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可笑
重生1978,老婆我不回城了 作者:豈非天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萬嬸邊走邊自言自語道:“這李景深還真是個實誠人,說給錢就給錢,一點兒不含糊,真是個不錯的小夥子!”
村裏其他十幾個女人也同樣滿心歡喜地拿著工錢往家走去。
一路上,她們碰到不少好奇的村民前來打聽情況。
萬嬸便繪聲繪色地將整件事講述了一遍,末了還懊悔不已地拍著大腿,笑著說道:“哎呀呀,早知道小李景深這麽大方守信,當場就結清工錢,我昨天就不該猶猶豫豫、磨磨蹭蹭的,應該再多做一些才對喲!可惜嘍,錯過了賺錢的好機會!”
說完,她搖著頭,臉上滿是惋惜之情,但很快又被興奮所取代,腳步輕快地朝家裏奔去。
有一個在飼料廠裏工作的男人咧嘴笑著說道:“嘿,你這話可真是好笑,兩塊錢對於李哥來說算什麽呀?咱們在他的飼料廠裏工作,從來就沒有少過誰一分一毫,怎麽可能會差你這區區兩塊錢呢!”
萬嬸聞言,扭頭瞅了一眼那個說話的人,隨即不屑地翻了個大白眼,嘴裏嘟囔著說:“喲嗬,我說羅東陽啊,你可比李景深大了十幾歲呢,居然還好意思管人家叫李哥,你難道就不知道害臊嗎?”
羅東陽卻是滿不在乎地聳了聳肩,笑嘻嘻地回答道:“害臊?我為啥要害臊?隻要你也能像李哥那樣每天給我這麽多錢,別說是叫李哥了,就算讓我喊你一聲親娘都行呐!”
聽到這話,萬嬸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她一邊罵罵咧咧地說著:“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王八羔子,淨在這裏胡說八道,看我今天不好好收拾收拾你!”
一邊迅速脫下腳上的鞋子,作勢就要朝著羅東陽砸過去。
羅東陽見狀,嚇得連忙撒開腳丫子拚命逃竄起來,那模樣別提有多狼狽了。
而周圍圍觀的人們看到這一幕,紛紛忍不住哄堂大笑起來。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站在一旁,眼神裏透露出羨慕嫉妒恨的神色。
原來,當初李景深的丈母娘在大隊裏四處尋找人手幫忙做加工活兒的時候,其實也曾找到過她們。
然而,當時這些人卻認為僅僅通過加縫點兒東西就能賺到錢這種事情實在太不靠譜了,於是便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邀請。
如今眼看著別人輕輕鬆鬆就把錢給掙到手了,她們的心裏自然是有些不是滋味兒啦。
張振明哼著小曲兒慢悠悠地從這條小道走過,不經意間瞥見眼前的這番場景,不禁愣住了神,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如今這大隊裏頭啊,依賴著李景深過活的人那可是多得數都數不清呐!
再瞧瞧羅東陽他們那一幫子人,更是對李景深信服得五體投地,簡直就是李景深的死忠粉。
自從進入飼料廠工作之後,那日子過得別提有多紅火啦!
就連大隊裏那些平日裏不怎麽拋頭露麵的老婦女們,現如今也都紛紛投靠到了李景深的麾下,靠著給他幹點雜活兒來掙口飯吃。
張振明心裏暗自琢磨著:照這樣發展下去,等到下一次要重新推選大隊書記的時候,幹脆就讓李景深上去得了,保準能把整個大隊都治理得服服帖帖的,所有人都會乖乖聽從他的指揮和安排。
不過呢,張振明轉念一想,又覺著似乎完全沒這個必要。
畢竟眼下李景深在隊裏說話可比自己好使多了呀,就算自己是書記,恐怕也比不上李景深的威望高呢!
李景深正準備前往飼料廠,遠遠地便瞧見了吳盼娣正朝著這邊走來。
隻見吳盼娣畢恭畢敬地衝著李景深喊了一句:“老板!”
李景深目光落在吳盼娣身上,眼中滿是疑惑,開口問道:“有事嗎?”
吳盼娣輕輕地點了點頭,麵帶微笑地說道:“李大哥,我聽說您最近正在做服裝生意啊,我就想著過來問問看,您這邊有沒有適合我家妹子們幹的活兒呀?“
“您也知道我們家姐妹多,現在我們家至少有三個能幹活兒的,而且她們的手可快可巧啦,保證不會給您添麻煩、拖後腿的!”
說完,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李景深。
李景深聽了這話,稍作思考,然後點了點頭,回答道:“行吧,我那邊已經加工好了一些零碎的部件,後期還需要把它們整合到一起,如果你們願意幹的話,可以從這裏拿走一部分回家去做,完成一件給你們五分的工錢。”
吳盼娣一聽,心中大喜,趕忙連連應承下來。
要知道,如今家中隻有她一個人在外掙錢養家糊口。
雖說在飼料廠裏工作,工資還算不錯,而且據說後麵還會繼續漲薪,但家裏人口眾多,一日三餐全都得花錢購買,日子久了這經濟壓力也是不小啊。
想到此處,吳盼娣心裏更是著急。
她家一共六個妹妹,除了老五、老六和老七年歲尚小之外,其餘的老二、老三和老四,彼此之間也就相差一歲而已。
尤其是老四,今年都已經十六歲了,在這個年代裏,完全能夠出去打工掙錢貼補家用了。
吳盼娣心裏暗自琢磨著:“老五、老六和老七這仨孩子年紀尚小,我得想方設法讓她們都能走進校園接受教育。一來呢,學校裏有老師照管著,我也能安心不少;二來嘛,多學點文化知識總歸是好的,將來不論是找工作還是談對象,都會比我這種沒文化的要輕鬆些。”
想到這裏,她又不禁搖了搖頭,想到了老二、老三和老四。
尤其是老四,都已經十六歲啦,性格早就定型了不說,還一點兒文化基礎都沒有,鬥大的字不認得幾個,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利索。
如今再送她們去上學,估計也是徒勞無功,沒啥大用了。
倒不如趁早讓她們出來幹活掙錢,多少能幫襯一下家裏,往後日子也能好過點兒。
可是眼下這光景,在公社裏種地,累死累活地忙活一整年,到頭來除了勉強夠一家人糊口的那點兒口糧外,其他啥收獲都沒有。
村裏其他十幾個女人也同樣滿心歡喜地拿著工錢往家走去。
一路上,她們碰到不少好奇的村民前來打聽情況。
萬嬸便繪聲繪色地將整件事講述了一遍,末了還懊悔不已地拍著大腿,笑著說道:“哎呀呀,早知道小李景深這麽大方守信,當場就結清工錢,我昨天就不該猶猶豫豫、磨磨蹭蹭的,應該再多做一些才對喲!可惜嘍,錯過了賺錢的好機會!”
說完,她搖著頭,臉上滿是惋惜之情,但很快又被興奮所取代,腳步輕快地朝家裏奔去。
有一個在飼料廠裏工作的男人咧嘴笑著說道:“嘿,你這話可真是好笑,兩塊錢對於李哥來說算什麽呀?咱們在他的飼料廠裏工作,從來就沒有少過誰一分一毫,怎麽可能會差你這區區兩塊錢呢!”
萬嬸聞言,扭頭瞅了一眼那個說話的人,隨即不屑地翻了個大白眼,嘴裏嘟囔著說:“喲嗬,我說羅東陽啊,你可比李景深大了十幾歲呢,居然還好意思管人家叫李哥,你難道就不知道害臊嗎?”
羅東陽卻是滿不在乎地聳了聳肩,笑嘻嘻地回答道:“害臊?我為啥要害臊?隻要你也能像李哥那樣每天給我這麽多錢,別說是叫李哥了,就算讓我喊你一聲親娘都行呐!”
聽到這話,萬嬸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她一邊罵罵咧咧地說著:“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王八羔子,淨在這裏胡說八道,看我今天不好好收拾收拾你!”
一邊迅速脫下腳上的鞋子,作勢就要朝著羅東陽砸過去。
羅東陽見狀,嚇得連忙撒開腳丫子拚命逃竄起來,那模樣別提有多狼狽了。
而周圍圍觀的人們看到這一幕,紛紛忍不住哄堂大笑起來。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站在一旁,眼神裏透露出羨慕嫉妒恨的神色。
原來,當初李景深的丈母娘在大隊裏四處尋找人手幫忙做加工活兒的時候,其實也曾找到過她們。
然而,當時這些人卻認為僅僅通過加縫點兒東西就能賺到錢這種事情實在太不靠譜了,於是便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邀請。
如今眼看著別人輕輕鬆鬆就把錢給掙到手了,她們的心裏自然是有些不是滋味兒啦。
張振明哼著小曲兒慢悠悠地從這條小道走過,不經意間瞥見眼前的這番場景,不禁愣住了神,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如今這大隊裏頭啊,依賴著李景深過活的人那可是多得數都數不清呐!
再瞧瞧羅東陽他們那一幫子人,更是對李景深信服得五體投地,簡直就是李景深的死忠粉。
自從進入飼料廠工作之後,那日子過得別提有多紅火啦!
就連大隊裏那些平日裏不怎麽拋頭露麵的老婦女們,現如今也都紛紛投靠到了李景深的麾下,靠著給他幹點雜活兒來掙口飯吃。
張振明心裏暗自琢磨著:照這樣發展下去,等到下一次要重新推選大隊書記的時候,幹脆就讓李景深上去得了,保準能把整個大隊都治理得服服帖帖的,所有人都會乖乖聽從他的指揮和安排。
不過呢,張振明轉念一想,又覺著似乎完全沒這個必要。
畢竟眼下李景深在隊裏說話可比自己好使多了呀,就算自己是書記,恐怕也比不上李景深的威望高呢!
李景深正準備前往飼料廠,遠遠地便瞧見了吳盼娣正朝著這邊走來。
隻見吳盼娣畢恭畢敬地衝著李景深喊了一句:“老板!”
李景深目光落在吳盼娣身上,眼中滿是疑惑,開口問道:“有事嗎?”
吳盼娣輕輕地點了點頭,麵帶微笑地說道:“李大哥,我聽說您最近正在做服裝生意啊,我就想著過來問問看,您這邊有沒有適合我家妹子們幹的活兒呀?“
“您也知道我們家姐妹多,現在我們家至少有三個能幹活兒的,而且她們的手可快可巧啦,保證不會給您添麻煩、拖後腿的!”
說完,她滿懷期待地看著李景深。
李景深聽了這話,稍作思考,然後點了點頭,回答道:“行吧,我那邊已經加工好了一些零碎的部件,後期還需要把它們整合到一起,如果你們願意幹的話,可以從這裏拿走一部分回家去做,完成一件給你們五分的工錢。”
吳盼娣一聽,心中大喜,趕忙連連應承下來。
要知道,如今家中隻有她一個人在外掙錢養家糊口。
雖說在飼料廠裏工作,工資還算不錯,而且據說後麵還會繼續漲薪,但家裏人口眾多,一日三餐全都得花錢購買,日子久了這經濟壓力也是不小啊。
想到此處,吳盼娣心裏更是著急。
她家一共六個妹妹,除了老五、老六和老七年歲尚小之外,其餘的老二、老三和老四,彼此之間也就相差一歲而已。
尤其是老四,今年都已經十六歲了,在這個年代裏,完全能夠出去打工掙錢貼補家用了。
吳盼娣心裏暗自琢磨著:“老五、老六和老七這仨孩子年紀尚小,我得想方設法讓她們都能走進校園接受教育。一來呢,學校裏有老師照管著,我也能安心不少;二來嘛,多學點文化知識總歸是好的,將來不論是找工作還是談對象,都會比我這種沒文化的要輕鬆些。”
想到這裏,她又不禁搖了搖頭,想到了老二、老三和老四。
尤其是老四,都已經十六歲啦,性格早就定型了不說,還一點兒文化基礎都沒有,鬥大的字不認得幾個,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利索。
如今再送她們去上學,估計也是徒勞無功,沒啥大用了。
倒不如趁早讓她們出來幹活掙錢,多少能幫襯一下家裏,往後日子也能好過點兒。
可是眼下這光景,在公社裏種地,累死累活地忙活一整年,到頭來除了勉強夠一家人糊口的那點兒口糧外,其他啥收獲都沒有。