘之大軍一走,獨留劉穆之一人在蜀中,如何不能刺之?”諸葛亮說道。
“用刺客非正道,大將軍乃光明磊落之人,絕不會用如此下作手段!”龐統回道。
“前有專諸、要離,一時傳為美談。隻要能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吾主不惜出此下策!”諸葛亮說道。
“若如此,則劉穆之必死,蜀王必返蜀中!隻是蜀王若走,大軍尚在,貴方又如何保證穩操勝券?怕不是依舊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吧?”龐統回道。
“吾師尚有底牌!眼下後方尚有援軍!”諸葛亮說道。
“哦?尚有援軍,亦能有多少,區區兩三萬人就能改變的了大局?縱使南方之兵盡皆北上,恐怕也無法輕易勝之!就算我軍不敵,亦能放棄南郡,西至上庸,以圖再次東出!莫非孔明以為西涼馬家軍可以亂中取勝,進而攻陷武都!”龐統回道。
“非也!我軍求的就是蜀軍敗退,確實貴軍還可以退守上庸,隻是屆時襄陽光複,不知士元兄又該如何自處?”諸葛亮說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統之心永不變!何況孔明你言盡於此,也不曾見貴軍有任何必勝的把握,故而一切全憑事在人為!”龐統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