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江市這次人事變動非常大,雖然早就有各種傳言,但是任免文件下來後,還是夠大家議論一陣子。


    市長賈兆坤轉任市人大主任,市委副書記賀衛國如一匹黑馬,殺出重圍升任蓮花江市長一職。


    市委組織部長趙德江調任省委副秘書長,再次服務於老領導省委副書記高慶林。


    林海縣委書記董寶軍升任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


    綏河市委書記陸明升任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


    市政府副秘書長兼招商辦主任李忠良出任林海縣委書記。


    團市委書記田豔芳調任市招商辦主任。


    團市委副書記趙春燕升任書記。


    賀衛國能夠一躍而起拿下市長寶座,當然是高慶林在上麵活動有關,當然前提是必須要得到一把手的認可。


    趙德江原本是爭取升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但是,由於高慶林居然被中央任命為省委副書記,經過協調,最終趙德江升任省委副秘書長,正廳級。熟知官場規則的人都會看懂——高慶林深得一把手省委書記的高度信任。


    陸明和董寶軍的晉升其實都在意料之中,畢竟他們的能力和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而綏河市委書記這個職位則顯得有些特殊,因為綏河市作為一個重要的邊境口岸城市,其地位不言而喻。因此,能夠擔任綏河市委書記的人往往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董寶軍在過去的幾年裏一直在林海縣工作,他的成績非常突出,不僅得到了當地幹部群眾的認可,也贏得了上級領導的讚賞,尤其是市委書記黃盛輝對他非常賞識。此外,他還曾經擔任過省委副書記高慶林的秘書,這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擁有更廣泛的人脈和資源。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名知識分子出身,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和理論素養,同時又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可以說他是一個既專業又有紅色背景的優秀幹部。這種“又專又紅”的特點正是當前中央所倡導的幹部選拔標準,所以他的提拔跟陸浩一樣,但是順理成章。


    李忠良今年53歲,早些年給賈兆坤當過秘書,縣委辦副主任,縣財政局局長、副縣長、市委辦副主任、副秘書長兼市招商辦主任。從縣裏跟到市裏,可謂是賈兆坤不二忠臣,為賈家大大小小上上下下辦了不少事情。賈兆坤退居二線,沒有管大兒子和大姑爺,隻要求組織,要麽給李忠良提個副廳級,要麽擔任縣委書記或縣長。按照現有的幹部政策,李忠良這個年齡不可能再擔任縣委書記,主管組織工作的高慶林,對於曾經跟自己搭過班子的賈兆坤,還是很給麵子,協調各方,破例安排李忠良去經濟較好的林海縣擔任縣委書記。


    縣長趙中奇對於自己沒能上位縣委書記耿耿於懷,他身邊的縣政府辦主任、財政局長等一幫下屬毫無底線,天天吹捧他如何能力超群,如何深得幹部群眾擁護,他自己也真就相信屬下這些奉承話,尤其過去的兩年各項數據指標都非常好,林海縣非常顯眼,作為縣長,他的功勞也確實是最大的,很自然的那種就飄起來了,想更上一層樓。為了當上縣委書記,這段時間趙中奇在省裏市裏一頓跑,20多萬元花進去,本來感覺很有希望,誰料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李忠良主政林海縣,自己忙活半天還是原地踏步,憋了一肚子氣沒處撒,還得笑臉相迎新的一把手,這讓他痛苦萬分,大病一場。


    孫國華看在眼裏,笑在心裏,高慶林的秘書曲岩春早就透露給自己,李忠良要來林海縣當一把手,雖然這些跟自己關係不大,但書記縣長不和,他這個常務副縣長就會被雙方拉攏和爭取,自然而然的地位和分量就會加重。


    在這兩年的工作當中,孫國華結識並發現了許多優秀的年輕基層幹部。盡管他並不負責組織人事工作,但他實際上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組織幹部\"。每當遇到有潛力的人才時,他內心深處的那根神經總是會不自覺地變得敏感起來。每一次與董寶軍見麵,他都會積極地向他推薦一些優秀的幹部。幸運的是,董寶軍對孫國華非常了解,深知他一心為公、毫無私心的特點。因此,對於孫國華的推薦,董寶軍總是能夠給予充分的重視,並認真考慮這些建議。這樣的默契使得他們之間的合作更加順暢,也讓更多優秀的年輕幹部得到了應有的關注和升遷機會。幹部們自然就愛聚攏孫國華周圍,難免不了唯他馬首是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省部級領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緯45度牧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緯45度牧場並收藏省部級領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