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前途問題
重生1978,老婆我不回城了 作者:豈非天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建德話都說到這份上。
倘若李景深還不明白,那就真不用混了。
說白了,就是個前途問題。
這一點真怪不了人家劉老先生。
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過的好呢?
難不成非要和一個農村的窮小子過一輩子,才算不嫌貧愛富?
人之常情。
劉美娟被自己父親這樣說,剛想要反駁。
李景深卻是開了口。
“劉先生,這一次晚輩前來,老先生也知道晚輩是為何而來。”
“不知道能不能讓令愛和我這三舅哥去別的地方走走。”
“晚輩想與老先生聊幾句。”
李景深談吐不俗,劉建德對他也頗有好感。
見李景深開了口,劉建德看了看自己女兒和一旁不知所措的江樹。
他歎口氣:“也罷,女兒啊,既然江樹先生來了。”
“你就和他出去走走,不過別走太遠了,知道嗎?”
“知道了,父親。”劉美娟喜笑顏開,對江樹使了個眼色。
兩人樂嗬嗬的出了門。
而劉建德的夫人則是微笑著對李景深說道:“小李,你先坐著,我給你們弄點飯菜。”
“我家這位啊,我看很久都沒有這麽高興了。”
劉建德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景深小友,我見你談吐不凡,祖上可是有出過什麽人物?”
這一般都是屬於祖上闊過的人說話的方式。
之所以這樣問,倒也不是說就瞧不起對方。
古人還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對於這種情況,李景深在上一世不知道遇見了多少次。
現如今的他,應對自如,爐火純青。
看來,重生一世也確實有好處。
“老先生過獎了,其實我李家祖上真要算起來,可以追述到大唐一脈。”
“哦?”劉建德有些驚訝:“那可是皇族。”
“說來慚愧。”李景深笑著擺擺手:“我父親曾將家譜與我看過。”
“確實是李恪那一脈。”
“可是吳王李恪?”劉建德不敢相信的看著李景深。
當然,這是李景深吹牛的。
沒辦法,和文化人打交道,必須得牽扯點名人關係。
你甭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
而且就李景深這麽一說,劉建德瞬間就對他更是大感興趣。
“老先生,實不相瞞,當年祖上因為牽連房遺愛謀反一案,被長孫無忌所害。”
李景深也是瞎扯一通,有的沒的全給說上去。
別說,靠著自己上一世積累的大量曆史知識。
李景深還真給劉建德說相信了。
劉建德心中高興,樂嗬嗬的說道:“小友竟然是名門之後,失敬失敬。”
“劉老先生,您就別這麽說了,這多年了,也早就沒落了。”
“再說了,能傳承到現在的姓氏,誰家祖上沒有名人?”
“但凡積寂寂無名之輩,早就已經是泯然於眾生。”
“哪裏還有機會和老先生在這裏暢談呢。”
李景深一番話,給劉建德說的連連點頭。
“小友看來也是頗有學識,卻為何願意在那小溪村蹉跎一生?就沒想過借著返城的春風好好幹一番事業嗎?”
見劉建德如此詢問,李景深倒也不瞞著。
“實不相瞞老先生,我原本已經接到了回城調令。”
“但景深早已經有了老婆孩子,總不能為了自身前途,卻是置自己老婆孩子於不顧。”
“若我真做這樣的事情,與畜生何異?”李景深說道。
劉建德聞言,表情怔了一下,隨後歎氣點頭:“確實,小友說的有道理。”
“劉老先生,今日能與老先生在這裏暢談,我李景深心中也確實暢快。”
“實不相瞞,剛接到調令的那一刻,其實我真的內心很是掙紮。”
“當時與我一起接到調令的幾人,都堅決要和家裏老婆孩子離婚。”
“為自己的前程奔赴。”
“我當時也不是沒想過,甚至我知青點的同學,還有我的老師們,也都鼓動過我。”
“但我思慮再三,終歸還是決定留下來。”
“為何?”
“這世上道路千千萬萬,若真想要有一番作為,又何必拘泥於一格呢?”
李景深的話讓劉建德很是讚同,他笑著點點頭:“確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並非非要走讀書這一條路。”
“隻是,景深小友學識不菲,家世淵博,若隻是當個商人豈不可惜?”
劉建德畢竟眼光毒辣,幾句話就明白李景深內心想什麽。
這大概也是讀書人,甚至是世家後代子弟的通病。
那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在劉建德看來,這李景深如此有學識。
娶個農村婦女也就算了,還打算一輩子就在農村紮根。
這真是暴殄天物了啊。
若是在上一世,劉建德的想法,李景深那絕對讚同。
但經過上一世的種種一切。
女兒的病死,江雪受打擊最終自殺。
加上李景深在上一世遭遇的種種一切。
讓他終於明白過來,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麽。
“老先生,景深最近一直在看紅樓夢,不知道老先生可有看過?”
“紅樓?!”劉建德眼神一亮,但隨即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李景深。
好端端的為何說起了紅樓。
自己明明在問他前途。
但大家都是聰明人,劉建德也知道他這麽說定然有他的道理。
“老先生,我最近時常看紅樓。、”
“每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便是回想那書上所發生的一切。”
“曹雪芹此人,官宦之後,父親曹頫,官拜江寧織造。”
“這可是一等一的肥缺,實權大官吧。”
劉建德點點頭,並沒有說話,隻是看著李景深。
他繼續說道:“可是後來呢?”
“曹雪芹小時候,還沒來得及享受那錦衣玉食的生活。”
“曹家就被皇帝一道旨意抄了家。”
“全家不得不從金陵遷到京城去。”
“雖說也不至於吃不上飯,但和之前那風光日子相比,曹家可謂是鳳凰落了水還不如雞呢。”
李景深的話,讓劉建德微微一笑:“小友說的沒錯。”
“老夫也時常看紅樓,每看每有新。”
“也感慨這人生之路,世事無常。”
“有時候,在這滾滾紅塵之中,似乎總參悟不投。”
倘若李景深還不明白,那就真不用混了。
說白了,就是個前途問題。
這一點真怪不了人家劉老先生。
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過的好呢?
難不成非要和一個農村的窮小子過一輩子,才算不嫌貧愛富?
人之常情。
劉美娟被自己父親這樣說,剛想要反駁。
李景深卻是開了口。
“劉先生,這一次晚輩前來,老先生也知道晚輩是為何而來。”
“不知道能不能讓令愛和我這三舅哥去別的地方走走。”
“晚輩想與老先生聊幾句。”
李景深談吐不俗,劉建德對他也頗有好感。
見李景深開了口,劉建德看了看自己女兒和一旁不知所措的江樹。
他歎口氣:“也罷,女兒啊,既然江樹先生來了。”
“你就和他出去走走,不過別走太遠了,知道嗎?”
“知道了,父親。”劉美娟喜笑顏開,對江樹使了個眼色。
兩人樂嗬嗬的出了門。
而劉建德的夫人則是微笑著對李景深說道:“小李,你先坐著,我給你們弄點飯菜。”
“我家這位啊,我看很久都沒有這麽高興了。”
劉建德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景深小友,我見你談吐不凡,祖上可是有出過什麽人物?”
這一般都是屬於祖上闊過的人說話的方式。
之所以這樣問,倒也不是說就瞧不起對方。
古人還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對於這種情況,李景深在上一世不知道遇見了多少次。
現如今的他,應對自如,爐火純青。
看來,重生一世也確實有好處。
“老先生過獎了,其實我李家祖上真要算起來,可以追述到大唐一脈。”
“哦?”劉建德有些驚訝:“那可是皇族。”
“說來慚愧。”李景深笑著擺擺手:“我父親曾將家譜與我看過。”
“確實是李恪那一脈。”
“可是吳王李恪?”劉建德不敢相信的看著李景深。
當然,這是李景深吹牛的。
沒辦法,和文化人打交道,必須得牽扯點名人關係。
你甭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
而且就李景深這麽一說,劉建德瞬間就對他更是大感興趣。
“老先生,實不相瞞,當年祖上因為牽連房遺愛謀反一案,被長孫無忌所害。”
李景深也是瞎扯一通,有的沒的全給說上去。
別說,靠著自己上一世積累的大量曆史知識。
李景深還真給劉建德說相信了。
劉建德心中高興,樂嗬嗬的說道:“小友竟然是名門之後,失敬失敬。”
“劉老先生,您就別這麽說了,這多年了,也早就沒落了。”
“再說了,能傳承到現在的姓氏,誰家祖上沒有名人?”
“但凡積寂寂無名之輩,早就已經是泯然於眾生。”
“哪裏還有機會和老先生在這裏暢談呢。”
李景深一番話,給劉建德說的連連點頭。
“小友看來也是頗有學識,卻為何願意在那小溪村蹉跎一生?就沒想過借著返城的春風好好幹一番事業嗎?”
見劉建德如此詢問,李景深倒也不瞞著。
“實不相瞞老先生,我原本已經接到了回城調令。”
“但景深早已經有了老婆孩子,總不能為了自身前途,卻是置自己老婆孩子於不顧。”
“若我真做這樣的事情,與畜生何異?”李景深說道。
劉建德聞言,表情怔了一下,隨後歎氣點頭:“確實,小友說的有道理。”
“劉老先生,今日能與老先生在這裏暢談,我李景深心中也確實暢快。”
“實不相瞞,剛接到調令的那一刻,其實我真的內心很是掙紮。”
“當時與我一起接到調令的幾人,都堅決要和家裏老婆孩子離婚。”
“為自己的前程奔赴。”
“我當時也不是沒想過,甚至我知青點的同學,還有我的老師們,也都鼓動過我。”
“但我思慮再三,終歸還是決定留下來。”
“為何?”
“這世上道路千千萬萬,若真想要有一番作為,又何必拘泥於一格呢?”
李景深的話讓劉建德很是讚同,他笑著點點頭:“確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並非非要走讀書這一條路。”
“隻是,景深小友學識不菲,家世淵博,若隻是當個商人豈不可惜?”
劉建德畢竟眼光毒辣,幾句話就明白李景深內心想什麽。
這大概也是讀書人,甚至是世家後代子弟的通病。
那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在劉建德看來,這李景深如此有學識。
娶個農村婦女也就算了,還打算一輩子就在農村紮根。
這真是暴殄天物了啊。
若是在上一世,劉建德的想法,李景深那絕對讚同。
但經過上一世的種種一切。
女兒的病死,江雪受打擊最終自殺。
加上李景深在上一世遭遇的種種一切。
讓他終於明白過來,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麽。
“老先生,景深最近一直在看紅樓夢,不知道老先生可有看過?”
“紅樓?!”劉建德眼神一亮,但隨即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李景深。
好端端的為何說起了紅樓。
自己明明在問他前途。
但大家都是聰明人,劉建德也知道他這麽說定然有他的道理。
“老先生,我最近時常看紅樓。、”
“每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便是回想那書上所發生的一切。”
“曹雪芹此人,官宦之後,父親曹頫,官拜江寧織造。”
“這可是一等一的肥缺,實權大官吧。”
劉建德點點頭,並沒有說話,隻是看著李景深。
他繼續說道:“可是後來呢?”
“曹雪芹小時候,還沒來得及享受那錦衣玉食的生活。”
“曹家就被皇帝一道旨意抄了家。”
“全家不得不從金陵遷到京城去。”
“雖說也不至於吃不上飯,但和之前那風光日子相比,曹家可謂是鳳凰落了水還不如雞呢。”
李景深的話,讓劉建德微微一笑:“小友說的沒錯。”
“老夫也時常看紅樓,每看每有新。”
“也感慨這人生之路,世事無常。”
“有時候,在這滾滾紅塵之中,似乎總參悟不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