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河能源邊貿園區由於是省市重點項目,進展順利,陳振宇把原先的工作全部交給手下人負責,他則完全投入到跨國石油貿易上來了。根據事先安排,駐濱城辦事處主任徐義和蓮花江市政府辦公室一科科長張立群,負責協調政府事務,督辦這個項目。
中能源濱城煉化項目已經獲批立項,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中。
中能源煉化項目在初期規劃時,曾將目光鎖定在了綏河能源邊貿園區。這個園區地處邊陲,擁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和資源條件,似乎是個理想的選擇。然而,隨著進一步深入的調研與論證工作展開,人們逐漸發現了一些潛在的問題。
從經濟層麵來看,雖然綏河能源邊貿園區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貿易存儲便利,但對於如此大規模的能源煉化項目而言,其所能提供的產業配套和市場輻射範圍相對有限。而且,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能力也難以支撐起這一龐大項目的長期穩定運營。
再考慮到成本因素,除了前麵提到的交通成本之外,土地價格、勞動力成本以及原材料采購成本等在綏河地區都沒有明顯的優勢。相比之下,省會濱城作為區域中心城市,能夠提供更為優惠的政策支持和更廣闊的資源整合空間。
市場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點。綏河能源邊貿園區的市場容量較小,且主要麵向周邊國家和地區。而中能源煉化項目需要更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來消化其產能,並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省會濱城則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人口基數,無疑具備更好的市場潛力。
最後,從安全角度出發,邊境地區往往麵臨著更多複雜多變的局勢和風險。例如,國際關係緊張、邊境衝突等不穩定因素都可能對項目的正常運行造成威脅。因此,綜合多方麵因素權衡利弊之後,決策層認為將中能源煉化項目選址於省會濱城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為了解決原油運輸這一關鍵環節的問題,相關部門經過反複研究討論,最終決定斥巨資建設一條專門用於輸送原油的管道。這條管道將直接連接原油產地和濱城的煉化基地,大大提高了原油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也降低了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和風險。
開始孫國華和田豔芳有些不同意,還是孫國華一句話說服他們,你們不可能一輩子隻為蓮花江服務,北江省甚至國家還需要你們去奉獻呢,田豔芳憋不住笑了,要不是領導你們提攜,我都不敢想象,自己還能當上副市長,我可不敢想去省裏的事兒。不過,你田豔芳不敢想,我賀衛國可敢想啊,而且還曾經差一點成功了呢。
老領導高慶林上次可是親口跟他說道:“衛國,你可別灰心喪氣啊!我跟你講哦,你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的喲,恰恰相反,你的機會那可是相當大呢!隻不過嘛,現在這蓮花江剛經曆了如此巨大的一場動蕩啊,整個局勢都還沒徹底穩定下來呢。市委班子這次的調整幅度之大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少見呐!再加上國華同誌才剛剛升任市長,頭上那個‘代’字都還沒拿掉呢。要是換成你站在省委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你想想看,在這種時候怎麽可能輕易地去挪動一把手呢?”
賀衛國對此也是深表認同的,因為就在上次他去向省委組織部長匯報工作的時候,那位領導雖然沒有明著直說,但話裏話外也一直在向他暗示著呢。隻要他能夠把蓮花江這邊的各項工作持續不斷地做好,讓這裏既保持住穩定的局麵,又能實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那麽這就會成為他最為強大、最為有力的競爭資本啦!
於是語重心長的說:“要是論情感,我們當然是希望項目落在自己的地盤上,造福綏河帶動蓮花江。但是從市場和發展的角度,確實,項目落地濱城最好。雖然有些不舍,但我們還是要尊重科學。”
投資方中能源和省政府都對蓮花江和綏河表示滿意,尤其是濱城市政府,更是喜得一個從天而降的大寶貝,立即安排主管副市長楊玉柱馬上與蓮花江方麵接觸,商談下一步合作事宜。
中能源投資集團方麵表示,輸油管道工程由他們和北江石油天然氣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經營,孫國華和楊玉柱一商議,既然是市場行為,不參與投資更好,讓企業做他們該做的事情,政府做好相關服務就行。
雖然,自己在省委組織部時就對楊玉柱有了解,但是最近通過幾件事的接觸,孫國華發現,這位副市長無論是對市場經濟的認知或是對依法理政的理念,都是很超前,也是這樣做的,現實中,我們的政府特別需要這樣的官員,他們緊跟時代潮流,思想進步,但不盲從,如果把這樣的幹部放到一方,一定會造福一方。
這就是搞過組織工作的人的特點,善於發現人才,懂得如何使用人才。隻可惜,自己官職太小,即便是市長也才跟楊玉柱這個副市長平級,都是正廳級,因為濱城是副省級城市,所以它的市委書記、市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都是副省部級,而副市長一般都是正廳級,偶爾也有副廳級,但也隻是個例。
全國一共有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像濱城、沈城、深市還有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都屬於副省級城市。
省會濱城這幾年發展滯緩,北江省由於是老工業基地,曾經的共和國長子,這些年一直在為國家、為兄弟姐妹輸血,默默奉獻,元氣大傷,已經到了遲暮之年。
隨著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世界經濟結構升級,我國又實行改革開放,加入wto,老工業基地受衝擊最為嚴重。全世界都是這樣,包括德國的工業基地——魯爾區,美國的底特律,都深陷其中。東北,作為中國最早的重工業基地,也一樣逃脫不掉曆史的進程,麵對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是束手無策,一度迷茫、徘徊。
這些年,眼見著周圍的小弟弟們一個個都迅速發展起來,尤其是蓮花江,這些年的發展速度在蓮花江一直排名第一,就是在整個東北也是數一數二。
中能源濱城煉化項目已經獲批立項,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中。
中能源煉化項目在初期規劃時,曾將目光鎖定在了綏河能源邊貿園區。這個園區地處邊陲,擁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和資源條件,似乎是個理想的選擇。然而,隨著進一步深入的調研與論證工作展開,人們逐漸發現了一些潛在的問題。
從經濟層麵來看,雖然綏河能源邊貿園區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貿易存儲便利,但對於如此大規模的能源煉化項目而言,其所能提供的產業配套和市場輻射範圍相對有限。而且,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能力也難以支撐起這一龐大項目的長期穩定運營。
再考慮到成本因素,除了前麵提到的交通成本之外,土地價格、勞動力成本以及原材料采購成本等在綏河地區都沒有明顯的優勢。相比之下,省會濱城作為區域中心城市,能夠提供更為優惠的政策支持和更廣闊的資源整合空間。
市場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點。綏河能源邊貿園區的市場容量較小,且主要麵向周邊國家和地區。而中能源煉化項目需要更大規模的國內市場來消化其產能,並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省會濱城則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人口基數,無疑具備更好的市場潛力。
最後,從安全角度出發,邊境地區往往麵臨著更多複雜多變的局勢和風險。例如,國際關係緊張、邊境衝突等不穩定因素都可能對項目的正常運行造成威脅。因此,綜合多方麵因素權衡利弊之後,決策層認為將中能源煉化項目選址於省會濱城才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為了解決原油運輸這一關鍵環節的問題,相關部門經過反複研究討論,最終決定斥巨資建設一條專門用於輸送原油的管道。這條管道將直接連接原油產地和濱城的煉化基地,大大提高了原油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也降低了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和風險。
開始孫國華和田豔芳有些不同意,還是孫國華一句話說服他們,你們不可能一輩子隻為蓮花江服務,北江省甚至國家還需要你們去奉獻呢,田豔芳憋不住笑了,要不是領導你們提攜,我都不敢想象,自己還能當上副市長,我可不敢想去省裏的事兒。不過,你田豔芳不敢想,我賀衛國可敢想啊,而且還曾經差一點成功了呢。
老領導高慶林上次可是親口跟他說道:“衛國,你可別灰心喪氣啊!我跟你講哦,你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的喲,恰恰相反,你的機會那可是相當大呢!隻不過嘛,現在這蓮花江剛經曆了如此巨大的一場動蕩啊,整個局勢都還沒徹底穩定下來呢。市委班子這次的調整幅度之大可真是前所未有的少見呐!再加上國華同誌才剛剛升任市長,頭上那個‘代’字都還沒拿掉呢。要是換成你站在省委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你想想看,在這種時候怎麽可能輕易地去挪動一把手呢?”
賀衛國對此也是深表認同的,因為就在上次他去向省委組織部長匯報工作的時候,那位領導雖然沒有明著直說,但話裏話外也一直在向他暗示著呢。隻要他能夠把蓮花江這邊的各項工作持續不斷地做好,讓這裏既保持住穩定的局麵,又能實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那麽這就會成為他最為強大、最為有力的競爭資本啦!
於是語重心長的說:“要是論情感,我們當然是希望項目落在自己的地盤上,造福綏河帶動蓮花江。但是從市場和發展的角度,確實,項目落地濱城最好。雖然有些不舍,但我們還是要尊重科學。”
投資方中能源和省政府都對蓮花江和綏河表示滿意,尤其是濱城市政府,更是喜得一個從天而降的大寶貝,立即安排主管副市長楊玉柱馬上與蓮花江方麵接觸,商談下一步合作事宜。
中能源投資集團方麵表示,輸油管道工程由他們和北江石油天然氣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經營,孫國華和楊玉柱一商議,既然是市場行為,不參與投資更好,讓企業做他們該做的事情,政府做好相關服務就行。
雖然,自己在省委組織部時就對楊玉柱有了解,但是最近通過幾件事的接觸,孫國華發現,這位副市長無論是對市場經濟的認知或是對依法理政的理念,都是很超前,也是這樣做的,現實中,我們的政府特別需要這樣的官員,他們緊跟時代潮流,思想進步,但不盲從,如果把這樣的幹部放到一方,一定會造福一方。
這就是搞過組織工作的人的特點,善於發現人才,懂得如何使用人才。隻可惜,自己官職太小,即便是市長也才跟楊玉柱這個副市長平級,都是正廳級,因為濱城是副省級城市,所以它的市委書記、市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都是副省部級,而副市長一般都是正廳級,偶爾也有副廳級,但也隻是個例。
全國一共有十五個副省級城市,像濱城、沈城、深市還有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都屬於副省級城市。
省會濱城這幾年發展滯緩,北江省由於是老工業基地,曾經的共和國長子,這些年一直在為國家、為兄弟姐妹輸血,默默奉獻,元氣大傷,已經到了遲暮之年。
隨著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化,世界經濟結構升級,我國又實行改革開放,加入wto,老工業基地受衝擊最為嚴重。全世界都是這樣,包括德國的工業基地——魯爾區,美國的底特律,都深陷其中。東北,作為中國最早的重工業基地,也一樣逃脫不掉曆史的進程,麵對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是束手無策,一度迷茫、徘徊。
這些年,眼見著周圍的小弟弟們一個個都迅速發展起來,尤其是蓮花江,這些年的發展速度在蓮花江一直排名第一,就是在整個東北也是數一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