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魚兒上鉤了
書穿:唐家小兒太乖巧 作者:貓兒不偷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是說那邊在找先生?”
章氏喝著茶,自從上次回娘家傷了臉,章氏已經閉門不出許久,直到端午的時候,娘家弟弟親自登門,章氏這才與娘家關係緩和起來。
宣武侯雖然任閑職,之前的停職取消了,如今可是每日也是要去點卯,夫妻離心,宣武侯大多數時間都宿在琉璃的院子裏。
章氏一想到繼子的讀書天賦,又想到自己兒子到現在都還沒能將世子之位定下,心裏有了主意,招手讓人靠近,然後說了什麽,又拿了一張銀票出來,這才揮手讓人下去。
這邊王宏卓進了王乾家中,兩人在書房裏秉燭夜談,達成了協商後,王宏卓就帶著兒子王振康回了太原。
難得休沐的日子,梨園裏,平日裏最愛聽戲的章郎中果然又來了,如同往常一樣坐在包間中看著下麵戲台子的演出。
“果真有這般神奇,若是此法成了,那可是利於天下讀書人的好事,你給我好好說說這印刷術,待本官證實後,必定給你請功。”
“這事情你沒有直接上報是對的,沒有足夠的實物做驗證,說服不了百官。”
“而且馬上就要到陛下的萬壽誕了,到那個時候將印刷的四書五經進獻上去,必定能讓陛下龍心大悅,明年說不得還能再開恩科,天下讀書人都要銘記這個時刻。”
“耗費錢財怕什麽,到時候做好了,多少好處都有,要做就做最好的。”
章郎中沒想到他來梨園聽戲還能聽到這樣的大事,細細聽下來,連對麵包廂裏的人是誰他也聽了出來,正是年初的時候升上來的工部營繕郎中王乾。
章郎中等啊等聽到對麵包廂談話結束,立即先一步走了出去,找了個下樓必經處站著,然後等到一人出來,默默的跟了上去。
深夜裏,一戶人家走水了,等發現的時候,屋子已經被大火包圍,一切燒為灰燼,官府結案是燭火點燃桌子引起的。
章郎中看完了拿回來的東西,激動得一夜未睡,第二天上值的時候差點沒撞柱子上,最後還是上峰看不下去了,讓章郎中先回去休息。
“爹,您今日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
“今日怎麽沒去學院?”
對於唯一的嫡子,章郎中還是非常重視的。
“先生有事,所以今日不用去學院。”
“那你回去好好看書,等晚些爹考效一下你的課業。”
章郎中腳下生風,不過他手裏確實沒有那麽多銀錢,嫡子還是得安心舉業為重,嫡庶有別他還是非常重視的。
想了又想,章郎中讓人去宣武侯府將章氏給請了回來。
“爹,您身體怎麽樣?可看大夫了?”
章氏急匆匆的趕了回來,結果話說完,就看到自己老爹好著呢,書房裏的人全都被屏退了下去。
“爹,您身體無礙,怎麽還讓人這般傳話與我?”
“自然是有大事,你弟弟年紀還小,你是家中嫡女,雖然出嫁了,可是有大事還是要將你叫回來的。”
“什麽大事?”
章氏也不由好奇起來。
章郎中將活字印刷拿了出來,然後開始跟章氏講述這活字印刷術可以帶來的巨大好處,聽得章氏眼也紅了起來。
“你也知家中情況,這東西做出來後獻給陛下,那好處斷然不會少,年前你與宣武侯鬧的事情你自己也感受到了,娘家不夠強大,受了委屈也隻能你自己忍著,所以……”
章郎中看中的就是嫡女嫁入宣武侯府掌家權,要知道宣武侯府可比他們章家有錢太多了。
“好,回頭我就讓人將錢送來給爹,不過,這件事情我不希望家裏的庶子插手,而且知道的人多了,難保不泄露些什麽出去,爹說是不是?”
“這個爹心裏有數,你也早些回去準備吧。”
章郎中坐在家中左想右想總覺得還是差點什麽,突然一拍桌子,然後拿起了筆開始寫書信。
他一個人的功勞再大,哪裏比得過未來的從龍之功,當初將嫡女做繼室嫁給宣武侯,就是看中宣武侯府有兵權,可惜前腳剛嫁閨女,後腳兵權就卸了。
隻是寫完之後,不由的又想起之前梨園聽到的談話,信封好了又壓在了書冊下,沒有送出去。
“晚一點,等時機成熟了再送出去,再仔細看一看。”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章郎中寬慰自己,不過走起路來卻是腳下帶風。
“這魚兒已經咬勾了,足有半年的準備時間,這書局開在哪裏合適?”
王宏卓半個月後歸來,這一次帶的是家裏的老二,老大王振康被丟太原家裏了。
“書局自然是要開在讀書人往來的地方最好,不過這樣的地方隻怕是不好占位置,不一定非要離書院近,但是要足夠寬大才好,雖然我們能印書了,但是很多書還是需要手抄的。”
“咱們可以從這些讀書人手裏買稿子進行印話本,也可以安排人進行說書,買鋪子其實不如買塊地自己蓋。”
王秋丹左思右想,按照她的想法書局規模可不小,一樓人員往來多,可以在大堂弄個說書的,順便賣些筆墨紙張,擺些桌椅板凳。
二樓擺放印刷本書籍,可以供人看書抄書,相對安靜一些,三樓則是茶室,可供喜歡獨處學子之間聚會探討用。
上京城內寸土寸金,沒有一定的地位跟錢財,房子都買不到。
印書倒是可以在郊外買地蓋房,有錢想買多大買多大。
“自己蓋也不是不行,那就不能挑東邊的地方了,在西市跟南市中間這一片選地方,這一片多住的都是清貴人家,往來的百姓商客也多,鬧中取靜。”
“可以的,不過書局要小心走水,若是能臨水也不錯。”
“想要臨水隻怕是不容易,不過可以修個湖引水,若是自己蓋,那就將印刷房也蓋在一起,這樣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印刷新書,往城外跑來去還是要花費不少時間,且進出城麻煩。”
王秋丹點了點頭,確實是她考慮不周,光想著省錢的事情了。
章氏喝著茶,自從上次回娘家傷了臉,章氏已經閉門不出許久,直到端午的時候,娘家弟弟親自登門,章氏這才與娘家關係緩和起來。
宣武侯雖然任閑職,之前的停職取消了,如今可是每日也是要去點卯,夫妻離心,宣武侯大多數時間都宿在琉璃的院子裏。
章氏一想到繼子的讀書天賦,又想到自己兒子到現在都還沒能將世子之位定下,心裏有了主意,招手讓人靠近,然後說了什麽,又拿了一張銀票出來,這才揮手讓人下去。
這邊王宏卓進了王乾家中,兩人在書房裏秉燭夜談,達成了協商後,王宏卓就帶著兒子王振康回了太原。
難得休沐的日子,梨園裏,平日裏最愛聽戲的章郎中果然又來了,如同往常一樣坐在包間中看著下麵戲台子的演出。
“果真有這般神奇,若是此法成了,那可是利於天下讀書人的好事,你給我好好說說這印刷術,待本官證實後,必定給你請功。”
“這事情你沒有直接上報是對的,沒有足夠的實物做驗證,說服不了百官。”
“而且馬上就要到陛下的萬壽誕了,到那個時候將印刷的四書五經進獻上去,必定能讓陛下龍心大悅,明年說不得還能再開恩科,天下讀書人都要銘記這個時刻。”
“耗費錢財怕什麽,到時候做好了,多少好處都有,要做就做最好的。”
章郎中沒想到他來梨園聽戲還能聽到這樣的大事,細細聽下來,連對麵包廂裏的人是誰他也聽了出來,正是年初的時候升上來的工部營繕郎中王乾。
章郎中等啊等聽到對麵包廂談話結束,立即先一步走了出去,找了個下樓必經處站著,然後等到一人出來,默默的跟了上去。
深夜裏,一戶人家走水了,等發現的時候,屋子已經被大火包圍,一切燒為灰燼,官府結案是燭火點燃桌子引起的。
章郎中看完了拿回來的東西,激動得一夜未睡,第二天上值的時候差點沒撞柱子上,最後還是上峰看不下去了,讓章郎中先回去休息。
“爹,您今日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
“今日怎麽沒去學院?”
對於唯一的嫡子,章郎中還是非常重視的。
“先生有事,所以今日不用去學院。”
“那你回去好好看書,等晚些爹考效一下你的課業。”
章郎中腳下生風,不過他手裏確實沒有那麽多銀錢,嫡子還是得安心舉業為重,嫡庶有別他還是非常重視的。
想了又想,章郎中讓人去宣武侯府將章氏給請了回來。
“爹,您身體怎麽樣?可看大夫了?”
章氏急匆匆的趕了回來,結果話說完,就看到自己老爹好著呢,書房裏的人全都被屏退了下去。
“爹,您身體無礙,怎麽還讓人這般傳話與我?”
“自然是有大事,你弟弟年紀還小,你是家中嫡女,雖然出嫁了,可是有大事還是要將你叫回來的。”
“什麽大事?”
章氏也不由好奇起來。
章郎中將活字印刷拿了出來,然後開始跟章氏講述這活字印刷術可以帶來的巨大好處,聽得章氏眼也紅了起來。
“你也知家中情況,這東西做出來後獻給陛下,那好處斷然不會少,年前你與宣武侯鬧的事情你自己也感受到了,娘家不夠強大,受了委屈也隻能你自己忍著,所以……”
章郎中看中的就是嫡女嫁入宣武侯府掌家權,要知道宣武侯府可比他們章家有錢太多了。
“好,回頭我就讓人將錢送來給爹,不過,這件事情我不希望家裏的庶子插手,而且知道的人多了,難保不泄露些什麽出去,爹說是不是?”
“這個爹心裏有數,你也早些回去準備吧。”
章郎中坐在家中左想右想總覺得還是差點什麽,突然一拍桌子,然後拿起了筆開始寫書信。
他一個人的功勞再大,哪裏比得過未來的從龍之功,當初將嫡女做繼室嫁給宣武侯,就是看中宣武侯府有兵權,可惜前腳剛嫁閨女,後腳兵權就卸了。
隻是寫完之後,不由的又想起之前梨園聽到的談話,信封好了又壓在了書冊下,沒有送出去。
“晚一點,等時機成熟了再送出去,再仔細看一看。”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章郎中寬慰自己,不過走起路來卻是腳下帶風。
“這魚兒已經咬勾了,足有半年的準備時間,這書局開在哪裏合適?”
王宏卓半個月後歸來,這一次帶的是家裏的老二,老大王振康被丟太原家裏了。
“書局自然是要開在讀書人往來的地方最好,不過這樣的地方隻怕是不好占位置,不一定非要離書院近,但是要足夠寬大才好,雖然我們能印書了,但是很多書還是需要手抄的。”
“咱們可以從這些讀書人手裏買稿子進行印話本,也可以安排人進行說書,買鋪子其實不如買塊地自己蓋。”
王秋丹左思右想,按照她的想法書局規模可不小,一樓人員往來多,可以在大堂弄個說書的,順便賣些筆墨紙張,擺些桌椅板凳。
二樓擺放印刷本書籍,可以供人看書抄書,相對安靜一些,三樓則是茶室,可供喜歡獨處學子之間聚會探討用。
上京城內寸土寸金,沒有一定的地位跟錢財,房子都買不到。
印書倒是可以在郊外買地蓋房,有錢想買多大買多大。
“自己蓋也不是不行,那就不能挑東邊的地方了,在西市跟南市中間這一片選地方,這一片多住的都是清貴人家,往來的百姓商客也多,鬧中取靜。”
“可以的,不過書局要小心走水,若是能臨水也不錯。”
“想要臨水隻怕是不容易,不過可以修個湖引水,若是自己蓋,那就將印刷房也蓋在一起,這樣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印刷新書,往城外跑來去還是要花費不少時間,且進出城麻煩。”
王秋丹點了點頭,確實是她考慮不周,光想著省錢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