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 年 1 月,孫國華被任命為北江省委組織部辦公室副主任(副處級),繼續擔任高部長的秘書。參加工作還不到三年,任職科長級才剛滿兩年,就直接被提拔到了副處級,這樣的晉升速度,即便是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也是是鳳毛麟角。


    不過,孫國華能有如此成就,也並非偶然。首先,他作為一名大學本科畢業生,本身的學曆和知識儲備就已經相當出色。其次,他還是在讀研究生,在那個知識分子還是缺少,所以很受重視的年代確實自帶光環。然而,這些都隻是表麵原因。真正讓他能夠如此迅速地晉升的關鍵因素,其實在於他身處組織係統內部,並得到了一把手的特別關注與刻意培養。在這個特殊的體製環境下,他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這種體製內的優勢,使得他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從科級幹部向處級幹部的跨越。


    蓮花江也進行了人事變動,因到年齡的市委副書記王德堂因無望人大主任或政協主席一職,隻能直接退休。


    孫國華心裏很清楚,王德堂曾經做過兩年高慶林的副手,如果當年他能稍微配合一下高慶林,那麽現在以省委常委、主管幹部工作的老領導、老同誌身份,高慶林完全可以在他退休之前為他爭取到一個正廳級職位。然而,王德堂卻仗著自己是蓮花江的本地人,主管幹部工作多年,根基深厚,勢力強大,在一些重要決策上並不願意配合一把手。尤其是當年發生的女中學生跳樓事件,他選擇了冷眼旁觀,甚至等著看笑話、撿便宜的心理。這種行為無疑會讓人難以忘懷。


    這件事情讓孫國華深刻認識到,在官場上,不能隨心所欲地對待他人或處理事務。有些人可能並不討人喜歡,但不能表現出絲毫厭惡;有些事情可能不願意去做,但仍需認真對待、用心完成。同時,要學會隱忍,根據不同的人說話,隨機應變。隻有這樣,才能在官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省委在征詢黃盛輝意見後,對蓮花江市委進行如下調整:


    市委組織部長賀衛國任市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


    市委秘書長趙德江轉任市委組織部長;


    綏河市委書記陸明升任市委秘書長;


    省裏麵也有一些調整:省委書記孫維良的秘書張海波被任命為省計劃委員會副主任,按照慣例,作為省委書記的秘書一般都會下派鍛煉一下再提升,先擔任一個縣長或書記 如級別高可以直接擔任地市副職。但張海波已經四十六歲了,已經不適合再做領導秘書,而且妻子身體又不好,孩子正讀高中,根據本人意願,直接安排到省計劃委工作,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出路。


    這一天,張海波、呂愛兵和孫國華又一次相聚在了一起。酒過三巡後,孫國華突然提到了他想要去基層鍛煉一下的想法。呂愛兵聽後有些不舍得,他實在不願讓這位小兄弟離開自己身邊,但他也明白,人各有誌,如果孫國華真要下去,那就隻能讓他去了。不過,呂愛兵還是希望孫國華能夠留在濱城下屬的某個縣區,這樣他們之間的距離不會太遠,這樣有什麽事情也能照顧一下。


    然而,張海波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既然孫國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那麽晚下不如早下,而且與其選擇省會周邊縣區,倒不如選擇一個其它地市的環境,這樣更有利於他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畢竟孫國華還很年輕,未來還有很多機會等待著他。此外,由於省裏麵有省委組織部長高慶林的支持,所以孫國華的晉升速度會更快一些。因此,他建議孫國華勇敢地走出舒適圈,去迎接新的挑戰。


    吃完飯後,呂愛兵找了個機會,悄悄地告訴孫國華:“我今天得到一個消息,咱們省的現任省長要被調到北京去工作啦!”孫國華驚訝地張大嘴巴,問:“真的假的?那新省長是誰啊?”呂愛兵神秘一笑,壓低聲音說:“聽說是我爸要接任省長一職呢!”孫國華一聽,眼睛瞪得更大了,這可真是個大新聞啊!他趕緊向呂愛兵道賀:“哇,恭喜恭喜啊,太厲害了!”呂愛兵謙虛地笑了笑,心裏卻也不禁有些得意。


    回到宿舍已經快晚上十點了,他想現在就打電話把這個消息立刻報告給高慶林,但是轉念一想,太晚了,還是明早再說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省部級領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緯45度牧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緯45度牧場並收藏省部級領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