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排除隱患
重生1978,老婆我不回城了 作者:豈非天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振明的話讓在場的人都沉默了。
確實,小溪村附近的水庫,那可不單單是用來灌溉澆地的。
還負責有養魚等其他的作用。
若是真的放水,要是魚死了怎麽辦。
到時候全縣這麽多人,過年餐桌上沒有魚。
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這事情誰敢負責?
張振明是付不起的,在座的人都付不起。
此時,在座的人都看向了李景深。
大家都想聽聽這個高材生的話。
張振明看著自己的侄女婿:“景深,景深?”
李景深這才被張振明從思緒裏拉回來。
“啊?啊,老舅,啊不張支書,什麽事情?”
張振明皺了皺眉:“你怎麽魂不守舍的。”
“沒,想點事情。”
“現在我們在想這澆地的事情,又好幾個月沒下雨。”
“要不要開放水閘,這樣至少可以放水。”張振明說道。
而聽到這話後,李景深這才是說道:“張支書,我覺得應該申請。”
“即便不同意也應該申請。”
“為何?”見侄女婿這麽堅定要申請。
這可是給張振明弄懵逼了。
而此時的李景深這才說道:“一來,咱們縣已經好幾個月沒下雨了。”
“但同時,水庫的水也有好幾年沒有開閘放水了。”
“這水庫裏的水,過沒過警戒線?堤壩報警沒報警?”
“若是一旦堤壩出現險情,就因為水超過警戒線,導致洪水泛濫。”
“那這水庫豈不是成了咱們發催命符?”李景深說道。
聽到李景深的話,張振明的麵色微微一變。
這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水庫雖然距離小溪村近,也建立在小溪村的上遊。
看似很方便。
但一旦發生堤壩險情,比如決堤一類的事情。
那小溪村可是第一個遭殃的。
而且還是要遭大殃。
因此,李景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但,就靠著這個借口,實在是不夠充分啊。
而李景深此時的腦海裏,卻是想到了上一世,自己記得的那一次重大事故。
小溪村上遊的這個水庫,就是因為好幾年沒有開閘放水。
結果導致水位上漲,直接超過了報警線。
最終導致決堤,大水直接衝下來,把小溪村給淹了大半。
那一次災難,可以說給整個小溪村造成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光是小溪村因為這一次水災死的人,就有差不多上百人。
要知道小溪村一共才不過一千來人而已。
一下就沒了十分之一。
這事情當時直接驚動到了京城。
主要是死亡人數太多,直接驚得京城都派了專門的督導員進行救災和追查責任。
而造成這一次災難的原因,就是因為水庫裏的積累的水太多。
超出警戒線後,又沒有人及時開閘放水。
最終釀成了這一次天大的事故。
而最後,水庫因為堤壩徹底決堤。
直接影響到了下遊十幾個村子。
也因為這一次的災難,李景深的老丈人江國立和江樹以及二姐江華,都死在了這一次的災難之中。
江雪也因為這件事情,加上自己離婚回城的打擊。
最終一蹶不振,為後來團團病死,自己上吊自殺埋下伏筆。
因此,李景深對於這一次的事情記憶很是清楚。
說實話,若非今天鄭老漢和錢三多吵起來。
其實自己都不記得這水庫的事情。
本來他也不怎麽關心莊稼的事情。
自己有自己的事業,所以這一塊他確實了解不多。
但或許是冥冥之中老天要提醒他。
就讓他聽到錢三多和鄭老漢吵架。
這才讓他回憶起了這一場大水災。
畢竟,那麽嚴重的險情,應該是早有預兆才對。
但管理員的疏忽和瀆職,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如果能夠提前發現隱患並且及時上報的話。
那這一場災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不過,既然今天讓李景深知道了這事情。
那或許命運的齒輪就是從這裏轉動改寫。
能救下來這麽多條生命,那也算是自己積德了。
如果到時候能說服鄉裏麵,能夠允許開閘放水的話。
不但可以緩解堤壩的險情。
甚至還能趁機將水位下降,這是一舉多得的機會啊。
想到這裏,李景深非常堅定的說道:“老舅,你信我一次。”
“我這幾年也一直在觀察咱們村的水壩。”
“說實話,咱們村這水庫,已經有差不多五六年沒有開過閘了。”
“自打我下放知青點到咱們村來,老舅,你說這水庫這麽多年,不管是不是下暴雨,還是不下雨。”
“可是開過一次?”
李景深的話讓張振明也意識到自己侄女婿說的沒有錯。
是啊,這都有六七年了,水庫也沒開過閘。
會不會真的像自己的侄女婿說的那樣。
說不定早就已經滿了呢?
要是真超過了警戒水位,不及時處理的話。
那一旦決堤的話,整個小溪村隻怕誰都跑不了。
要知道,這水庫裏的水,那可是能夠將十幾個村子全部都給淹沒的量。
隻是,鄉裏麵信不信自己說的話呢?
見他遲疑,李景深這才趕緊說道:“老舅,不管怎麽樣。”
“寧可小心一些,也不能在這件事情上馬虎。”
“咱們又不是說要自己私自開。”
“咱們打報告,我來寫,將可能的隱患和想法都給寫上去。”
“鄉裏麵如果看到我們的報告,肯定也會認真考慮。”
“就算不放水,起碼也會安排工作人員仔細檢查。”
“這樣,起碼也算是排除隱患,這比全縣的人吃不吃得上魚可是好多了吧。”
“這也是為了咱們十幾個村子的人命著想。”李景深說道。
張振明知道自己侄女婿是個有遠見的人。
他既然也讚同開閘放水,那就證明這事情肯定有必要去做。
想了想,他點點頭:“好,那這樣景深,你趕緊準備材料。”
“弄好了給我,我馬上打報告弄上去。”
“不管怎麽樣,咱們這也算是排查隱患了。”
“至於鄭老漢和錢三多家的矛盾,你們調節一下。”
“盡量不要讓兩家吵起來,否則為這事情,每年死人可是不少,知道嗎?”
“知道了,老支書!”
確實,小溪村附近的水庫,那可不單單是用來灌溉澆地的。
還負責有養魚等其他的作用。
若是真的放水,要是魚死了怎麽辦。
到時候全縣這麽多人,過年餐桌上沒有魚。
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這事情誰敢負責?
張振明是付不起的,在座的人都付不起。
此時,在座的人都看向了李景深。
大家都想聽聽這個高材生的話。
張振明看著自己的侄女婿:“景深,景深?”
李景深這才被張振明從思緒裏拉回來。
“啊?啊,老舅,啊不張支書,什麽事情?”
張振明皺了皺眉:“你怎麽魂不守舍的。”
“沒,想點事情。”
“現在我們在想這澆地的事情,又好幾個月沒下雨。”
“要不要開放水閘,這樣至少可以放水。”張振明說道。
而聽到這話後,李景深這才是說道:“張支書,我覺得應該申請。”
“即便不同意也應該申請。”
“為何?”見侄女婿這麽堅定要申請。
這可是給張振明弄懵逼了。
而此時的李景深這才說道:“一來,咱們縣已經好幾個月沒下雨了。”
“但同時,水庫的水也有好幾年沒有開閘放水了。”
“這水庫裏的水,過沒過警戒線?堤壩報警沒報警?”
“若是一旦堤壩出現險情,就因為水超過警戒線,導致洪水泛濫。”
“那這水庫豈不是成了咱們發催命符?”李景深說道。
聽到李景深的話,張振明的麵色微微一變。
這話可不是開玩笑的。
水庫雖然距離小溪村近,也建立在小溪村的上遊。
看似很方便。
但一旦發生堤壩險情,比如決堤一類的事情。
那小溪村可是第一個遭殃的。
而且還是要遭大殃。
因此,李景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但,就靠著這個借口,實在是不夠充分啊。
而李景深此時的腦海裏,卻是想到了上一世,自己記得的那一次重大事故。
小溪村上遊的這個水庫,就是因為好幾年沒有開閘放水。
結果導致水位上漲,直接超過了報警線。
最終導致決堤,大水直接衝下來,把小溪村給淹了大半。
那一次災難,可以說給整個小溪村造成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光是小溪村因為這一次水災死的人,就有差不多上百人。
要知道小溪村一共才不過一千來人而已。
一下就沒了十分之一。
這事情當時直接驚動到了京城。
主要是死亡人數太多,直接驚得京城都派了專門的督導員進行救災和追查責任。
而造成這一次災難的原因,就是因為水庫裏的積累的水太多。
超出警戒線後,又沒有人及時開閘放水。
最終釀成了這一次天大的事故。
而最後,水庫因為堤壩徹底決堤。
直接影響到了下遊十幾個村子。
也因為這一次的災難,李景深的老丈人江國立和江樹以及二姐江華,都死在了這一次的災難之中。
江雪也因為這件事情,加上自己離婚回城的打擊。
最終一蹶不振,為後來團團病死,自己上吊自殺埋下伏筆。
因此,李景深對於這一次的事情記憶很是清楚。
說實話,若非今天鄭老漢和錢三多吵起來。
其實自己都不記得這水庫的事情。
本來他也不怎麽關心莊稼的事情。
自己有自己的事業,所以這一塊他確實了解不多。
但或許是冥冥之中老天要提醒他。
就讓他聽到錢三多和鄭老漢吵架。
這才讓他回憶起了這一場大水災。
畢竟,那麽嚴重的險情,應該是早有預兆才對。
但管理員的疏忽和瀆職,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如果能夠提前發現隱患並且及時上報的話。
那這一場災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不過,既然今天讓李景深知道了這事情。
那或許命運的齒輪就是從這裏轉動改寫。
能救下來這麽多條生命,那也算是自己積德了。
如果到時候能說服鄉裏麵,能夠允許開閘放水的話。
不但可以緩解堤壩的險情。
甚至還能趁機將水位下降,這是一舉多得的機會啊。
想到這裏,李景深非常堅定的說道:“老舅,你信我一次。”
“我這幾年也一直在觀察咱們村的水壩。”
“說實話,咱們村這水庫,已經有差不多五六年沒有開過閘了。”
“自打我下放知青點到咱們村來,老舅,你說這水庫這麽多年,不管是不是下暴雨,還是不下雨。”
“可是開過一次?”
李景深的話讓張振明也意識到自己侄女婿說的沒有錯。
是啊,這都有六七年了,水庫也沒開過閘。
會不會真的像自己的侄女婿說的那樣。
說不定早就已經滿了呢?
要是真超過了警戒水位,不及時處理的話。
那一旦決堤的話,整個小溪村隻怕誰都跑不了。
要知道,這水庫裏的水,那可是能夠將十幾個村子全部都給淹沒的量。
隻是,鄉裏麵信不信自己說的話呢?
見他遲疑,李景深這才趕緊說道:“老舅,不管怎麽樣。”
“寧可小心一些,也不能在這件事情上馬虎。”
“咱們又不是說要自己私自開。”
“咱們打報告,我來寫,將可能的隱患和想法都給寫上去。”
“鄉裏麵如果看到我們的報告,肯定也會認真考慮。”
“就算不放水,起碼也會安排工作人員仔細檢查。”
“這樣,起碼也算是排除隱患,這比全縣的人吃不吃得上魚可是好多了吧。”
“這也是為了咱們十幾個村子的人命著想。”李景深說道。
張振明知道自己侄女婿是個有遠見的人。
他既然也讚同開閘放水,那就證明這事情肯定有必要去做。
想了想,他點點頭:“好,那這樣景深,你趕緊準備材料。”
“弄好了給我,我馬上打報告弄上去。”
“不管怎麽樣,咱們這也算是排查隱患了。”
“至於鄭老漢和錢三多家的矛盾,你們調節一下。”
“盡量不要讓兩家吵起來,否則為這事情,每年死人可是不少,知道嗎?”
“知道了,老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