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當前共賞時,久別重逢喜難支。


    沒入塵事心猶在,看雲卷舒心自闊。


    見山依舊夢初識,打馬揚鞭尋舊夢。


    空穀傳聲憶往昔,講壇再續同窗誼。


    -----------------


    正棠君求學之旅,猶眾職場人,既涉職場,旋又折返書海,終心緒難安,神思不寧。於碩士博士之交遊,異於昔日中學同窗之純真,往來稀疏,情多因利而聚,事畢則散,摯交難得。然此肖君瑾獨樹一幟,初無交集,課業未嚐共習,唯論文答辯之際,因緣際會,同窗之誼始成。原擬畢業各奔前程,不複相見,孰料二十載光陰流轉,情誼愈加深厚,或聚茶室清談,或遊水畔暢意,思維碰撞間,唯肖瑾與正棠二君之交,曆久彌堅。


    今二君重逢,再商宏圖新篇。肖君瑾先述其創新app之構想,慮及項目繁複,恐有遺漏,故欲借此平台,以資記錄,無遺珠之憾。繼而詳陳細節,將各類信息精心編纂,融入其中。信息發布,任務分配,皆借此以明進展。其構思之廣,涵蓋環保政策之研究、規劃選址之考量、工程分析之深入,皆前期項目之要略。或親力親為,或授人以漁,或提煉要點,皆以錄音、照片、語音等方式,清晰詳盡,確保無遺。


    肖君瑾又言及執行之責,強調人事分工明確,先行昭示,以免歧路。至於現場勘查,則倚重此app,聯通手機、ipad,身臨其境,一鍵錄入,自動同步,醒目標注,一目了然。更言人員績效亦納入管理係統之中,以求全麵。觀肖君瑾之構想,非徒空想,已付諸實踐,委專業團隊依體驗需求而行,實施過半,成效可期。


    “環評雖減,管理猶在,可借環評之規範,為谘詢之範。”正棠君言罷,複讚肖君瑾:“十年磨一劍,此物甚佳。原物雖遜,不忍挫君之誌,此乃正道也。吾當點讚,勉力前行,試後再臻完善。君有項目團隊,可資測試。”


    又雲:“吾已將構想打印,合同事宜,已議兩度,手機、pc、公眾號、網站,四者聯動,方可大成。”


    “此物當為君之核心競爭力,有之,則環保谘詢培訓,吾心無憂矣。”


    往來交映,正棠聞肖瑾詳述app之妙後,即興亦展己所創科學社管理之幕後樞機,懇請品評,冀得金玉良言以資改進。肖君瑾觀之,讚歎不已,曰:“此中精義,實堪借鑒,當以此為基,構築環保兼職之平台。”


    “吾之中文版,初具規模,已至一點零之境界。”正棠笑而答曰,“曆經月餘之試煉,大體穩固無虞,唯細微之處尚需雕琢,吾將責成學子細心修正之。且吾已建群以論道,學子們於其間亦能汲取良多,共謀進步。”


    “議之時,汝之佐須環伺,否則後日詳校之務,恐難為也。未來若創基業,亦需人眾圍觀,方可無縫銜接,行事便捷。言及兼職平台、排汙許可無需資質,吾料其皆願尋人或單位任之。吾今正試之,因有未嚐耕耘者,好以譏笑人,雲所作之不工。”現實之事,須緩緩試之,而後可成。


    “前日有單位別途相聯,欲自攬其務,然價甚廉,如二百家一次,低者三千,高者五百,個人安能成之?”


    “彼軟件未具附件之能,須漸次完善。”


    “吾今向軟件公司多所要求,且甚詳。若從其意,合同版本既定,然合同須改,軟件若崩,難以為繼。”


    “此物值幾何?”


    “尚未核算。”


    “預算恐需數十萬。”


    “然也。吾已將所發文件示友,其報優惠價十三萬餘,吾觀其如何應對。”


    “彼言至八月可成。”


    “汝尚需時日,否則半日難動分毫。”


    “吾獨與彼一人溝通,無礙,因吾內中之事甚熟。”


    “轉型之際,吾欲求新,久做亦感疲憊。”


    “吾欲創環保之實驗室,或立環保基金。”


    “汝先成此事。”


    “然也,逐一為之。”


    “今日至此,吾最喜者,乃汝已行動,且創意非凡,又無吾之魯莽,行事甚細。”


    “此亦缺亦優。於吾等現有係統,若以軟件行之,實則業內多有終而無用者。吾贅一言,與軟件公司簽合同時,必加版權之條,勿使同行盜用。”


    “首先,吾期其於三年內,行有償之用。待其完善,可樹為典範,廣而推之。且吾之軟件推廣,尚可附加服務,如邀環保他署,共遣專家。”


    “吾欲將專家庫與之相融,彼預案構思之際,專家可指迷津,吾則為專家增值,略取資費即可。江城之專家,吾多熟稔,可發請柬,邀其填表。資費徑付於汝,若願承之,則受之。”


    “吾議汝,可將江鹽或大翼塑為精品直營之典範,並設遠程聯結,如叢州等地,多點互動協同於軟件之上。日後總其經驗,成一模式,輸出以訓眾。吾等當致力於正向提升,非橫向擴張,僅為同儕提供全領域模式輸出或培訓矣。”


    “眾人皆知傳統之道,吾獨將環保管家與排汙許可分離,設會員之門徑,聯app與公眾號,複構運營之區、谘詢之雲,服務站點亦列其內。”


    “此乃宏大之構,吾意不在橫向之擴,以免勞神費力,唯求正向之升。”


    “吾將樹此數麵大旗,以招賢納士;龍泉有同袍願助,實為幸事。江城環保之事,頗有趣味。憶昔排汙許可之初,彼等赴滬考察,江城與上海企業之態迥異,上海乃規模企業之林,世界五百強雲集,然數量有限;江城則反,小企業眾多,大企業稀少。吾業於大企業難展拳腳,故當先從小處著手,樹立品牌。客戶基礎穩固後,自可招賢納士,邀政府要員共襄盛舉。吾下周將赴一鄉鎮,彼之需求提醒吾,既此鄉鎮有所求,他鄉鎮亦當如是。日後或可開拓此領域,如為城鄉幹部授課,解水汙染防治之法,導監管之要,並及於周邊企業。吾今思之,汝能否前往講授乎?”


    “吾欲先往聆之。今吾正製ppt,彼等又欲遣吾行調研之事。若吾等成此功,他邑亦將效之。吾於此事稍減其費,求其助吾揚名。事成之後,更可於微信之上述吾講座之概。吾今日所謀,正為此事,蓋因君擅此道,君意如何?”


    “君當先成其首務。吾適才忽思,君所創之app,為君及員工工作中所必需。君之ppt,既可服務於公司,又可獻於政府。”


    “吾等模板已近完備。”


    “然也,故吾言模式輸出。君之三號模式,可售於同業;另創區域性管理係統,其母版再輸他鎮。”


    “講座可錄為視頻,置諸app以供人觀。”


    “當現場講授,真人演繹,兼錄影像與聲音。”


    “可製為分段式視頻教程。”


    “吾授課不尚空談,注重實際場景與互動。數講之後,教案自成。此即摸著石頭過河,無須博士撰教案。猶開培訓班然,前十課時一版,後續再優。”


    “漸次,吾等或將成培訓機構矣。”


    “吾有物欲與君共賞。”


    “吾思若app成,則坐家中而指揮若定。”


    “若君行加盟之道,吾在前台宣講,君為幕後掌舵可也。”


    “吾於加盟之事,已有三五載之經驗。”


    “君在前台,自帶光環。”


    “嗬嗬。”


    “君之事何以登頭條乎?”


    “吾頭條現有粉絲七八千,乃為陌生人宣傳之地,微信則熟人相傳。”


    “今除塵器業況如何?”


    “近少聯絡,然君今之所為,正吾所好,願君於此道深耕。”


    “環保之事,行政羈絆甚繁,吾常思能否化之為純粹市場之題。”


    “今午所約之人,恐未料君要求之嚴苛,實令人訝然。”


    “昨日彼勞碌半日,疲憊不堪。吾令其改合同,其中所列三十餘項可變,餘則任由君自裁,需變之處,但將吾所給輸入即可。”


    “此等工作量,彼索價三十萬,誠值也!若成,則其價難以估量。吾與君共事環保幾近三旬,唯此事堪稱得意之作。思及此,則覺其值矣。”


    “無論炒股購車,皆需耗資。”


    “今睹君之成果,吾心甚慰。”


    “吾與君皆年逾半百,不可久執業務,當謀轉型。猶如運動員,已曆三十載春秋,而今欲為孵化器矣。”


    “環評公司轉型之路,頗為難行。”


    “往昔憑資質而擾人,實則無真才實學,臨現場亦難解人困。”


    “撰環評者多不通技術,不似吾與君,皆有十年八載之工程積澱。吾隨君學環保之道,實為科學,先工程設備,後環保管理與谘詢。”


    “由實入虛,此乃吾與君之幸,昔日無意之選,今觀乃正道也。”


    “觀江湖混跡,終有報應;無論位高權重,猶如茅台之紅,盛極必衰,數十年輪回。”


    “昔赴京開會,有師言於吾,謂環保大業難成,當從小處著手,避其鋒芒。吾歎創業之艱。”


    “今辦學亦迷茫,稍有風吹草動,則舉國嘩然。”


    “女不能生,男不能死”,女學子勿得於校庠誕育,男學子勿得於學府夭逝,生之喜與死之悲,觸目皆驚心也。友人之言,頗為犀利。正棠亦深有同感,即使置身事外,觀教育如企業,皆非易事。言及此,新項目議定,正棠遂轉他話。


    “令媛今在何處就學?”


    “讀大二矣,端午將至,當歸。”


    “如此則君稍得閑暇,子女求學,較之中學,更為輕鬆也。”肖瑾與正棠敘及家常瑣事,共憂子女日進千裏,恐其羽翼豐滿,漸離膝下,致使今夕或未來,空巢之景頻現。肖瑾自陳數載間曆經風雨,廣開眼界,故對將來之期盼甚簡,但求心靜如水,無論身處何方,皆能安之若素,唯願近家而居,免卻奔波之苦。此心正與正棠不謀而合,彼亦不欲再乘風破浪,遠赴千裏之外,兼職校務,可見二人相知二十載,心有靈犀之處良多。二人皆持積極穩妥之態,樂觀以對世事。


    複論及盲目求大之弊,往往言必稱“大”,實則規模擴張,非原創團隊所能駕馭,生活豈能安然?故相互勉勵,專注於精深之道。正棠喟然長歎,曆史之輪何其相似,猶憶昔日借資予天翼之情景,今又重現。彼辭別之校,實為同窗之妹婿所創,雖名曰職大,感慨之際,忽昂首外望,見紫藤繞翠,粉龍綻豔,其間築有鳥巢,景致頗佳。“鳥鳴嚶嚶,花香馥鬱,吟詩作對,憂忘樂至。”此真吉兆也。眾人交口稱譽,讚聲盈耳。


    誠哉斯言,紫藤粉龍間,鳥巢隱現,添幾分生機;白雲之下,齋舍雖小,瑕不掩瑜,反增雅韻。揮毫賦詩,錦繡成章,壯士慷慨之誌,行事無悔無尤。蒼鬆挺且直,翠竹顯高節,文章之妙,在乎起承轉合,而後篇始露真章。


    欲知後事如何演變,敬請翻閱《飲水者起止懷其源,小溪流泛盡卻山行》。


    此故事純屬虛構,世間或有雷同,皆是巧合之至,切勿妄自對號,徒增煩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艾沙巴贏白雲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點暇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點暇齋並收藏艾沙巴贏白雲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