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中還引用了幾位工廠同事的話語,他們紛紛表達了對李向明的敬佩和感激。有的說:


    “李工不僅是我們的技術指導,更是我們的精神領袖。”


    有的則說:“在李工的帶領下,我們看到了希望,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成果。”


    女工看著李向明,眼中閃爍著激動和自豪的光芒:


    “李工,你看,你的事跡都被報道了!你真是我們的英雄啊!”


    她的聲音顫抖著,因為她知道這份報紙不僅是對李向明個人的認可,也是對整個工廠,對每一個工人的鼓舞。


    李向明臉上始終保持著平和的表情,但心中卻不自覺地湧起了一股暖流。


    “這都是大家的功勞。”


    李向明淡淡地說,將報紙還給了女工。他的聲音中沒有絲毫誇張的情緒,仿佛這一切對他來說都是理所當然。


    女工看著李向明那平靜的表情,心中充滿了敬佩:


    “李工,你真的很厲害。我們都為你感到驕傲。”


    她的話語中透露出對這位不起眼英雄的深深敬意。


    李向明微微一笑,心中卻湧起了一股暖流。


    他知道,這些工人的肯定比任何報紙上的文字都要珍貴。


    他輕輕拍了拍女工的肩膀:“我們繼續工作吧,還有很多事要做。”


    他轉身走回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太陽逐漸升高,光芒灑滿了整個車間,就像李向明帶給這個工廠的光明未來一樣。


    ……


    幾天後,上級領導安排的學習團隊來到李向明所在的紡織廠。


    隨著學習團隊的到來,李向明的臉上浮現出了歡迎的笑容。


    他主動伸出手去,與每一位前來學習的同誌緊緊握手,傳遞著他的熱情和歡迎之意。


    “歡迎你們,我是李向明。”他的聲音平和而親切,讓來訪的同誌們感到賓至如歸。


    “我們很期待能從你這裏學到寶貴的經驗。”一位看起來頗有領導氣質的同誌回應著,其他人也紛紛點頭附和。


    李向明領著他們穿過廠房,來到一台待改造的舊染布機械旁,這個舊染布機械,是上級領導新運到他們工廠的,除過這一台外,還有幾台,用來讓他教學使用。


    他輕撫著機械的老舊外殼,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對過往歲月的敬意。


    “這些老夥計伴隨我們走過了不少風雨,現在是時候讓它們煥發新生了。”


    李向明感慨地說,然後轉向學習團隊,“讓我們一起開始吧。”


    他首先講解了識別哪些部件需要更換,哪些可以繼續使用的技巧。


    幾位同誌圍在機械旁,認真地觀察,偶爾交頭接耳討論著。


    李向明不時詢問他們的看法,鼓勵他們提出問題,營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當他展示如何拆卸舊部件時,一個年輕的同誌忍不住問道:


    “李工,如果這樣改動結構會不會影響效率?”


    李向明欣賞這種提問,他耐心地解釋道:


    “很好的問題,我們不僅要注重改造的成本,更要著眼於長遠的效率提升。”


    說著,他拿起工具親自示範起來,動作熟練而精準。


    隨後,他又詳細講述了新機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確保每個人都能夠理解操作過程中的關鍵步驟。


    他的講解清晰而富有條理,讓複雜的技術知識變得簡單易懂。


    在學習的過程中,李向明注意到一個同誌似乎有些跟不上節奏,他主動走過去,耐心地一對一指導。


    那位同誌顯然被李向明的細心所感動,頻頻點頭表示感謝。


    最後,當所有同誌都親自動手嚐試了一遍之後,李向明鼓勵大家:


    “每個人都有學習的過程,遇到問題不要害怕,勇於挑戰,不斷進步才是最重要的。”


    同誌們紛紛表示感謝,有的甚至提出日後有問題還想寫信請教。


    李向明微笑著答應了。


    隨著下午陽光的斜照,一天的學習交流即將結束。


    李向明站在廠房門口,目送學習團隊離去,心中充滿了滿足感。


    接下來,李向明的紡織廠迎來了一批又一批來自其他兄弟紡織廠的學習人員。


    他們或是技術骨幹,或是操作能手,都懷著對技術的渴望和對改變的期待來到這裏。


    每天,李向明都會在廠房中迎接這些來訪者。


    他穿著那件已經成為他標誌性的工作服,胸前的徽章在燈光下反射著光芒。


    他的麵容始終保持著溫和而專注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對這些求學者的尊重和歡迎。


    “同誌們,歡迎來到我們的工廠。”


    李向明站在一台新型紡織機旁,向圍繞在他周圍的學習人員介紹著機器的性能和操作要領。


    一名來自遠方小鎮的年輕技術員張磊,眼中閃爍著對新知識的渴望,他小心翼翼地提問:


    “李工,我對這部分電路不是很理解,能麻煩您再詳細解釋一下嗎?”


    李向明微笑著點頭,他走到電路板前,手指輕輕觸摸著每一個部件:


    “這部分是控製紡紗速度的,你看,這個電阻的作用是……”


    他的聲音平和而清晰,每一個解釋都充滿了耐心。


    他的手在電路板上輕輕滑動,就像是在彈奏一首無聲的樂章。


    張磊和其他學習人員緊緊地圍在他的身邊,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在學習的過程中,李向明不僅分享了技術知識,還傳授了他對工作的態度和對創新的理解。


    他的話語中沒有絲毫的保留,每一次講解都將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傾囊相授。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其他工廠的學習人員逐漸掌握了新技術,他們的臉上開始露出了自信和興奮的神色。


    他們互相交流著心得,討論著回到自己的工廠後如何應用這些新學到的知識。


    李向明看著這些充滿熱情的麵孔,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這些人將會成為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新生力量。


    他的心中充滿了滿足和自豪,因為他知道,他不僅改變了一個工廠,還將影響著更多的工人和技術員,甚至是整個行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60年代:簽到萬物,悠閑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日星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日星光並收藏60年代:簽到萬物,悠閑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