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帶他們一塊掙錢?
末世夫妻穿古代,種田屯糧肉滿倉 作者:染染不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富戶看到脫籽機的結構圖,也十分驚喜,眼睛亮的出奇。這絕對能大掙一筆啊。
陶老爺在人情世故上自然是個人精,自然不會將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該薑丫頭的功勞,他絕不讓落自己身上,便又說:
“這脫籽機其實是縣令大人的未婚妻,薑寧寧姑娘琢磨出來的,也多虧人家提點,我才能想到,不能光我一個人掙錢,也要帶大家夥一塊掙錢。”
在場富戶,哪個不驚訝。竟然是人家薑姑娘要帶他們一塊掙錢?
而薑姑娘背後不就是縣令大人麽,說不定就也是縣令大人的意思。
雖然他們之前捐了不少錢,但薑姑娘和縣令大人還真不讓他們吃虧啊,這是要從這個方麵補給他們嗎?
陶老爺又說:“薑姑娘還說了,她不要任何分成,隻要我們將價格定的低一些就是了,但每床棉被決不能超過成本價二十文。
我想著這也是積德的大善事,主要供給逃荒來的饑民的,就想著到時候倘若一床棉被成本是五百文,就賣五百一十文,你們看如何?”
就是每床淨利潤十文,也極其有利可圖啊。
畢竟一個人睡覺,又不止用一床棉被,怎麽也最少蓋一床,底下鋪一床吧?
何況有的家裏很多人口,那需要買的棉被更多。
再者,雖然主要是供給饑民,但實際是麵向整個大炎能買得起這麽低價格棉被的人……
還有,人家薑姑娘帶他們一塊掙錢,他們怎麽也要給薑姑娘一點麵子,這既然是薑姑娘要求的……
這些富戶自然是欣然應允。
“那好,那我們就合夥做這個生意吧。我出二十萬兩。”陶老爺說道。
立刻有富戶道:“我沒那麽多錢,但我可以出八萬兩!”
“我也八萬兩!”
“我沒八萬兩,但我六萬兩!”
“我四萬兩”
“我三萬兩。”
“我五萬兩吧。”
在場的富戶都紛紛開口,都知道,這一開始出多少錢,占比多少,日後就是按這個占比分錢。
占比越多,到時候分的錢自然越多。
但陶老爺是本縣首富啊,能輕鬆拿得出來這麽多錢,別人真是沒法輕鬆拿出那麽多,隻能都是幾萬兩。
最低也有兩萬兩。
最後總共湊夠整整兩百萬兩當成本,做這個棉被生意。
錢一湊齊,立刻找信得過的木匠按圖紙,三天內,做出四千個脫棉籽機。
同時也讓工匠做棉被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其他器具,先做三千套。
也都是隻給三天的工期。
又大肆收購棉花。
做棉被的工廠是來不及弄了,陶老爺等富戶們就都拿出他們在碼頭的大空倉庫,暫時當工廠。
又雇逃荒過來的饑民,會彈棉花、做棉被等的饑民更是被優先錄用。
一時間,登平縣各安置棚內的饑民都基本雇完了,隻剩些老弱病殘,實在幹不得活的。
縱是如此,還不夠陶老爺他們弄的這個工廠雇的,雖然預計隻雇一個月,但到底需要太多人。
一傳十,十傳百,就連附近幾個縣城沒活幹的饑民也都紛紛進入登平縣境內,進了這工廠做工。
光是這製棉被工廠,就雇了有好幾千饑民。
那幾個縣城的縣令自然是輕鬆了不少,同時覺得登平縣瘋了。這要是以後這些饑民幹完不走,賴在登平縣怎麽辦?登平縣哪養得起啊!
而且覺得肯定是蕭硯這個登平縣令允許的,不然那麽大批饑民忽然進入登平縣,蕭硯不可能不阻止的。
此時,蕭硯則是忙的不可開交。
湧入大批新饑民,進入登平縣製棉廠做工,也得做好各種詳細登記和安置啊,官府的人幾乎都派出去了,蕭硯甚至在處理完衙門的事,也得趕緊出衙門去幫忙。
北方進入登平縣境內出入口這裏,更是搭了很多棚子。
登記有人做了,那些登記的主簿們也都是忙的頭也不抬,在施粥的人也忙的歇都沒法歇一下。
蕭硯一下馬,就幫著將從縣裏又運出來的一車,等晚上又會煮粥的糧食,搬到專門放糧食的棚子底下放好。
他自然知道這些新饑民在一個月後,沒棉被可製的時候,可能不會離開登平縣。
到時候他肯定更是麵臨許多人的生存問題。
可不雇這麽多人,就不會那麽快弄出那麽多棉被給饑民禦寒,會有人凍死……
何況現在雇這麽多人,至少這些人暫時是不會麵臨餓死的風險的……
總之,他寧願到時候麵臨更多的問題,也不能讓人餓死、凍死。
一旦讓人餓死、凍死了,那這些死的人,就再也活不過來了。
大不了他以後再想辦法就是了。
他和他媳婦肯定還能想出辦法的。
實在想不出辦法,也隻能從他媳婦空間裏拿糧食和取暖的東西出來了。
這日,蕭硯又在粥棚這幫忙的時候,陶家,陶老爺卻不知道在想什麽,一個人在窗邊站了許久。
陶夫人不解,但還是走了過去:“脫籽機等東西多做好了,也收了那麽多棉花,各大倉庫都放不下了,雇來做工的人,不論男女,也都在加急做著棉被棉衣等東西,都挺順的,可我怎麽瞧著,你像是在煩惱什麽?”
陶老爺歎一口氣,“不是煩惱什麽,隻是我想著薑丫頭在此事上的義舉,還有那天薑丫頭說的,倘若錢庭他們真出什麽事,錢庭他們家裏人,她都全養了的話。”
陶夫人點頭道:“薑丫頭真不像個姑娘家出身,倒是比七尺男兒還有魄力。這話一般大丈夫都說不出來啊。”
“正是。”陶老爺也點頭。“不是池中之物,絕非池中之物啊。”
又說:“她竟雇了五個身手那麽高的保護家裏人,想必是未雨綢繆,是要幹出一番大事業的。
本以為縣令大人那麽雷厲風行,才是那個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沒想到她竟也是。
果然我老了,跟不上了。
得年輕人上了。”
陶夫人道:“你這又是何意?”
陶老爺卻沒直說,而是讓人去書院將陶成叫回來。
陶夫人忙道:“叫他回來幹什麽,他正書院讀書呢。”
陶老爺在人情世故上自然是個人精,自然不會將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該薑丫頭的功勞,他絕不讓落自己身上,便又說:
“這脫籽機其實是縣令大人的未婚妻,薑寧寧姑娘琢磨出來的,也多虧人家提點,我才能想到,不能光我一個人掙錢,也要帶大家夥一塊掙錢。”
在場富戶,哪個不驚訝。竟然是人家薑姑娘要帶他們一塊掙錢?
而薑姑娘背後不就是縣令大人麽,說不定就也是縣令大人的意思。
雖然他們之前捐了不少錢,但薑姑娘和縣令大人還真不讓他們吃虧啊,這是要從這個方麵補給他們嗎?
陶老爺又說:“薑姑娘還說了,她不要任何分成,隻要我們將價格定的低一些就是了,但每床棉被決不能超過成本價二十文。
我想著這也是積德的大善事,主要供給逃荒來的饑民的,就想著到時候倘若一床棉被成本是五百文,就賣五百一十文,你們看如何?”
就是每床淨利潤十文,也極其有利可圖啊。
畢竟一個人睡覺,又不止用一床棉被,怎麽也最少蓋一床,底下鋪一床吧?
何況有的家裏很多人口,那需要買的棉被更多。
再者,雖然主要是供給饑民,但實際是麵向整個大炎能買得起這麽低價格棉被的人……
還有,人家薑姑娘帶他們一塊掙錢,他們怎麽也要給薑姑娘一點麵子,這既然是薑姑娘要求的……
這些富戶自然是欣然應允。
“那好,那我們就合夥做這個生意吧。我出二十萬兩。”陶老爺說道。
立刻有富戶道:“我沒那麽多錢,但我可以出八萬兩!”
“我也八萬兩!”
“我沒八萬兩,但我六萬兩!”
“我四萬兩”
“我三萬兩。”
“我五萬兩吧。”
在場的富戶都紛紛開口,都知道,這一開始出多少錢,占比多少,日後就是按這個占比分錢。
占比越多,到時候分的錢自然越多。
但陶老爺是本縣首富啊,能輕鬆拿得出來這麽多錢,別人真是沒法輕鬆拿出那麽多,隻能都是幾萬兩。
最低也有兩萬兩。
最後總共湊夠整整兩百萬兩當成本,做這個棉被生意。
錢一湊齊,立刻找信得過的木匠按圖紙,三天內,做出四千個脫棉籽機。
同時也讓工匠做棉被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其他器具,先做三千套。
也都是隻給三天的工期。
又大肆收購棉花。
做棉被的工廠是來不及弄了,陶老爺等富戶們就都拿出他們在碼頭的大空倉庫,暫時當工廠。
又雇逃荒過來的饑民,會彈棉花、做棉被等的饑民更是被優先錄用。
一時間,登平縣各安置棚內的饑民都基本雇完了,隻剩些老弱病殘,實在幹不得活的。
縱是如此,還不夠陶老爺他們弄的這個工廠雇的,雖然預計隻雇一個月,但到底需要太多人。
一傳十,十傳百,就連附近幾個縣城沒活幹的饑民也都紛紛進入登平縣境內,進了這工廠做工。
光是這製棉被工廠,就雇了有好幾千饑民。
那幾個縣城的縣令自然是輕鬆了不少,同時覺得登平縣瘋了。這要是以後這些饑民幹完不走,賴在登平縣怎麽辦?登平縣哪養得起啊!
而且覺得肯定是蕭硯這個登平縣令允許的,不然那麽大批饑民忽然進入登平縣,蕭硯不可能不阻止的。
此時,蕭硯則是忙的不可開交。
湧入大批新饑民,進入登平縣製棉廠做工,也得做好各種詳細登記和安置啊,官府的人幾乎都派出去了,蕭硯甚至在處理完衙門的事,也得趕緊出衙門去幫忙。
北方進入登平縣境內出入口這裏,更是搭了很多棚子。
登記有人做了,那些登記的主簿們也都是忙的頭也不抬,在施粥的人也忙的歇都沒法歇一下。
蕭硯一下馬,就幫著將從縣裏又運出來的一車,等晚上又會煮粥的糧食,搬到專門放糧食的棚子底下放好。
他自然知道這些新饑民在一個月後,沒棉被可製的時候,可能不會離開登平縣。
到時候他肯定更是麵臨許多人的生存問題。
可不雇這麽多人,就不會那麽快弄出那麽多棉被給饑民禦寒,會有人凍死……
何況現在雇這麽多人,至少這些人暫時是不會麵臨餓死的風險的……
總之,他寧願到時候麵臨更多的問題,也不能讓人餓死、凍死。
一旦讓人餓死、凍死了,那這些死的人,就再也活不過來了。
大不了他以後再想辦法就是了。
他和他媳婦肯定還能想出辦法的。
實在想不出辦法,也隻能從他媳婦空間裏拿糧食和取暖的東西出來了。
這日,蕭硯又在粥棚這幫忙的時候,陶家,陶老爺卻不知道在想什麽,一個人在窗邊站了許久。
陶夫人不解,但還是走了過去:“脫籽機等東西多做好了,也收了那麽多棉花,各大倉庫都放不下了,雇來做工的人,不論男女,也都在加急做著棉被棉衣等東西,都挺順的,可我怎麽瞧著,你像是在煩惱什麽?”
陶老爺歎一口氣,“不是煩惱什麽,隻是我想著薑丫頭在此事上的義舉,還有那天薑丫頭說的,倘若錢庭他們真出什麽事,錢庭他們家裏人,她都全養了的話。”
陶夫人點頭道:“薑丫頭真不像個姑娘家出身,倒是比七尺男兒還有魄力。這話一般大丈夫都說不出來啊。”
“正是。”陶老爺也點頭。“不是池中之物,絕非池中之物啊。”
又說:“她竟雇了五個身手那麽高的保護家裏人,想必是未雨綢繆,是要幹出一番大事業的。
本以為縣令大人那麽雷厲風行,才是那個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沒想到她竟也是。
果然我老了,跟不上了。
得年輕人上了。”
陶夫人道:“你這又是何意?”
陶老爺卻沒直說,而是讓人去書院將陶成叫回來。
陶夫人忙道:“叫他回來幹什麽,他正書院讀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