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父母雙亡的郡主40
全員好人,隻有宿主是變態 作者:永遠的人間富貴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軟自從嫁給李長春之後,每年外出參加各種宴會的頻率明顯增加了不少。隨著參加宴會次數的增多,她與京城中的夫人們、小姐們之間的交往也愈發密切,所聽聞的各類消息自然變得更為豐富多樣。
這天,林軟從工部尚書夫人那裏得知了一條消息:禮部侍郎已經替自己的三兒子定下了一門親事,未婚妻是其屬下王郎中的愛女。原本這應當算是一段美滿良緣,怎奈禮部侍郎的這位三子自幼身體羸弱多病,兩家剛剛議定婚事後不久,他便不幸離世。按照常理來說,王郎中的女兒恐怕會背上一個“克夫”的惡名,然而出乎眾人意料的是,這位女子竟然主動請求前往家族宗廟為亡夫守節盡孝。
林軟根本就不想聽尚書夫人對那個女子忠貞不二的誇讚之詞,她聽聞此事後的第一反應便是滿腔怒火湧上心頭,接著便覺得這件事仿佛就是打瞌睡時送來的枕頭。
次日早朝時分,有禦史將此事奏明聖上。
皇帝聞聽之後微微一笑:“倘若這位王小姐果真擁有如此堅貞不渝之誌,那朕不妨賜予她一座貞節牌坊,也好成全其一片赤誠忠心,同時賞賜她家悉心教誨之功。”
雖然禮部的王郎中並無上朝議政之權,但禮部眾官員卻猶如受到褒獎般沾沾自喜、引以為傲。還不等禮部侍郎替王郎中謝恩,禦史連忙道:“皇上,貞節牌坊本為了保全那些不願改嫁的女子的家產,本來民間就已經有了一些宗族為了榮譽強迫女子守節之事發生,若是因此事嘉獎王郎中,恐怕以後會有不少人效仿,如此來,恐怕會動搖國本啊。”
他跪地雙手舉起自己的奏折:“臣參禮部王郎中王勉為一己之私不顧國家安危,為我大昇以後埋下無窮禍根!”
皇帝坐直了身體,沉聲道:“將奏折遞給朕。”
禮部尚書待不住了,怒聲嗬斥道:“左禦史你簡直是危言聳聽,自古女子卑弱第一,以夫為天,從一而終,況王小姐是自願為未婚夫守節,如此女子楷模怎地就動搖國本了?”
左禦史反駁道:“民為國本,無民則無國。因男尊女卑之說深入人心,貧苦之家生了女嬰多數或溺死或丟棄,本就導致男女失衡,貧苦之家男子娶妻已然困難,且民間早就對女子改嫁之事忌諱莫深,如今若是再加上鼓勵為未婚男子守節,那適嫁女子又剩幾何?又有多少男子無法娶妻?如此下去,昇朝人口會一減再減,不知何時,終成無民,民不存焉,何來家國?”
禮部尚書義正言辭地說道:“我朝自太宗皇帝以來一直秉持著‘存天理,滅人欲’的先賢禮學理念,而貞節牌坊更是由太宗皇帝親自詔令設立的。你竟敢對太宗皇帝妄加議論,豈不是大不敬之罪?”
左禦史毫不示弱地反駁道:“前朝社會秩序混亂,道德淪喪,禮崩樂壞導致亡國,因此太宗皇帝才會倡導‘存天理,滅人欲’之說。而今我們大昇國的百姓都恪守禮法,有何不正之風?”
“想當年我朝剛剛建立之時,百姓們剛剛擺脫戰爭帶來的苦難。無數英勇男兒犧牲於戰火之中,隻留下女子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太宗皇帝心地善良,為了保護這些老弱婦孺的財產安全,特意賜予貞節牌坊以示震懾。然而時光荏苒,世事變遷,人心易變,又怎能說是我對太宗皇帝大不敬?”
此時,戶部右侍郎站了出來,道:“皇上容稟,臣有事要奏,與左侍郎所奏之事也有些關聯。”
皇帝道:“準奏。”
右侍郎道:“前些時日戶部收錄百姓戶籍,臣發覺現存未婚女子並不足以婚配現存男子,也就是說民間將有許多男子斷絕子嗣。又有數十萬寡婦與孤子名下並無土地財產,全賴族中接濟,生活艱難。”
“微臣奏稟皇上,請您準許朝廷設立女戶,讓寡婦幼子有戶頭可以掛靠田地,不必一朝喪夫便無法生計,也想請您下旨鼓勵女子改嫁,以讓百姓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左禦史道:“所謂上行下效,皇上,今天王郎中能勒令家中女孩進家廟為未婚夫守節,久而久之,百姓也會將此道視為正途,未婚尚且如此,那寡居之人改嫁又得如何困難重重?”
皇帝聽著下麵的大臣你來我往的說著,他的心裏也在思索,正如戶部侍郎所言,大批寡婦幼子沒有土地可以播種,而昇朝又有不少土地因無人耕種而荒蕪,不如設立女戶,讓這些人也有地可耕,不僅她們有了生計,朝廷稅收也會增加。
但鼓勵女子改嫁又與太宗皇帝下發的政令相悖,皇帝也擔心貿然改了政令會讓昇朝不穩。
這時,戶部尚書站了出來道:“回稟皇上,臣以為,貞節二字並非隻指女子守節一說,自古獲得貞節牌坊的女子無不是有所大作為,隻是民間胡亂揣測才將貞節二字強行與女子守節關聯,我朝曆年下發的貞節牌坊雖多是寡居之人,但也是因她們撫養出來了出色的後人造福百姓之故,所以臣請皇上派人教化百姓,讓其明白下發貞節牌坊之苦心,而不是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以此來欺壓婦孺,壞了此政令的名聲。”
皇帝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著戶部尚書所言。事實上,與其說是太宗皇帝未曾預料到貞節牌坊所引發的不良後果,皇帝更樂意將其說成是普通百姓對朝廷政令的無知和誤解才導致了這一局麵。
看著朝堂上眾人激烈爭辯不休,皇帝終於抬手示意停止紛爭,並朗聲道:“既然如此,朕應允此事。待退朝之後,戶部尚書、禮部尚書以及戶部侍郎一同前往朕的禦書房議事。另外,禮部的王郎中,考慮到女子處境艱難,朕暫且不對他加以責備,權當給他留些顏麵。責令他即刻將女兒接回家中,畢竟我大昇朝從未有過女子為未婚夫守節之例!”
這天,林軟從工部尚書夫人那裏得知了一條消息:禮部侍郎已經替自己的三兒子定下了一門親事,未婚妻是其屬下王郎中的愛女。原本這應當算是一段美滿良緣,怎奈禮部侍郎的這位三子自幼身體羸弱多病,兩家剛剛議定婚事後不久,他便不幸離世。按照常理來說,王郎中的女兒恐怕會背上一個“克夫”的惡名,然而出乎眾人意料的是,這位女子竟然主動請求前往家族宗廟為亡夫守節盡孝。
林軟根本就不想聽尚書夫人對那個女子忠貞不二的誇讚之詞,她聽聞此事後的第一反應便是滿腔怒火湧上心頭,接著便覺得這件事仿佛就是打瞌睡時送來的枕頭。
次日早朝時分,有禦史將此事奏明聖上。
皇帝聞聽之後微微一笑:“倘若這位王小姐果真擁有如此堅貞不渝之誌,那朕不妨賜予她一座貞節牌坊,也好成全其一片赤誠忠心,同時賞賜她家悉心教誨之功。”
雖然禮部的王郎中並無上朝議政之權,但禮部眾官員卻猶如受到褒獎般沾沾自喜、引以為傲。還不等禮部侍郎替王郎中謝恩,禦史連忙道:“皇上,貞節牌坊本為了保全那些不願改嫁的女子的家產,本來民間就已經有了一些宗族為了榮譽強迫女子守節之事發生,若是因此事嘉獎王郎中,恐怕以後會有不少人效仿,如此來,恐怕會動搖國本啊。”
他跪地雙手舉起自己的奏折:“臣參禮部王郎中王勉為一己之私不顧國家安危,為我大昇以後埋下無窮禍根!”
皇帝坐直了身體,沉聲道:“將奏折遞給朕。”
禮部尚書待不住了,怒聲嗬斥道:“左禦史你簡直是危言聳聽,自古女子卑弱第一,以夫為天,從一而終,況王小姐是自願為未婚夫守節,如此女子楷模怎地就動搖國本了?”
左禦史反駁道:“民為國本,無民則無國。因男尊女卑之說深入人心,貧苦之家生了女嬰多數或溺死或丟棄,本就導致男女失衡,貧苦之家男子娶妻已然困難,且民間早就對女子改嫁之事忌諱莫深,如今若是再加上鼓勵為未婚男子守節,那適嫁女子又剩幾何?又有多少男子無法娶妻?如此下去,昇朝人口會一減再減,不知何時,終成無民,民不存焉,何來家國?”
禮部尚書義正言辭地說道:“我朝自太宗皇帝以來一直秉持著‘存天理,滅人欲’的先賢禮學理念,而貞節牌坊更是由太宗皇帝親自詔令設立的。你竟敢對太宗皇帝妄加議論,豈不是大不敬之罪?”
左禦史毫不示弱地反駁道:“前朝社會秩序混亂,道德淪喪,禮崩樂壞導致亡國,因此太宗皇帝才會倡導‘存天理,滅人欲’之說。而今我們大昇國的百姓都恪守禮法,有何不正之風?”
“想當年我朝剛剛建立之時,百姓們剛剛擺脫戰爭帶來的苦難。無數英勇男兒犧牲於戰火之中,隻留下女子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太宗皇帝心地善良,為了保護這些老弱婦孺的財產安全,特意賜予貞節牌坊以示震懾。然而時光荏苒,世事變遷,人心易變,又怎能說是我對太宗皇帝大不敬?”
此時,戶部右侍郎站了出來,道:“皇上容稟,臣有事要奏,與左侍郎所奏之事也有些關聯。”
皇帝道:“準奏。”
右侍郎道:“前些時日戶部收錄百姓戶籍,臣發覺現存未婚女子並不足以婚配現存男子,也就是說民間將有許多男子斷絕子嗣。又有數十萬寡婦與孤子名下並無土地財產,全賴族中接濟,生活艱難。”
“微臣奏稟皇上,請您準許朝廷設立女戶,讓寡婦幼子有戶頭可以掛靠田地,不必一朝喪夫便無法生計,也想請您下旨鼓勵女子改嫁,以讓百姓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左禦史道:“所謂上行下效,皇上,今天王郎中能勒令家中女孩進家廟為未婚夫守節,久而久之,百姓也會將此道視為正途,未婚尚且如此,那寡居之人改嫁又得如何困難重重?”
皇帝聽著下麵的大臣你來我往的說著,他的心裏也在思索,正如戶部侍郎所言,大批寡婦幼子沒有土地可以播種,而昇朝又有不少土地因無人耕種而荒蕪,不如設立女戶,讓這些人也有地可耕,不僅她們有了生計,朝廷稅收也會增加。
但鼓勵女子改嫁又與太宗皇帝下發的政令相悖,皇帝也擔心貿然改了政令會讓昇朝不穩。
這時,戶部尚書站了出來道:“回稟皇上,臣以為,貞節二字並非隻指女子守節一說,自古獲得貞節牌坊的女子無不是有所大作為,隻是民間胡亂揣測才將貞節二字強行與女子守節關聯,我朝曆年下發的貞節牌坊雖多是寡居之人,但也是因她們撫養出來了出色的後人造福百姓之故,所以臣請皇上派人教化百姓,讓其明白下發貞節牌坊之苦心,而不是讓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以此來欺壓婦孺,壞了此政令的名聲。”
皇帝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著戶部尚書所言。事實上,與其說是太宗皇帝未曾預料到貞節牌坊所引發的不良後果,皇帝更樂意將其說成是普通百姓對朝廷政令的無知和誤解才導致了這一局麵。
看著朝堂上眾人激烈爭辯不休,皇帝終於抬手示意停止紛爭,並朗聲道:“既然如此,朕應允此事。待退朝之後,戶部尚書、禮部尚書以及戶部侍郎一同前往朕的禦書房議事。另外,禮部的王郎中,考慮到女子處境艱難,朕暫且不對他加以責備,權當給他留些顏麵。責令他即刻將女兒接回家中,畢竟我大昇朝從未有過女子為未婚夫守節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