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與堂弟王導都是東晉的開國功臣,當日仍是琅琊王的晉元帝—司馬睿初鎮建康時仍沒有威望,江南士族以至平民都無人理會他。


    王導與王敦則為他建立威望,建立起在南方較安定地方的一個朝廷。


    王導主掌政策事務,而王敦則掌握軍事力量,對東晉建立有極大的貢獻。


    當時,世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可見王氏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在東晉建立後,司馬睿希望減弱琅琊王氏的影響力。


    於是,提拔劉隗、刁協等其他士族人士,用以製衡王氏勢力。


    司馬睿亦忌憚掌握軍事大權的王敦,亦疏遠了曾經極力扶持自己的王導。


    同時,王敦亦漸見專擅,如自行選置屬下州郡官員,自行加任割據險處的何欽為將軍,更意圖安插親信任州刺史。


    這些事都讓司馬睿感到厭惡,而王敦亦對司馬睿的反抗行為大為不快。


    同時,受司馬睿重用的劉隗亦不喜歡見到王氏的坐大,要求司馬睿削弱王敦。


    並提議以宗室司馬承任湘州刺史,出鎮湘州,後王敦寫信勸劉隗與他修好,劉隗亦拒絕。


    司馬睿亦為防備王敦,讓劉隗和戴淵以防備北方胡人為名領兵出鎮,這都令王敦十分憤怒。


    太興四年(321年)豫州刺史祖逖病逝,令王敦以為再無人可以在軍事上威脅他,最終決意舉兵動亂。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舉兵向建康前進,以誅劉隗為名並上奏劉隗的罪狀。


    王敦黨羽—沈充亦在吳興舉兵響應王敦。


    王敦到蕪湖時又上奏另一位寵臣—刁協的罪狀。


    司馬睿對王敦的行為十分憤怒,於是決意與他決戰,要親率六軍與王敦對抗。


    並召命劉隗和戴淵回建康準備防衛王敦的進攻,又下令斬殺王敦就可封為五千戶侯。


    在朝中任光祿勳的王敦兄長—王含見此偷偷乘船投奔王敦。


    同時,王敦呼喚梁州刺史—甘卓,請他一同進攻。


    甘卓原本答應,但最終甘卓都沒有前來,更派參軍孫雙諫止王敦。


    王敦大驚並以公爵之位請求甘卓支持,甘卓對他的立場猶豫不決。


    王敦又請司馬承任軍司,但司馬承拒絕,更派主簿—鄧騫到襄陽勸甘卓反對王敦,支持朝廷。


    雖然鄧騫多番規勸,但甘卓仍然不能決定立場。


    王敦見甘卓猶豫不決,害怕他在背後反對自己,於是派參軍—樂道融去請甘卓前來支持。


    但樂道融憤恨王敦目無君上,圖謀奪位的行為,於是背叛王敦,要甘卓與他合作,襲擊王敦的根據地—武昌。


    甘卓聽後終於有了決定,於是派巴東監軍—柳純、南平太守—夏侯承、宜都太守—譚該等人稱王敦叛逆,率兵討伐。


    又派參軍—司馬讚和孫雙到台城上報,甘卓因而獲任命為鎮南大將軍、侍中、都督荊梁二州諸軍事、荊州牧、梁州刺史。


    羅英被派到到廣州與陶侃相會,陶侃後即派參軍—高寶率兵北上。


    武昌城中傳聞甘卓軍已到,眾人大驚而離散。


    王敦所派的南蠻校尉—魏乂率軍二萬進攻湘州治所—長沙,因長沙城池不穩而又缺乏軍需儲備,眾人都十分恐懼。


    有人更勸司馬承投靠陶侃,或退守零陵、桂陽,但司馬承堅持要嬰城固守。


    甘卓寫書司馬承要出兵沔口斷絕王敦歸路,藉以解除長沙之圍,但司馬承勸他直接攻擊王敦。


    同時,王敦亦派甘卬向甘卓求和,甘卓再次猶豫,在豬口停駐了數十日仍不前進。


    被召還建康防守的劉隗回京時受到百官在道上歡迎,意氣自若。


    入宮後,與刁協要求司馬睿因王敦叛亂而盡誅王氏,但遭到拒絕,劉隗因而有懼色。


    同時,王導亦率宗族子弟二十多人請罪,都被司馬睿原諒。


    王導任前鋒大都督,戴淵任驃騎將軍,周劄為右將軍、都督石頭諸軍事。


    又命王廙勸止王敦,但王敦不聽,更留下王廙自行任用。


    王敦逼近建康時,劉隗被指挀守金城,周劄守石頭城,司馬睿親自領軍在城郊準備迎戰。


    王敦兵臨石頭城,打算進攻金城,打擊劉隗。


    但部將—杜弘認為劉隗死士眾多,不易攻克,建議先攻石頭城。


    又認為周劄少有恩德,士眾不服他,易於攻克,而石頭城一旦被擊破,劉隗就會退走。


    王敦聽從,並進攻石頭城,周劄開城門投降。


    王敦因而占據石頭城。


    於是,司馬睿命劉隗、戴淵、刁協、王導、周顗、郭逸和虞潭等率軍進攻石頭城,但都被王敦軍打敗。


    太子—司馬紹知道諸軍兵敗後,打算親率將士決一死戰,但被太子中庶子—溫嶠諫止。


    王敦在石頭城中擁兵,不入宮朝見司馬睿,更放縱士卒四處搶掠。


    當地大亂,官員都逃走,隻餘下安東將軍—劉超率眾與兩名侍中侍奉司馬睿。


    司馬睿隻好脫下戎服,派使者向王敦求和。


    同時,兵敗的刁協和劉隗回宮見司馬睿,司馬睿流著淚勸二人快點逃走避禍,更給予二人人馬讓他們逃走。


    但刁協因年老而不能騎馬,亦對人無恩情,元帝召募刁協隨從時竟然全都推辭。


    刁協行到江乘時被殺,首級被送到王敦那裏;劉隗則領家屬北逃至後趙。


    不久,在吳興響應王敦的沈充攻破吳國,殺害吳國內史—張茂。


    之後,司馬睿命令百宮到石頭城見王敦,然後任命王敦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


    王敦假意辭讓,知道攻破建康,王敦責備說:“不聽我的話,幾乎滅族。“


    王導仍然不理睬,王敦沒辦法。


    王敦見太子為人勇敢,而且有謀略,朝野中人都支持他。


    於是,王敦打算以不孝為名廢了他,以免日後阻礙自己專政。


    但遭到溫嶠的大力反對,其他人亦同意溫嶠,因此王敦無法得逞。


    但王敦卻因為周顗和戴淵二人有很高的名聲和才能,從而十分忌憚,所以將二人殺害。


    王敦亦更置百官及軍鎮,影響數百人,但決策朝令夕改,隻是隨心而作。


    不久,王敦即回到武昌,並遙控朝政,後又自行加領寧、益二州都督。


    甘卓知道王敦得勝並殺害周顗等人後,又得到王敦命台城所發的騶虞幡,聲言害怕他攻擊武昌會逼王敦劫持皇帝。


    於是,決心撤回襄陽。


    都尉—秦康和樂道融勸甘卓分兵截斷彭澤湖口,斷絕王敦在武昌和建康兩批軍隊的接觸支援,讓王敦士眾自動離散。


    但甘卓十分堅決,斷然拒絕。


    同時,攻打長沙的魏乂,其手下捕捉了司馬承派出求援的周該和周崎。


    魏乂向周崎說:“王敦已擊敗朝廷軍隊,主掌建康朝政,而甘卓亦已回襄陽,援軍不會再來,要周崎去勸降,瓦解軍心。”


    周崎假意答應但卻和城中人說援軍快到,鼓勵繼續堅守,最終遭到殺害,周該亦被拷問至死。


    之後,魏乂攻擊轉猛,又將王敦送來的朝廷文章射入城內。


    城內的人得知朝廷戰敗後,全都十分惆悵地感到惋惜。


    兩軍攻守一百多日後,衡陽太守—劉翼戰死,士卒死傷枕藉。


    最終都被攻破,捕擄司馬承等人,又殺害譙王長史虞悝。


    魏乂又以檻車送司馬承和舂陵縣令—易雄到武昌,王廙受王敦之命在途中殺害司馬承。


    易雄到武昌後仍然意誌高亢,沒有懼色。


    王敦畏懼他言辭剛正,將他釋放,但王敦不久即派人將他暗殺。


    甘卓到襄陽後,家人都勸他防備王敦,但甘卓不聽。


    甘卓命手下士兵解甲耕作,每聽到防備王敦的諫言都會大怒。


    襄陽太守—周慮受了王敦的密令,假稱湖中有很多魚,要甘卓將手下士兵都派去捕魚。


    之久,周慮領兵在甘卓寢室襲擊甘卓,並將他殺死,斬下頭顱送交王敦,又殺害甘卓的幾名兒子。


    之後,王敦任命周撫代替甘卓的位置。


    王敦掌握朝政後,四方的朝貢大多都進了他的府第,同時將相州牧的任命皆由他掌握,所任用的都是他的親信或琅琊王氏的族人。


    同時,又以沈充和錢鳳為謀主,二人的計謀都會聽從。


    又任用諸葛瑤、鄧嶽、周撫、李恒、謝雍等人,更縱容沈充等人胡作非為。


    王敦堂弟—王棱多次勸諫王敦,卻遭到王敦暗殺。


    同年,司馬睿憂憤成疾,最終病死,由太子司馬紹繼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之孫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魯斯老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魯斯老爺並收藏血之孫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